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 上第74部分阅读
庶女攻略 上 作者:未知
。qiuduge秋读阁手机版东家老板是常州那边来的一位客商,在东大门有三间
铺子。专做棉绸生意。我是上午的巳初时分到的,伙计们做了七、八单买卖。kan样子生意还不错。”
十一娘点头,让绿云抓了把铜子赏他,又嘱咐他继续打听:“……没事的时候就去转一转。”
常学智应声而去。
琥珀进来:“夫人,二夫人的马车已经到了。”
明天是二小姐徐嗣歆的满月,五爷徐令宽前几日亲自去请了一趟.说好了今天回府的。
十一娘带了贞姐儿去垂花门前迎。
二夫人梳了高髻,并插了三支丁香花银簪,穿了件黑色貂皮皮袄,月白色云纹综裙,模样儿即淡雅又素静。
贞姐儿大步走了过去:“二伯母!”
她脸红扑扑的,显得很兴奋。
二夫人笑着朝贞姐儿点了点头,上前和十一娘见了礼。
“三弟妹走了,家里的事全交给了你。辛苦了!”她客气地和十一娘寒喧。
“份内之事,哪里敢说辛苦。”十一娘也容气地和她寒暄,“到是二嫂远道而来,一路上辛苦了。”
两人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换了青帷绿油小车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早就在等,见二夫人脸上立刻溢满了笑容:“怎么这么晚?一路上可清泰?”
“有护院、管事,还有结香服侍,一路上都好。”二夫人曲膝给太夫人行礼,笑道,“只是今天天气好,
贪恋延途的风景。让娘挂念了!”
“一路上平安就好!”太夫人携了她的手往内室去,“怎么?路上的树开始抽条了?”
“快到三月三了。”二夫人笑道,“树早就发芽了。”
两人说着在内室临窗的大炕上坐下。
二夫人说起三夫人来:“那几天正好我也有些不舒服,所以没回来。只派管事送了文房四宝和几匹刻丝料
子做仪程……”
大家还是头一次听说她身体不适,十一娘和贞姐儿微怔。太夫人已急急地打断了她的话:“哪里不舒服?
可找太医瞧了?现在怎样了?”又拉了她的手上下打量。
“没什么大事!”二夫人忙笑道,“就是受了风寒。如今已经全好了。”
“你这孩子!”太夫人见她神色清爽,知道所言不虚,不禁摇头。
“就是怕您担心才没有吱声的。”二夫人笑道,问起五夫人来“听五弟说,丹阳生产一切顺利。孩子落地
有六斤六两,取名叫‘歆’……”
“是啊,是啊!”太夫人提到这个孩子就高兴,眼角眉梢全是喜悦,“长得可真是漂亮。取了两个人的优
点。眼睛、鼻子随了丹阳,嘴却随令宽……”
说着,有小丫鬟上茶。
太夫人打住了话题,笑道:“kan我,你刚回来,却只顾拉着你说话。”然后又像想起什么似的,道,“
你这次回来不走了吧?”眼中不由露出几份期盼来。
二夫人眼底飞逝过一道犹豫,笑道:“原来搬去西山就是为了偷懒。可真去了,又惦着娘。正好趁着我们
歆姐儿过满月,我就赖着不走了!”
“什么赖不赖的!”太夫人听了喜笑颜开,“这里是你家,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又叫了魏紫服侍二夫人
梳洗,“……我们去kan歆姐儿去!”
二夫人笑着应喏去了净房。
贞姐儿跟过去服侍。
太夫人神色微黯,回头望着十一娘欲言又止。
十一娘想到元娘和二夫人的“主屋之争”,知道太夫人是在担心自己和二夫人之间有矛盾,干脆笑道:“
二嫂是孀居之人,不免心思细腻。娘劝一劝。我们妯娌之间多些走动。惯慢的就好了!”
