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第15部分阅读
现代娇娇女的红楼生涯 作者:未知
嫂子我也是知道的,有了妹妹的提点,那些庄子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王熙凤得了贾瑾的准信,心里的高兴劲儿就甭提了,恨不得贾琏就在家里,能立马告诉他。
姑嫂又说了些话,贾瑾三姐妹就起身告辞了,凤姐亲自送到院门口,又想起什么,拉住了贾瑾,道:“妹妹,你哥哥去了几次舅舅家,韩尚书家里总算开了口,让你哥哥带上你我二人这个沐秋日过府做客,妹妹可别忘了。”
“韩尚书?可是刑部尚书韩大人?”
“正式。婆婆在世的时候,虽然父母早亡,又无兄弟扶持,却是在韩尚书这个堂房伯父跟前大的,是韩尚书的发妻一手拉扯大的。因此我们只要去韩尚书府上就可以了。”
贾瑾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姐妹三人进了李纨的院子,李纨正在炕上做针线,而贾兰则趴在炕桌上描大字。听见这三姐妹来了,李纨连忙收了针线,出来迎接。徐静芝见这个小小院子不过凤姐的一半大小,还没有东西厢房,只有正房三间和倒坐的抱厦三间,看见有人端着茶水从那里出入,显然那抱厦边上已经改成了茶房或者是小厨房,而抱厦不过是李纨身边的丫头们的住所而已。
李纨将贾瑾、黛玉、徐静芝请进屋子,贾兰听见三位姑姑来了,连忙让奶娘抱他下来给姑姑们请安。互相见礼过,贾瑾又送上礼物。李纨客气的谢过了,又说了几句话,才送三人出门。
走在回大房的路上,徐静芝见四周无人,悄悄地道:“二妹妹,既然家里这么靡费,入不敷出,为何不俭省些?要不要我们节俭些,好省下嚼用。”
贾瑾笑笑道:“就是我们节俭些又能节省下多少?能够什么用呢?母亲也曾经这么做过,那些管事们明着说太太英明,背地里不也个个笑话母亲小家子气,什么‘出入银钱,一经她手,便克扣异常,婪取财货’,到处编排母亲的不是,害得父亲和母亲在老太太面前丢了大脸不说,还让老太太将母亲叫过去一阵好骂,父亲和母亲又大吵一架,闹得父亲几乎要写休书了。如今姐姐若是提出这个,不是往母亲心上撒盐吗?”
“对、对不起,我不知道……”徐静芝诺诺地开口道。
“所以说,在我们贾家,节流一事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要想做好,更是难上加难。与其去想什么节流一事,不如想法子开源来得好。姐姐也不用担心这个,这些慢慢地就会好起来的。若是姐姐担心自己的将来,那也不用着急,当年父亲和三姑妈自幼就要好,父亲已经说了,若是姐姐将来出门子,父亲会比照着三妹妹的份例拿出三五千银子来给姐姐置办嫁妆,另外也会送姐姐一座二十顷的庄子,姐姐还是多学学怎么管理下人吧,若是不想出嫁了以后跟我们家里一样入不敷出,姐姐要学的功课可不少呢。”
徐静芝又羞又窘,红着脸,低了头,回了大房。
正文 第五十四节
ps:影子今天开电脑才看见自己的书居然有封面了,感激为我做封面的大大,这张图我很喜欢呢。
贾瑾等人回到大房的时候,已经接近午时了,邢夫人见时辰不早了,就将姐妹三人和书房里读书的贾琮贾环和徐氏兄弟四人叫来,亲亲热热地用了茶点,邢夫人就让姐弟七人各自回房休息午睡了,而贾环自然是睡在书房里。
徐静芝安顿好两个弟弟回到自己的卧室,她的大丫鬟秋琴给她端了一碗茶来,道:“姑娘,我看那二姑娘的教养也不大好呢,居然就那么说起姑娘出门子的事情。”
“好了,二妹妹人还是很好的。她这么说,也是为了安我的心。刚才那个地方空旷,四周无人,二妹妹说话又是细声细气的,我们姐妹后面就是几位宫里来的嬷嬷们和你一个,你自然是不会说出去的,那宫里的嬷嬷更是不会嚼舌头的。”
“这倒也是。不过如今姑娘得了准信,相信将来一定能得个好结果。”
“什么话,不过我猜,二妹妹说的什么嫁妆银子,我想,可能是二妹妹私下里准备的吧。你没听见在二嫂子那里说的,就是如今这家里的开销是入不敷出,还要二妹妹送银子过去帮忙过关呢。”
“这个,奴婢也听说了,自打我们进了这荣国府,是样样依靠人家。虽然有月钱和脂粉银子,还要打赏下人,就是存上几年,又能有多少?不过是一年添上两亩地罢了。虽然和这府里的三姑娘拿一样的首饰,可也不过是每季添一次而已,若是将来出了门子,可没有什么拿得出去的。还好二姑娘大方,别的不说,就是前些日子,二姑娘拿来的那些珠宝可真是漂亮,就是将来做了压箱底也是极好的。还有那些被子,京里比南边冷多了,还好二姑娘送了被子来,不然,我还怕姑娘冻着了。不过,姑娘心里是怎么打算的?还是想长长久久地留在这里吗?”
