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唐朝公务员第10部分阅读

      唐朝公务员 作者:未知

    的例证。玉川书屋

    正在他心思飘飞之际,却见校舍门被人推开,走进来的杂役也不知跟先生耳语了几句什么,就见先生看向他道:“唐成,你去吧”。

    “咱这是去那儿?”

    “学正大人要见你”,杂役说完后就埋头直向前走。

    不一会儿到了林学正房外,他正在书案上忙着什么,听脚步声见是唐缺到了,遂笑着起身招招手道:“唐成,进来坐”。

    那边还在上课,唐缺坐下之后便径直问道:“学正大人找我有什么事?”。

    林学正也没跟他绕,直接说明了找他的原因,说来还跟他当日在毒寡妇庄上当账房的事情有关,如今县中各里及大户们都将田亩及八年来的账目精测誊抄清楚后报了上来,由此巨大的后续工作就一起累积到了县衙里,县衙中刀笔吏有限,这事催的又紧,实在是忙不过来。负责具体处理此事的姚主簿就想到了县学,意思是想从县学中抽调一部分人到县衙帮忙,反正做的就是资料整理工作,他们也尽能胜任。

    “到县衙帮忙并不影响上午的授课,只去下午半天,另外县衙里对每位去帮忙的学生每天给五十文的润笔,怎么样,你有没有兴趣?”。

    这事来的太突然,唐缺没急着回答,“以学正大人之见,学生该不该去?”。

    “去与不去在你,我能告诉你的就是二者的利弊”。

    “愿闻其详”。

    “去给我斟盏茶来”,林学正指了指身侧的杯子后才有接着道:“你基础弱些,不去的好处就是能专心课业,尽快把过去落下的东西补起来”。

    唐缺边提着茶瓯斟茶,边答道:“学正大人说的是,学生也是这么想的”。

    闻言,林学正微微一笑,手指轻轻抚摩着茶盏道:“不去有不去的好处,但去也有去的好处,好处有二:其一,每天五十文的润笔虽不多,但足够你生活所需;其二,能有机会进入县衙帮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来嘛可以尽早熟悉衙门事物,二来就是万一将来科考不顺想到县衙谋事时就有了伏笔,比之其他人总要来的容易些。每年能上州学的人毕竟是少,上不了州学最好的出路就是到县衙了,所以这次县学里想去的人可不会少”。

    同样是进士科,宋朝时一科能录取三百多人,而唐朝最多只有三十人,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唐朝的科举之路可谓筚路蓝缕,实在是艰难的很。加之唐缺本人的家境又是如此,林学正虽然没有给出确定答复,但言下之意其实已经很明白了。就是希望他抓住这次机会,好歹为以后科举不成时预留个退身的余地。

    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之后,唐缺自然不会再犹豫,“多谢大人提点,学生愿去”。

    第四十七章 好彪悍的亲戚!

    “好,名额我就留你一个”,林学正显然很满意唐缺的答复,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只是如此以来你在课业上就需更加留心才好”。

    这个消息第二天上午就在整个县学传开了,事情果然不出林学正所料,拥拥嚷嚷想去的人实在太多,三十个名额根本就不够分,一时间,县学里多出了许多士绅,他们来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找人活动给儿子争取名额。

    三天后,三十人的名单正式公布,唐缺注意到近来风头极劲的柳无涯也赫然在列,且还被委以领队管理之责。

    对于唐缺中选,他的同学们倒没什么意外,毕竟像这样的事情拼的就是关系,当初他进班时,可是学监亲自送来的,只是让这些学子们诧异不解的是,谁也没听说过本城有姓唐的望族,怎的就凭空冒出来这么个关系硬扎的人物?

    任他们怎么想,唐缺自然不会去解释,名单公布后的次日,午初散学后,三十人被刘学监召集到了一起浩浩荡荡往城中陶然居酒楼而去。去了之后众人才知今天中午乃是姚主簿设宴款待他们这批生力军。

    虽然用的是姚主簿的名义,但最终县衙里的主角却是一个同样姓姚的刀笔吏,有知道内幕的就传出他的名字姚清国,这人既是姚主簿的内侄,也是衙门里总领刀笔吏的头领,算起本县的吏员,他实实是第一号人物。

    虽然姚主簿没来,但有姚清国主陪,众学子也觉欢欣鼓舞,他虽然不是官,但也实实在在是实权派人物,将来若要进县衙不仅他能说上话,就是进去之后也还是在他的管辖之下。想明白这些,众学子们又岂会放过如此的好机会,自然是变着法儿的敬酒套近乎。