她的话正说到太夫人的心坎上去了。
“好,好,好。”太夫人露出欢颜,“你们这样亲亲热热的,我看着比吃人参、燕窝还强。”
“娘放心吧!”十一娘笑道,“二嫂那里我会照顾好的!”
正说着,二夫人更衣出来。太夫人打住了话题,大家说说笑笑去了五夫人那里。
洗三礼之后十一娘还来看了歆姐儿两、三次。小家伙一天一个样。
比上次来的时候好像又长大了些。粉妆玉砌的,二夫人看了稀罕得不得了。小心翼翼的抱着歆姐儿,好像
手脚都不知道该怎样放好。
坐在床上的五夫人打趣道:“当初怎么就带了谕哥儿的?&039;
二夫人笑道:“那时候不是有|狂c娘、丫鬟吗?&039;
听那口气,竟然一副从来没有像抱歆姐儿这样抱过徐嗣谕似的。
太夫人听了呵呵地笑,十一娘却心中一动。
有小丫鬟隔着帘子禀:“五爷回来了!”
大家一默。
徐令宽笑容满面地撩帘而来。
他手里拿了份大红洒金柬,高兴地和大家打着招呼,又将红柬给太夫人看:“……明天满月的菜单。
您看怎样?&039;
太夫人眼睛不太好使了,让十一娘接了:“念给我听听&039;
四冷佐餐四冷碟四点心十热菜一品火锅,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全都有……十一娘粗粗算了算,不算酒、茶
,一席大约要五十两银子左右。
“只请亲戚、相好的,大约有六十来桌客人&039;
徐令宽跟太夫人解释。
太夫人笑着点头,算是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回到家里,徐嗣诫过来给她问安。
厨房做了山药枣泥糕过来。
十一娘给了一块徐嗣诫。
徐嗣诫坐在一旁小杌子上,小口小口地吃着,津津有味,满脸的满足。
十一娘就想到了歆姐儿的满月酒。
不知为什么,她心里觉得酸酸的。
不懂事的孩子见十一娘盯着他看,扬着笑脸朝她举着小碟子:“母亲好吃!”
十一娘摸了摸徐嗣诫的头,柔声道:“你吃,母亲不饿&039;
徐嗣诫不解地望着她。
十一娘抱着徐嗣诫长长地叹了口气。
到了晚上,琥珀悄声告诉她:“听珠萼说,乔姨娘这两天很安静。
不仅按时吃药,饭量也增加了。
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039;
十一娘听着沉默半晌,低声道:“乔姨娘那边,你只怕要多多注意了&039;
琥珀笑道:“夫人放心。
乔姨娘那边,我一直都注意着呢!”
“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039;
十一娘的声音颇有些无奈,“失去了孩子,对乔姨娘是个打击。
可这个打击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我们现在都不知道。
只能防患于未然&039;
第二天是歆姐儿的满月,五夫人的几个堂伯嫂嫂来送的满月礼。
徐府外院开了四十桌,内院开了二十桌,又请了德音班的在外唱堂会,永昌侯黄夫人、黄三奶奶,定国
公郑太君,威北侯林夫人、林大奶奶,中山侯唐夫人,唐四太太,周夫人……济济一堂,全是熟面孔。
三夫人去了当阳,内院的事全由十一娘打点。
十一娘轻声慢语地迎着客。
黄三奶奶拉了林大奶奶:“看四夫人那身衣裳&039;
十一娘穿了件粉色小袄,紫色的综裙,只在耳朵上坠了一对小小的柳叶耳坠,端庄秀丽,温柔大方。
“她年纪轻,自然穿什么都好看!”
林大奶奶笑道,“要是换了你我,这种颜色怎么穿得出去&039;
“也是!”
黄三奶奶讪讪然地笑起恭问起慧姐儿的事来“……说跟着学针线的,学得怎样了?&039;
“阿弥陀佛!”
林大奶奶不由念了一声,“不枉我当时没脸没皮地当着众人的面求了一回。
总算愿意坐下来拿拿针线了&039;
黄三奶奶讶然:“真的!”