“以前我想留在这里,不过是因为自己没地方可去,而贾家别人不说,大舅舅一家对我从来都是很好的。这贾家家大业大,供我们两个一口饭还是有的。现在看来,这荣国府也是内囊尽上,又有那边的拖累,将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二嫂子又厉害,若是知道了我的心思,怕是容不下我。二妹妹既然说了要给我置办一份体面的嫁妆,自然不会委屈了我。二妹妹如今风光体面,结识的人大多富贵显达,这些人家的嫡子我是不敢想的,若是庶子,我有嫁妆在手,只要对方不要太不成器,就不怕将来没有好日子。”
秋琴见徐静芝这么说,总算放下了一段心思,自己的姑娘刚来贾家的时候,被这锦衣华服迷了眼,又被几个丫头挑弄着,居然打出了那见不得人的心思,如今看来,自己的姑娘总算是清醒过来了。从自己这些日子私下里打听的片言只语来看,那二姑娘是极不喜欢那些一心想着做妾的丫头的,若是让她知道了自己姑娘的心思,加上琏二奶、奶又是厉害的,怕是姑娘就是做了琏二爷的姨娘,也没那个命享福。秋琴心里松了口气,自去服侍徐静芝休息去了。
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掩盖了徐静芝主仆讨论未来的声音,与此同时,贾瑾也正坐在自己卧室的炕上,看着窗外自屋檐垂下的瀑布一样的雨水。
“姑娘,今儿个雨大风也大,还是关了窗子吧,仔细冷着。”
“不用。总觉得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见过这么畅快淋漓的雨了,好像就要将这阵子的阴郁沉闷都一扫而光。”贾瑾勾着嘴角,笑着说,依旧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的景色。贾瑾的这个院子是侧开门,前院没有西厢,只是在院门口进来不远处的有一个长长的石盆,石盆里今年新种的竹子枝干挺拔。贾瑾坐在炕上,就能看见那院门口的竹林郁郁葱葱,经过雨水的洗涤,越发青翠可人。突然天上传来一阵雷鸣声,外间的几个小丫头忍不住抱成了一团,就连在卧室伺候的百枝连翘两个也是打了个寒颤。贾瑾和金嬷嬷崔嬷嬷依旧不动,金嬷嬷还感慨着道:“真是一场好雨呢。”
“是啊,真是一场好雨。”贾瑾让百枝连翘两个去准备茶果,百枝和连翘知道贾瑾有话和两位嬷嬷谈,也就躬身退下了。
“老身有几件事情不明白,不知道郡君能否为老身解惑。”金嬷嬷问道。
贾瑾转过身,依旧正坐,面对着金嬷嬷,道:“嬷嬷请讲。”
“其一,是关于郡君提供银两给这荣国府的公帐一事。依老身对郡君的了解,郡君不像是愿意拿银子给那二房花的人。”
“这很简单,我不想我的嫂子触犯刑律,连累的哥哥,并影响了父亲的前程和我的名声。嫂子出身王家,看看那二太太和嫂子的日常行为就知道了,王家的女儿,一个两个都是要钱不要命的主,还胆大包天不把国家律法看在眼里。我也怕嫂子将来惹出大祸,所以送了些银子过去。不过,我也知道,升米恩斗米仇,若是一下子给得太多,不但不会让她感激我,还会招来嫉恨,不如就像现在这样,每次少少的就给一两万两,隔大半年才给一次,吊着她的胃口,却又让她舍不得放弃。说白了,我不过是拿银子买平安而已。”
“其二,是关于几位小公子读书一事。郡君一向是个不喜欢打理这荣国府的事情的,为什么郡君要将几个孩子放在夫人的跟前教导呢?”
“这是为了争取宗族里更多族老的支持。教养族中子弟是攸关我贾家传承的大事。不过这家学如今看来怕是已经半废了,父亲和我又没有资格和立场插手管理家学,只好另寻他策。这次将琮儿、环儿和徐氏兄弟放在内院启蒙,除了不放心家学以外,还有加深他们的印象记得我大房的恩德之意。环儿不必说,当初他渴望的样子,就知道二太太那边是如何的轻慢他的,我给他启蒙,除了让他感恩戴德以外,在别人眼里,二太太是刻薄庶子阻碍庶子上进的人物,而母亲不但对庶子嘘寒问暖,就是侄儿和亲戚家的孩子也照顾的好好的,别人自会偏向母亲一些。这样的事情多了,母亲在官宦诰命夫人间的名声就会更好,将来若是有一天,我们荣国府大房二房真的去官府打官司,我们大房的赢面也会高些。”
“其三,关于这次买卖街一事。郡君为什么花那么多的银两去买那三幅画?郡君对字画一道一向没有很好的天赋,也没有多少心思研究这个。不是吗?”