    唐缺后世里毕竟是在公司里干过的,这样的酒局参加的也不少,他知道像这种情况下套近乎其实很难有所成效,遂也不去凑这个热闹,自斟自饮之间就见隔壁席上也有一人跟他一样自在逍遥,间或看向其他学子的眼神儿里满是鄙夷不屑。细瞅他眉眼儿,倒像是那个风头极劲的柳无涯。

    正看着他时,恰巧柳无涯的目光也转了过来,唐缺见状微微一笑,端起酒盏略举了举以为邀饮。

    这柳无涯人长的却是俊朗,只可惜傲气太盛,生似不会笑似的。面对唐缺的示意勉强裂了裂嘴就算笑过,不过终究他还是把盏中的酒一饮而尽,算是没拂唐缺的好意。

    “刚锋易折,这柳无涯以后少不得要吃亏”,放下酒盏时,唐缺心中想道。

    酒席过后,众学子拥着满脸酒意的姚清国及其他几个小吏往县衙走去。

    郧溪县衙与县学建在同一坊区,比之县学的清净,这里却是全城最为繁华热闹的所在,在路人瞩目之下走进县衙,就连唐缺都难免生出些与有荣焉之感,权利,尤其是在这个时代,简直太令人敬畏,也太有吸引力了。

    进县衙绕过公堂往后面的二进院落走去,刚进院门,唐缺就听到一声大喝,与众人诧然扭头看去时,就看到院中左边廊下有一个人正提着鞭子在抽人,这人年在五旬,头发半百,身上却穿着八品青色官衣,被他用鞭子狠狠抽打的是一个皂服差役。

    “好个兔崽子,老子让你去打探双龙寨的消息,你这厮竟然躲进了邻县表子窝里快活,还敢用胡编乱造的消息骗老子,老子今天非废了你这两条腿不可”,那官衣人边狠狠抽着皂服差役,口中边破口大骂,言语粗鄙处直让众学子听得目瞪口呆,县衙乃是何等庄严所在,怎么会有这般粗鲁之人,何况这人竟然还穿着八品官服。

    这时,姚清国半点酒意都没了,转身沉声道:“看什么看,还不快走”,说完,他一马当先领着唐缺等人进了后边的偏院,只对后面皂衣差役发出的惨叫视若未闻。

    县衙里有品级,也就是有资格穿正式官衣的不过就只有三个人:张县令,姚主簿以及赵县尉,张县令唐缺是见过的,而主管民政的姚主簿说话时想必也不会如此粗鲁,这般想来,刚才那人多半就是毒寡妇的四娘舅赵县尉了,想到他那火爆的脾气和鸽蛋粗的油鞭子,唐缺隐隐就有些头大。

    毒寡妇的这门亲戚可实在不是个善茬儿啊!

    他心下这般思量,就便旁边有人小声窃笑道:“赵老虎又发飙了,那差役这回就算不断腿也得脱层皮”。

    接着他话头儿的另一位学子看来也是知道些情况的,也跟着轻笑低声道:“也怪这差役太不上眼,谁不知道赵老虎最近正为双龙寨的事情烦心,他偏要在这事上打花呼哨,挨打也是活该。要不然以赵老虎出了名的护短,不是给惹急了也干不出今天这事儿来”。

    “说的倒也是,赵老虎英雄了一辈子,偏就拿双龙寨没办法,不着急上火才是怪事儿”。

    唐缺正听两人说的起劲,就听前排姚清国声音传来,“说什么小话,赵县尉岂是尔等能随便议论的!”,他这一说,下面的小声议论当即戛然而止。

    那人,果然是毒寡妇的四娘舅赵县尉!

    小偏院不大,分为一正两厢,最大的正厅就是刀笔吏们办公的地方,唐缺走进正厅,首先看到的就是两长列连排长案,上面堆着的全是崭新的,或者是旧的发黄的案卷。

    事情多,时间少,姚清国也没废话,直接进入主题开始交代任务,其实事情也简单,不过就是将各里及大户们送来的资料汇总造册,除此之外就是据此核对过去八年本县的租、庸、调三项赋税的征收及上报数据,总之是要将这八年来本县的赋税征收与田亩数字及大户人家赋税账目支出对得严丝合缝才行。

    事情说来简单,涉及到也只是誊抄造表及简单的数字计算,但实在架不住的是这项工作的总量实在太多,这可是八年哪,稍有一个数字错误,八年的数据都得跟着变化,而且还是三方数据联动,这样算起来就更不得了。

