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双阙第34部分阅读

      双阙 作者:未知

    穹蛉思喝ィ岬仍虻本⌒恼樟稀!彼岣业氖郑嵘溃?“方才我得知君主返国,己吩咐宫中备膳。”

    我了然。母亲刚去世的时候,后宫的事务一下无人管理,都落到了解的头上。觪忙不过来,齐央又正怀孕,思及叔姬多年辅佐母亲,凡事都有经验,宫中的日常事务便交由叔姬暂管。她来迎接,想来是因为使者把我回国的消息直接禀给了她。

    “有劳庶母。”我谢道。

    叔姬面带笑意,又寒暄了一番,与我往宫内走去。

    “妲离宫月余,不知君父身体如何?”栽问。

    叔姬道: “国君仍时而健忘,身体却好了些,每日除与上卿过问些庶务,还常往宫苑中习射。”

    我颌首,又问:“太子妇与世子可好?”

    “太子妇与世子皆无恙,”叔姬微笑:“日前太子妇还曾领宫人拾掇夫人宫室。”

    “拾掇母亲宫室?”我愣了愣,看着她:“为何?”

    叔姬笑了笑:“我也不知晓,咋日去看,宫室庭院己打扫一新。”

    我微撇蹙起眉头。母亲离开不满一年,丧事的物件还摆在那里。而且,她的宫室是嫡夫人才能入住的正宫,如今虽没了主人,却要一直空着。即便是齐央,在她当上夫人之前,也没有资格处置。

    “君父可知晓?”我问。

    叔姬道: “宫正曾将此事禀过国君,然,后宫事务国君早己多年不问,只吩咐一应治丧之物皆不得挪动。”

    “如此。”我沉吟。

    走到宫道的岔口上时,迎面快步走未一名父亲身边的寺人。见到我们,他行礼,说父亲闻知我归来,已在宫中备下膳食,要我过去。

    我诧然,没想到父亲会叫我跟他用膳。

    看看叔姬,她对我微笑:“既如此,君主当往见国君才是,我先回宫。”

    我颌首行礼:“庶母慢行。”

    叔姬点头,与侍从朝宫道的一头走去。

    父亲的宫室就在不远,寺人领着我,直直走入宫门,穿过庑廊和中庭。

    走上堂前台阶的时候,栽听到里面有隐约的话语声传未,似乎有两人在谈话。其中一个声音缓慢,是父亲;而另一个声音明显轻陕,陌生得很,像是个年轻人。

    我走到堂前,只见里面已经燃起了烛火,父亲端坐主位,正与下首一名总角男子说着话,面色和蔼,很投机的样子。

    这时,寺人向父亲禀报说我到了。两人停住,望过来。

    “姮拜见君父。”我行礼道。

    “姮回来了。”父亲脸上绽开微笑,颌首答礼,指指身旁一席:“来坐。”

    我应诺,走到那席上坐下。

    抬眼望去,他们两人都在看着我。父亲心情似乎不错,比我离开时精神多了;再看向对面的年轻人,我愣了愣。他的脸黑黑的,身形不小,目光明亮,长得有些英挺之气。我看着他,觉得面熟,却想不起是谁,而使我更加疑惑的是,他竟也披着斩衰。

    父亲似是察觉,笑道:“姮,这是你庶兄益,姮不认得了?”

    益?我惊讶地看向他,面上一窘,随即在座上行礼:“兄长。”

    “庄。”他还礼道,态度谦和。

    我瞅瞅他,仍有些不好意思。

    益比我大两岁,是父亲最小的儿子。他的生母庶妫是陈妫带来的姪,许多年前就去世了,他的教养便一直由母亲安排。我听丘提过,母亲待他不错的,衣食侍从样样不缺。但是,我从不曾在母亲宫里见过他,即便是祭祀和节日,他也永远是和一群庶室子女站在一起。

    在我眼里,益是个飘忽的人物。

    幼年时,他矮矮的,不爱说话,总是被兄长们挡在身后,我们之间除了见面时的礼节性问候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交流。而成年后,父亲准许益随着泮宫中的师氏出外游学,此后的几年里,除了重大的祭祀,他更是难得出现,即便见到也是匆匆一瞥。

    而现在……我好奇地看他,不知不觉间,他竟竟完全长成了另一副样子,自己都差点认不得了。仔细打量,眼鼻有点像觪;看久了,却又觉得更像父亲……

    父亲注视着我,道:“彀父来书,说你曾遏东夷暴民而坠河?”