“真的!”
林大奶奶道,“那孩子回去后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我正担心着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想过来问问四夫人。
谁知道她却叫了妈妈给她找个简单的绣样子&039;
说着感慨道,“虽然说现在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可总比从前碰也不碰的强……”
正说着,忠勤伯府的甘夫人走了进来。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打住了话题,就看见十一娘微笑着迎了过去:“您来了!”
甘夫人笑容略有尴尬。
三夫人走的时候,除了三夫人的胞兄,甘家其他人都没有送行。
别说当时错在徐家,就是徐家有道理,今天是歆姐儿的满月,十一娘也不能让人家甘夫人下不了台。
她笑着引甘夫人往太夫人那边去:“……您可来的有些晚!黄夫人想斗牌,正少一个人呢!”
一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的样子。
甘夫人欲言又止,随十一娘去了太夫人那里。
五夫人正抱着孩子给几位夫人看,大家笑嘻嘻地望着孩子或说“头发长得好”
或说“嘴巴像今宽”
,在那里评头论足,场面很是热闹。
十一娘正要出声打招呼,甘夫人却突然拉了她的衣袖,低声道:“四夫人……本来是件好事。
可你们家三夫人一直不松口,偏生我们家大奶奶又是个拗脾气……这才一气之下匆匆说了这门亲事……”
说着,苦涩地笑了笑,“也是他们没缘分吧!”
然后转身高声道,“这是我们歆姐儿吧!”
融入到喧阗的气氛中去了。
第一卷 第273章 喜庆(下)
歆姐儿做了的满月,五夫人先是迫不急待地从照妆堂搬回了原来的院子,然后才和徐令宽带着孩子回了一
趟娘家。
晚上回来,歆姐儿身上挂满了五彩的丝线。
太夫人抱着呵呵直笑,数着丝线逗歆姐儿:“……瞧我们老侯爷多疼我们家歆姐儿啊!”
孩子满月第一次走外家,如果是女孩子,外家的亲戚、朋友就会每家送一根五彩的丝线给孩子。
丝线的多寡,代表外家来祝贺人数的多少。
五夫人听了笑道:“听说歆姐儿回去,几位出了五服的婶⺌婶、嫂⺌嫂都回去了——可热闹了!”
太夫人笑着点头。
坐在太夫人对面的二夫人就顺势抱了孩子——太夫人虽然保养的好,可毕竟上了年纪。
逗一逗还行,长时候的抱着只怕有些吃力。
太夫人没有勉强,就和立在一旁的十一娘说起三月三的事来:“……每年这个时候都要请她们过来热闹
一番的。
今年家里的事情特别多,”说着,她看了一眼五夫人,“更要请人来闹一闹,压一压才是&039;
是指晓兰母⺌子的暴毙吧?
“我正想为这个事和娘商量商量&039;
十一娘柔声道,“我看府里住年的帐册都有这个开支。正想来问问娘今年该怎么办?”
言下之意是指今年不要大办!二夫人听了就轻轻地咳了一声。
太夫人就朝二夫人望去:“你的意思呢?&039;
二夫人轻声道:“孩子才满月一一我看还是照往年行⺌事的好?&039;
古人讲究天命,认为每个人的福禄寿禧一生都是有定数的。
更讲究阴阳的平衡。
阴生则阳消,阴涨则阳殆。
如若随意打破即定的格局,在阴阳平衡的关系下,就有可能形成富多寿
少的情况。
她的意思是孩子还太小,过于奢侈会打破孩子天命的平衡,引起不好的后果!五夫人之前是想大办的。
一来是如太夫人所言,想冲冲喜气。
二来这是女儿出生后第一个女儿节一一虽说公中各种支出都有定制,歆姐儿过满月十一娘按旧例拿了五
十两银子,其他的费用都是他们自己出的。
但他们又不是出不起。
为了女儿,这点钱花得还是值得的!可听二夫人这么一说,她立刻改变了主意。
“还是二嫂考虑的周到。
娘,就照着二嫂的意思办吧?&039;
太夫人心里也是赞同二夫人意见的,之前没有立刻表态,是怕五夫人多心。
现在既然大家意见一致,太夫人微微颔首,吩咐十一娘:“那就照往年办吧!”