    第四十八章 自在不成|人

    “明白了,明白了就赶紧开始干活”,给学子们讲完应做之事后,姚清国挥手叫来八个刀笔吏,或三人,或两人的挑着到他们组上去干活儿。

    其时,县衙里的整个刀笔吏几乎都被抽调到这件“第一等大事”上来,就连专司负责刑名的吏员们也不例外。刀笔吏们被分为十组,其中前八组各自负责一年,还有两组一个负责总表,一个负责对总表进行核查。唐缺去的那组是负责第七年的。

    好家伙,这一下午给唐缺忙的几乎就没停过手儿,全县共有十五个里,一组五人每人平分三个,先查人,再查地,然后根据田亩分别计算租、庸、调,其中还要兼顾本里大户的账目支出,看看他们的账目是不是跟县中记载一致,这般算起来,真是要多繁琐就有多繁琐。

    那姚清国也不地道,抓住人后就是个死用,这天下午直到天色彻底黑定之后他才下令散班,唐缺从房里出来时看到其他的学子们早就没了中午来时意气风发的模样,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相比之下他虽也劳累,但精神状态总算还好些。

    毕竟是后世里上过班的,知道工作的艰辛,不像其他那些学子,想的太好,乍然遇到如此高负荷的工作后立即就吃不住了。

    唐缺顶着一脑子糨糊一样搅在一起的数字回到住处后,二话没说就往书房中的榻上一躺,中午喝了点酒,下午又实在太累,要想晚上还能做些事情的话,现在无论如何得先躺躺养养神儿再说。

    兰草前两天已经知道唐缺被抽调到县衙帮忙的事儿,原本还为他高兴,现在见他累成这样,真是心疼的很,半个时辰后叫起唐缺时,边端水给他梳洗,边不住口的说唐缺不该应下这差事。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唐缺梳洗完后顺手抱住了忙忙碌碌的兰姐儿,边抚着她的头发,边闻着她身上自然传出的幽幽体香,原本因事情太多而浮躁的心慢慢静定下来,“不吃苦中苦,难成|人上人。今天的吃苦就是为了以后能享福,难得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我可不愿眼瞅着它溜跑了。”

    兰草悄然扔了手上的手巾把子,乖巧的依偎在唐缺怀里,手指柔柔的在男人胸前划着圈儿,“是,道理我都明白,但你今天委实太累了,要不晚上的夜学就暂免一晚,吃过饭就早些歇下,我好生给你捏捏肩臂发散发散”。

    “就这么抱抱你,倒比什么发散的法子都强!”,唐缺笑着亲了亲兰姐儿嫩白的脸颊,“来,帮我磨墨”。

    “就算要夜学,好歹也得等吃过饭再说”,兰姐儿嘴上说着,人依然还是到了书案前。

    唐缺没接兰草的话头儿,自铺纸拈笔,饱蘸浓墨一口气写下两联十四字的诗句,写完之后,搁笔长吐出一口气后,放声道:“走,吃饭去”。

    兰草端着铜盆跟着唐缺往外走,边走边好奇问道:“你那到底写的啥?”。

    闻言,唐缺轻轻一笑,自语般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当晚吃过饭后,唐缺将兰姐儿抱在怀中闲话说笑了两柱香功夫后,便又回到房中书案前坐下,片刻之后,便有清朗的诵书声在夜风中轻轻回响:“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兰草坐在院中的石凳上,眼看着书房内灯光下的唐缺,耳听着清朗的诵书声,默默的竟似痴了……

    ……………………………………………………

    第二天早上唐缺起身的时候只觉全身都有些酸麻,眼皮子也涩的支撑不开,哎!昨天一整日坐的时间太长,睡的时间也太短,所以才会有眼下的症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唐缺恶狠狠将这两句诗念了一遍,他怕自己再恋床,狠狠揉着眼睛的同时已翻身下了床,其时还是初春天气,早晨颇有些冷寒,陡然一下床就感到全身一冷,唐缺忍不住激灵灵打了个冷颤,不过如此以来,残存的浓浓睡意却是尽数冰消,人也彻底清醒过来。

    “哎呦我的好少爷,你不要身子了”,兰姐儿好像是根本没睡的专守着他一样,书房里的灯盏也没亮多久,她可就端着梳洗的热水走了进来,见到唐缺只穿着小衣站在地上,当即将手中铜盆一放,就忙忙的拿了旁边衣架上的外衫给他披上,嘴里犹自抱怨个不停,“眼下正是换季的时候,像你这么不小心,凉了热了可怎么好?”。