    他的目光慈祥而关切,我怔了怔,心头忽而一暖,笑道:“君父放心,无甚大事,幸而获救。”

    父亲眸中深深,胡子动了动,颌首,低低地说:“无事便好。”稍顷,他脸上泛起笑意,转而拍了拍益的肩膀,对我说:“姮可知,益此次随王师驱赶夷人,立下大功。”言语间满是自豪。

    驱赶夷人?我又是一讶。

    益莞尔地望向父亲,又看看我,黑脸上满是谦恭,带着些不自然。

    算是为我报仇?我心中泛起一丝苦笑,向益欠身道: “兄长辛劳。”

    益再还礼,朗声道:“庄毋客气。”

    未几,寺人呈来膳食。父亲对益说:“孺子在苑中陪伴为父整日,也留下用膳。”

    益应诺,与我们一道摄衽洗漱。

    席问,堂上很安静。益和我都是规规矩矩,食不苟言笑,只有父亲偶尔说上一两句话。我仔细地观察父亲,他的状况真的好了许多,思维清晰,似乎完全没有了一个月前的懵懂毛病。饭后,他还与我闲谈,聊起卫国,问我卫伯的近况,我一一地回答,他捋须,含笑地听。

    正说话间,忽然,一名寺人来报,说陈妫来了。

    我顿住,心一沉。

    父亲让那寺人请她进来,没多久,陈妫的身影出现在了堂上。她一身缟素,却收拾得不显一丝臃肿,小步趋前,端庄地向父亲行礼。父亲略略地颔首,应下一声,她起来,又与我和益见礼。

    “妾妇闻君主返国,特来相探。”她在茵席上坐下,笑意盈盈地对父亲道。她看向我,声音满是前所未有的和善: “君主夙无恙否?”

    我看着她,身体一动不动,缓缓地说:“无恙,劳庶母牵挂。”

    陈妫似不以为意,仍是笑:“君主何多礼。”说着,她又转向父亲,饶有兴致地柔声问道:“国君携益往苑中射猎,可有甚收获?”

    父亲神色淡淡,只浅笑地看益。

    盏陋了怔,随即在下首道:“今日益随君父不过射侯,无所获。”

    陈蚋弯起嘴角,道: “射猎可强身,益既归国,当多加陪伴国君才是。”

    益作揖:“敬诺。”

    我冷眼旁观着他们对话,面上无波无澜。

    相谈不久,父亲望望外面,说天色暗了,今日各自疲累,当早些回去休息。我没有意见,行礼应下,益也称诺。

    父亲要从座上起来,陈妫见状,上前搀他。父亲却略略地错开她的手,站起身,道: “回去敢息吧。”说完,往堂后走去。

    陈蚋表情微僵,稍顷,她瞥瞥我们,敛容离席。

    走出了父亲的正宫之后,我没有打算停留。先朝陈妫简单一礼,又跟益道别,不去管陈妫莫测的神色,径自地走了。

    当栽回到宫室,只见这里已是烛火通明。丘领着一应宫人们站在宫前,见到我,快步地迎上前来。

    丘又是高兴又是紧张,拉着我,在火光下全身打量,说了一通“上天保佑”之类的感激话语之后,开始絮絮叨叨地一路埋怨,说她早听掌卜说过此行有凶,太子却说什么有凶则有吉无大凶便是大吉,硬是要去。

    “幸好无事,若君主不得消难,教老妇入土之后,如何去见夫人……”她越说越激动,竞掩面哭了起来。

    我连忙好言劝慰,说我现在不是无事?都过去了就不要再想,不哭不哭。寺人衿也在一旁附和,说定是因为丘在启程前的一番诚心祭祀,君主才得行神护佑,化险为夷。说了好久,丘才止住哭泣,却又瞪了寺人衿一眼,开始数落她护主不周……

    一阵喧闹之后,我终于舒服地浸在了浴桶里,眯起眼睛,享受着温水和丘的洗发手艺。

    “君主这乌发最是美丽,”丘一边用米扬细搓,一边啧啧赞道: “便是夫人当年……咦?”她忽然停下了话头,凑近到我面前。

    只见丘紧盯着我的脖子,满面惊讶: “君主颈上这斑斑点点从何而来?”

    我愣住,脸上一热,不由自主地把脖子埋下水里,故作镇定:“嗯……也没什么。”

    “君主被虎臣救回之后便是这般,”寺人衿在一旁道; “说是乡野之地,蚊豸凶猛。”

    “哦?”丘看着我,若有所思。

    “正是。”我答道,尴尬地闪开视线,转转眼睛,岔话道: “我方才在君父宫中见着了公子益。”

    “公子益?”丘继续搓洗我的头发,说: “君主见着了他?近来宫人们总说公子益游历归未模样大变,老妇却未曾见过。”

    我想了想,说:“确是大变,高大了许多,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丘叹了口气: “国君许多子女,如今大多成家,除太子外,唯君主与公子益可留在宫中。国君身体不佳,老妇听闻公子益近来每日陪他往苑中习射,好是好,只是这公子益到底非夫人所出,”她停了停,道:“君主如今回来,也该每日多陪伴国君才是。”

    我颌首:“那是自然。”这时,我想起刚才进来的时候,发现宫人中好像有新面孔,又问她:“宫中近来可又进了寺人?”

