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宋朝完美生活第3部分阅读

      宋朝完美生活 作者:未知

    还以为你娘苛待了你呢?”周氏声音软糯,听在外人耳中尽是温柔怜惜之意,“瞧瞧,咳得这么厉害!怪让人心疼的!”

    众人闻声,都看了过来。dierhebao沐清一边咳嗽,一边心里气得直骂人,吃个葡萄也有人找事?一早就看周氏不是个善茬,丫的这时候玩阴的,故意吓人!

    “清儿,怎么了?”钱氏回身问道。

    “清儿,无事吧?”上首坐着的老太君也发话了。

    刘氏看见了沐清身后案几上的葡萄,转头对老太君说:“定是吃急了,给呛着了!”

    老太君点头示意无事,又看向沐清。沐清缓了半天劲儿,才止了咳嗽,小嘴一撇,鼻子一抽一抽,眼泪汪汪快哭了似的,“太婆婆,清儿吃葡萄,给呛着了。”

    周氏讥诮一笑,“自家的孩子不看好,长辈们说话,自己就知道吃……哼!大嫂,我看赶明儿给四郎家指使唤仆婢时,该给清儿选几个懂规矩的伺候才是。”

    钱氏淡淡地扫了眼得意的周氏,转头又向老太君道:“老太君恕罪,是孙媳没看顾好清儿,回去定会好好教她规矩。”

    “还当什么大事,小孩子肚子爱饿,吃些零嘴,不碍的!来,清儿到太婆婆身边来。”

    “好好与老太君赔礼。”钱氏松开沐清,让她走了过去。沐清蹭到了老太君身边,眼中已蕴满了水雾,泫然欲泣,“清儿失礼了!”

    老太君看着心疼,忙道:“不哭不哭!”

    “清儿不该贪嘴。谁让大伯娘叫人上的葡萄好吃,清儿忍不住就多吃了两颗,所以二伯娘跟清儿说话时,清儿没留神岔了气……咳得那么大声,搅了老太君和姑姑婶婶们说笑,是清儿不对!”沐清小嘴一瘪,泪珠就断了线似的滚了下来,打在了老太君的手背上。

    “四娘,你也是的。老大人了,好端端地吓孩子作甚。你家哥儿上次吃蜜枣被个小厮吓着差点背过气,你还叫人打了那厮一顿撵出去,怎么这会子又没个记性了?快,玲儿,过来劝劝你清儿!”老太君搂着沐清轻轻摇,手一下下抚着她的背,生怕她哭得厉害哽住了。

    二娘周氏哑然,她没想到沐清屁大点的孩子竟把这事推到了自个儿身上,无端挨了老太君的训,正欲解释,“老太君,这事儿和我家行哥有什么关系?不能全赖……”

    “老太君,时辰也差不多了,让人上茶汤吧?”周氏话没说完,自家婆婆何氏抢着给打断了,还一个劲儿朝自己使眼色,周氏只好作罢。她悻悻地冲老太君福身告罪,然后剜了沐清的背影一眼,扭过头去不再吭声。

    沐清暗爽周氏吃瘪,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今天她是见识了,周氏与恕二还真是一对,气量小不说,还要处处争个先要占个理。可世上哪能次次便宜都让她占去。得罪了便得罪了,即使今天忍了,保不齐周氏哪天又来找茬。沐清冷眼瞧着大房婆媳二人使眼色,谁知道这唱白脸周氏,是不是唱红脸的何氏对着二房举着的那杆枪呢?

    沐清晃了下神,嗅到一阵幽香扑鼻而来,跟着老太君的少妇不知何时已施施然走到了她跟前。沐清抬起头,眼前一方淡紫色的帕子便递了过来,轻轻地拭着她脸上的泪滴,帕子上也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茉莉香。

    沐清觉得那味道淡淡的,很好闻。

    (圣诞前夜,虽然是洋节,但依然祝大家玩得开心~)

    第一卷 归江南 第十一章 点茶

    “莫哭了,小脸哭花了,没人喜欢了!”少妇的声音清清淡淡的,但透着股子温柔。

    沐清挤的那几滴泪,功用发挥够了,随便抹了两下也就干了。她抬头看着老太君唤作“玲儿”的少妇,想想刚才来了的人,就差三房的了,估摸着眼前这位该是六娘吧,听自家娘亲说过,这六娘与大娘是堂姐妹。

    沐清不敢乱开口叫人,正想扭头问老太君,却发现少妇看着自己有些失神。沐清不明所以,下意识地往老太君那里挪了挪。

    “真像六郎!”少妇自言自语,沐清清楚地感觉到搂着她的老太君身子微微颤了颤,她心里打鼓,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下午她们所说的那个“猫儿”是那个已经过了身的六叔?种种迹象让沐清脑子里生出个很狗血的念头,不过顷刻间就被她压住了。

