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第99部分阅读
夏鼎 作者:po18
遭受浩劫,
只有杭州因和平统一又一次免遭战火的劫难。 于是,北宋时杭州便名副其实地上升为“
东南第一州”。当时词人柳永在词作《望海潮》中生动地描述了杭州“市列珠玑,户盈
罗绮”,“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繁华景象。
元代末年,中国再次陷入战乱。可惜的是,此时的杭州已无“保境安民”的钱氏政
权。杭州遭受明军长达三个多月的围攻,居民死亡大半,它这才摘下天下第一州的桂冠
。即便如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早已深入人心,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
位已不可动摇。
四李煜、钱俶对于国家统一的不同态度,也给他们本人及其后裔铸造了完全不同
的命运。
宋军攻陷金陵后,李煜没有自杀的勇气,只得向宋军“跪拜纳降”。李煜合族三百
余口都成了宋军的俘虏,并被押解到汴京。虽然宋军没有向赵匡胤行“献俘”礼,李煜
仍经历了亡国之君经典的投降仪式:“面缚衔璧,群臣舆榇”。赵匡胤赦免了他,但又
颇为侮弄地封他为“违命侯”,将他软禁于汴京。赵匡胤死后,宋太宗赵光义改封李煜
为陇西郡公,使他从侯升为公,而且去掉了“违命”两字,但他阶下囚的身份其实并未
改变。
钱俶归宋后受到空前的礼遇。赵光义“申誓于山河”,发誓永保钱氏子孙富贵。钱
俶先被封为淮海国王,后改封为邓王等。对于抵达汴京的近三千名钱氏族人,赵光义让
他们“文武自择其官”,被授予官职者有上千人,不少人出任或在后来升任节度使、观
察使、将军、尚书直至当上宰相。钱俶之子钱惟演等还成了“尚公主”的驸马。北宋末
年,在开封等地的钱王后裔已达上万人。因此,当时的人们都说,“忠孝盛大,惟钱氏
一族,信为善之报不虚。”宋代灭亡后,后世的人们鉴于钱王的历史功绩,对其后裔仍
很敬重。明代初年,钱王后裔、江西建昌知府钱克邦在办理税粮时有过失,可能会被朝
廷处死。其子便带着唐昭宗李晔赐给钱俶的恕本人九死、子孙三死的金书铁券,去南京
“诣阙自陈”。明太祖朱元璋召见了这个少年,对他说,“五代时天下大乱,各据偏方
,尔祖能保两浙之民不识兵革。到宋朝来知太祖、太宗是真主,便将土地归附。尔之祖
先忠孝好处,可延赏也。”朱元璋法外施恩,赦免了钱克邦,并发回已经查抄的田产家
财。在清代,乾隆皇帝在迭次下江南时多次亲临西子湖畔祭祀钱王的表忠观等处,并在
一首御制诗中称誉钱王“端因识时务,可以号英雄”,称誉钱氏子孙“勖哉钱氏族,百
世守家风”。
正文 本书及主角名字来历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321 0:52:09 本章字数:720
书名《夏鼎》
想象起来,古代大禹治水天下归心,各地敬献精金以铸王鼎,乃是象征意义,表示臣服,所以书名《夏鼎》,取其天下归心之意。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史记·卷四十》记载:楚庄王八年(前606),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一直到达洛阳。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楚庄王乘机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没有回答楚庄王,而只是说夏代兴盛的时候,用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夏亡迁于商,商灭迁于周,并说如果本质美好光明,鼎虽小而犹重,反之,虽大犹轻。“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来可问也。”这就是成语“问鼎中原”和语词“鼎迁”的来历。不过《左传》说铸鼎的时间,是“夏之方有德”之时;《史记》说在“虞夏之盛”,又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墨子·卷十一》说,夏后启时铸成九鼎。《易林·小畜之九》、《拾遗记》卷二等都说禹铸九鼎。上述诸种说法都肯定禹铸九鼎或夏初铸九鼎。
主角名陈德
因为天下归心“在德不在鼎”,故名德,陈者言也。也有和赵二那句著名的也是祸国殃民的“在德不在险”一别苗头之意。何者为德,何者为愚,似有思量。
出处:到了春秋周定王时,楚庄王称霸天下,当他兴兵攻打洛水流域的陆浑时,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别有用心地问王孙满九鼎轻重,王孙满则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还用“在德不在鼎”教训了楚庄王,使他收回了野心。后来,人们用“问鼎”一词来比喻某人图谋王位。这就是“问鼎”典故的由来。
其实,真相只有一个:当初憋书的时候,想取个两个字容易记的,然后人名不要太现代的,结果书发出来以后发现一堆带“鼎”字的,郁闷啊!