    “那儿就有你说的那么邪乎,我又不是泥捏的”,到县城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唐缺却发现自己是越来越离不开兰姐儿了,就比如眼下,兰姐儿一到他连衣服都不用自己穿了,这还不说平时几乎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人哪都有个惰性,被人这般照顾久了还真就依赖上了,心下想着,他那套上袖子的手已顺势抱住了兰姐儿的腰肢,这小腰可真软!双手一紧,兰姐就钻进了他怀里,“在家里我也算能是能顶门立户的,上山打柴,下地做庄稼啥没干过,怎么到了你这儿就跟个奶娃子一样连衣服都不会穿了”。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兰姐儿早习惯了唐缺这种时不时的温存,她也百般享受着这种温存。若是每天不在他怀里厮磨一会儿,浑然就觉得全身不自在,好像全身上下的肌肤都患上了饥渴症一样,只有到了眼前男人的怀里,病症才能得到消解。

    兰姐人紧紧的钻在唐缺怀里,手上也没闲着依旧在帮他系着胸前的斜布襟,耳听着唐缺的话,她也没说什么,只用一双毛喳喳的杏眼溜了男人一眼。

    第四十九章 就当哄小孩玩儿

    “你要再这么惯着我,以后我可就啥也不会了,走那儿都得把你带着才行,到那时候你想轻松下都不成了”,兰姐是个典型的唐朝美人,脸上最出彩的就是这双眼,此时这么一溜,更有了一种别样妩媚的风情,正说着话的唐缺忍不住低头往那双水汪汪的眼睛上亲去,嘴里犹自含糊道:“要真是这样的话,你可别怨我,都是你惯出来的”。

    唐缺这番话说的甚是无赖,但就是这样的无赖话却让兰姐儿听软了身子,一双被唐缺亲过的眼缓缓闭上,系着布襟儿的手也垂了下来搂住了男人的腰,嘴里若呓语般的声音道:“我就是要惯着你,惯的你一步都离不开我,只要你不烦我厌我,我一直都跟着你身边,一辈子跟着你身边”,说着说着,兰姐儿偎在唐缺怀里的头就不停的磨着拱着,浑似一个找大人撒娇的小孩儿。

    原本是很平实的话,但话里面真挚的情意却着实动人,“你就是想走,我还舍不得呢!”,笑着说完这句后,唐缺也自无话,只将怀里的女人搂的更紧,两人就这样静静的站了近盏茶功夫,直到兰姐儿激荡的情思平复下来后才松开。

    这里的温存花了时间,唐缺吃早饭的速度就比往日里快了许多,三两口就扒完了碗里的粳米稠粥,“你慢慢吃,若是在宅子里闷,就让高家的陪你上街转转”,说完,他便拿起布包向外走去。

    新买来的这一家奴仆就姓高,兰姐儿目送着唐缺脚步匆匆的走出院子后许久,这才转过身来重拾碗筷,脸上油然生出一抹熠熠的华彩。

    他便是这么忙也时时想着自己,这样的男人又怎能不让人稀罕到骨头缝子里。夫人能早些来就好了。算算日子,她那桃木桩也该到时间了,她一来自己就可以……自己也就不会再让唐成憋着忍着了……有的没的想到这里时,被心里融在一起的爱意春情一冲,兰姐儿脸上莫名起了一晕比最好的波斯胭脂还要美的轻红。

    唐缺脚步匆匆的赶到县学时还没开始上课,他刚一坐下来,就有旁边的同学过来打听昨天县衙里的事儿,这有什么好说的,但架不住同学的追问,唐缺也就据实说了一遍,其中的累处苦处自然也没隐瞒。

    “不对呀,王家祥说的可跟你不一样”,那同学迟疑片刻后,恍然道:“我明白了,那厮不地道,没说半点苦,只说酒席如何丰盛,县衙里又是如何威武,分明是忍着苦在存心显摆呢!”。

    他口中的王家祥也是本班此次入选县衙帮忙的三十人之一,那同学说完,看着前排坐着的王家祥“嗤”的一笑后,拍了拍唐缺的肩膀道:“行,还是你老唐实在,不打花呼哨,我张相文就喜欢你这样的实在人,这个朋友交定了”。

    唐时官学里招生有年龄限制,最小十五,最大二十四,唐缺入的这个刚开始讲《五经》的明经班正是班次最低的一个,所以学生大多都是十五六岁,如此以来,过年后已满十八的他就成了众人口中的“老唐”,后世里唐缺在公司都被人称小唐,这乍一听还真不习惯,但慢慢的也就习以为常了。