    “清儿长得像爹多些,爹和六叔是兄弟,自然长得像,那清儿也该像六叔!”沐清很不喜欢脑袋里突然冒出来的那个想法,现在自己日子过得好好的,有爹疼有娘爱,她不想自己找不痛快。为了摆脱这样古怪的气氛,所以她先开口了。

    “孙媳失态了,老太君见谅!”少妇被沐清的话惊醒,很快平复了心情,恢复淡然的模样,微笑着向老太君致歉。

    老太君略略点点头,指着少妇对沐清道:“清儿,这是你六娘。”

    沐清从老太君怀里退了出来,给六娘小刘氏道了万福,正想着回钱氏身边,不想老太君给拦下了,还吩咐她开席的时候就坐在自己身边。沐清虽然不知老人家为什么独独喜欢她,但是老人家给了她抱大腿的机会,她自然要抓住。

    众人纷纷落座,老太君客套了两句,就吩咐人开席了。

    北宋吃饭讲究先茶后汤,开饭前先饮茶,饭后则喝汤。今天宴席自然也不例外。这第一项,便是上茶。

    三个丫鬟端着红泥小炉、银汤瓶和白瓷罐走了进来,那炉子里生着炭火,一条条烧得红通通的。

    “这大热天的,怎端着火炉子进来?”老太君皱皱眉问道。

    大娘刘氏朝着身边小刘氏的方向撇嘴道:“妹子出的主意,我也怕热着您老人家,她却坚持……您老还是问她吧!”

    老太君转向小刘氏,小刘氏倒也不急,示意丫鬟放好点茶的物事,缓缓说道:“伏天饮热茶,更易发汗,祛毒降热。若在后面等茶煮好了再端上来,这一路上散了香气,味道便差了,不如现煮的好。让丫头们离远些,定不会热着您。这水是我让人从灵隐山弄了山泉水,今儿借大嫂的场和四嫂从蜀地带回来上好的峨眉白牙,请老太君吃第一盏,品品味儿。”

    那厢,一个丫鬟已经将取了片茶碾碎放入银汤瓶,加水在炭火烧得滚沸,“咕嘟咕嘟”作响,小刘氏亲自举着小壶给汤瓶里添冷泉水,点住沸水,响声渐小,等茶叶水再沸起,再用冷水点住,如此点三次。

    美人翠衫轻挽,纤纤素手亲煮香茗,满室茶香四溢,其中真味怕全赖这“三点”的力道。

    小刘氏手腕翻转,点过三巡,启了汤瓶,滤去茶末,装于茶盏,一串动作流畅漂亮。老太君不由地赞了两句,小刘氏自谦功夫不到家,就让人给诸人上茶。

    丫鬟不知沐清吃不吃茶,但上了席,面前空空的也不是,就也给她端了一盏。沐清端起抿了一口味道,滋味确与别时饮的不同,心想,点茶看似简单,可这掌握火候、点、启等道道工序却足见小刘氏确有几分真功夫。

    老太君边用丝帕子拭去唇角的茶液边问道:“清儿还小,怕吃不惯这茶的味道,嗯?”她瞧见沐清似小大人一般,有模有样地吃茶,越看越喜欢。虽然不甚喜欢钱氏,可瞧着曾孙女规矩学得不错,心里对钱氏的成见去了几分。

    “清儿觉得这茶比往日的香,定是六婶婶功夫好!”

    “哦,清儿喜欢,那赶明儿跟着六娘学如何?”小刘氏蹙笼的柳眉舒展开来,轻笑道。

    “好,到时六娘别嫌弃清儿笨拙。”

    “我说四娘,你家清儿是不是天上巧嘴仙女下凡了?多招人喜欢!哎,我这肚子里啥时候也能怀上这么个闺女就好了?”沐清刚说完,刘氏就接口道,语气听着倒也真诚,可偏偏有那好事的要跳出来。

    周氏刚才吃了亏,这会子逮着个机会,揶揄道:“谁不盼着生个男的?大嫂你是有子万事足,你家大哥儿也争气。可有些人想生还生不出个儿子呢?!”

    屋子里的人都知道,这孙子一辈里,除了未婚的七郎,就四郎家没儿子。钱氏自有沐清后,多年无所出,周氏是故意去踩她的痛脚。其余人等充耳不闻,心里好事嘴上不说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钱氏身上,等着看她怎么应声。钱氏心里堵得慌,却知越搭理周氏她越蹬鼻子上脸,索性喝茶吃果子,不搭理周氏。

    沐清担心自家娘亲为难,正想着怎么开口解围。那边小刘氏插口道:“大嫂,这桌上香药果子都吃得一肚,你难不成怕我们吃穷了你,这会子还不上菜?”小刘氏放下筷子,看向刘氏,浑然不觉周氏嫌她多事而投来的白眼。

    “大郎家的,上菜吧!”