十一娘应喏着,徐令宜、徐今宽两兄弟来了。
互相见过礼,徐今宽立刻把女儿抱了过去:“今天有没有哭啊?&039;
他问五夫人。
五夫人走到丈夫身边,笑盈盈地望着女儿:“谁敢惹她哭啊!”
徐令宽听了眉开眼笑:“孩子不舒服了就会哭&039;
意思是说今天服侍的好。
大家听着都笑了起来。
徐令宜的目光就落在了十一娘的身上。
自从接手了家里的事务,十一娘多半的时间都在西花厅,纵是在家里,也常有管事的妈妈来示下。
他虽然赋闲在家,两人相处的时间反而没有从前多,更没有了从前的那种安宁一一他们今天还是吃早饭
的时候说了两句话。
只见十一娘穿了件桃红色薄袄立在太夫人⺌身边。
乌黑的青丝绾了个寻常的簪儿,只在耳边坠了颗小小的南珠。
静静地站在那里。
安谧从容的如耳上的南珠,有一种安静的美丽。
感觉到有人看着她,十一娘侧脸,看见了远远地站在门口的徐令宜他穿了件家常的靓蓝色杭绸袍子,双
手背立,身姿挺拔。
望着她的目光炯炯有神,又隐隐透着几份冬日般的笑意,让他的神色显得比平常都柔和了两分。
十一娘微怔。
王九保进⺌京后,常有人来拜访徐令宜。
徐令宜推托自己足痹复发,除了王励、马左文等几个老友,其他人等一律不见。
窝在半月泮画画、写字。
今天不知为什么,吃过早饭就去了外院,这时才回来。
难道有什么高兴的事发生了?
她思忖着,有些困惑地望着他。
十一娘生着一双好眼睛。
黑白分明,清澈明亮,如山涧的泉水般,让人看着心都澄净起来。
但有时又如夜空的星星,亮晶晶的,闪烁着莫名的光芒,让你好一阵猜……徐令宜仔细地打量着十一娘。
十一娘却有些尴尬。
觉得他的目光太过专注。
落在别人眼里还不知道会怎么说!她忙侧过脸去,眼观鼻、鼻观心地端正坐好,就听见耳边传了一阵大
笑,还有徐令宽问徐令宜的声音:“四哥,您觉得呢?&039;
语气里透着两份试探,两份小心翼翼。
徐令宜见十一娘神色侧过脸去,敛眉屏笑地正襟危坐在那里,又想到她刚才瞥自己一眼时慌乱的目光……
心中微微一笑。
明知徐令宽的语气有些不对劲,心绪却没有办法沉凝,话就不受控⺌制地脱
口而出:“你们拿主意就行了!我不要紧的&039;
徐令宽听了张大了嘴巴,半晌没有出声。
那边五夫人已娇⺌笑道:“娘,您可是亲耳听见了的——四哥答应了。
我们初二就开始,唱到初四。
德音班、长生班、结香社,每家一天&039;
话说到这里,己很是兴⺌奋,“到时候把周德⺌惠、庚长生、白惜香全请来。
这可是梨园界百年难遇的一桩盛事!”
“老四今天可真好说话!”