“那是因为这几幅画是楚郡王拿来偿还亏空的。我花的那些银子不会进了楚郡王的口袋,而是直接到了国库,不是吗。如今一石稻米还花不了一两银子,若是高粱黍米之类的,还要便宜。四十五万两银子,至少也是五六十万石的白米,或者是更多的粮食,这么多粮食又能救多少人,做多少事情呢?而且当初因为义忠亲王老千岁的事情,让当今圣上和宗室王公们起了不少的摩擦,这楚郡王当时可不是圣上这一派的人,若是楚郡王有个什么不好的事情,只会让那些人将矛头对准了圣上。我在买这三幅画前就已经知道,这三幅画不是御赐之物。楚郡王拿这个到买卖街交易,也说明了楚郡王对朝廷的忠心对圣上的体谅。既然楚郡王已经做了初一,那我又何不做了十五,全了楚郡王的一番心意,也缓和了圣上和宗室的关系,岂不更好。”
正说着,外面的白嬷嬷招呼过就进来了,还带来了一只不小的木盒子。贾瑾将木盒打开,拿起最上面的书信打开一看,道:“是姑爹。姑爹不但随信送上了十五万两银子,还送了一些小物件给我,包括了一只八音盒、一副玉石的围棋和一套十二件的象牙簪子。”说着贾瑾就将信件交给了金嬷嬷。
金嬷嬷打开一看,不过是林如海例常的问候,后面又是对贾瑾宠爱林黛玉的感激,随信附上了还给贾瑾的银票和礼物的清单,希望贾瑾能够喜欢这些小东西,等等。贾瑾将所有的物件看了看,才将那个八音盒打开,果然,海外进来的八音盒果然像那些狗血的电视剧里演的一样,上面的娃娃都是一男一女的。贾瑾合上八音盒道:“这个东西我留着不大合适,回头给宝玉送去,他一向喜欢这个。”又将围棋拿出来,就放在了窗台上,首饰依旧收好了放到了梳妆台里。
都收拾好了,贾瑾方才靠在东板壁上思考林如海送八音盒过来的原因,不过这次林如海并没有其他的意思,不过是得了件稀罕玩意,顺手给了她而已。贾瑾一面思考着,不知不觉地就睡熟了。边上的嬷嬷们见贾瑾睡了也就退了出去,金嬷嬷顺手招来百枝连翘两个进去伺候贾瑾,自己拿了信件交给书房里的洪嬷嬷保管,才回房休息去了。
正文 第五十五节
在这朦胧的雨幕里,黛玉也在为贾家入不敷出一事而迷茫着,更多的是对自己家的担心。林家和贾家一样也是列侯之家,这荣国府里如今尚有爵位又有官田,都是寅年用卯粮了,而自己家里的爵位早在自己祖父故去的时候就没有了,相应的皇庄怕是早就收归国有了。自己以前年纪小在家里又是嫡长女,不觉得自己家里有什么不对劲,可是到了这荣国府以后,自己居然也和这里的人一样大手大脚起来,不说那幅画,就是买卖街上自己一人就花了一千两百六十余两银子,就是舅舅他们一年的俸禄也不过二三百两的银子,没想到自己居然如此骄奢无度。
黛玉的||乳|母王嬷嬷进来的时候,就见到自己的姑娘正低着头,正坐在炕桌前。王嬷嬷见黛玉不开心,便道:“姑娘,快看看,老爷的信可算到了。姑娘不是想老爷了吗?快打开看看。姑娘如今得了宫里的册封,不知道老爷会有多开心。”说着,王嬷嬷就捧上了手中的木盒子。
黛玉支起身子,打开木盒,拿起最上面的书信,看了一眼,眼泪就下来了。王嬷嬷吓得赶紧跳起来给黛玉擦眼泪,可是黛玉依旧哭个不停,边上胡嬷嬷云嬷嬷对视一眼,道:“乡君,不知乡君为何哭泣,能否告知一二。老身二人也许帮得上忙。”
黛玉抽噎良久方道:“父亲给二姐姐寄了十五万两银子,说是为我买画的钱,还给我也寄来了二十万两,说是下次在买卖街遇到了喜欢的字画,可以直接拿下,不用借二姐姐的银子。”
“林大人是乡君的父亲,宠爱乡君是自然的啊。乡君也该高兴才是。”
“正是因为父亲这样宠爱我,我才觉得不安。早上的时候,二嫂子不是说了吗?外祖母家还是有爵位有皇庄的呢,可是依旧入不敷出,每年亏空数十万。我们林家已经没了爵位,想必也没有皇庄,以前不觉得,现在我才买了一幅画就花了父亲十五万两银子,父亲现在又给了我二十万两银子,这么一想,岂不是我林家的亏空比这荣国府还要大?一想到这个,我就……就……”
林黛玉说着说着就趴在炕桌上大哭起来,胡嬷嬷和云嬷嬷无法,这件事情却不是自己拿手的,只得让人去通知贾瑾一声,又上来开导黛玉:“乡君,您大可不必为此忧心,老身别的不知道,可是却知道青和郡君挣银子又挣名声的本事却是朝廷上公认的。乡君既然担心林大人和林家,何不去问问青和郡君呢?说不定青和郡君有什么好法子呢。”
“可是,二姐姐不是已经拒绝了二嫂子不是吗?又怎么会来帮我呢?”