    刘氏听了老太君的话,赶紧地让人上菜。不消一刻,八样凉菜上了桌,用六七寸的青花边白瓷盘装着,有酒腌虾、兔脯、薤花茄儿、藕鲊、盐水鸭、水晶冻肉、辣瓜条。然后就是十二道九寸同色盘子盛的热菜,花样齐全,有三鲜炒鹌子、糊炒田鸡、酒炊淮白鱼、酒醋蹄酥片生豆腐、蟹酿橙、玉灌肺、蒸鹅、烧牛肉、香芹炒肉、合蕈烧笋、清撺鹿肉、清炒苋菜。最后,四道点心,薄皮春茧包子、酥琼叶、米糕、杏仁酪,外加两大碗汤羹,名唤螃蟹清签、芦菔签。

    听听报的菜名,沐清越发觉得以后有去厨房的必要,像签是羹,芦菔是萝卜,薤是蒜头,她都是第一次听说,在丹棱时向来没这么多规矩,哪里还会每吃一餐报次菜名。即使随口说说,她也没在意,今天见了这阵仗可算是开了眼。沐清嚼着粳米饭,看着满桌子的菜色,心里翻腾着,奢侈啊奢侈!家中小宴如此,那大宴又是何般模样。

    因今儿是为了钱氏与沐清洗尘,刘氏特地备了蜜酒,每人斟了一小杯,走个过场意思意思。

    丫鬟旁边伺候着夹菜,沐清选了几样爱吃的尝了尝,吃了个八分饱。末了,刘氏上了消食的汤,众人饮完漱了口,这席算是吃完了。

    一碗汤下肚,食还没消,肚子已是鼓鼓的了,沐清坐在老太君身边眼皮打架,有些犯困。钱氏瞧见,想着女儿累了一天,便准备告退。结果老太君说四郎一家刚回来忙乱,今个晚间就让沐清在她院子里宿下。老太君发话,钱氏也不好说什么,就把沐清留在了老太君院子里,自己与张氏回了西院。

    (周五了,祝大家周末愉快~票票,收藏,评论勤招呼咯~~o(n_n)o)

    第一卷 归江南 第十二章 夜话

    西院东侧陈愈家的小院里,陈愈散了席,吃多了酒,钱氏让碧烟弄了二陈汤,灌了两碗,陈愈清醒了不少。

    钱氏从铜盆里捞起布巾,绞了半干,叠好了放在陈愈额上,然后在床边坐下,将下午他走后的事儿说了说,又道席散了老太君喜欢沐清就给留下过夜了。

    陈愈闭着眼睛应了声,“清儿得了老太君的喜欢是好事!”说完,就又不吭声了,也不知是睡着还是醒着。

    “清儿大了,过几年再长大些,只怕嚼舌头的会更多!万一哪天瞒不住了……”钱氏幽幽叹气,“我这肚子也不争气,这么多年了,也没给你添个一儿半女。”

    “沐清就是我女儿。月娘,你莫为难自己。你背着我到处求方子,我是知道的。”陈愈睁开眼,借着酒醉,牵着钱氏的手,有些动容,“这些年苦了你了!”

    钱氏心头一酸,眼圈也红了,声音哽咽道:“这次回来,要不收两个进房吧?你若嫌院里人嘴杂,从外面买两个回来也成。我看碧烟不错,模样齐整,人又踏实可靠……”

    “娘是不是与你说了什么?”陈愈扯掉额上的布巾,坐起身,“她莫不是又像原来那般逼你了?”

    “没,娘什么都没说,是我自个儿的意思。清儿已经六岁了,你膝下连个儿子都没有,别人……”钱氏眼眶里泪珠打转,一下没忍住,落了下来。

    陈愈不是个会好听话的人,刚才的感概之语全靠晚间灌的几碗黄汤,现在见钱氏落泪,心底柔情顿生,却又不知如何开口,伸手替钱氏擦拭,半晌才怜惜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院子里不比丹棱,房里再添口人不知又添多少麻烦。在丹棱时我都没动这心思,回来了自然也无打算。别人嚼舌头就作耳旁风,莫再给自己找事添堵。咱们一家过得好好的,纳妾的事,别再提了。”

    屋内红烛爆了记烛花,噼啪一声,听得分明,低泣声渐消,外面依旧夜静无声。

    ……

    且说中院,老太君留了沐清在自己屋里,也没让人给另外安排屋子,老太太担心沐清认床睡不好,非要放在自己屋里才放心。

    散了饭劲儿,老太君让丫鬟伺候沐清洗了个澡,木桶底子上沉着几个纱袋子,里面装了香料,与丹棱时用的不大一样,像松脂的味道,但更清淡些。两个小丫鬟跟着伺候,用胰子给沐清从上到下洗了一遍。等沐浴完了,沐清也觉得松快多了。出来后,老太君自己接过丫头手里干布巾要给她擦头发,旁边伺候的婆子劝说不用她老人家亲自动手,可老太太不依,非要自己来。