太夫人的目光一会儿落在徐令宜的身上,一会儿落在十一娘的身上,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徐令宜已明徐令宽所求何事,身⺌子微微僵了僵,很快又恢复了一惯的温和从容:“难得大家都高兴&039;
太夫人听了含笑点头。
二夫人却若有所思地望着徐令宜笑了笑。
当初说徐令宽“玩物丧志”
的是他,如今同意徐令宽请戏班在家里连唱三天堂会的也是他……徐令宜颇有些不自在,不动声色地转移
了话题:“我今天和白总管看了看黄历。
三月初十是好日子。
想就选那天破土动工。
早点修缮好了,也好早点搬进去过夏天&039;
“好,好,好&039;
太夫人听了连连点头,“那你们准备搬到什么地方住?&039;
修房子得请工匠。
男女授受不亲。
屋里的女眷自然不能住在那里,得搬个地方。
没等徐令宜开口,太夫人又道:“我看,就搬到垂纶水榭去住吧!那里虽然说是水榭,可当年你父亲在世
的时候喜欢在那里垂钓,在水榭后面加了一个三间的小院子。诫哥儿跟着谕
哥住在丽景轩。
贞姐儿暂时跟我住几天。
几位姨娘住到依香院去。
你们俩口子,虽不十分宽敞,也不算逼仄&039;
太夫人望着十一娘,“你看如何?&039;
花园里最宽敞的院子是妆照堂。
可晓兰母⺌子是死在那里的。
让她搬到那里去住,她心里多多少少有些疙瘩。
韶华院又在碧漪闸旁,到妆照堂的必经甬道与韶华院隔水相望。
这样一来,徐令宜进出就不太方便了。
太夫人这样的安排最好。
十一娘望向徐令宜。
这种事,自然得一家之主同意。
徐令宜也觉得太夫人这样的安排很合理:“就依娘的意思&039;
又道,“我看下个月初六宜乔迁,就那天搬吧!”
太夫人颌首。
十一娘说起贞姐儿的事来:“……还是让她和我们住一起吧!免得您这边又要挪地方&039;
“现在是春天,从水面吹过来的风冷飕飕的,临水的屋子不能住人&039;
在这一点上太夫人比较坚持,“总不能让她和你们住在院子里吧?&039;
贞姐儿大了,何况身边还有一堆丫鬟婆子,搬进去的确有些不方便。
但麻烦太夫人,十一娘又很是不安。
“让贞姐儿住我那里吧!”
一直坐着没有吭声的二夫人突然道,“也正好趁着这机会检⺌查检⺌查她的功课。
看她丢⺌了没有!”
太夫人略一思量:“也好,就让贞姐儿住你那里!”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等徐嗣谕等人来请安,太夫人一说,徐嗣谕没有做声,徐嗣诫还太小没有什么反应,贞姐儿则很高兴,只
有谆哥儿,拉了太夫人的衣袖嘟呶:“祖母,让大姐和我们一起住吧!”
徐令宜皱了眉头:“你姐姐是要跟着二伯母学琴练字,不是去玩的!”
谆哥吓得往太夫人⺌身边直躲,半天都不敢做声。
徐令宜看着就要考他的功课。
他现在跟徐嗣谕一起在族学里读书。
管儿子的功课,这是父亲的责任也是权力,后院的女人都不能说什么,包括太夫人在内。
谆哥战战兢兢地站在徐令宜面前,磕磕巴巴地背了几句《幼学》。
别说是徐令宜和二夫人了,就是十一娘也听出谆哥全然不在状态里——之前二夫人和太夫人都提前给他讲
过《幼学》,他背得也挺溜的,可现现上了几天学,却好像把之前学的都忘了似的。
徐令宽紧张地望着他。
五夫人拍着女儿,有些心不在焉的。
二夫人目露困惑。
太夫人看着着急。
十一娘只好朝着琥珀使眼色。
琥珀转身出去一趟,就有小丫鬟隔着帘子禀道:“太夫人,饭摆在哪里!”
第一卷 第274章 学堂
见谆哥背不出书来,徐令宜脸色有些不好看,但也没有多说什么,扶着太夫人去了东次间。
谆哥有些沮丧地垂头站在那里。
十一娘上前半蹲着问他:“是不是心里有些害怕!”
