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303

      桁锐气峥嵘,一改先皇数年来的萎靡颓丧之相,使整个朝堂都显得生气勃勃了许多。他亲自带领众臣百官于城门口迎接大军归来,又当众为齐婴和韩守邺接风敬酒,还毫不避讳地道:“此乃千秋之功业,两位爱卿实为国之肱骨,朕代江左之万民称谢。”
    天子道谢历朝罕见,百官一瞧心里又是咯噔一下:当初先皇便对世家之人十分抬举,客气到了有些过分的地步,没想到新帝更是如此,看来江左世家往后会更加根深叶茂了。
    而那小齐大人半年多前在春闱之中的举止失当此时也全然被北伐之功给抹平了,新帝与他之间全无芥蒂,俨然仍是少年时一同读书般的和睦氛围,又令观者不禁感叹:齐家,想来还有后福。
    声势浩大的城门接风过后,天子便又同百官一起返回了皇宫,于大殿之上听两位远归的功臣回禀战事。
    齐婴并不贪功,全由韩守邺一人独揽功劳,听着他大吹特吹自己在战场上的从容勇武,面色一片平静,心里也无不平。
    天子大悦,赐爵,分封韩大将军韩守邺世袭一等公,枢密院正使齐婴晋为郡公,又分别赏赐良田黄金若干以示荣宠,其余北伐有功者,择日论功行赏。
    大殿之上一团瑞气,实是君臣和乐之象。
    朝会散后,苏平又请小齐大人留步,去御书房与陛下私谈。
    苏平原本就是两朝的老人,如今先皇驾崩,他又留下跟在萧子桁左右,是正正经经服侍过三代帝王了,真正是棵常青树。
    他仍待齐婴甚为客气,齐婴也对他十分礼遇,随他去了御书房,见到了萧子桁。
    这位新帝原是个性情散漫之人,这些年则变了不少,齐婴与他半年多不见,如今愈发能感到他的变化——虽则孝服加身,但他身上仍能显出雍容的上位之感,尤其今日在大殿龙座上俯瞰群臣,已可从容地掌控局面,气定神闲。
    齐婴一直知道萧子桁是个有能之人,因此对他如今的表现毫不意外。
    不过也有齐婴没预料到的事——譬如端王的死。
    齐婴的确没有想到萧子桁会杀他三哥,他以为就算他要杀、也不会这么快,继位不足半月便动手了。
    齐婴一直知道天家之内无亲情,也知道帝位很容易便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情,可绝不会这么快。
    萧子桁不可能在半月之间就陡然变成一个心狠手辣之人——除非他原本就是如此。
    齐婴已隐然感到了这位新帝的莫测,面上虽不显,心里却提起了戒备,抛开了两人自少年时起便有的交情,十分恭谨地对他执臣礼。
    萧子桁却很和善,笑着走到齐婴身边把他扶起来,笑道:“这里又无旁人,你这般假模假样又是何必?——不必拘礼了,快坐吧。”
    说着便拉着齐婴入座。
    两人坐定,萧子桁便恢复了平日的散漫之态,倚靠在座位上言道:“你是不知我这半月来的辛劳,千头万绪一时也理不清楚——好在你终于是回来了,有你在我总算能安心一些。”
    他自称“我”而非“朕”,神态又极随和,仿佛还是当年那个放浪形骸的四殿下,而非如今大梁的君主。只是他这模样虽则十分逼真,但端王未寒的尸骨却令他这番言行难以取信于人,齐婴遂只应了两句场面话,戒心尤重。
    萧子桁似乎对一切都无所察觉,说:“你这一仗打得极漂亮,只是战后和谈恐怕不比打仗本身容易,倘若处置不得当,难免功亏一篑。”
    他看向齐婴,又问:“你觉得谁去和谈才最合适?”
    和谈之事照例应当归在鸿胪寺辖下,同时因涉及战事,枢密院也该佐之。齐婴觉得鸿胪寺卿就是个不错的人选,枢密院这边再遣一位分曹一并去谈,大抵也就差不多了。只是他听出了萧子桁这话的弦外之音,似乎是暗示他亲自接手此事。
    其实就算萧子桁不这么暗示,齐婴自己也有如此打算。
    一来和谈之事的确极其重要,他不放心假手于人,二来徐峥宁还被困上京,若非他亲自出使北魏,其他人恐怕只会视他为弃子而不会选择救他,即便有意救人也是有心无力,三来倘若他出使北上,事毕之后便可在南归途中金蝉脱壳,比从建康离开要便利许多。
    这是利人利己的一个决断。
    也好,便当这次和谈是他为大梁所做的最后一件事吧。
    齐婴垂下凤目遮掩住思虑,随后即对萧子桁道:“倘若陛下信任,臣愿协鸿胪寺出使北魏,必尽心竭力不辱使命。”
    萧子桁闻言似大喜,道:“那真正是好极!这样的大事还是你亲自去做我最放心。”
    他开怀起来,眼若桃花灼灼,继续说:“我原本念着你刚在外征战半多年已然很是辛苦,若再让你出使未免显得太不近人情,幸好你应了,否则我都不知该信任谁!”
    倘换了旁人,一听君主说出这样的话,实在难免生出居功自傲之心,齐婴却始终淡淡的,面上则仍持恭谨之色,只称折煞。
    萧子桁拍了拍他的肩,干脆一鼓作气将出使的日子定在年后,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