希望带给大家阅读的快感,也希望带给大家希望。
正文 关于第83章长征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321 0:52:09 本章字数:1944
作者的话:
写行军比较鸡肋,担心写不好读者会嫌闷,就算写好了也要说洒狗血骗字数,所以这里就几百字万水千山了,描写长征的书汗牛充栋,就不必元吉再叠床架屋了。
写这一章前犹豫了很久,就像王侁对陈德三策一样,主角转进北方,也有很多选择,最保险而合乎情理的一种莫过于江南兵败,主角和辛古萧九等向北流亡,太原卫氏收留,或者提前化整为零,兄弟会精英分成小队在吐浑军地界聚齐。但还是选择了一个最能锤炼精兵的方式,也是凝聚核心层归属感的方式,长途行军。
长征这种方式,大家都是知道是抄袭近代史,考究其可能性,我认为是可能的。旧中国号称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旧中国的农村,千年以来进步甚少,甚至有的方面还在退步,也就是说,军队行军的基本环境相差不大,虽然千年前的人口密度要小很多,但小说里行军的规模也要小很多。一般的村庄如果不涸泽而渔(烧杀抢掠)是根本无法补给大军的,所以长途行军必然隔一段时间就要攻打市镇。行军规模越大,需要攻打越大的市镇取得补给。所以小说里刻意把行军规模控制在八千人以下的精锐,走到后来也就四五千人样子,这样就不必被迫攻打坚固的州府与宋军死磕。
行军+攻城是极其锻炼部队战斗力的,当然损耗也很大。真实的长征大概三十万人出发,三万人走到,十不存一。考虑到书中战斗强度远小于它,主角尽全力保证补给顺畅,那就减半吧,八千江南子弟出征,四千人抵达太原与见诸史册的精锐骑兵—吐浑军合流,也算是乱世中一股强横的力量。(步骑配合才是王道,吐浑军这股实力,作者替主角想了好久了,毕竟骑兵不是一两天就能练成的,刘继元冤杀卫俦,吐浑军便与太原离心,史册上最后被赵宋所得,这里作者替主角不客气的盯上了)
其次是追与走双方的实力。r军除了配备热兵器外,就其后勤补给而言,实在没有凭借太多现代化的力量,有的只是现代化的信仰而已,就连知道陕北有一股友军还有地盘可以接纳自己,也是无意中从报纸上看到的,热兵器给行军带来的难度以及对后勤的要求更大,相应的行军难度也更大。而追兵方面,长征中的追兵是有电话电报飞机侦察的,而宋军呢,差远了。
再者,就国内局势而言,近代史上长征的国内局势是军阀割据,但名义上尊奉中央政府。宋初也好不到哪里去,几十年后蜀中一带就会爆发数十万人的王小波李顺之变,这不完全是农民起义的成分,有很大的分离倾向在里面,江南初定更不用说,真实的历史上大将胡则不信主上出降,还得在江州守上一两年,大将卢绛不降,在历史上还是被诱杀的,不然还得打一阵子。陕西向来是各方拉锯之地,关中破败,赵氏自己这时对关中的信心都有些问题,不然也不至于定都于无险可守的汴梁开封(元吉以为定都汴梁堪称国史上付出代价最大的战略决策之一,空前绝后啊!不说关中四塞,去洛阳怎么就失德了)。吐蕃现在正在打内战,党项人专心经营银夏二州,准备宣布独立,此外大宋内部一大帮非禁军派系的实力人物,如折家,此时未必没有保全势力的心思,如果主角有心克服自然障碍,选择宋室统治的薄弱地区行军的话,完全有翻版长征的可能性。
第四,长途行军最大的危险是什么?我认为不是敌人,也不是自然困难,而是流寇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封建社会流寇为患虽然让政府一直都很头疼,但真正成了正果的几乎没有,就在于流寇没有明确的目的地,没有建立地方政权吸取地方养分的能力。封建时代最大的资源都直接来源于土地,没有地盘就没有稳定的资源。而一旦流寇们停止下来占地盘,就失去了流寇最大的优势—运动性,被迫与官军死磕,败多胜少。(现代流寇就不一样了,因为土地出产的作用相对小,国际汇款加歪门邪道,就够万千人马吃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不信请看阿国与巴国北部之溃疡,端的让正规军头痛。说笑,偏题了)
所以宋代官军的战斗力和能力只需保证能够打败敢于死磕的流寇,就基本能搞定大局,维持正常统治秩序,不能阻止其流窜反而是正常的。哪支官军太强横了,拥有跨区域长途奔袭追杀的能力的话,皇上是睡不着觉的,这样的军队只适合让太监带队,呵呵神策军和后期大宋西军的最高长官都是没卵蛋的,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石达开怎么败亡的,天下思定,你再强横的实力,没有歇脚之地,只能被活活累死。明末官军镇压流寇的“十面张网”之策,纯军事上说确是正道。所以说陕北r军对cp的贡献,怎么往高了说都不为过(大概相当于金融危机时fed给大银行的几千亿注资,要不然整个体系破产拉倒,到现在一年多点,美国大银行都吵着要把钱还回去了,因为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了,拿人手软,天天给媒体和议员骂他们,还不能给高管高工资),闲话跑题了。