    沐清感觉到老太太将布巾裹在头发上,把水挤了出来,动作很轻,生怕揪疼了她。沐清想不透老太君这般疼惜缘由为何?在老太君膝下的曾孙子也有六七个了,虽说大郎陈念家有过个庶出的女儿,但也已经嫁了人。娘说老太君最疼三房的三哥,今天定是去给爹洗尘所以没见着。而她从未在老太君身边尽过一天孝,为何老人家第一次见面就对她这个刚从外地回来的小曾孙女青眼有加?自家爹是被排挤才去了眉州,说明不是个受宠的主儿,因为他才喜欢自己说不过去……忽然脑中灵光一现,自己错漏了什么,难道又是因为猫儿六叔?沐清越发对自己的这位六叔好奇了。

    祖孙俩个聊了几句家常话,无非是问沐清在丹棱过得如何,认字读书没有之类的话。沐清记得钱氏的交待,捡了些平日里的趣事说了说,至于识字的事情只说爹爹陈愈教得认了几个便罢。

    “嗯,女儿家认得几个字便是,不必读那些个书,又不能中状元去。赶明儿就在太婆婆院子里住下,给你找个女红师傅,针黹刺绣和规矩也该多学些。早些打好底子,将来不愁许不了好人家。”老太君徐徐说道,手里稍稍用了些劲力,白布抱着头发拧了两下,松开来,“好了,起来再梳梳平整。”

    沐清嘴上应着,心里却为自己悲哀,她也知道到了古代不学这些也是不成的。但动针线刺绣那是个精细活儿,外带还要学规矩,自己才六岁就要考虑嫁人?老太太现在操心搞闺秀养成计划,是不是早了些?再回想起老太君的话,才忆起老太太好像说了让她在中院住下。住下?住下了不是没机会练字读书了吗?

    沐清心里郁闷着,面上却又不敢表露,坐在老太君身边,听伺候的婆子逗闷子。等头发晾了八九分干,大家也都乏了,就上床睡了。

    老太君卧室是里外套间,多宝阁后面还有间小屋,夜里沐清就住在这里。老太君身边大丫鬟云翠铺好床铺伺候她睡下,折腾了一天,沐清着实有些累了,一沾床铺,便昏昏沉沉地睡死了过去。

    ……

    外间,烛火未熄。

    云翠等一众丫鬟都被老太君支了出去,屋子里就剩下老太君与贴身伺候的婆子张妈。

    老太君斜靠在塌上,张妈给老太君打着扇子,“老太君对四郎家的清丫头还真上心。”

    “嗯,这丫头惹人疼。”

    “可您向来是一碗水端平,如今独独稀罕清丫头,院子里的那几家心里不知又要怎么想了。奴婢现在也瞧不明白,您老人家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老太君叹了口气,“孩子们越大越不省心。张氏当年逼走了儿子,这些年惦记肯定有的,可我这媳妇才不是服软的人,说她惦记儿子孙女,心里惦记是肯定的,但绝不会说出来。老大以为我心里不清楚他们那点小心思,有了便宜就想占,拉老二跑来说张氏念着儿子,四郎又辛苦了这么多年,也该回来享享福。四郎拼了几年,弄了个官商的名号,凭着茶引走边销的路子,这几年眉州铺子的进项涨了五六成。”

    老太君扬扬手,张妈忙放下扇子,递上茶碗。

    老太君心思百转,说她存着别的心思也是实话。她清清楚楚知道大房里都是些钱精,老大家这是眼红了。老二是个玩性大的人,年轻时整日走鸡斗狗,老了又学人附庸风雅,这次不知是不是又得了老大的什么古董字画,所以才当了锯嘴的葫芦,临到最后也没争一句。她索性顺了老大家的意思,招了四郎回来,一来是想二房有个能顶事的,日过也不至于吃了大亏。二来四郎与六郎兄弟情深,有他在三房的事她也能放心。想她这把年纪还轻省不了,操心自己的儿孙们的事儿,真感有点心力憔悴。

    老太君饮了一口,接着说:“我顺着他们的意,是不想小的们背后瞎闹台。我这把年纪,说不定哪天就去了……经不起了!至于我待清丫头好,也想安抚安抚四郎,再说这丫头也生的讨喜,还有嘛……”

    张妈给老太君揉着肩膀,见她不说话,低声问道:“可是因为六郎?”

