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94

      欢喜,只有王玉梅难以置信:“不可能的,不可能的,杨建君怎么能分到省医院做护士?她该嫁给一个瘸子,一辈子唯唯诺诺,因为帮衬娘家,被夫家集体嫌弃,丈夫看不起,儿女也不待见,到老还要到处赔笑脸,一点儿尊严都没有。”
    王玉梅慌忙去翻自己刚穿越过来时候记下的笔记,书里明明写的很清楚,李景华是个重男轻女、压榨儿女只供自己享受的人,怎么可能培养女儿考中专。就因为书里写李景华好享受,她上次见李景华一身好衣裳、好皮肤心里才没起疑惑。
    杨建芬本该和张晓满私奔,被两家父母不待见,等到改革开放几十年都没过上好日子。杨建芬懦弱无能,又继承了李景华重男轻女的观念,让聪明孝顺的女儿早早出去打工,咬牙供儿子复读几次才上了大专,顶着满头花白的头发给三十几岁的儿子收拾烂摊子。
    杨建红明明很聪明,是个读书种子,却被家里耽误,一辈子在家务农,只能培养女儿。杨建莉被送人了,最小的那个女儿在送走的路上直接夭折。杨家只有杨建国、杨建伟最受重视,典型的农村家庭,没有文化、重男轻女、见识浅薄。
    现在却全变了,杨家的女儿怎么能都考上中专呢,中专在这个时候的优越性,已经穿书三年的王玉梅很清楚。
    王玉梅翻看那些用拼音、英文和简单字符写的,只有自己能看懂的大事记。这篇文章的主角是杨家的邻居卫小英,是农家飞出金凤凰的励志故事,杨家只是可怜的对照组而已。现在一切都变了,王玉梅有些不知所措,去年她听说杨建芬休学,还特意去下沟生产队小心打听过,张晓满也不见了。她传的那些话,明明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正确选择,如今却完全变样了。
    如果剧情变了,那她倚仗的先知还有用吗?
    王玉梅深吸一口气,安慰自己不要太紧张,小世界的主线剧情有变化是难免的,不是已经有她这只蝴蝶吗?但大事肯定是不会变的,马上就要改革开放了。在今年的电视节目,王玉梅看到人大会的新闻是这样的:人大会结束,按照惯例,代表们要目送主席离开,但主席的腿疾已经很严重了,完全站不起来。周总理就说,主席想送大家离开。代表们依依不舍、频频回头,都被如实记录在镜头里。
    王玉梅还记得自己的父母看到这段直接哭了,曾经威仪赫赫的伟人,如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衣裳都撑不起来,脸上、手上全是老年斑,和厅堂挂像上的伟人形象完全不一样。
    没关系,没关系,大背景不会变的,我只需要继续蛰伏,苟到最后总能取得胜利。
    王玉梅想清楚这一点,拉开房门走出去,她父母是水厂员工,住在水厂职工宿舍里,两个姐姐已经嫁出去了,大哥大嫂也生了两个小侄儿,一家七口生活在八十几平米的小房间里,王玉梅现在拥有的房间是三姐妹曾经共有的,在县城里已经是非常宽裕的条件了。
    “大嫂,做饭呢?我来帮忙。”王玉梅立刻到厨房去帮忙,现在她有眼色多了。
    “你择豆角就行,去客厅择吧,厨房小,转不开身。”大嫂脸上带笑让她去外面忙。
    王父王母还在上班没回来,王大嫂因为在哺乳期才有功夫在家做饭。等上班的人回来吃过饭之后,王大嫂把孩子哄睡了,拉着丈夫的袖子小声问道:“小姑是个什么打算,她说要读高中家里也供了,她如今年纪也不小了,若是不打算继续读下去,该找对象了。”
    王大哥叹道:“听说她成绩很好,中考是被公安局那次吓到了,这回应该能发挥好。”
    “盼着吧。”王大嫂也跟着叹气,她真不是刻薄嫂子,不然供小姑子上高中就能闹翻天,可谁能不为自家考虑呢?小姑子干活儿拈轻怕重,为人还高傲都紧,一直占着家里的房子,要是考不上大学又不找对象,她的儿子渐渐长大了,住哪儿?
    …………………………………………
    家里的日子平平顺顺过着,四姐儿建莉考中专这年,从年初就不太顺利。
    某一天,生产队大喇叭里传来总理去世的消息,听着广播的人眼泪唰得就流下来了,明明去年电视里还有他会见人大代表的新闻啊!电视里全是纪念总理的专题,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时候,电视里面哭,电视外面也哭,哭声连成一片。
    后来,吉林地区降落一次世界罕见的陨石雨,老人们就说这是灾星降世,肯定有大人物要陨落,老天爷在给预兆呢。
    再后来,局势开始动荡,各高校学生都在响应。听到新闻里的消息,景华吓得赶紧给二姐儿、三姐儿拍电报,告诫她们好好学习,不要过多参与政治。县一中的老师也给四姐儿他们强调,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政治错误不能犯。
    接连不停有大人物走完最后的人生路,离开这个世界。那些经历过战火的人,对这些伟人的感情之深厚、之浓郁,后人不能理解。老人们在大梨树下叩首顿足痛哭,口里念念有词:就说今年是灾年,灾年!景华跟着人潮,一起哭泣、一起悼念,心里其实有些庆幸,四姐儿也考上的中专,这些大事件,没有耽搁四姐儿的前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