    “无。”丘站起身,从械上拿下一块干布,边给我包起湿发边说: “太子妇将夫人宫中的侍从编整,那两人便是夫人宫中来的。”

    105射侯

    我一惊,望向丘:“母亲宫中无人了?”的

    “也并非无人,”丘在我的头发上用力挤水,稍顷,又换上一块干布:“还有几名宫人打理遗物祭器。”

    心倏地一沉,我想起回宫时叔姬对我说的话,道:“我记得去年以来,后宫寺人之务便交由了叔姬掌管。”

    “然。”丘道:“只是庶夫人本不过为太子分担,太子与君主离国前,将后宫之务交与太子妇,如今之事,却由不得庶夫人。”

    我默然。母亲去世,齐央身为冢妇,自然而然要继承主母的权力。叔姬虽然是长辈,却也到底是庶室,地位上是绝对无法与齐央相比的。

    “除此处,众妇宫人可有变更?”停了会,我问道。

    丘答道:“不独此处,各宫人数或增或减,皆有改动。”

    “如此。”我点点头,没再开口。

    丘把我的头发擦得半干,用布包好缠起。我又在桶里泡了一会,起身出来,将寺人衿手中的浴巾批裹在身上,走向室中。

    夜风从门外透进,脖子上感觉到些微的凉意。我在柂前除下浴巾,正要将单衣穿起,却发现丘在一旁盯着我的身体看。那目光上下地游弋,不知在观察什么。

    我不由一窘,低头瞅了瞅自己,又疑惑地看她:“怎么了?“

    “无事。”丘收回目光,拿起我换下的浴巾,走开了。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地醒来,吃过早饭后,先去看父亲。

    听寺人说,父亲最近喜欢早起散步,我打听到大概的路线,便径自往宫苑而去。

    昨夜下了场雨,地面上湿漉漉的,空气却清新得很。我提着裳裾,小心地避过路上的浅水洼,却不时被树上落下的水滴砸中。林间,鸟雀的叫声正热闹,高高低低地充溢在耳边,走了一段,蓦地,我似乎听到附近有勾弦之声。再走两步,那声音愈加清晰,更伴有人语声传来,树木枝叶渐渐在眼前疏开,不远处的水泊边上,几个绰约的人影映入我的眼中。

    作靶的布侯上,朱砂画的猛虎怒目圆睁。父亲头束皮弁,身着猎装,正将手中的弓拉开,将它瞄准。稍顷,“铮”地一声弦响,箭影掠过,直直没入虎眼。

    旁边众人纷纷叫好。

    “君父勇力不减!”一个声音赞道。父亲的身旁,一名总角青年执弓而立,正是益。

    父亲拈须莞尔,表情也满意非常。忽然间,他看到了矮树丛后的我,露出讶色。

    “君父。”我走上前去,向他行礼。

    父亲让我起身。“姮昨日傍晚方归,也这般早起?”他含笑道,眼角褶起深深的皱纹。

    我笑笑,答道:“姮并不觉太累。”说着,将视线扫向益,只见他也看着我,面上淡笑。

    “兄长。”我向他一礼。

    “庄。”益还礼,声音平和。

    两人见过礼,父亲将一支箭递给益:“孺子来。”  他应诺,接过箭,搭在弓上,缓缓拉弦举起。四周一片寂静,众人看着益,皆不出声。

    “臂不可松!”忽然,父亲将手中的弓击在益的手臂上。

    益晃了晃,随即将手臂绷得直直的。弓撑得越来越紧,发出细微的声响。

    “射者忌躁,”父亲沉声道:“校准而发,徐图无妨。”

    益一言不发,双目紧盯着前方。弓在他的臂间张到极限,尖利的箭头微微颤动,我看到他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

    顷刻间,弦音震开,惊起林间一群鸟雀。那箭头牢牢钉在侯上,却离了猛虎寸许。

    益望着侯,手停在空中,脸上明显有些失望。

    父亲捋捋胡子,似笑似叹:“终是成算不足。”

    益谦恭道:“君父教诲,益铭记。”

    父亲看着他,没再说什么。稍顷,他转向一旁的寺人,问:“上卿可到了?”