谆哥点头,眼睛里已有了泪花:“我会背。”
十一娘柔声道:“那我们找个时间背给爹爹听,好不好?”
谆哥大力地点头。
十一娘牵了他的手:“我们先去吃饭去!”
谆哥却不动:“要是我,我还是不会背呢?”即忐忑又茫然。
“我们不当着这么多的人,悄悄地背给爹爹听,谆哥也会忘记吗?”十一娘小声地问他。
谆哥的头垂得更低了:“先生问我,我,我也背不出来!”
十一娘暗暗心惊。
如果是这样,情况只怕有些不妙。
不过这时候,更不能打击孩子。
“那你背给我听,行不行?”十一娘试着问他。
谆哥考虑了片刻,才勉强道了一声“好”。
十一娘想起过年的时候,他当着大家的面背《幼学》
“我们先去吃饭。”她笑着抱了抱谆哥,“现在不想这些。好好地吃饭。要不然,你爹爹看见你拿
着筷子挑着米粒吃,又要生气了。反正书已经背不出来了,我们就先把饭吃好吧!”
“嗯!”谆哥小声应着,乖顺地由十一娘牵着往东次间去。
走在前面的二夫人朝后瞟了一眼。
可能是听了十一娘的劝,谆哥这次规规矩矩地吃着饭,举止间透着几份世家公子的从容不迫,反衬
着一旁的徐嗣诫狼吞虎咽的,丫鬟喂他,他又不肯,自己吃又掉了米粒在桌上,还捡起来塞到嘴里,看上
去很是狼狈。
太夫人眼中闪过一丝怜惜。
五夫人却侧过脸去,一副没有看见的样子。
徐令宜欲言又止。回去的路上小声地跟十一娘道:“我看搬到了丽景轩,还是找个借口让诫哥别上
桌吃饭了。先让管事的妈妈们训一训再说。”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虽然他们暂时还不懂,但做父母的应该帮他们维护才是。
十一娘也赞同,和徐令宜说起谆哥的事来:“……我私下问过他。他说有些害帕,所以背不出来…
…”
“害怕,害怕!”徐令宜听了眉宇间露出几份不耐烦来,“不是害怕,就是担心,要不就是紧张。
他今年都几岁了?难道能一直这样下去。”
提出问题而不能解决,最好还是别再提这个问题了。
十一娘笑着转移了话题:“说起来,三月三还是诫哥的生辰呢?”
徐令宜哪里记得,“哦”了一声道:“那就趁着这个机会给他办一办。”又道,“你看要花多少银
子,我让白总管拨过来。”
十一娘想到今天五爷和五夫人的态度…徐嗣诫要的不是张扬,是隐忍。
她拿了二夫人的话做借口:“孩子还小,大操大办的,容易折福。我看,到时候下碗长寿面就行了!”
“你拿主意就行了!”徐令宜望向贞姐儿牵着走在前面的徐嗣诫,“既然跟了我们,总不能让他受
苦才是。”
十一娘笑着点头,回到屋里就对前来问安的秦姨娘和文姨娘讲了搬家的事,又吩咐绿云去跟乔莲房
说一声。
文姨娘没有异议,秦姨娘却犹豫道:“我,我能不能先看看日子再搬。”
十一娘不解。
文姨娘笑着在一旁解释道:“秦姨娘在屋里供了菩萨的。”
十一娘虽然不信这些,可也不排斥别人信。
“那秦姨娘早些做决定。免得到时候耽搁了动土的日子。”
秦姨娘应声而去。半夜在院子里烧黄表祷告。
文姨娘回到屋子里却和秋红、冬红、玉儿等人连夜缝裤腰带。
“腰带在,人就在。要是腰带不在了,人也不用活了。”
“是!”秋红等人想着各自的腰带里有二十万两银子的银票,拿针的手都有些哆嗦。
乔莲房听了却是有些怔愣:“侯爷…搬到垂纶水榭,我和两位姨娘搬到依香院?”