    见张相文还没完全长开的脸上一脸郑重,唐缺忍不住就想笑,但他知道眼前这人是好面子的,因也就强行忍住,“咱们份属同窗,可不就是朋友了,至少我心里早拿你当朋友看了”。

    “行,有这句话就成,中午散学后咱就……”,张相文刚说到这里,上课的先生已经走了进来,他也就说不下去了,向唐缺挥了挥手,咧嘴一笑后就窜回了自家座位。

    唐缺见他小猴子一样跳腾,忍不住又是一笑,要说这个张相文成绩虽然不太好,学习也不太用心,但人倒不坏,在班上也最是活跃,自己也实在不讨厌他。

    一开始上课之后就是接连四节的满堂灌,许是昨天太累的缘故,唐缺明显感觉自己今天上课的状态不太好,中间还忍不住参了会儿瞌睡,全仗着他猛揪了一把自己的大腿,才用疼劲儿把瞌睡给压下去了。

    清醒过来后唐缺暗自庆幸,还好参瞌睡没被老师发现,要不然三戒尺是免不了的,这时代可没有不许体罚这一说,先生打学生那是天经地义,厚厚的戒尺打人手心贼疼贼疼的。

    终于等到午初散学,想想下午还要到县衙做苦力,唐缺就想赶快点回去,吃过饭后抓紧时间补补觉,谁知刚走出教室,背上猛然被人一拍,却是那张相文追了上来,一把拉起他的手,“跟我走”。

    唐缺被他闹的云里雾里,“去哪儿?”。

    “城南桃林哪!”,张相文不管不顾的拉着唐缺往外走,“三月间桃花正开,咱们赶的时候巧”。

    这一听唐缺就明白过来了,敢情这张相文竟然要跟他来一出桃园结义。这……这都那儿跟那儿啊,“朋友贵在知心,没必要还非得去城南吧?”。

    “咱可都是读书人,办这么大事儿总得讲个境界,在菲菲桃花下义结金兰,这才是先生口中读书人的境界。再说,心血相连!不喝血酒,还怎么知心?”,张相文见唐缺不乐去,原本兴致勃勃的脸上就有些色变,“老唐,你瞧不起我?”。

    唐缺知道像他这样的性子和年纪正是最好面子的时候,又见张相文一脸受伤的表情,还真难再说出什么推脱的话来,算了,好歹也是同学一场,就当哄小孩儿玩吧。

    见唐缺答应去,张相文立时就高兴起来,“出了门我就让小厮先去准备公鸡,烧酒,对了,还有黄纸,咱们先去赏桃花坐等”。

    连斩鸡头,烧黄纸都出来了,至此唐缺已是彻底无语,算了,由他折腾去吧。

    出了县学大门,张相文找到自家等候的马车,先是吩咐了小厮几句,那小厮看了唐缺几眼后就飞一般去了,二人上了马车一路直往城南而去。

    …………

    第五十章 张,姚竟然不合

    行车途中张相文撩起车窗,一边儿向外张望,一边儿嘴里说个不停,“我们张家这代是旺女不旺男,我爹兄弟四个就我一个儿子,姊妹倒有十好几个,打小就跟着她们玩,腻味透了,今儿个咱们有缘分,我总算也有个兄弟了”。

    唐缺仔细看了看自己坐着的这辆马车,就不说车,单是那匹拉车的马就最少值四十贯钱,“就你这样的条件,喊一声出去,不知道得有多少人抢着要跟你做兄弟!”。

    “老唐你这话说的外道,你以为我谁都瞧上眼,就像王家祥那样的,嗤!”,张相文说着放下了车窗,转过身一本正经的看着唐缺,“我知道老唐你肯定想着我是心血来潮,不过你还真想错了,我为的不是今天早上那番话,我就是喜欢你这个人。”

    “你肯定不知道,我三叔就在衙门里当差,是赵老虎手下的这个”,张相文说着就翘起了大拇指,“上次县令大人出行,差役护卫头领就是我三叔,他这一趟下去,回来没说别人,就是逮你一阵儿猛夸。所以呀,你还没来县学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了”。

    唐缺倒没想到还有这么个由头在,对张相文的话也就认真起来,“要说我打小就没服过人,但我服你,家里都那样了,硬是靠着自己爬上来,满县城里都算上,能让张县令和林学正都另眼相看的有几个?服气也就是个服气,服气他不一定就喜欢哪!等你到了县学我就格外留意,比起前边三叔说的,更让我服气的是你的心性,换了个人,算了,也不用换人,就说我吧。我要是你,跟张县令的事不定得怎么显摆呢,你愣是一个字儿都没说过!”。

    张相文脸上的表情是真服气,倒让听着的唐缺有些不好意思了,说,怎么说?他嘴上一时快活了,但真传到张县令和林学正耳朵里可就不好了,有些身份的人最烦的就是这事儿,好歹也是后世里混过来的,这个简单的道理唐缺懂。他要是真把前面的事叉开了嘴说,林学正别说对他这么好,早就该见他都躲的远远儿了。