最后,祆教的帮助大概可以抵得上和r军在长征路上地方d的支持了,其实除了情报方面,这种支持对大规模军队运动来说作用很小,不过有总比没有好,有的人把这个看得很重。
正文 晋阳古城的兴衰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321 0:52:09 本章字数:5094
“晋阳”之名久矣。据《世本》记载,相传夏禹曾初都晋阳,后迁平阳(今山西临汾)、安邑(今山西夏县)。“晋阳”是春秋晋国赵氏家族的封地。赵氏始于周穆王时期,造父受封于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城,以食邑赵为氏。赵氏传到春秋时的赵夙开始仕晋,为献公之御。公元前661年,以功受封耿大夫。其子赵衰,随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19年。晋文公归国执政后,赵衰任上军佐,赵氏开始入卿之列。从此,赵盾、赵朔、赵武、赵成、赵简子、赵襄子等七世,均为晋国执政卿,历文公、襄公、灵公等十一公,前后执掌晋国政事达180多年。我们所讲的晋阳城,是指晋定公时期执政的正卿赵鞅(简子)于春秋晚期,即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7年建筑的晋阳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一带),到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灭北汉,晋阳城被毁,历时1500多年。晋阳城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城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知伯后,晋公室已名存实亡,三家分晋已成定局,晋阳开始成为赵国的初都。这时,赵简子已不在世,由其次子赵毋恤(襄子)继承卿位。赵国在晋阳建都53年,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邯郸(今河北邯郸)。之后,晋阳城先后为秦太原郡(秦襄王三年置、“太原”之名始于此),西汉韩国、代国、并州刺史部(汉武帝时置,太原称“并州”始于此),三国魏与西晋太原国,后赵太原郡、并州刺史,北魏、东西魏太原郡,北齐别都,隋代太原郡,唐代北都(北京),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国(郡)的治所或发迹处。
晋阳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如著名的韩、赵、魏灭知伯的“晋阳之战”,导致三家分晋,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汉文帝刘恒“龙潜”晋阳16年;高欢以晋阳为基地,征战四方,创建北齐政权;李渊、李世民父子晋阳起兵,建立大唐。晋阳无论在政治或军事战略上,都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董安于筑晋阳城
晋阳城所在的太原盆地四面环山,中间低平,汾河贯中而过,土地肥沃,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是理想的城建之所。其北缘有一大型湖泊,方圆20余里,名叫“晋泽”。还有晋水(晋祠之水)与汾水交汇,晋阳城就位于这个交汇处。