胡嬷嬷笑道:“乡君怕是不知道,其实青和郡君是不喜欢那王家出身的女子的,而那位琏二奶奶又是个贪财贪权势的,自然不得青和郡君的心。可是乡君就不一样,老身看得出来,青和郡君的态度有些奇怪,对乡君可不是一般的好呢。乡君不妨将话摊开了说,只有说开了,青和郡君才能帮上乡君的忙,不是吗?”
黛玉抹了抹泪珠子,轻声应了,重新梳洗了,就往贾瑾的屋子里来。贾瑾也得了消息,连忙叫人换衣裳,又重新梳洗了,配上首饰,让丫头打了伞,亲自到院门口迎接,姐妹二人在院门外相遇,互相见了礼,才进了贾瑾的正房堂屋。姐妹二人去了大红羽纱雨衣又去了外面的披风,才携手进了贾瑾的卧室。等小丫头上了茶果,黛玉方踌躇着将事情说了,又道:“二姐姐,妹妹知道姐姐能干又厉害,请姐姐提点妹妹一二。”
贾瑾笑笑道:“妹妹来得可巧,姐姐确实有个法子,不过能否挣银子就不知道了。”
黛玉捧着茗碗,用盖子拨了拨碗里的茶叶,咬了咬嘴唇,道:“愿闻其详。”
贾瑾用了口茶,道:“这次皇上又赏赐了我一座庄子,就在我那个温泉庄子西南四十里,一个名叫雁影湖的地方。我已经看过那个地方的地形图了,四周是一片山丘,周围草木却极为茂盛。因为那里之前闹过瘟疫,据说人口稀少,如今若是在那里买地的话,可以按照中下等地算,一亩的价钱是四两,原本那些田地都是中等地,没有六两是拿不下来的,也就是说花一样的价钱可以买多一半的地。我已经想好了,皇上赐我的庄子也就那么大,我打算再买上三百顷的地,全部拿来种植药草。”
“种植药草?”
“没错。这些年,年年闹灾闹瘟疫,流民也多,就连各地的药房惠民局都缺药材。如今京里的药材大多是南面走水路运过来的,花费大不说,就是路上的损耗也是不小的。若是真的能种植成功的话,可是一件大功德呢。若是不成功,也不过是多花了三万六千两银子而已。而且那里草木茂盛,我也可以养兔子养羊,开纺织作坊,也是好的呢。”
“姐姐手下有会种植药材的人吗?”
“目前没有。不过我记得前年宫里有位太医因为误诊被关进了天牢,他的家眷也全部进了教坊。我记得他那一双儿女都是会岐黄的,而他的正室也是个爱好摆弄花花草草的人,当初种得不少的好花。我回头得了允许就让人将他的妻子儿女都买回来,让他们去摆弄药草,拼上几年功夫,我就不信不能成事。”
“二姐姐,算我一份如何?反正姐姐也说了,就是种药草不成功,也可以置办纺织作坊的。妹妹如今也有些银子,也想置办个庄子呢。”
“妹妹一向不怎么在乎银钱的,怎么会想到要挣银子补亏空呢?”