    寺人道:“方才宫中来报,说上卿已至。”

    父亲将弓交给旁人,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今朝须议事,先返宫。”

    益行礼,答应道:“诺。”  “君父慢行。”我也向父亲一礼。

    父亲颔首,转身向道路上走去。

    林中薄雾蔼蔼,几人的身影渐渐淡去,消失在葱郁的树木之后。

    我看向益,他手中还拿着弓,望着父亲离开的方向,若有所思。似乎察觉到我的目光,片刻,他了看过来。我笑笑,道:“兄长现下何往?”

    益看看四周,微笑道:“时辰尚早,我仍留在此处习射。”

    我弯弯唇角,移步走到侯前。他刚才射出的箭还扎在上面,我握住箭杆,费了好大的劲才拔出。把侯上的箭坑看了看,我回头向他道:“兄长气力甚了得。”

    益走过来,拿过那箭,看着侯上的猛虎,摇头道:“终不及君父射技精湛。”说着,脸上竟有些赧色。

    我微讶,望着他那张与觪有两三分相似的面孔,忽然想,觪上次面有赧色是什么时候……不禁觉得好笑,那家伙似乎从不曾面有赧色。我饶有趣味地看着益,对这个异母哥哥有些好奇起来。

    “君父射猎几十载,而兄长尚未加冠,如何比得?”我莞尔道:“兄长外出游学,归来已习得射御之术,君父心中必欣慰有加。”

    益转头看看我,复又望向布侯:“我习射御之术并非在外。”他将手中的箭递给寺人,继续说:“我十岁入小学之时,太子尚在泮宫,我射箭骑马之术,皆为太子所授。”

    觪也会乐于助人?我诧然,还是庶室兄弟……

    益没再同我说话,走回到射程之外,从箭囊里重新拿出一支箭。

    我见状,踱开站到一旁。漆弓再度拉开,稳稳当当,张得如满月一般。益凝神瞄准,片刻,箭“嗖”地离弦,下一瞬,已将侯上虎颈穿透。

    出了林苑,我看看天色,还早得很。

    望向身后,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将鸟鸣和隐隐的弦响统统挡在了身后。“……国君身体不佳,老妇听闻公子益近来每日陪他往苑中习射……”丘昨晚说的话浮上心头。

    今天看来,益返国之后,的确常常陪伴父亲的;而从父亲的表现上看,他似乎也很高兴。不过,父亲好像也只与他射箭……我望向天空,深呼吸一口气。或许是我与庶室兄姊一向不亲厚的关系,又或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心里总有地方放不下。

    路在脚下延伸,眼前的景物变得异常熟悉,不知不觉,自己竟走到了母亲的宫前。

    我愣住,停下脚步。月余未见,这里仍然是离开时的样子,地面干干净净,影壁后,庑顶伸出发黑的的木檐,沉默而凝重。只是,这宫中并不寂静,我听到有些人语声传出来,吵吵的,诧异之下,脚不由地往里面走去。

    绕过影壁,穿过宫门,只见堂前,几名寺人忙碌着,正要搭木梯攀上房顶。庭中,齐央一身斩衰,怀里抱着庚,正同世妇说话,

    “庄!”齐央看到我,面上一愣,随即一脸喜意地朝我走过来。

    “长嫂。”我行礼。

    她把庚交给侍姆,笑吟吟地拉过我的手:“庄如何起得这般早?我昨夜听闻你返国,想要去看你,却又想你一路劳顿,便今日再去。”她声音清亮,容色焕发,身体似乎已经恢复得不错了。

    我微笑:“长嫂关心。”说着,望向那庑顶,问:“堂上何事?”

    齐央看看那边,道:“寺人今朝来报,庑顶昨夜漏雨,须作修葺。”

    我点头:“如此。”

    这时,前面的世妇大声地嚷起,叫房顶上寺人小心瓦片,不可让它们摔落下来。

    我看向齐央,问道:“此等修缮杂物,交与寺人便可,何须长嫂亲自来看?”

    齐央撇撇嘴,似有恼意,道:“来看也好,免得宗伯又说我年幼力薄,不堪担当。”

    我讶然,正要问她什么意思,忽然,庚在侍姆怀里呜呜地哼了起来,挣扎着,把小手伸向齐央。

    齐央笑着从侍姆手中接过他,用手指点点他的额头,嗔道:“母亲抱了你半日,腰也酸了,如何这般娇气?”

    庚看着她,半张着嘴,表情懵懵懂懂。

    齐央用巾帕拭去他嘴角淌下的口水,笑容满面地转过头来,指着我对庚说道:“可还认得姑母?”