晋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赵简子命家臣董安于(时任晋阳宰)、尹铎主持,当地头人王成为总管,开始修筑晋阳城,至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竣工,历时三年。城周长4里,青石砌基,夹版夯土筑墙,墙内加荻、蒿、楚(类似芦苇、野草、荆条之类植物),使其坚固。墙基厚丈余,高4丈。城四周各开一门,青铜龙饰城门。城四周开挖壕沟,犹如一道护城屏障。城内有宫室、家庙、粮库等。宫室建筑的柱子均为铜铸(见《史记·赵世家》《战国策·赵策》)。晋阳城墙体内为什么要加荻、蒿、楚之类的植物?宫室柱子为什么要铜铸?一方面是为了坚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备战。当时晋国规定,卿大夫不允许拥有武器,否则,要犯灭族之罪。但为了防备不测,赵简子和他的家臣就想出了上述办法,一旦有人攻打晋阳,楚等荆条之类植物,可以做箭杆,铜柱溶化后可以做箭头。晋阳城先后在董安于、尹铎多年苦心经营下,变成了赵氏稳固的根据地。
晋阳城修筑后,在三家分晋前的40多年中,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第一次是城建成后的当年,赵简子命邯郸大夫赵午将他征伐卫国时,卫国进贡晋国的500名奴隶由邯郸迁往晋阳,赵午答应,但很快又反悔,被赵简子捕到晋阳杀害。赵午之子赵稷伙同他的舅父中行氏(寅)及中行氏的姻亲范氏(吉射)发兵围攻赵简子在国都“绛”(即“新田”,今山西侯马市)的官邸,赵简子被迫北走晋阳。于是晋卿魏、韩、知氏三家联兵抗拒范、中行氏,复请赵简子回“绛”执政。《史记·赵世家》记载这个事件时说:“孔子闻赵简子不请晋君而执邯郸午保晋阳,故书《春秋》曰:‘赵鞅以晋阳畔(叛)”。后来把这个记载作为晋阳城创建年代的依据。
晋阳第二次之战,发生在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这时赵简子已不在世,其次子赵襄子列为卿,晋国由知伯执政。据《战国策·赵策》记载,知伯向韩、魏两家各要“万家之邑”地,两家如数给了他。又派人向赵襄子要蔺、皋狼之地(均在今山西离石境内),襄子不给。于是知伯勾结韩康子、魏桓子攻打晋阳。知伯攻城三月不下,又从晋祠悬瓮山下开渠(今知伯渠),引晋水(一说汾水或汾、晋二水)灌晋阳,“城不浸者三版”。就是说,水淹城墙只留下上面的三版了,城墙也不倒塌,可见晋阳城的坚固。知伯攻打晋阳三年也没攻破,但也使得“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饮,财食将尽,士卒病羸”。这时,赵襄子有些动摇,“欲以城下”,问他的谋士张孟谈该如何办?张孟谈说:“臣闻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他愿去见韩、魏,说服他们倒戈。于是张孟谈潜行出城,游说韩、魏,申明“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韩、魏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同意反戈,共灭知氏。按照约定,先杀了知伯守堤的士卒,毁堤决水反灌知伯军营地,造成知军大乱,韩、魏军从两翼包抄夹击,大败知伯军。知氏从此而亡,韩、赵、魏三家尽分其地。
晋阳城的续建与被毁
晋阳城经过“晋阳之战”三年的水浸,到西晋时的700余年间,城池已严重毁坏,西晋进行了建城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缮和扩建。《读史方舆纪要·都邑记》:“太原旧城,晋并州刺史刘琨筑,高四丈,周二十七里。”修缮和扩建工程开始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年),经一年的时间,工程告竣。扩建后的晋阳城,比原来“周四里”扩大了将近七倍。扩城之后,又开始“建府朝,造市狱”,在城中大兴土木。商贾得市,农人复耕,城中倒塌的衙署、寺庙、百姓住房都陆续得到修复重建,成为“鸡犬之音复相接矣”的都市。
北齐自神武帝高欢于北魏孝武帝太昌元年(532年)任命大丞相,在晋阳建大丞相府开始,历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等七帝,共计45年的时间里,一直把晋阳作为高齐的根据地(别都)争夺天下。七位帝王,除武成帝外,有五位都即帝位于晋阳,一位崩于晋阳(高欢),可见晋阳在高齐时所处的重要地位。