    “嗯,清儿长得和六郎小时候一般模样,我看着她就像看见六郎了。若不是四郎与钱氏情谊深厚,我真以为清儿是……”老太君声音低哑,想起了过往,如今与宝贝孙儿阴阳相隔,不免黯然神伤。

    张妈见主子伤心,“怨我,勾起您老的伤心事。您这也累了半天,要不早些安置吧?”老太君点点头,张妈伺候老太君躺下,若有所思地转身退了出去。

    夜风从窗外吹进来,烛火猛得跳动了几下,最后还是敌不过那风儿,被吹灭了,屋里变得漆黑一片,只余一声幽幽的叹息……

    (咳咳,继续伸手求推荐,求收藏~~求评论~~(__))

    第一卷 归江南 第十三章 寄居中院

    沐清睁眼时天光大亮,钱氏已经来问安了,正坐到外间正厅陪着老太君聊天。老太君与她说了让沐清在自己院子住下亲自教养的事,钱氏虽然不愿,但也碍着老太君的面子点头应承下来,还道过会回去就让人把沐清日常用的东西搬过来。

    沐清出来后,钱氏叮嘱了几句,便起身告退。沐清知道被“寄养”的事实是改变不了了,不免懊恼。但听老太君说白日里做完了女红,下午就可以回自家院子给父母请安。如此自个儿练字读书的事情便耽搁不了,于是也同意了。她恋恋不舍地送走了钱氏,盘算着以后定要想法子说通老太君,不然偷偷摸摸读书总不是长久之计。

    翌日,陈启正与陈启文两兄弟回来了。两人忙着招待客人在院子里住下,只过来见了老太君和沐清一面就匆匆走了,沐清下午回自家小院后,才知陈愈也被叫了去帮忙。沐清问起是什么人,钱氏说不知。沐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到底来了什么客人要全家人出动这么大阵仗?

    沐清想想来了谁也与己无关,便也懒得打听,安心在老太君中院住下,每日里上午学学刺绣,下午回钱氏屋里练字,安排得满满当当。

    老太君给沐清请的女红师傅不是别人,正是她身边伺候的张妈。张妈闺名明月,虽然沐清听着五十多岁的老妈子叫明月不大适应,不过见识了张妈的手艺,沐清觉得明月这个名字和张妈很配。张妈一手的刺绣功夫精湛,她的绣品不带烟火气,自然轻灵就如清风明月一般。

    沐清开始怕麻烦想应付差事的想法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她打定主意要练就一手好手艺,万一哪天没米下锅了,也不至于饿死了。说好听点,就是她对美好事物追求的热情被激发出来,所以于情于理沐清都学得愈发认真了。张妈本以为沐清有些小聪明,学一阵怕就会不胜其烦,没想到竟也能坐上个把时辰不动,心里颇为赞赏,对这个小弟子也更上心。

    讲了三天基本知识,如选样、定绣布、画样、拿样对色、取线等等。沐清开始练习描花样,虽然有画画的功底,可惜不能表露,还要藏拙,所以更是费神费力。下午沐清又回钱氏屋里习字,晚上回来还陪着老太君说笑话逗闷子,夜里倒头就睡,结果第二天早上没能起来给老太君请安。

    沐清一觉睡过来,直到巳时才起了身。云翠听见里间的响动,知道沐清醒了,忙进来伺候她穿戴梳洗。

    “今儿起晚了,误了请安,你怎么也不叫我一声?还有张妈妈已经来了吗?”沐清穿戴整齐,趿上鞋子下了床。

    云翠提溜着铜壶给盆里倒水,哗哗一阵乱响,云翠笑着打湿了布巾,给沐清擦脸,“小娘子,是老太君心疼您,不让奴婢叫。您放心,今个儿晨间的课老太君给您免了。”

    沐清舒了口气,她知道这府里还是老太君把持大事,哄好了老太太开心,自己在府里的日子就更好过,那么她身边的红人自然也是讨好的对象了。虽说她是个小主子,但对待像张妈这种常年伺候老太君的老人,是万万不敢怠慢的,谁不知张妈一句有时能顶得老太君儿孙们十句。

    “哦!老太君可是在佛堂?”

    “没有,老太君现在正厅见客。”

    沐清一听,忙问:“是在西北枫蓝院里住的客人吗?谁陪着呢?”

    “正是,张妈现陪着,其他人都被打发出来了。原本二娘子也来了,不过让老太君给顶了回去。”云翠吃吃轻笑了两声,似乎对二娘子吃瘪乐见其成。

    “二伯娘?她来做什么?”

    “二娘子的哥哥是去年得了旨意,判了扬州,听二娘子屋里的小红说再过一年怕就是知州了。这客人是两位老爷去扬州迎来的,八成是个大人物,所以二娘子得了哥哥的信儿才巴巴跑来套近乎。不知是个什么大官,那官位有没有咱家老太爷原来的官大?”

    沐清听得分明,原来二娘子嚣张,老太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缘由是在这里。自老太爷去世后,陈家渐渐走了商道。老太君本姓李,家里是成都府路的生意人,世代经商,所以陈家生意在老太君的打理下蒸蒸日上,如今茶铺、药铺遍及两浙路各州。这官宦人家大概也是看上陈家的财力才把女儿嫁过来,周氏骨子里那股傲劲儿还是在的。不过这也是正常,谁叫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呢!