    庚顺着她的指头看过来,盯着我。 我笑起来,伸手过去抱起他,对齐央说:“他还未满周岁,怎会认人?”说着,我一手轻捏他的小脸,轻声道:“庚,可对?“

    庚看着我,似乎好奇得很,乖乖的没有挣扎。

    “庄,嗯……听说你曾落河?”齐央忽而问道。

    我看看她,笑笑:“然。”

    齐央蹙眉:“是夷人?”

    “嗯。”我说。  齐央点点头:“齐国也常有夷人攻城夺邑,不想中原竟也遭患。”说到这里,她停了停,眼睛闪闪地瞥我,说:“太子无恙否?”

    我答道:“兄长毫发无损。”

    齐央松下一口气,道:“如此甚好!”她脸上舒开笑容:“之前使者也这般禀告,我却总不安心。”

    我也微笑,道:“兄长自幼习武,又有侍卫在旁,怎会轻易……呀!”我的头上突然一阵疼,庚伸手抓住了我的头发。

    “庚!”齐央连忙拿下他的手,把他交给侍姆,又转来查看我的头发,急急地问道:“可疼?”

    我摇摇头:“不疼了。”

    齐央满脸歉意,苦笑道:“从不见他抓谁人头发,今日却不知怎么了,这孩子……”

    我抚着头上的乱发,哭笑不得。还能怎么了,跟觪一个毛病……

    “咦?”齐央给我整理着头发,看看指头,说:“你发上如何湿了?”

    我说:“方才我自苑中过来,树枝上还有些水露。”

    “苑中?”齐央停住手:“可见到了国君与公子益?”

    我看向她,颔首:“见到了。”

    “可是在习射?”她又紧跟着问道。

    “然。”我说。

    齐央的脸上阴晴不定:“庄可知,国君甚爱公子益,近来日日与他往苑中习射。”

    “姮有所听闻。”我不紧不慢地回答,看着齐央,道:“君父孤独,又兼身体羸弱,若只是习射,有益无弊。”

    “有益无弊?”齐央忽而 笑:“庄又可知,公子益归国时,陈国上卿与他同行?”

    我讶然:“陈国上卿?”

    “然。”齐央的笑意渐渐敛起:“陈君言曰,妫姒二姓交好,遣上卿来探望国君。”她看着我:“国君见到公子益甚喜,我听闻陈妫曾私下里求于国君,说她与公子益生母互为姑侄,愿继为母。”

    我猛地怔住。

    心扑扑地跳,我沉下脸,按捺着问:“此言长嫂从何处听来?”

    齐央愣了愣,目光明亮地注视着我,嘴唇紧抿。周围一片安静,不远处,寺人们修补的敲打声越发清晰。

    “何处听来?”片刻,她唇边泛起 丝冷笑,道:“庄,可有人与你说僭妄,新掌宫务便任意作为?”

    我仍看着她,默然不语。

    “我不作为,难道要等陈妫动手?”齐央紧盯着我,靠近前来。“庄,”她双手握住我的肩膀,压低声音,微微带着激动:“我虽愚钝,却不致糊涂。我岂不知,什么二姓之好,陈国遣使来,不过是见夫人丧期将满,竟串通了宗伯,来劝国君扶陈妫为继室。彼时,杞国嫡子便绝非太子 人!”

    106章

    齐央眼圈突然红,指头气力十足,掐得的肩头生疼:“庄,又何尝愿担些名声。那时见到公子益与陈国上卿同至,昼夜不安,只觉此事别有意蕴,许多动作,不过是为严加防范。可们谁也不助,人人只道得志忘形,竟有族中世妇当面责问是否觉得太葧起过小容不下,还有人告到国君处,不敬亡姑……”深吸口气,忿然道:“们只知诽谤议论,自从太子将宫务交托与,众妇便只想看笑话……”

    “长嫂!”忙低声打断,向示意四周。

    庭中除庑顶的响动,安静极。不远处的几名世妇和寺人不时瞅来,表情怪异。

    齐央看看他们,收住话语。放开,低头用衣袂拭拭眼睛,片刻,再抬起头来,已是脸平静。“无事。”淡淡地:“此处并无外人。”

    “呜……”时,旁边传来婴儿的嘟哝声,庚又不满地在侍姆怀里挣扎起来,乌溜溜的眼睛盯着齐央,个劲地伸手。侍姆面色为难地看着们,驻足不前。

    齐央怔怔,随即走过去。“来。”转头对侍姆,接过庚。

    庚趴在齐央的肩上,手紧紧地抓着的领边,不再出声,却望着咧开嘴。齐央神色柔和下不少,握起他的手,将头凑前去轻蹭着他的脸颊。

    看着他们二人,心绪翻滚不断。

    齐央的担心不无道理。兄终弟及,如果杞国还有别的嫡子,那么,只要觪还没有当上国君,未来对于齐央和庚而言便是不可预知的。忽然想起滨邑和黄河边的遇袭,如果类似的事再发生……背脊凉飕飕,任凭父亲的诺言坚如磐石,又怎能防住明枪暗箭?而切,都决定于父亲是否再立夫人……

    “长嫂方才曾有人告到君父处,”沉思会,开口道:“不知君父如何表示?”