高欢经营晋阳几十年,营建了不少宫室建筑,有的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北魏太昌元年(532年),高欢在平定尔朱兆并州叛乱之后,“以晋阳四塞乃建大丞相府而定居焉”。这是高齐在晋阳建的第一座宫室。东魏武定三年(545年),“神武(高欢)请于并州置晋阳宫,以处配口”。晋阳宫后来陆续建有宣光殿、建始殿、嘉福殿、仁寿殿、德阳堂、宣德殿、圣寿殿、修文殿等,形成一个庞大的宫殿群。《新唐书·地理志二十九》记载:“晋阳宫,在都(唐代北都)之西北。宫城周二千五百二十步,崇四丈八尺。”北齐天统三年(567年),后主高纬在晋阳建大明殿(城)。天统五年(569年),高纬“诏以并州尚书省为大基圣寺,晋祠为大崇皇寺”。承光元年(577年),幼主高恒“又于晋阳起十二院,壮丽逾于邺下(北齐都城,今河北临漳县)。所爱不怕数毁而又复。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百工困穷,无时休息。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又为胡昭仪起大慈寺,未成,改为穆皇后大宝林寺。穷极工巧,运石填泉,劳资亿计,人牛死者不可胜纪。”(《北齐书》)
北齐在晋阳营建的宫室、雕像及十二院,除西山大佛尚残存有遗迹外,其他均荡然无存。西山大佛始凿于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完成于幼主高恒承光元年(577年),历时26年。像为坐姿,依山开凿,高约66米,比四川乐山大佛早162年,是世界上现存时代最早的石刻大佛。大佛所在地为太原西南蒙山开化寺。隋文帝时为大佛建阁,寺改额“净明”。唐武德三年(620年),高祖李渊巡幸晋阳,仍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巡幸晋阳时,赠一件硕大无比的袈裟。元末因战火,寺毁阁倾。之后,佛头风化脱落,从此大佛被湮没。
晋阳是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建立大唐的策源地,他们登基后仍不忘晋阳的恩泽,不仅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等先后回晋阳“探视”,安抚晋阳起兵时的老部下或遗属,以及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而且大规模营建晋阳城。同时,于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把晋阳定为北都,与国都西安、东都洛阳齐名。还把晋阳、太原二县列为“京六县”,提高其级别,直属京都管辖。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北京,上元二年(761年),唐肃宗复称北都。
唐贞观十一年(637年),由并州大都督长史李勣主持,在晋阳城的对岸,即汾河东岸建东城,南北长八里半,东西宽6里,与西岸晋阳城大小差不多。同时,因东城“赤井苦,不可饮,……李勣架汾(在汾水上筑渡漕)引晋水入东城,以甘民食,谓之晋渠”。(《新唐书·地理志二十九》)
武则天时,命并州刺史崔神庆在汾河上架桥建中城(《新唐书·地理志二十九》“北都”注释),将西岸的晋阳城与东岸李勣建的东城联结为一座大城,东西长12里,南北宽8里多,周长40多里。有城门24座。城内外有壮丽的宫殿、仓城、苑囿、柏堂、起义堂、受瑞坛、讲武台(飞阁)、宴宾厅、山亭等。有多处寺观宝塔。城中有供商家、作坊、居民等使用居住的“坊里”。汾水从城下穿过,可行舟捕鱼,一派繁荣景象。这是晋阳城扩展规模最大、最兴盛的时代。唐代灭亡后,原晋阳城的唐北都成为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的都城(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国家),直至晋阳城被毁。
宋代建立后,吸取唐五代时的历史教训,下令摧毁一部分鞭长莫及的州郡城池和小国都,以防地方割据势力凭借险固卷土重来。五代后周及宋太祖赵匡胤曾数次攻打晋阳城,均未攻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再次“议征太原”,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太宗亲征太原,由检校太师曹彬、宣徽南院使潘美等从征。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夏州李继筠乞师所部助讨北汉。同年四月,岚州行营与北汉军交战,破之。当月,太宗赵光义到达太原,驻跸汾东行营,诏谕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刘不肯,督诸将发机石攻城。