    “别看我自己喜欢显摆,却就是看不惯别人显摆”,张相文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的嘿嘿一乐,“后来那次,就是前几天下雨的时候,我正好又瞅见你施舍要饭花子,别人施舍都是扔钱,你倒是跑到一边儿买了胡饼给送去,实话说,当天看到之后,我就有心要跟你结拜成兄弟。就不说别的,有了结拜情分,你对我至少总得比那要饭花子强吧”,一口气说到这里,张相文伸手重重一拍唐缺的肩膀,“没说的,你这人,实在!”。

    唐缺闻言,实不好再说什么,难倒要他说在后世里看见讨钱讨饭的都绕道走?难道要说那天是因为看见讨饭女人的长相跟唐张氏有五分相似,所以才动了恻隐之心?至于不给钱而直接买胡饼,那实在是穿越后遗症,后世里都被人骗怕了。

    只能说一切都是缘份,一时的无心善举换了这么个“兄弟”。

    桃园在郧溪县城郊外三里处,三月正是桃花大盛的时候,数十亩桃林一起盛放,灼灼其华成灿烂的一大片,实是美不胜收。见那守园之人面对张相文时一脸恭敬的样子,唐缺才知这竟是他家的产业。

    随后结拜的过程没什么好说,无外乎摆香案,斩鸡头,烧黄纸,甚或盟誓词都跟后世没有太多的区别。只是唐缺见张相文结拜时一脸赤诚,也就收了原本的玩笑之心。

    结拜过后,张相文要留唐缺就在桃园中用饭,却被他给辞了,家里兰姐儿等着,就她那心性,自己若是不回去,只怕她也不会吃。

    张相文也是个洒脱性子,见唐缺不肯也就没再执意挽留,当下原乘了马车送他回去。

    路上无事闲聊之间就说到了唐缺下午的差事,也就自然说到了县衙中的人事纷争,因有个三叔在衙门里做事,张相文对此知道的就多,“大哥,虽说你只是在县衙里帮忙,但也要小心。如今的张县令跟姚主簿可是不对付的很?”。

    这倒是唐缺第一次听说,“噢,这倒是为什么?”。

    “我也是听三叔说的,姚主簿在这个位子上干了六年,早就想着当一任县令,这几年随着他年龄越来越大,这心思也就越来越迫切,满瞅着总算熬走了前任,该他这个老底子主簿出头了,谁知上面又来个张县令,他心里能不窝火?”,见唐缺点头,张相文接着说道:“张县令虽然是县尊,但现在对姚主簿也没什么好办法,毕竟他是本乡本土熬起来的,下面的差役,甚至是乡中里正也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离了他,张县令人生地不熟的还真不好办,大哥你在县衙里要小心,最好别让人知道你来县学的情由”。

    张相文的意思唐缺自然明白,若以现下这个时代论,张县令就是实实在在的对他有知遇之恩,这就等于是贴上了标签。“这事儿我自然不会对人讲,不过那次随张县令下去的人可不少”。

    “是不少,不过除了林学正之外都是赵老虎的人,赵老虎这人根本就不掺和张县令跟姚主簿的纷争,我中午回去再跟三叔说说,这样该是漏不了风”。

    “那我就多谢了”,唐缺心里暂时放下这段心思,好奇问道:“赵县尉怎么就成了赵老虎?”。

    “你我兄弟还用说谢?”,张相文说到赵老虎时脸上已带了笑,“赵县尉是县城老北街人,年轻的时候性子爆,拳头硬,到处耍玩打架,实在乃是本县当时的第一大青皮。赶上他二十一岁那年,城外大尖子山上不知从那儿跑来一只大虫,连着伤了好几条性命,时任县尉数次带人进山捕杀都没得手,县令无奈之下发了露布招引好汉入山除害,赵县尉就此进山七天,生生把老虎给打死了,等他满身血的拖着老虎到县衙时,听我爹说满城人都跑去看热闹了”。

    第五十一章 要不咱试试!