    齐央看向,手缓缓抚着庚的背:“国君并未责怪,稍加整理也好,只是不得损乱器物。”

    头,看着:“君父此言,长嫂以为何意?”

    齐央默然不语。

    “长嫂,”安慰道:“君父为君多年,岂不明其中机要?可知君父是有意护。”

    齐央唇边浮起丝苦笑:“也曾想过,只是宗伯等人已有意劝国君再立继室,又怎能安心?”

    沉吟,道:“眼下母亲丧期还有两月方满,他们便是有心也不敢过于显露,长嫂不必心急,且待兄长归国再作计议。”

    齐央微微颔首:“理会得。”

    没再下去,转开话题,同齐央聊聊宫中的琐事和庚,又站会,与别过,离开母亲的宫室。

    心里并不十分踏实,虽然自己劝齐央番,但刚才的话着实让感到事情的严峻。站在宫道上,犹豫片刻,转身向父亲的宫室走去。

    到闱门前,寺人却父亲还在与上卿议事,不能见。踌躇会,决定回到自己的宫中,找丘来问益的事。

    “公子益?”丘想想,道 “老妇直跟随君主,且公子益自有保氏,老妇却不甚解。只知那时公子益生母庶妫离世,公子益不过七八岁,国君忧其无人照料,夫人便将其收养。”

    问:“陈妫为公子益姑母,彼时可有意收养?”

    “怎会无意?”丘的脸上露出丝不屑:“陈妫只出公子樵人,又与公子益有亲,最合适不过,可惜夫人断然不肯。”

    头:“如此。”

    丘叹口气:“现下却难,夫人故去,而公子益尚未及冠,此事只怕又将重提。”

    愣,惊讶地:“怎知?”

    丘不以为意地笑笑:“老妇如何不知?如今夫人之位虚空,陈妫若得收养公子益,再扶为继室,岂不完满?”

    仍有不解:“陈妫有公子樵,何必再收公子益?”

    丘看眼:“君主此言差矣,谁人不爱多子?况且,公子樵生性迟钝,那身体又……”压低声音,神秘地在耳边:“宫中早有传言,他活不过两年。”

    讶然。樵几年前曾经从马上摔下,跌得梃重,后来就直疾病缠身,些是知道的,却不料已经发展到个程度……么来,怪不得陈妫起心,益的确是个上佳的人选。而对于益来,又何尝不是个改变身份和命运的绝好机会……

    将近正午的时候,父亲宫中的寺人前来,父亲刚刚议事完毕,让过去。

    应下,随他往正宫走去。待走到堂上,只见里静悄悄的,父亲正坐在案前,靠在几上,以手支额,动不动。

    “国君正在休憩……”寺人面色尴尬,小声地对。

    头,没有话,让他拿来件裼衣,轻轻移步走上前去。

    父亲的宫室比别处都要大上许多,光线照在前堂,渐渐淡下。父亲没有丝动静,低着头,发间的银丝清晰可见。在案前驻步,静静地凝视,他身上的齐衰稍显宽大,看上去,竟有些不出的佝偻和苍老,不复往日的衣冠楚楚。

    心中忽而有些酸楚,自己似乎从不曾样仔细地看过他,对于个称为“父亲”的人,自己或许有很多看法,却谈不上解。或许,他与母亲根本是不同的角色,无法像对母亲那样对他,也从不主动接近他,而现在……感到阵无力的讽刺,自己的动机又何尝单纯……

    忽然,父亲的头往下掉掉,下醒过来。发现站在面前,他似乎吓跳,惊奇地看着:“姮

    窘然退后步,解释道:“姮本欲为君父披衣……“

    父亲看看手中的裼衣,神色缓下,露出笑意:“如此,有劳吾。”

    吾?愣愣。过去从来只有母亲么唤……心里想着,行礼,上前为他披上衣服。

    “吾闻姮不久前曾至此,”父亲看着:“何事?”

    “姮无事,”答道:“不过在宫中散步至此。”

    “如此。”父亲颔首。

    寺人端来只盛着清水的小陶盂,呈在案上,父亲将它捧起,慢慢地啜饮。

    “姮许久未抚琴吧?”过会,他突然。

    怔,头:“然。”

    父亲微笑,让寺人从堂后取来把琴,对:“为君父抚上曲如何?”