同年五月,攻打城西南,遂陷羊马城,浮获北汉宣徽使范超,斩于纛旗之下。当月又攻城西北,骑师郭万超投降。接着城被攻破,北汉平。太宗攻下晋阳城后,命祠部郎中刘保勋知太原府。将并州降为一般州,移治榆次县,改名新并州。赵光义作“平晋诗”。继而在晋阳城附近临时筑新城,将晋阳城内余民尽迁新城,然后放火烧毁了晋阳城。赵光义作“平晋记”,并将其行营改为平晋寺,将“平晋记”刻寺中。同时,谕旨《禁毁晋阳城诏》:“太原本维藩镇,盖以山川险固,城垒高深,致使j臣贼子违天抗命,因其悖逆,诖误军民,今既荡平,议须更改,当令众庶,永保安宁。”(《宋会要辑稿》)晋阳城被火烧了,赵光义还不放心,又于第二年即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四月“壅汾河、晋祠水灌太原,堕其故城”。既火烧,又水灌,晋阳城就被彻底毁灭了。
潘美筑太原新城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宣徽南院使、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潘美率部驻守太原城北三交镇(今太原尖草坪区十里铺),开始在唐明镇(今太原市区西南部)扩建太原新城。在旧街四周砌筑围墙,形成城中之城,当时称“子城”。子城中建有官衙、仓库、监狱等。并将在榆次的新并州移治唐明镇(《宋史·太宗本纪》)。官衙在子城中心的唐明镇后街,此处原有一座晋文公庙(今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地,即辛亥革命后的督军府)。新城中,故晋阳城著名的北齐十二院、唐代巨刹法相寺及商号、匠户等,先后得到恢复和重建。为了便于军事上的防御,街道修成了“丁”字街。
太原新城周长十里又二百七十步,筑四门,东门“朝曦”,西门“金肃”,南门“开远”,北门“怀德”。当时太原新城的大致范围是,东起今儿童公园(海子边)、桥头街、国师街一带,西至水西门,北起后小河,南达起凤街。即今日五一路以西、新建路以东、东西缉虎营街以南、迎泽大街以北这样一片地方。
明洪武九年(1376年),晋王朱棡(朱元璋三子)的岳父、永平侯谢成主持对太原城进行扩建,主要是在宋代城的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城墙夯筑,外包以砖石,环以大壕。城周长二十四里。正德、嘉靖年间,先后对城墙进行了加固修缮,将城墙加高加厚,高三丈五尺,厚二丈。周长仍为二十四里。开八门,东“宜春”“迎晖”;南“迎泽”“承恩”(民国元年改首义门);西“振武”“阜成”;北“镇远”“拱极”。城上四角建有角楼各一座、小楼九十二座、敌台三十二座,十分雄伟壮观。可惜,除“拱极”门及附近一段城墙近年复建外,其它城池建筑均已不存在。■
正文 杨家将年谱兼府州折氏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321 0:52:09 本章字数:8156
907年(后梁开平元年)
唐大将朱温(全忠)篡唐自立为皇帝,建国曰梁,史称后梁。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拒梁,占有河东,仍奉唐天佑年号。唐西川节度使据两川,不附朱温,自称皇帝,建国曰蜀,史称前蜀。其余故唐之节镇大藩亦皆专土自雄:卢龙有刘仁恭,淮南有杨行密,浙江有钱鏐,福建有王潮,两广有刘隐,湖北有高季兴,湖南有马殷,关中有李茂贞,安南土官有丁部领等,或称帝,称王,或不称,或附彼,或附此,实皆独立国家。“五代十国”自此始。各国间混战无虚日,人民横被其祸。
除上述中原诸国外,松花江流域尚有靺鞨人建立的渤海王国,契丹建于西辽河流域的辽国,云南有大理国,青藏高原有吐蕃诸部,新疆地区有于田国,回鹘国。甘、宁、蒙、青一带尚有分散而独立的党项、突厥、吐谷浑、河西回鹘等部落集团。其中以契丹为最强,是年其大酋长耶律阿巴坚率兵入塞,劫掠代北诸州。此后即越雁门、燕山而南,大河之北“日罹其患”。
杨信出身于河曲地带的“土豪”,本名弘信。其人即杨家将始祖、杨业之父。
杨业之妻折太君,祖上“世居朔方”。有折宗本者,为折太君高祖,事唐,其子折嗣伦为唐麟州刺史。麟州属河东道,故五代开始即附李克用。嗣伦有子五人,三子曰从远,时年十六。从远,即折太君祖父。
杨端者,唐末应募击南诏(大理),唐亡不得归,遂据播州(今遵义县),形成为一支地方势力,至是附于前蜀王氏。其后人杨昭无子,纳杨延昭孙杨贵迁为己子,故播州之主杨昭以后皆杨延昭后人。