“还不是在二嫂子那里,二嫂子说这荣国府一年要亏空数十万两银子。妹妹想着舅舅家还是有爵位有皇庄的呢,妹妹家里已经没有了爵位,父亲的俸禄一年最多也就几百两银子,可是妹妹这次在买卖街自己就花了千余两银子,可见我们林家也是亏空得厉害呢。”
贾瑾不禁莞尔,轻轻转了转手里的扇子,道:“妹妹多虑了。姐姐估摸着以妹妹家里的情形来看,妹妹家里的状况比我们家要好得多。妹妹家里人口简单,正经的主子也只有姑爹和妹妹两人而已,姑爹又是身居要职,那个扬州巡盐御史的职位,是天下一等一的肥缺,因此姑爹就喜庆宴饮这一块,就不要自己出钱,或者只要出一小部分就可以了;而向人情往来这样的事情,老实说,在盐政上,就拿盐引来说吧,肯定是要姑爹开字条才可以换盐引。那些盐商们为了早一日拿到盐引,都是重金去砸巡盐御史的门的,就像那些杂书上写的,拿五千两银子孝敬,只为了早一日拿到盐引,这早一日,他们就能多挣上两万两银子。这种孝敬还不算收受贿赂。所以妹妹也大可不必担心家里会有大亏空。”
“可是姐姐以前不也说过吗?之前也有个巡盐御史被问罪,就因为寒门出身而家里又被搜检出了一万两银子吗?”
“这就是寒门和世家的区别。一有事情,被推出去做替罪羊的肯定是寒门子弟,而处于险地却游刃有余的官吏一定是出身世家。这是我华夏儿女传承了千年的人情伦理。”
“可是爹爹真的不要紧吗?不会有人暗算吗?”
“以妹妹的祖母清河县主与当今太后的关系,只要姑爹忠心圣上,就没有人能动摇姑爹的地位,那些眼红巡盐御史这个位置的人就只能用其他阴损的法子,比方说送女人、下毒、买凶这样不入流的手段。妹妹如今也是朝廷正式册封的乡君,姑爹居然后顾无忧,自然在官场之上能更加顺当。”
“那姐姐,银两真的很贵重吗?能买到多少粮食?”黛玉顿了顿又问道,“妹妹想知道,自己能为父亲、为家里做多少事情。妹妹手里有些银钱,妹妹想知道这些银钱能做什么用,能救多少人,能帮上父亲多大的忙。”
贾瑾看着黛玉,沉默半晌,吩咐传话下去,转告贾琮贾环和徐氏姐弟三人,说她和黛玉有事不过去了下午的课程自习,等姐妹身边只留下几个宫里来的嬷嬷,才正坐面对着黛玉道:“既然妹妹这么问了,姐姐就花上些力气,细细将给妹妹听好了。不过妹妹不一定一次就能明白,姐姐在此,希望妹妹能记下,以后慢慢地琢磨。
“铜钱、银两、金子,这些钱货的贵贱都是相对的,也是变化这的。就拿京畿一带的官价来说吧,铁钱又叫角子(相当于现在的二角,十年前的一角钱),五个铁钱算一文,十足的官银一两值一千二百文,而散碎的银子或者是成色不好的,就只能换到一千文左右,两者之间的二百文的差价就是火耗。如今铜胎珐琅彩的摆设首饰风行,铜价上升,有的地方一两银子就只能换到七百余文。这是因为物以稀为贵,铜胎珐琅彩的摆设首饰的盛行,消耗了大量的铜,所以铜价就上升了。因此,那些商人们常常能利用火耗和这物以稀为贵的铜价的波动,迅速积累财富。哪怕将来有朝一日朝廷发现了一座巨大的能供应这个天下用上百年的铜矿,导致铜价回落,甚至是将来一两银子能换上两吊铜钱(一吊一千文),那些精明的商人依旧能挣到钱财。不过真正精明的商人是不会涉及倒卖银两铜钱的买卖的,因为这是挖朝廷的墙角,将国家的财富霸为己有,与通敌卖国没什么区别。”
正文 第五十六节
边上的金嬷嬷、崔嬷嬷、胡嬷嬷都吃了一惊,白嬷嬷立即守在了门口,还好今日大雨,又有雷鸣,不然,这些话还不让外面的人听了去。
贾瑾继续道:“如今的金价是一两金子兑换二十三两银子,而到了年末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忙着过年打首饰,那时候的金价基本在二十七两左右。金子的使用范围比不上银两和铜钱,所以自然就没有倒卖银两铜钱那么暴利。而且使用银两和铜钱的大多是平民百姓,占国家人口的九成有余,当今规定,市面上的买卖,十两以下不收火耗,其实是朝廷用国家财政补贴天下百姓的德政,不过大多数的百姓目不识丁,一年也就交税的时候用到银两,所以这项德政也成了那些商人牟利的手段。”