    应诺,坐到琴前,调好音,缓缓拨弦。

    父亲倚在几上听着,言不发。微微抬眼,只见他的目光定定的,若有所思,好像在盯着的手指看,又好像不是。音有些涣散,垂眸,将注意力集中到弦上。

    良久,曲完毕,再度抬头,却发现父亲又闭上眼睛。示意寺人来收琴,他轻手轻脚地过来,搬动间,却不留神弄响弦。

    父亲睁开眼睛,片刻,问:“完?”

    颔首:“完。”

    父亲看着,语气柔和:“几日前听乐师艮言,姮习乐神速,乐歌听过三遍即可背诵,”他忽然低低地笑起来:“竟还要亲自教琴乐。”

    怔住。

    旁边的寺人朝使眼色,要随他离开。另名寺人走上前去,恭声道:“国君劳累,再饮些水吧。”着,将身体挡在案前。

    起身,随寺人向堂后走去,后面隐隐传来父亲疑惑的声音:“沫如何不弹……”

    走出宫室,迫不及待地问那寺人:“君父不是好转些?”

    寺人答道:“国君确是好些,医师却此疾无法根治。”

    沉吟,问他:“此症可常犯?”

    寺人脸愁容:“国君每每劳累,便会如方才般,时而识人不得。上月有两回,国君几乎将上卿逐出宫室;公子益归来时,国君还曾将其误认作太子……”

    走出宫室,我迫不及待地问那寺人:“君父不是好转些了?”

    寺人答道:“国君确是好了些,医师却说此疾无法根治。”

    我沉吟,问他:“此症可常犯?”

    寺人一脸愁容:“国君每每劳累,便会如方才一般,时而识人不得。上月有两回,国君几乎将上卿逐出宫室;公子益归来时,国君还曾将其误认作太子。后来,公子益每日来宫中陪伴国君,又常往苑中散步习射,国君精神稍好了些,却仍不时犯病。”

    我默然。

    父亲将我错认作了母亲,他把益当作觪也并没什么可奇怪的。只是,在这个微妙的时候,父亲的病情着实令人担忧……回头望向身后,庑廊下空空的,木柱和檐梁逐渐将视野引入宫室的幽暗之中。微风自另一头徐徐吹来,似仍有堂上的话语声传来,仔细地听,却又杳然一片。

    踌躇片刻,我转身返回父亲的宫室。

    “君主!”寺人惊诧地赶上来:“国君正犯病……”

    “不妨事。”我说,头也不回地加快脚步。

    堂上,寺人还在案前劝着父亲,请他到寝室中休息。

    “不去不去!”父亲挥挥袖子,皱起眉头,一脸执着地说:“我俟沫于此,尔何以多言!”

    寺人声音为难:“国君……”

    “君父。”我走上前去。

    寺人和父亲皆是一愣。父亲看着我,目光茫然,好像不认识我了一样。

    “君父,”我示意寺人退开,微笑地在他身旁坐下,温声道:“沫要你先去歇息。”

    父亲怔了怔,望望堂前,又看向我,疑惑地问:“沫在何处?”

    “沫……”鼻间忽然泛起一丝酸涩,我缓缓地呼吸一口气,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沫还未归来,她说你若不去歇息,便再不理你。”

    父亲蓦地定住。

    “再不理我……”稍顷,他确认般地喃喃重复道,表情似有落寞。

    “嗯。”我躲开那目光,垂眸看向衣袖,伸手整理上面的皱褶。

    面前一阵窸窣声起,我抬眼,父亲已经从席上站起身来。他神色间若有所思,慢慢地向堂后踱去。

    刚走了几步,他忽然停住,回头说:“沫归来时,要告知我。”

    我没有说话,只略一颔首。父亲不再言语,随着寺人离开,身影消失在灰白的堂壁之后。

    107章 致书

    太阳光耀眼,门楹处亮堂堂的。室中,织物散着干燥的香味,像小山一般地堆在席上。

    天气渐凉,夏天的衣服已经显得单薄了。见这两日晴好,寺人们打算将父亲夏天的衣裳拿去浆洗晾晒,收到衣箱里。我见父亲寝室里的帐幔有些时日未清洗了,便吩咐寺人一并拆下,再把被褥等物也拿出去晾晒。忙了大半日,所有的东西都收了回来,几名寺人围在一旁,翻检的翻检,整理的整理;我坐在榻上,将衣物一件件叠好。