    沐清听钱氏说过,陈家过世的老太爷陈栋,原来做过巴州刺史,虽说是个从五品的虚衔,但陈老夫人身上也有县君的诰命,所以现都称呼她太君。但陈家儿子辈里,老大、老二年轻时都是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唯独中过举的小儿子还英年早逝。到了孙子这辈才又出了个三郎陈意,中了进士外放做官,具体是个什么官儿,沐清也记不清楚了,但是肯定不是高品秩的大官,不然她也不会不记得。

    听云翠这么一说,沐清倒有些犯疑,若是个大官儿,人家要低调,陈家也不会低调;若是个小官,犯不着拜谒还要众人退避三舍。总之,定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云翠给沐清收拾妥当,沐清本想回去看钱氏,但眼看午饭时辰快到了,想着等吃过饭再说。云翠要去后院浆洗衣裳,沐清觉得一人呆着无聊,索性也跟了去。

    后院里,两个小厨房里杂使小丫鬟嫌厨房里闷,坐在院子的树荫下边乘凉边干活儿。一个捋起袖子跨坐在长条方凳上,面前搁着个小磨盘,她正摇着手柄转动磨盘,磨着山药;另外一个搬了个杌子,坐在架了小石锅的石台子前,将茶叶、去壳蒸熟的绿豆、磨好的山药放入锅内,酌量加上脑、麝等药材,用石杵研磨。地上一溜摆开白瓷罐子,那丫鬟研好一锅,就舀入罐中封好。

    云翠见沐清睁大眼睛直看,知她是没见过这些,解释道:“小娘子是第一次瞧见磨香茶吧?这茶磨好了储在罐中还要窨三天才能煮,就跟煎药似的。这法子从北边来的,那边没南边茶多,得了的也放沉了,还以为味道不好所以混些杂物煎点。不过沿这法子给茶加些对症的药材进去再饮,确能应急症,平时饮也是个养生的好法子,所以外面市里做煎香茶生意的可多了。咱们院子里老太君也喜欢饮,就时常让下人们弄一些存起来,方便随时用。”

    沐清煞有介事地点点头,一副学生受教了的样子,云翠见状“噗嗤”一笑,引得树荫下的两个小丫鬟看过来,见是云翠与沐清,忙起身行礼。完了,两个人就拉着云翠的衣袖走到一边,像要问什么,两人你瞧我我瞧你却没人开口。

    “挤眉弄眼地作甚,有话快说!”云翠不耐道。

    一个小丫鬟憋着口气,开口小声问道:“云翠姐姐,你刚才瞧见老太君前面见的客人了吗?听枫蓝苑见过的姐妹们说,是位年轻的小官人,长得可俊了。”

    “是啊是啊,云翠姐姐可看见了?是不是比三房的徇哥儿还俊?”

    云翠因为服侍沐清,自然是连一眼都没有瞄到,听两个小丫鬟说得心痒痒,真后悔没去偷瞧一眼,撇撇嘴,“看了有如何,既然是老爷们亲迎的贵客,又不是咱们这些丫头能想的,去去去,做活去!没事瞎咋呼什么!”

    两个小丫鬟被顶回来没听着八卦,悻悻地扭头回去继续磨香茶去了,还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外面的小官人会长得什么模样。

    沐清竖着耳朵站在一边,暗自腹诽,从古到今女人们果然都有狗仔潜质,一样八卦!此刻,她浑然忘了自己其实也是她们中的一员。

    (继续求推荐,求评论~呵呵~)

    第一卷 归江南 第十四章 拨铺子

    屋内,客人已经走了。

    老太君对着下首坐着的大老爷陈启正道:“今次,马公子请托的事情可有眉目了?”

    “消息已经送到各家铺子了,这几日便能回信儿。只是不知马公子刚刚单独告诉您老没有,为何不愿惊动官府?”

    老太君闭着眼,手里捏着串碧玺佛珠,一颗一颗拨动着,“枉你在商场里混了这么久,跟官府打交道也多年了。难道不知官场瞬息万变,贵人们有时反而较常人更加小心。他既如此行事,定是上面交待的,怎么好说与我听。做好你的事,若能助其一臂之力,对日后也是大有裨益。”

    “是,儿子记下了。”陈启正恭恭敬敬地答道,想他多年来混迹商场,如今也是两浙商圈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可母亲训诫仍是家常便饭,敬畏之余又觉得有时做事束手束脚。不过今日的事情,自家母亲说得还是很有道理,所以他也没反驳。他也知京里贵人一句话,有时比自己送金送银管用得多。尽心尽力做事,即使办不成,给上面的贵人留个好印象也是值当。