    张相文说起这样的旧事时津津有味,唐缺听的也是入神,颇有些《水浒传》说武松的味道,“由此,赵老虎声名大振,不仅靠领来的十两赏银发了家,更借此机会做了差役,他这一上任,本县当即是青皮绝迹,他也就愈发得上官器重,先是做差役,然后是总捕,再后来入了流品做了县尉,不过他虽然当了官,火爆性子可一点都没变。赵老虎这个名号,一来说的是他的火爆性子,二来指的就是他当年杀虎的旧事”。

    “单人搏虎,赵老虎也算是名不虚传”,唐缺嘴上笑着,心里总有些别扭,毕竟这人可是毒寡妇的四娘舅,她有这么个脾性暴躁又好护短的亲戚,对自己来说可未必是好事儿。唐缺信马由缰的想到这里后,又是自嘲的一笑,这也太胆小了,他要真跟毒寡妇在一起了,未必赵老虎还能像对那差役一样对他。

    见唐缺笑的古怪,张相文很是好奇,“大哥,你笑什么?”。

    “哦,没什么!”,唐缺不想让张相文看出什么来,遂顺口说了昨天在衙门里看到的事儿。

    “是喽,赵老虎最近脾气可不小,连我三叔都跟着吃了几顿骂,他这人讲义气,对手下人好又护短儿,这样的事以前可没听说过,说起来还是二龙寨那些贼厮鸟害人”,张相文的三叔就是如今的总捕,所以他说起二龙山的土匪来也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

    “如今太平盛世的怎么还有土匪开山立柜”,对于后世穿越而来的唐缺而言,土匪这种东西真是一种很陌生的存在,再说,一般历史书上也都是说乱世才出匪,眼下可是大唐正蒸蒸日上的时候,“赵老虎这么厉害,还剿不了他们?”。

    “再太平盛世也有人吃不上饭,缺什么也不能缺土匪呀?大哥你以前呆的地方太小,知道的事情还是少!听我三叔说,二龙寨里的其实也算不上土匪,就是一些个抗租的农户拿着锄头上了山,不过就七十八人,还有一半儿是妇孺,要真论打的话,压根儿不用请什么州里的镇军,单我三叔带着手下都能把他们拾掇了”。

    张相文说起这些土匪是一脸的鄙夷,唐缺知道还有下文儿也就没插话,等他再接着说。

    张相文嘴里说的渴了,抽开安在车壁上的小抽屉,拿起一瓶酒咕咚猛灌了一阵儿,随后顺手将酒瓶往唐缺手上一塞,接着说道:“那些土匪虽然没用,但他们占的地方实在是好,独独儿一座三面儿不靠的平头峰,峰顶上有田有水,上山下山却只有一条羊肠道儿,最多只能容三个人并行,就这,三个人里还不能有胖子!道路两边都是刺片儿石,根本没法走人,道儿窄也就不说了,偏它还陡的很,下面还好,越往上越难走,占着这样的地形,围也围不死,打也打不成,你说咋办?”。

    山南本就多山,有几处这样的地方也不奇怪,闻言,唐缺也只能摇头喟叹道:“那还真是没办法,二龙寨是占尽地利了”。

    “可不就是!原本打不下来也没什么,毕竟他们也不成什么气候,但恨人的是这些贼厮自打去年下半年以来就格外闹腾,如此以来张县令催的就急,赵老虎的脾气还能好?别说他,就是我三叔这段时间也不知摔碎了多少盏茶,就前天还有气儿没处撒的把我三婶儿一阵好打,闹的家里不得安宁”。

    唐缺听张相文说的有趣儿,正待要笑时心里又隐隐绰绰的冒出个念头来,去年下半年?那可不就是张县令刚刚上任的时候?

    回城本就不远,一路说着话走的就更快,不一时就到了唐缺的住处,张相文是知道他根底的,如今见他住的宅子虽然小却是有模有样的,难免就奇怪。

    毕竟现在没名份,唐缺说的也就含糊,“宅子的主人跟我关系匪浅,照顾我给租了间便宜房”。

    “我原想着来看看大哥的住处,顺便拉你去我家去,现下看来这房子倒是不错”,嘿嘿一笑,张相文摆了摆手道:“你下午还有事,时辰也不早了,我先回家,改天再来瞅你的住处”。

    唐缺跟张相文相处时间虽短,倒还真喜欢他洒脱的性子,目送他马车走远后进了宅子,兰姐儿果不其然的没有吃饭,守着等他回来。

    “今个儿怎么这么晚?”,见他回来,兰姐儿忙端上饭菜,“我正准备让高顺儿去县学里瞅瞅的”。

    “今天结拜了个兄弟”,说到这里唐缺一笑,“人挺不错,他家在城南有一处桃园,现在花开的正盛,这两天要是有时间的话带你去玩玩儿”。

    “结拜兄弟?”,兰姐还真是听的愣住了。

    唐缺因时间紧也就没多说,只草草几句说了个大概,说完饭后仅仅喝了一盏茶,他就又忙着往县衙赶去。

    一进县衙就是昏天黑地的忙,随着手头上的事儿渐渐熟悉,唐缺倒生出一个新的法儿来,想了想确实可行后,他就起身离座找到了统领本组的刀笔吏老刘。

    老刘今年也是五十多了,是伺候了几任县令的老文吏,唐缺昨天进组时就跟着其他人一起喊他刘叔。“刘叔,我这儿有个想法或许能加快咱们组的进度……”。

    其实唐缺的想法也没什么出奇,不过就是改变目前的分工方式,眼下是按“里”来分,从核查人口、田亩,账册到租、庸、调这些程序一个都少不了,简而言之就是整个流程通做。而唐缺想的却是取消按“里”分配的方式,改由按程序来分。将本组人分解到各个程序上,一人专管一个程序,这就像后世里的老师们改高考卷一样,按大题分工,流水线作业。