贾瑾摇着手里的扇子,见黛玉听得认真,脸上也有了些许笑意,微微勾起嘴角,道:“这事情就是如此。东西用得人越多,转手的次数越多,被使用的范围越广,精明的商人就越能从里面得到银钱。最好的例子就是土地、粮食和盐。如果土地不金贵,那么就没有改朝换代一事了,不过,天下之土莫非王土,天下之滨莫非王滨,虽然我们能买卖土地经营土地,但是这天下却是皇家的天下,不是可以肆意妄为的。只要有土地就能有粮食,百姓人家若是肯干,又没有什么天灾人祸的,总能打上一年的口粮、添上几件衣裳。因为粮食易得,若是要经营粮食买卖,里面需要的银钱可是不少的,还有粮食不易保存,折损起来也多,就拿京里来说吧,因为京郊不产稻米,每年都是从南面进得米粮,所以一等白米的价钱是十文一斤,而京畿附近出产的麦子却只要六文左右,像高粱之类的还要便宜,而在南面同样的白米却只要五文钱,而白面却是十一文,所以经营粮食的商人不是家大业大就是背景深厚手段通天之辈。
“最后就是盐了。盐只要不过了水,哪怕就是放上百年也不会坏,加上轻巧,价钱又不便宜,所以这盐商从来是大财主。如今的盐价是四十二文钱一斤,值上四斤有余的白米了。就是再普通的人家,两个月下来,一户也要用一斤的盐。这中间的盐价若有个什么变动,妹妹试想,若是妹妹手里有十文钱,给一文别人是极容易的,若是天下的人,每十文钱有一文到了妹妹的手里,岂不是平白多了四万两银子。好比普通人家一年买六次盐,哪怕一斤盐中盐商们只能得四文钱,那一年下来就是多少?本朝盐税极重,几乎达到了五成,因此,很多盐商就走私盐,明明开的是三千的盐引,而船上走的却是六千,甚至更多,这些盐商们拿着国家的财富中饱私囊,一年下来不少于数十万两的银子,这些都是违法的收入呢。”
“这么多?所以那些商人才不停地送钱给父亲,而父亲的政敌才不停地找我父亲的麻烦?”黛玉捂住了嘴,张大了眼珠子,几乎掉下泪来。
贾瑾看着黛玉,脸上透着欣慰也有无奈:“这是明面上的数字,实际上可能比这个多得多,有可能是两倍,也可能是十倍。不然,就不会有盐政乃是天下第一肥缺这样的说法了。粮食涨价了,只要不是大规模的灾荒,平民百姓都会计较一番,吃不起白米,就吃面,买不起面就吃高粱,实在不行就去挖野菜,如今又添了甘薯作口粮,忍上几日,总会熬过去的。而盐却不同,盐只有两种,一种是山盐,大多来自自贡;一种是海盐,扬州就是最大的产盐区。自贡自不必说,山路崎岖,运输不易,所以本朝用的大多是海盐。在只此一家又没有其他的替代品的情况下,百姓们就只能忍受着盐商的盘剥,而朝廷一再加重盐税也无济于事。”
几位嬷嬷坐正了细听生怕漏了一字半句的,而黛玉已经是开始发呆了,就连贾瑾问她有没有听懂都不知道,直到贾瑾又推了推她,才迷迷糊糊地说了声:“姐姐,我完全不懂,不过我都记下了。”
贾瑾笑笑,道:“姐姐我说的都是最粗浅的,妹妹以后慢慢地琢磨着就是。妹妹只要知道一样,本朝模仿前宋,爵、官、职,三者是分开的,俸禄也不一样,像我父亲身上原本就有的一等将军就是个爵位,而二叔身上的员外郎则是官位,一年也就二三百银子,可是如今我父亲身上光爵位就有两个,又是户部郎中,除了俸禄以外,还有增给、公用钱、给券、职田、厨料、衣粮等等额外的贴补,一年可不止千两之数。姑爹的巡盐御史又是个要紧的,品级也比我父亲高,所以这些贴补还要多些,妹妹可不必太过忧心。”
“可是妹妹总觉得自己太过靡费了,若不能做什么,妹妹心底不安。妹妹想着是不是从日常应用上节俭些才好。”
“妹妹说什么傻话呢。”贾瑾拍了拍黛玉的手,“妹妹难道忘了,光你我的小厨房里的米粮就有多少种?籼米、粳米、糯米、小米、糙米、黑米,林林总总不下二十种,就是御田粳米在我们家里,连有些头脸的丫头都知道用来做粥是好的,做了其他的她们还不要。若是连妹妹都要节俭起来,外面的人还当姑爹出了什么事情、我们贾家刻薄得连亲戚家的姑娘都要怠慢了呢。”