    老太君睁开眼,又看向另一边坐的陈启文与陈愈,“启文,素日我不指望你能静坐着看铺子,但这次可是正事,别觑空就往墟市和瓦子里跑,为了淘换那些个破烂玩意耽误了正事。”

    二老爷陈启文正把玩着个龙泉鼻烟壶,听了母亲突然唤他,赶紧把东西往袖笼里塞,“哦,哦,这几日都忙着往各个铺子里跑,没去市里……”

    二儿子自己的孙子都大了,可还是如此不成器,老太君也颇为无奈,扭头看向二儿子身边端坐的四郎,眼中浮现出一丝欣慰,“启正,我名下新开门那两间茶叶铺子以后就不用往我这里奉账了,每个月看那些个账册怪头疼的。”

    陈启正正为老太君放手铺子而欣喜,却听老太君又道:“愈儿回来了也没安排个正经差事,就暂时交给他看管吧。”

    陈启正一听,便明白过来,因着自家儿子接了州蜀的生意,老太君怕二房埋怨,特地给拨了自己的两处铺子。算算那两处的进项比起成都眉州差得远,陈启正虽然不舍,但阻止的话却也说不出口,思来想去反正不是拨了自家名下的铺子,遂了老太君的意思也无妨。

    大郎陈念知道这都是因自家弟弟不听劝,撺掇老爹抢了二房的生意,才让老太君更疼惜陈愈,说是暂时管着,其实就是归入二房名下了。明面上城里的铺子是不比眉州的进项,可让老太君心里偏向了二房那就不是好事,他心里埋怨,可也只能闷坐着喝茶不说话。

    陈启正没吭声,陈念不好开口,陈启文根本心思就不在这里,自然也不接茬答话。

    陈愈颇为意外,老太君何时对他如此看重,赶忙道:“孙儿的能耐有几斤几两自个儿还是清楚的,那两处铺子是您老人家名下的,孙儿怕……”

    “怕什么,做生意哪有只挣不赔的?你在丹棱这么多年,成都府路里的铺子也开了不是一家,怎么回了杭州便做不来了?我老婆子想躲躲懒,说了让你暂管,你小子就赶紧给我应承下来。”

    “是,孙儿省得了,忙完了马公子的事,就去铺子里。”

    “好了,忙活了一上午,留你们在我这里用膳也拘谨,都回吧!”老太君扬扬手,四人便告退了。

    ……

    离七月二十八老太君寿诞还有五天,阖府上下都动了起来。

    宋代公卿巨贾办红白喜事都十分讲究排场。像陈家这样的大户人家里本就养着四司,帐设司、茶酒司、台盘司和厨司,若是小操小办,在院子里抽出些人凑成六局管够。可这回老太君过七十整寿,从外地来的亲戚家眷比往年要多,最重要的还有枫蓝院住的那位贵公子,陈家这次势必要大操大办。

    一下子,大小事务积在一起,刘氏忙得不可开交。周氏不愿揽这些琐碎事务嫌麻烦,小刘氏性子清冷不喜掺合这些事,刘氏也指望不上,只好拉了钱氏帮忙。钱氏也知寿宴在即耽误不得,爽快地答应了。她与刘氏合计,让人从杭州市场里专门雇了些得力的人,挑选后和自家院子里的仆婢合起来组了果子、蜜饯、菜蔬、油烛、香药、排办六局,钱氏办事尽心尽力,一日光景就把六局的问题解决了。一切上了正轨,刘氏这才把心定了下来。

    张妈除了伺候老太君,也被刘氏邀去帮忙张罗寿筵,因此无暇顾及沐清上课的事,只留了几副花样让她自己练习。沐清用了一日就做好了功课,偷偷藏起来,每日里还画上几笔装装样子。因云翠时不时也被叫去帮忙,老太君每日都要去佛堂念经,沐清一人呆在屋里的时间多了,所以还能觑空溜出去晃悠一会。

    已经入了秋,秋老虎却闹得凶,眼看离中秋还有二十来天,天还是闷热难当,好不容易盼来场小雨,可淅淅沥沥没下几滴就停了。不过雨后正是捉蝉蛹的最佳时机,沐清想起前世小时候和一帮子孩子去乡间地里抓蝉蛹,童心大起,趁着天气还未转凉,又没人看着,赶紧去后院看看能不能捉上几只。

    沐清给云翠打了招呼说自己要回钱氏院子里,然后跑到后厨找了个罐子,摸到后院花园去了。

    后院一处人不常去的角落,梧桐树下被雨水冲刷过的地上,零零落落掉下几片叶子。

    沐清拣了块儿土地松软的地方,猫着腰寻找小洞,不一会儿就发现一个洞口如小手指盖大小,薄薄的一层土覆在上面,她用手挑开,觉得不够大,又继续找了两三个,才寻到个洞口能够挑大的,拔了边上的草叶伸了进去。

    沐清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等待蝉蛹爬上草叶,不一会,草叶动了,便有个黑黄|色的小东西爬了上来。沐清一喜,蹭一下将草叶拉了上来,轻松得手!