    前堂那边,父亲正听卿大夫们讨论国事。一名上卿嗓门响亮,声音隐隐地传到后庭中来,突兀不已,寺人们吃吃发笑。

    那日父亲清醒之后,见到仍在宫中的我,满面诧色。

    我没有解释,只笑着对他说,以后我天天过来给他弹琴好不好。

    父亲怔了怔,看着我,片刻,微微颔首。随后,他像是忆起什么,疑惑地问我,说他记得之前在堂上听我弹琴。

    “君父睡着了。”我莞尔答道。

    从此,我每天都来正宫中陪伴父亲,如同过去照顾母亲一样。

    父亲睡得很浅,每天早晨我都早早起来,先与他到苑中走上一段时间,再回到正宫中一同用膳。觪不在,他隔两日便要与卿大夫们会面,除此之外,一切时间都很空闲。我有时随他到藏室中翻阅书籍,有时为他抚琴,有时陪他四处走动,不一而足。

    我发觉父亲的生活规律有些欠妥,不知道是不是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他一接触到国务就放不下,任何时间都是这样,非要看完不可。我对他说作息不定最是伤身,必须纠正,于是每天看着时辰监督。父亲表现得相当合作,我提醒两遍,他顶多拖拉上一会便放下了简牍。寺人们见状都很惊讶,跟我说他们从不敢在国君阅策时打扰,因为国君是要骂人的。

    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与益相处,并没有想象中的隐隐机锋。

    如寺人所说,他几乎每天的早晨和下午都来,父亲想射箭了就同父亲射箭,父亲想聊时事就与父亲聊时事,父亲想听我弹琴就陪父亲听我弹琴。

    父亲很喜欢与益讨论策论,益也颇为认真,会说出自己的观点,两人经常要辩论很长时间。除此之外,益的话并不多,行为规矩非常。

    对于我,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表现得礼数周全。

    我常常感到困惑,若说他是觪的敌人,他却收敛得很,与陈妫阴阳怪气的样子比起来,似乎本分得一点野心都没有;而若说他对君位没有想法,我却仍不太信,或许自己疑心太重,总觉得他过于平静,像戴了面具一样让人看不透。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地平和过去,转眼就到了这七月末。

    我停下手中的活,望望门外,只见庭中日光灿烂,一片秋日景色。心中不禁思索,往年父亲去宗周朝觐,往返也就一个月的时间,而现在已经月底了,觪却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杞国这边可还等着他回来……

    “此等繁杂琐事,君主还是交与小人吧。”这时,一名寺人走过来,不好意思地对我说。

    “无妨。”我淡笑,又瞅瞅天色,对他说:“将近申时了,你去堂上看看国君是否仍在议事。”

    寺人应诺退下,往前堂而去。

    我低头,继续将手中的衣服展平叠起。说实话,我折衣服的技术并不高明,总要很仔细才能做出丘教的那种方整模样,不过现在反正闲着,打发打发时间也好。

    一件衣服叠好,我将它放到一旁。当我随手从衣服堆里拿出另一件上衣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些眼熟,怔了怔。只见它颜色灰白,质料却极好,柔软而细密。我左看右看,在目光落在衣袂边上的刹那猛然忆起,这正是那日母亲缝补的絺衣。

    怅然涟漪般掠过心头,我定定地看着絺衣不动,日晒的余温淡淡地触在指间,一如抚着记忆里那人的手……

    “国君。”突然,不知谁叫了一声,我抬头,只见寺人们都起身行礼,父亲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门外,正踱着步子进来。

    “君父。”我从榻上下来,上前见礼。

    父亲点头答礼,精神似乎不错。他的目光在四周环视一遍,饶有趣味地看向我:“吾女今日操劳,现下事毕否?”

    我笑笑,看看依然凌乱的居室,说:“尚未。”

    父亲含笑地走到榻边,拿起几件我折好的衣服瞧了瞧,正要开口,视线忽而停在了那件絺衣上。

    笑容微微凝在唇边,父亲注视片刻,将絺衣拿起。

    “姮方才正收拾,君父便来了。”我轻声道。

    父亲看看我,胡子动了动,神色稍缓:“如此。”他将絺衣放在榻上,俯身仔细折好,再叠到整理好的衣服中。

    “先用膳吧。”稍顷,他转过头来对我说,神色平和。

    我望着他,颔首:“诺。”

    卿大夫们刚离去不久,堂上的寺人仍在拾掇茵席。朝会地点本来是在公宫,由于父亲近来身体不佳,这种临时会面便改在了他的宫室里。

    膳食已经备好,待我和父亲入席坐下,寺人们便鱼贯地将食器呈了上来。刚摆好,外面有人来报,说益到了。

    我?br /好看的txt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