    “刘叔,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一人专管一事,查人口的就查人口,核对田亩的单就核对田亩,最后只要各项数字都能对上就行。如此既不需要再来回翻这些案卷,也可使一人专熟一事,越做越熟之下,想必也能越做越快”,这种方式后世里都用烂了的,唐缺自然有信心,“刘叔你要觉得合适,咱就……试试?”。

    ……

    第五十二章 这个年轻人很难得!

    做为一组之长,老刘自然要密切关注每个人的进度,经过昨天一下午的折腾,要说三个新进的人里表现最好的还就是这个唐成,年龄不大,做事难得的扎实,干活的进度比他们这些老刀笔也一点不差,嘴里也不像其他两个时不时蹦出几句嘟囔的怪话。对他的印象本来就好,加之唐缺说的道理也简单,老刘简单的想了想后,就点头道:“试试”。

    说干就干,老刘当下把忙着的组员都召集起来,先说了唐缺的想法后,随即据此想法重新做了分工,本来这事就不难,也不需要培训啥的。众人花了一些功夫调整工作习惯之后,效率立竿见影儿就有了提高,而众组员因不必再像以前那样来回翻案卷,也都说轻松了不少。

    眼瞅着本组的效率猛然间提高了近三分之一,而且还有越来越快的趋势,出去一趟到别组看了看的老刘一脸挂笑,没说的,这次本组肯定能拔个头筹。

    他正自兴奋的时候,就听隔壁猛然传来一阵挪凳子的声响,抬头看时,却是姚主簿在姚清国的陪同下走了进来,当下就招呼着组员忙忙起身。

    “大家辛苦了,且都坐吧”,年纪在五十多岁的姚主簿其貌不扬,身形甚至还有点瘦小,脸上的笑容却很和煦,他进来之后边微笑着环视全厅,边对身后吩咐道:“清国,最近大家都很劳累,你给大灶里吩咐一声,从明天起加菜,至少加个两荤起来。县学里学子们也都一起,人家毕竟是给咱们帮忙的嘛!啊,另外现供的团茶也尽可以好一些”。

    唐代官衙有一个惯例,中午这顿饭是由衙门来管,名曰“会食”,这一制度最初起源于政事堂,后传到皇城六部,最终慢慢推广到地方,久而久之就成了定例,姚主簿的加菜之说正是由此而来。

    姚主簿就这几句话顿时让厅中人感觉心里热乎乎的,尤其是那些原本在咬牙苦撑的学子们一扫刚才的萎靡之态。

    经此,唐缺也算是正式认识了姚主簿。对于一个县衙来说,加两个荤菜,团茶好一点儿能花多少钱?再看看眼前的人心士气,这个姚主簿收买人心的手段还真是信手拈来。

    张县令有这么样一个不合作的副手,还真是棘手的很哪!

    姚主簿说完之后就在厅中随意问看起各组的进度来,其间他也不断跟那些吏员们说着话,话都不多,只是三两句,但句句都在正点子上,问问这家的老人旧病又复发了没有?那家的闺女还有几日订婚?要说他的记性也真好,满厅这么多吏员家的情况在他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只问的众吏员外们心里受用的很。

    就连部分学子他都能一口叫出对方老爹的字来,只让那正跟他说话的学子熨帖的满脸放光,好像整张脸都大了三分。

    姚主簿一路转着说着就到了唐缺所在的这一组,“好你个老刘,上个月初七你那大胖孙子办‘三日洗儿’礼的时候为什么没请我?汤饼会的时候可别忘了!”。

    姚主簿这个面子给的不小,老刘说话之间连连拱手不已,“还不是怕主簿大人您太忙,汤饼会的时候一定登门拜请”。

    “好,那我就等着了,到时候咱们都去趁趁热闹,啊”,姚主簿边口中答应,边回头环视了一圈儿,围在他身周的人自然含笑点头附和。此时的姚主簿真有些一呼百应的气度。

    姚

    免费电子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