    沐清提溜着草叶,看着上面小家伙带锯齿的螯足紧紧地钳着草叶,“哈哈,上来了!请君入瓮!”说着,沐清将蝉蛹搁进了罐子里,继续她的寻洞大计。

    不想,后面突然有人问道:“小妹妹,你这是在做什么?”

    沐清一惊,回头一看,一张娃娃脸上,桃花眼眯成了两弯月牙,红唇张开,露出两排白白的牙齿,笑容犹如晨起阳光,照得人心里亮。

    第一卷 归江南 第十五章 有朵桃花开

    “捉知了猴儿!看你装扮是个小厮了?”冷不丁冒出个人来,沐清生疑,这小厮十二三岁,可是长得似乎白净了些,不像个给人家做苦力的。

    小厮笑了笑,“正是!”

    沐清微微皱了皱眉,扭头撇嘴道:“既然是小厮,那就是做苦工的了,家里定不是富贵人家。这入夏后童儿们常去田埂和大树边捉的东西,你竟不知?你到底是哪个院子的?怎么从来没见过?”

    那小厮被沐清问得一愣一愣的,只觉面前的女童问话声调虽然稚嫩却掷地有声,口气全然不似一般的孩童,第一眼瞧见自己就察觉有异,不免暗自称奇,这才细细打量一番。女童大约六七岁,穿了身桃粉色的衣裙,眉清目秀,皮肤白皙,双腮泛粉色,像能掐出水来,一双杏眼尤为出众,浓黑中似有流光闪过,阳光下泛着溢彩,好一个粉雕玉砌的娃娃。

    小厮被沐清连番责问给怔住了,不消一刻,他缓过神来,唇角微翘,冲着沐清一笑,说道:“小的是跟着我家公子来陈家做客,住在枫蓝院。自幼在主子家里长大,自然没见过这些。”

    沐清一闪神,这厮长得还真漂亮,笑起来就像朵粉面白蕊的小桃花!可惜沐清自觉现在这副小身子离“太阳”还有老大一段距离,当然不会散发出什么光和热。小桃花笑得灿烂,去勾搭勾搭情窦初开的小丫鬟合适,对于她这个未长大的成年人来说,充其量就是枚粉嫩的美正太。

    “哦,原来是枫蓝院贵人身边伺候的。”沐清故作恍然,想他既然是枫蓝院那位贵客的小厮,那自己也无需太多心。他是个外人,不会猜到自己是哪个,自然不能去告状或是嚼舌头。说完,她又自顾自地低头忙活起来。

    沐清的举动让那小厮有些意外,他盯着沐清好一会,就看见小娃娃一直在“刨洞”,也没见到那“知了猴儿”冒头,忍不住问了句:“敢问小妹妹,你捉这些知了猴儿做甚?”

    沐清抬起头,红唇轻抿,两弯浓密的睫毛像小刷子一样忽闪着,“捉了自然是吃的!”接着,沐清感到手下的草叶子动了动,她一抬手又弄上来一只,冲着小厮晃晃。

    小厮看着那粘着红泥的黄黑之物,喉头一滚,隐有作呕状,“这玩意能食?”

    “养于天地间,吸食草木精华,无毒无害、散风宣肺、解热定惊,为何不能食?”沐清斜眼睨了小厮一眼,顺手就将刚刚斩获的蝉蛹扔进了小罐里,“这玩意最简单的吃法就是炸或烤,完了撒把盐,酥脆香口!看你不像个掉书袋的,怎么明知故问?”至于知了猴儿是高蛋白,富有营养这些话她是不敢说,说了他也不会懂。

    小厮被她一说,脸红到耳根,由一朵粉红的桃花羞成了一朵艳红的梅花,“哼”了一声,“你我穷极一生也未必能阅遍世间万物,吾问亦非错,正所谓不知者不罪……”

    “得得!我又没怪罪你,还真是小书呆!”沐清打断了小厮,嘟着小嘴问道,“看你也闲着,要来试试吗?”

    小厮被个不大点的小家伙揶揄,正忿忿不平要回嘴,却见沐清指了指瓷罐子,当下会意,不再纠缠知与不知的问题,“看你年岁小,帮你一把!”说着,捋起袖子也参与进来,动手帮她捉蝉蛹。沐清也不恼,躲在后面乐呵呵看他有些笨拙地找洞,不由暗笑,小就小,能来抓壮丁就是好。

    两人一阵忙活,沐清指挥那小厮又是找又是钓,小厮抓蝉蛹也越来越顺手,逮了五六只就道此法费时费神,不如直接用“水攻”。沐清暗暗佩服他举一反三脑筋转得挺快,这法子前世逮知了猴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