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6
了。”
苏锦衣放下手中的勺子,定定看着霍云,忽然眼中蹦出了几朵火花:“果然好……”
第九十八章
“我下午去了一趟参知政事府,见了翠叔叔。”霍云道,“管兆旌回来了。”
苏锦衣放下手中的勺子,定定看着霍云,眼中忽然蹦出了几朵火花:“果然好!”
这一句“果然好”,被印证在了翌日早朝之后。
当然,这对于大齐的帝王裘凤城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至少不是什么容易解决的事。
舒景暖阁儿的大门被薄宏定推开的时候,大内总管李康被吓了一跳。
早上伺候皇帝早朝起得太早,李康正靠在书房外间的紫檀架子上打盹儿,只听得门外小太监匆匆忙忙报说定坤王求见,还没等宣进,薄宏定已经自己推门进来了。
这样的事在先帝裘赫朝在时实在不是什么大事,薄宏定和李记觐见压根也不用什么“求见”,也不用等宣。
“求”字是客气,不求也是本分。
可是到了新帝裘凤城……
皇帝看着站在面前,半天并没有请安意思的薄宏定,只得自龙椅上站了起来。此时的薄宏定已经不止是定坤王,而是摄政定坤王爷。
“哎呦,王爷,皇上刚下了早朝,这会儿茶还没吃两口呢。王爷您既来了,就陪皇上吃两口茶?”李康猫着腰,赔笑道。
“皇上的茶是给有功的人吃的,本王如何吃得?”薄宏定没有领情。
李康忙又赔笑:“刚自徽州贡的新云顶,好着呢。”
“李康下去吧。”裘凤城挥了挥手。
李康见皇帝说,忙恭顺道:“那奴才去泡茶来。”
李康退了下去,将守在门内的太监撤到了门口,一并关上了舒景暖阁的门。
“薄叔父怎么此时来了?可是有事?刚才朝堂上不见叔父提起。”裘凤城笑道,称呼并没有和自己还是北扬王的时候有什么区别。这是他们的父皇的旨意,无论何时,无论他们成了谁,除了正式场合,私下里这声叔父要叫到“再无相见日”。
“皇上,老夫有一事要请皇上明示。”薄宏定虽然生气,张口还是称了皇上。
“叔父坐下说。”裘凤城耐着性子道。
“不必,有根钢杵子支在肚子里,吐不出来怕坐下戳烂肠子,还是站着好。”薄宏定道。
裘凤城一笑:“那您说吧。”
“老夫敢问皇上,我这三司是要被裁撤了吗?”薄宏定一眼不错地盯着裘凤城。
裘凤城皱了皱眉:“这话从何说起?三司乃是大齐民生经济命脉,裁撤三司?朕是不打算过日子了啊?”
薄宏定哼了一声:“既然这样,为何赈济黄岭、都桑小国这等本应三司出使之事,皇上却交给了管相?”
裘凤城现在终于明白了,薄宏定此来原来是为了管兆旌出使一事。
薄宏定这话说的没错,赈济属国广施恩惠,确实该是三司出钱出人的事情。但是此次赈济,裘凤城还交给了管兆旌另外一件事,就是要到黄岭、都桑并周边的土山番并陈南小国去传业。
所谓传业,其实就是带去了一百名大齐各业的出色匠人,以三年为期,向属国传播中原文化并手工、农业、制造等技法,除此之外自然还有书籍赠与、文化传授之事。这样的事情三司一众满脑子经济学问的人做不了,薄宏定也做不了,需要一个精通文化,能识断属国意向的人来完成。而历来这样的传业之举因侧重不同并没有定数,全凭皇帝之意,所以考虑再三,裘凤城还是决定让中书门下,当朝宰相管兆旌前往。
一来,这是裘凤城继位以来的第一次“传业”,需要隆而重之,广施恩惠。管兆旌位高,可让属国见到大齐对于他们的重视;二来管兆旌虽久居中书门下之职,但是功绩大多只在文政,于经济仕途,并与属国交往上管得极少。自胡成候一脉倒了,裘凤城急需一个立得住的人,这个人既不可能是薄宏定也不可能是李记,这两个人虽然衷心于大齐,但是他们忠于的未必是自己的大齐,更何况两人一管经济一掌兵马,实在已经是位高权重,不可一世,自己需得令立一人为心腹,以达到制衡朝野的目的。
这个人选,管兆旌十分合适。
其实这并不是皇帝裘凤城最初的想法,裘凤城最中意的人,一度其实是他的国丈——翠少平。
因着皇后翠忱,皇帝和翠家有着天然的统一立场,只是这个立场在一直以来是有妨碍的,是有瑕疵的,这个妨碍这个瑕疵就是翠家的二女儿,翠姜。
翠家的两位姑娘嫁给了裘家天下最尊贵的两个人,这让本就身居参知政事,位极人臣的翠家一时风光无两。只是,这也表明了,翠家在朝堂上将从此没有真正的立场,至少私心里是如此的,至少裘凤城是这样认为的,因为翠少平是知道皇储真相的人。
如果有一天,真相被揭开,自己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失了皇位,那么翠少平和他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