911年(后梁开平五年)
八月,刘仁恭之子守光称帝,据有平、营、幽、蓟、沧州诸地,建国月“燕”,与李克用父子争夺云朔诸州,后三年为李克用子李存勖所灭。
是月,契丹军陷平州、营州(今唐山、锦州地区),旋退,越三年乘燕国之亡遂据而有之。
杨信据河曲地区自为堡砦以御契丹。河曲古名火山,故人称之为“火山刺史”、“火山节度使”或“火山王”。
折嗣伦死,子折从远领府州副使。此后折氏即世有府州之地。
917年(后梁贞明三年)
刘隐弟刘岩据两广称皇帝,建国曰“大越”,寻改称“汉”,史谓之南汉。
上年,契丹大酋长耶律阿巴坚称皇帝,史称其国曰契丹,或曰辽。至此,乘梁将卢文进之叛,大掠幽、蓟、涿、易诸州。
折从远廿六岁,生子德扆。德扆即折太君父。
923年(后梁龙德三年,后唐同光元年)
四月,李存勖称帝于太原,国号曰唐,史称后唐,改天佑二十年为同光元年。十月灭梁,迁都大梁(开封)。梁自朱温建国,凡三帝,十六年。
契丹乘梁唐大战,进掠河北,吐谷浑部亦掠朔方。
杨信在火山与吐谷浑部作战。
折从远卅二岁,明年升府州刺史。子德扆七岁。
930年(后唐长兴元年)
契丹灭渤海国,耶律阿巴坚使太子耶律兀欲领之,称东丹国主。阿巴坚卒,次子德光夺帝位,与兀欲相战。至此,兀欲败,奔降于唐。
杨信守火山地区,无所统属。
折从远加检校工部尚书,子德扆十四岁。
932年(后唐长兴三年)
先是,公元925年唐将军郭崇韬灭前蜀,以孟知祥、董璋分任两川节度使。至是,孟氏并董氏,全有巴、蜀、汉中、秦川(渭水上游)。
石敬瑭为后唐太原留守兼河东节度使、大同军蕃汉马步军都总管。蔚州刺史张彦超叛结契丹,契丹军乘势掠山西,党项等族也劫云中、朔方。
杨信据火山抵御党项,生子曰崇贵,是即杨业。
折从远四十一岁,折德扆十六岁,父子守府州与党项族作战。
934年(后唐清泰元年)
闰正月,孟知祥称帝于四川,国号蜀,史称“后蜀”,卒,子孟昶继。
后唐潞王李从珂废唐帝李从厚,自为皇帝,石敬瑭据太原叛从珂,大战。
契丹乘李、石混战,入掠云中。
杨信在火山与契丹侵略军作战。子杨业三岁。
折从远四十三岁。折德扆十八岁,生折太君。
播州杨氏附后蜀孟氏,与附近苗彝诸族作战。
936年(后唐清泰三年,后晋天福元年)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十一月护送石氏入洛阳,杀李从珂,灭唐。后唐自李存勖称帝,凡四帝,十四年。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地贿契丹,契丹乘势欲并取朔方、河北、河东诸边州,诸州皆拒守。
杨信率部曲与契丹大战晋西北,扩地至于石州(离石)。长子杨业五岁,次子崇训约生于此时。
折从远四十五岁,据州自立,不附后晋,与契丹侵略军作战。折德扆廿岁,女者太君三岁,生子御勋。
937年(后晋天福二年)
杨行密(时号吴王)部将徐温养子徐知诰(李昪),代杨行密子杨渭为吴国主,建号称皇帝,改国号曰唐,是为“南唐”。
党项、突厥、吐谷浑诸族大酋长拓拔彦超乘石晋弃地,进据麟州等地。
折从远与杨信结为同盟,共御拓拔彦超。杨信遂自河曲渡河西上,夺取麟州(今神木),自为州主。是年,杨业六岁,崇训二岁,折德扆廿一岁,折太君四岁,折太君同母弟折御勋一岁。
944年(后晋开运元年)
契丹攻晋。先是石敬瑭死,侄石重贵继位,告哀于契丹主,称孙不称臣。契丹主欲并中原自为中朝之帝,遂以此为借口,问罪兴师。晋廷下令所在抵抗。
杨信、折从远乘势北攻契丹,取丰州。晋廷委杨信为麟州刺史,折从远检校太保,领府州团练使及契丹西南面马步军都虞侯。是年,杨业十三岁,崇训九岁,折太君十一岁,折御勋八岁。
945年(后晋开运二年)
契丹南侵至邺,晋大发兵反击,败之于望都。
杨信与折从远、折德扆父子北破胜州,东破朔州。晋廷加折从远振武军(胜州)节度使、安北都护,任折德扆为府州兵马都校。是年,杨业十四岁,随父作战于朔方,崇训十岁,折太君十二岁,折御勋十岁。
947年(后晋开运四年,后汉天福十二年)
契丹陷洛阳,俘石重贵,废之,其帝耶律德光自为中朝皇帝,因惧为中原军民所灭,寻复北归,道死于栾城杀狐林。
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号召所在诛杀契丹人,六月入洛阳,自为皇帝,改国号曰汉,是为后汉,仍用后晋天福年号。后晋王朝历二帝十一年亡。
杨信四十余岁,继为后汉麟州刺史,兼领丰州。杨业十六岁,崇训十二岁。
折从远避刘知远讳,改名从阮,汉置永安军于府州,即委之为节度使兼领振武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光禄大夫。折德扆加汾州团练使。