“对不起,二姐姐,是我想岔了。”
贾瑾捏了捏黛玉的脸颊,道:“傻妹妹,记住,这些丫头下人们跟着我们不过是因为能过上好日子又有银钱可得,若是妹妹节俭了,那她们也必须节俭,若是时间久了,还会召来不满和背主呢,因此我们这样的人家,就是节俭,也不会从这些地方来节俭。妹妹要记得,在我们这样的人家开源永远比节俭有用得多也容易得多。还有,我们身上的衣裳首饰、口中的粮食果子都是百姓辛辛苦苦劳作出来的。百姓将自己的血汗交给国家是因为国家能保护他们不受战乱之苦,将这些东西卖给我们这些官宦之家,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能为国效力、同时也让他们能养活自己的家人,我们吃着精美的食物、穿着华丽的衣裳,就是将他们的心意记在心里、背负起他们的期盼,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妹妹,不要说什么节俭的话,该吃的吃下肚子去,该穿的穿在身上,然后牢牢记住他们的期盼,想着是不是可以用自己手中了财物力量,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工作的机会,让他们能有个为自己而努力的安定的生活。”
黛玉得了贾瑾的话,心里平静许多,却依旧不明白,只得将这些话全部记下,写信寄给林如海。同时,黛玉也知道了自己手里的银钱可作大用,也细心地收好了。贾瑾送走了黛玉,想了想,叫了崔嬷嬷,拿了从买卖街上得的珠玉宝石和外面刚送来的素面金簪银钗及金银线各色上等绫罗羽纱等物,让白嬷嬷去教导那些丫头们扎宫花,又才对金嬷嬷崔嬷嬷二人道:“林妹妹今儿来却让我想到了一件事,只是现在又混忘了,等我琢磨透了,再请嬷嬷们为我参详参详。今儿个,我请两位嬷嬷来,是想问一下,嬷嬷们可知道有什么人会做琉璃的,我想置办个琉璃作坊。”
金嬷嬷和崔嬷嬷二人对视一眼,才道:“若是郡君想置办琉璃作坊,老身一下子倒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不过,老身有个好姐妹,她有个残疾的侄儿会做这个,若是郡君首肯,老身可以去打听下。”
“也好,嬷嬷们不妨多商量商量,多推荐几个人出来。还有,上次庄子上送了可用的流民名册来,嬷嬷可都看过了?里面有没有会酿酒的人?”
崔嬷嬷笑道:“倒是有三户人家,一家八口人之前是酿烧酒的,另外两家是酿黄酒的,一共十一口人,如今都还在庄子上。”
“这样,如此,在庄子办个酿酒作坊,让他们试着用甘薯酿烧酒。这甘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仓储办法,不如都先拿大部分来酿酒,也好省下一部分酿酒的粮食。让他们三家分开各使各的力,用不同的法子试试,我只要最后酿的酒够烈就好。嬷嬷看看在哪里开这酿酒作坊比较好?”
金嬷嬷笑道:“老身记得郡君接了牢里的石老太师一家在庄子上,上次老身也看过了,那几间瓦房也小了些,郡君又要接郑太医的家眷,怕是那个院子不够使的。过阵子,等收割了,郡君不妨再盖些瓦屋,将这些犯官家眷挪过去。原来的那个两进的小院又扩建了一次,又有水井,做了酿酒的作坊倒是不错。不过那里潮湿了些,不适合石老太师这样年纪的人住呢。”
“这样,让庄头去看看,比划着定两三个地方出来,到时候挑一个出来,盖上两层的楼房和六尺的围墙,想必是可以的。”
正文 第五十七节
待贾瑾处理好庄子上的相应的事物和藏书楼的事情,外面雨已经停了,院子里的竹子散着淡淡的清爽的味道,院子里的各色藤蔓碧叶层层,上面点点水珠映着阳光,宛若女儿家娇俏妩媚的眼,将院子装点得额外优雅。不过,这些却与贾瑾无关,她正忙着在纸上写写画画,头也不抬地道:“今儿个是庄子上送孝敬的日子,都送了些什么来?”
