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30

      晋王居长,又功勋卓著,请令两位兄长之爵世袭罔替;懿文太子诸子,乃是天子嫡长之嗣,待遇理应不同,懿文太子长子郑王、嫡子襄王之爵,也请世封。
    赵王一家已经搬进了宫中,懿文太子一系诸王仍居宫中,只是转到了另一处宫苑里——那里是皇子皇孙们原先在宫中的住处——祁元询休息的时候是住在东宫自己的寝殿里,但多数时候还是跟在天子身边学习。
    太子的请封奏章,天子看完后,没有批阅,而是让祁元询先看了一遍。
    “询儿,你父亲的奏疏,你觉得如何呢?”
    祁元询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口:“孙儿以为,父王的奏疏所言很合理。”
    “哦?秦王要封,晋王要封,标儿的子嗣也都要封,如此一来,《祖训录》改或不改,又有什么区别呢?”
    听到这番话,祁元询不可置信地瞄了天子一眼。
    爷爷,作为大周驰名双标的代言人,你说这番话,合适吗?
    莫不是吃错药了?
    心里想着大逆不道的话,但是面上祁元询一定得答得漂亮:“秦王伯、晋王伯有大功,先太子伯父虽在武功上声名不显,但朝野皆赞大伯父贤德,乃是储君之标范。父王请封皇伯与皇兄,孙儿以为,乃是应有之意。”
    “标儿能得你父与你的记挂,确实有人君之望。只是,朕加封标儿诸子皆为王,此等待遇,已非寻常皇子能有——纵是标儿登基,他们也不过是封王罢了——标儿有功,这几个孩子,在他们皇叔眼里,也不过乳臭未干的小儿,禁不起什么大风浪。尺寸之功未立,便享如此恩遇,未免让人心怀不满。
    况且,若以嫡子之嗣来封赏,后世仿效这个先例,封爵愈多,又该如何呢?”
    祁元询半低着头,思索了一番,才准备开口。
    皇爷爷的意思,他是听明白了。
    作为大周驰名双标代言人,又是开国之时,大周皇族本就人数不多,纵然多封几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与他改版《祖训录》之前,诸子皆封王,且皆是世袭罔替的想法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可是如今《祖训录》才新改革,封爵世袭递降,若要使《祖训录》有权威,那这个改革的初期,一定得做好例子。
    秦王、晋王受封说得过去,纵然所有的皇子藩王都有军功,但他们本就年长,参与、指挥的战役数量也远超诸兄弟。
    但是懿文太子诸子,凭借父亲的余荫,各个受封亲王还不够,还要分出两个世袭罔替的名额来,就让人看不过眼了。
    要知道,郑王祁元詝,在光幕之中,扮演的可是积极贯彻削藩政策,连亲叔叔都削死了的狠人啊!
    既然这么爱削藩,有本事不要世袭罔替的封爵啊!
    会这么想的皇子,一定有很多。
    而且,懿文太子一人之余荫,纵然其子有世袭罔替的权力,也不至于封了两个儿子做世袭罔替的亲王吧!
    在皇子中排行第四的赵王正统继位后,要照顾到三位兄长的利益,要请封的对象难免会多起来。
    秦王、晋王也就罢了,懿文太子两子都受恩荫封世袭罔替之爵的话,难免会打击他人积极性。
    世袭罔替,现在想也知道会难封了,一下子封出去四个,倒似乎实在是有些多了。
    祁元询默默在心里摸下巴,这还真是个难题呢!
    也难怪皇爷爷自己一时不能下决定,还要听他的意见。
    可是,若是他的说法不能说服皇爷爷,也不能妥善处置,嗯,难不成自家老爹的奏章又要留中?
    咳,这就尴尬了啊!
    作者有话要说:  赵王的太子搞定,再把一些首尾搞定,就轮到询哥儿了!
    娶老婆、生鹅子、做大事、封太孙,我已经把询儿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安排
    赵王受封皇太子,对两位主动让位的兄长投桃报李,请封世袭罔替之亲王爵,从秦王、晋王的功绩来看,是无可指摘的。
    若要祁元询来说,秦王、晋王一系的安排,这样的待遇是最基本的。
    若是后续这二者或其子孙再立功勋,完全可以再行赐封,且要念在他们此番主动退让的份上,加大赏格。
    与很好处理的秦王、晋王相比,懿文太子一系的诸王就比较难处理了。
    若是只封懿文太子的一子为世袭罔替之亲王,则必要在其长子郑王、嫡子襄王之中选择。
    郑王曾为太孙,纵然被废,也不能失去应有的待遇。
    倒不如说,正因为郑王是废太孙,赵王这位新任皇太子,更要表现出对这个侄子的厚待来。
    然而,襄王又是懿文太子嫡子,寻常宗王,按照祖训录里的规矩,一向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
    侧妃扶正后的正室,自然比不过元配。
    原本郑王祁元詝被封为太孙,是看在他比襄王年长的份上的。
    然而王位的继承与储位是截然不同的,爵位是不看年龄只看身份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襄王比郑王更有资格。
    新一任的皇太子,未必不是因为难以抉择,才在请封世袭罔替之爵的奏章上,将这四位都写上的。
    但是,皇太子倒是省事了,祁元询在这里却绞尽了脑汁。
    思来想去,每个人都有受封的理由,然而郑王与襄王不是功封而是恩封,算了算,这两位又同样都有驳斥他们受封的借口。
    就连天子本人都一时举棋不定,承受着皇爷爷殷切的期盼,祁元询却也不能说出准确的安排来。
    当然,祁元询是个机灵的人。
    谁说做这种选择题的时候,就一定要二选一的?
    他另辟蹊径还不行嘛!
    懿文太子的恩荫是够的,若是这份《祖训录》的颁布时间是懿文太子刚薨逝的时候,那么他爹的这份奏章通过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事情坏就坏在郑王祁元詝做了将近两年的太孙这件事上头。
    别看他在光幕出现后,因未来削藩过于狠戾而被废,但是,被点名了未来下场的几位藩王和他们的亲族,怒火不是那么容易消的。
    之前存在感不高的祁元訢也就罢了,郑王祁元詝想要让他的爵位安安稳稳地世袭,没有一点波折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他又毕竟是做过储君的人,连个世袭王爵都没有,仍然说不过去。
    天子也不会轻易让这件事发生的。
    事情坏就坏在祁元詝身上,那祁元询绕个弯处理这件事,总行了吧?
    郑王与襄王二人毕竟得父余荫,那就改为亲王爵位降至郡王后,世袭罔替。
    也就是说,大家都是世袭罔替的爵位,比一般的封爵尊贵,但郑王与襄王一系的世袭爵位,只能是郡王爵而不是亲王爵。
    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