949年(后汉乾佑二年)
南唐灭闽王国,置清源军于泉州,留从效为节度使。此后未久留氏部将遂据地自立。
契丹侵河北。
杨信守麟州。杨业十八岁,与府州折太君结为夫妻。
折从阮入朝,转威胜军(邓州)节度使,子折德扆以团练使主府州,年卅三。
950年(后汉乾佑三年)
刘知远死,刘承佑继位,为大将郭威所杀,而立刘知远弟刘崇之子赟,寻又杀子。后汉历三主四年而亡。
是年,契丹劫内丘、饶阳。
杨信在麟州。杨业十九岁,折太君十七。
折从阮镇邓州,折德扆守府州
951年(后周广顺元年,北汉乾佑四年)
正月,郭威自称皇帝,改国号曰周,是为后周。
刘崇时为太原留守兼河东节度使,忿郭威亡汉,遂据太原称帝,国号仍称汉,是为北汉,仍用后汉乾佑年号。
是岁,辽皇族内乱,相杀,耶律德光子耶律璟立与北汉联兵攻周。
十一月,南唐灭楚。楚自马殷建国,共历六主廿八年。
杨信之麟州属汉河东,故继续附于北汉。杨业廿岁(入廿而不足廿周岁没,故曰“弱冠”)被召入太原为保卫指挥使,折太君相与偕行。杨崇训避汉主刘崇讳,改名重训。
折从阮事周,自邓州改镇滑州,又改陕州。折德扆以父故,背刘崇归周。
952年(后周广顺二年,北汉乾佑五年)
正月,北汉攻府州,契丹劫冀州。
南唐将军周保权守楚地,据地自立,建国曰武平。
杨信卒,年约六十至七十间。先是,上年之下半年麟州为群羌所围,为求援于夏、府等州,杨信举州臣周,与杨业分属两国,故其州事不得由长子杨业袭领而由次子重训承嗣。重训是年十七岁。围解,因兄杨业在汉,又附汉而背周。
折从阮移镇邠宁为靖难军节度使。折德扆败北汉军于城下,乘势渡河下岚州,以功升永安军节度使。子折御勋十六岁。
953年(后周广顺三年,北汉乾佑六年)
契丹略河北,焚乐寿。
北汉军攻府州,折德扆击败之。
杨业事北,刘崇赐以宗姓,是为刘继业,年廿二。
954年(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佑七年)
后周郭威死,正月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世宗雄才大略,二月自统大军败辽汉联军于高平,歼其数万众,乘胜入北汉,下忻代,围太原,几覆汉王国。五月,以久雨,班师。
刘崇上年十一月死,子承钧继位,仍用乾佑年号。
辽人乘刘崇之丧,图掠汉边。杨业受命北屯代州以备。
折德扆与柴荣会师太原城下,柴荣嘉其忠勤,再建永安军于府州,任之为节度使。时,从阮镇邠宁,父子同是节度,“时人荣之”。
955年(后周显德二年,北汉乾佑八年)
周军攻蜀,取秦、凤、成、阶四州。
杨业在北汉骁勇善战,所向克捷,国人号曰杨无敌。杨重训在麟州,生子光扆。
折从阮卒,年六十四,赠中书令。折德扆卅九岁,镇永安军,子御勋十八岁,为府州军官。
957年(后周显德四年,北汉天会元年)
杨重训年廿一,背汉附周,避周太子宗训讳,改名重勋。柴荣嘉其来归,升之为麟州防御使,命其世袭府州军政。子光扆三岁。
958年(后周显德五年,北汉天会二年)
后周败南唐,取江淮间十四州,唐主求和,去帝号,称臣。
契丹扰河北,取束城,为周军所逐。
周军攻北汉,取建德军(晋州)。
杨业廿七,在代州防辽。北汉移建雄军于代州,即任业为节度使。是年,子延昭生。
杨重勋守麟州,并有丰州,年卅三,子光扆四岁。
折德扆入朝,以弟德愿主州事,败北汉军于沙谷砦。德愿,折太军叔父,是年生子御卿。御勋廿一岁。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北汉天会三年)
柴荣北伐契丹,旬月间收复关南瀛、莫两州及乾宁军、淤口关、益津关、瓦桥关,渡易水再取易、涿两州,军抵固安,以病,回师。寻死于开封。子宗训方七岁,由符太后执政。
杨业廿八岁,在代州防辽。延昭二岁。
杨重勋守麟州,御党项、契丹,时年廿四,子光扆五岁。
折德扆归镇府州,年四十三,子御勋廿三,侄御卿二岁。
960年(北宋建隆元年,北汉天会四年)
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周,自为皇帝,改国号曰宋,是为宋太祖,后周凡三世十年亡。“五代”至此结束,共历梁、唐、晋、汉、周五朝,五十三年。
昭义军节度使例筠,据泽、潞诸州,结北汉拒宋,赵匡胤攻灭之,乘势逐汉军围太原,不克,回师。
是年契丹宗室耶律寿运、耶律善隐谋反,以故不暇南侵。
杨业廿九岁,在北汉,御宋军,战于太原地区。子延昭三岁。
杨重勋扆廿五岁,事宋,仍领麟州防御使。子光扆六岁。
折德扆败北汉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