金嬷嬷起身吩咐了外面侍立着的丫头一句,不一会,陈嬷嬷就用托盘捧了一只红色缎带扎着的红木盒子来,将托盘小心地放到了炕桌上,自己则站到了门边。贾瑾很快就弄好了手里的东西,自己将写好的纸头收拾了,放好笔墨,才打开木盒子。木盒子分两层,第一层是单子,下面则是几只大信封。贾瑾打开单子看了看,点了点头,又将信封依次打开了,点了点里面的银票,确认无误后,又往自己头上的金雀簪里放了一张十万两的银票,才让人取过自己的梳妆台里面一只金边嵌螺钿紫檀盒子来,将银票连同林如海送来的都收拾好了,自己亲自动手将竹编清漆盒子和紫檀盒子放好了,才起身领着崔嬷嬷金嬷嬷陈嬷嬷出房门来,外面白嬷嬷领着众丫鬟连忙行礼,贾瑾回了半礼,道:“白嬷嬷,这些就麻烦您了。请多多做些,过两日我要去舅舅家,这些是预备着给表姐妹们作见面礼的,还有那些个毛皮玩偶,也是不能少的,请嬷嬷多多费心。”白嬷嬷躬身应了,贾瑾欠了欠身,回了半礼,领着众人往东小院来。
这东小院本来只有正房三间,东北墙角还有一口井。去年给贾瑾布置屋子的时候,在正房两侧各添了一间耳房,东西墙下也各添了三间七尺深的屋子,南面又增了三间抱厦,贾瑾还特别吩咐了给井加了盖子,做了铁质的汲水工具方便压水。如今,东小院的正房,住着几位嬷嬷,东侧屋子住着贾瑾和黛玉屋子里的厨房上人,西侧三间屋子两间作了柴房一间住了两个伙头婆子,抱厦则是食材间。
东小院早得了消息,在正房门前的屋檐下设了一张交椅两个绣花墩,分别请贾瑾和金嬷嬷崔嬷嬷坐了,伙头婆子、厨房上人和得了消息的粗使婆子在给贾瑾请了安,站成一排等候贾瑾的吩咐。贾瑾照例先去了柴房,看了看柴火、银炭、蜂窝煤等物的存储情况,及安全问题,又点了点搭在抱厦和柴房间的墙角的棚子里的一笼笼鸡鸭、鹌鹑||乳|鸽的数目。方才回到交椅上坐了。
两个伙头婆子连忙上来汇报之前留下的食材及柴薪的情况,又说了新送来的食材和柴薪的安置。贾瑾点点头,道:“将那个装了猪下水的缸搬出来。”
八个粗使婆子赶紧拿了工具去将那个大缸抬出来。这个广口大缸里还安放了一个圆柱形的口子只有大缸一半大的陶缸,贾瑾让人取出里面的陶缸,将陶缸里面的猪心、猪肝、猪肠子都点过了数目,方才叫人取了盐和碱面来清洗。那两个个厨房上人还是第一次洗猪肠子,贾瑾少不得远远的看着,指点一二。又从另一个大缸内拿出的陶缸里拿出了猪肉,清点了数目,让伙头婆子切开了,放进了洗干净的陶缸里,又腾出了一个大缸,将陶缸坐进去,大缸里灌了一半高的水,撒上耳房里拿来的干燥的硝石,不一会,大缸外面就结了一层薄薄的霜。粗使婆子们将猪肉连缸抬回了抱厦,又将装了硝石水的缸抬进了耳房。贾瑾吩咐道:“硝石容易起火,打理时一定要小心,不能见了光,更不能近火,必须阴干,平时放硝石的屋子不许别人出入,开窗户通风时一定要小心,不能让什么树叶子草叶子混进去了。知道了吗?”众人连忙应了。
贾瑾又叫人抬出了那个装了未曾舂过麦粒的陶缸,让人小心些,将里面的杨桃都弄出来。百枝还特地拿了一个过来给贾瑾,贾瑾看了看,杨桃不易运输,放在这些麦粒中间的杨桃倒是熟的差不多了,比那些放在装了松针麦秆的竹箱子里的要透一些,已经可以吃了。贾瑾吩咐人将杨桃装在了竹篓子里,又用布袋子将麦粒另外装了,备着喂鸟雀。接着又从黄豆和芝麻里拿出了鸡蛋,这些鸡蛋事先已经清理过了,还抹了油,看上去非常漂亮。贾瑾让人将鸡蛋清点了数目,放在竹篮里,吊在了抱厦的房梁上。接着又叫人取了细纱线,将香菇等大个儿的菌类串了,也挂在了房梁上,而其他的菌类按照种类装在了有盖的大小竹篓里,放在了抱厦里的架子上。各色豆类、芝麻、花生等,也都用布袋子装了,安放在抱厦的墙角。鱼养在了西耳房西侧的两只大缸里,虾和龟鲞装在了不同的有盖的竹篓里也养在了大水缸里。
贾瑾又清点了其他的菜蔬和各色香料、调味品,以及那三十多坛的黄酒烧酒。转身,却见一个粗使婆子,拎着一大捆草往柴房走去,贾瑾立马道:“回来。你拿那个做什么?”
“回姑娘的话,奴婢看这个可以点火,所以想把它挂在房梁上晾干了,好……”
“那是我准备用来做点心的药材,你放在这个架子上。”那婆子赶紧应了,几个粗使婆子互相打眼色取笑她,贾瑾拿眼一扫,立刻都安静了。贾瑾想了想,将装了果子的竹筐竹箱竹篓都打开了,将所有的果子都拿里出来,重新放置了,将原本填在果子中间的物件都收拾了。松针麦秆什么的都扎好了,放到柴房里去,其他的山药仙草金银花之类的药草还有桂皮八角等另外找干净的容器装了,安放在抱厦的架子上。这些都看过了,贾瑾又去看了看那些下水的清洗,见那两个厨房上人手脚还算麻利,四副猪内脏都已经打理干净了,猪肠子更是洗的干干净净没有异味。
送来的所有物件都收拾好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