“是啊!乔姨娘。”绿云笑道,“听说这是太夫人的主意。”
乔莲房发了一会呆,让绣橼赏了绿云两块碎银子,然后送她出去。
绿云看着心里有些发寒,回去回十一娘:“破天荒地了赏了我银子!”
“赏你你就接着吧!”十一娘笑道。
总不能因为天要下雨就日日把伞撑开吧!
她的日子还要照过的。
绿云应“是”,给十一娘沏了杯热茶——她正和琥珀誊写三月三宾客的名单,来宾都是按旧例拟定
的。
十一娘发现琥珀的字越写越好。
“再练练,可以写请柬了。”语气很欣慰。
琥珀抿着嘴笑了笑,脑子里却着红绣的话儿“…雁容听说夫人喜欢断文识字的女子,所以每天早上
起来要练一个时辰的字。风雨无阻,霜雪不停呢!”
她这是盯着滨菊走后的位置呢!
琥珀想起了滨菊……
“夫人,滨菊姐是九天回门,还是十二天回门?”
如果九天回门,那就是三月初三,如果十二天回门,那就是三月初六。
“我让她满月回门。”
琥珀听着一怔。
十一娘笑道:“我当时也没有想到。只是觉得她住的远,这样一来一去要花上一天的功夫。而且到了三月
底,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她还可以踏踏青。”
琥珀听了笑起来:“滨菊姐姐真是个有福气的。”
心里却在想,夫人这样念旧。看到样子要多和竺香走动走动才好。
这府里聪明的、伶俐的不知凡几……
而此刻的十一娘望着那大红洒金纸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神色却有些恍惚。
又是一年三月初三。
她第一次见徐令宜,也是三月三!
那天发生了很多的事。
先是十娘突然出现,然后发生了小院事件。
三月三。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个寻常的踏春良辰;对很多人来说,则是人生的转折点。元娘、乔莲房、十
娘、兰亭、曹娥、林明远……甚至文莲,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在她脑海里掠过。
十一娘根狠地摇了摇头,把那些记忆甩开。
对于往事,她很少沉溺于其中。因为伤心、后悔都没有用,时间总会拽着人住前走。
她吩咐琥珀给她找几件朴紊些的衣裳:“明天早上我们去看看谆哥!”
琥珀很是吃惊。
徐家的族学叫承训院,在外院的南北角。说的是族学,实际上徐家目前只有徐嗣谕和谆哥在那里读书,另
外个、八个学生都是一些京中小官或是公卿旁枝的子弟,虽然不至于复杂,可毕竟有外人。
“我觉得谆哥的情况有些不对……”十一娘却没有过多的考虑这些,她沉吟道,“怎么说先生让他背书也
背不出来……对着侯爷他是害怕……难道也怕那位先生不成?”
“要不要找二少爷来问问?”琥珀道,“二少爷和四少爷在一起读书,应该知道些事!”
“毕竟是自己的先生,”十一娘轻轻摇头,“纵有什么,二少爷也不好说。何必为难他。我们悄悄去看一
看再做计较。”
琥珀应喏,给十一娘找了一件她在娘家时穿的湖色素面褙子。
徐令宜回来了——他刚才去了书房。
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临波和照影。两人手里各捧着几个纸盒子。
他指挥临波和照影把纸盒子放在了内室的炕几上。
十一娘上前曲膝行了礼,笑道:“侯爷这是拿得什么?”
徐令宜招她过去看:“小五做的。说是房子的模型。今天中午送过来的。”然后指给她看,“这里是窗户
,这是门,这是正厅……”做得惟妙惟肯,连窗棂是冰裂纹还是梅花纹都一清二楚。
“五爷真是厉害!”十一娘真心地赞叹。
徐令宜却道:“要是他能把这些心思花一半到差事上就好了。”
十一娘到能理解徐令宽。
反正干好干坏一个样,还不如把心思花在自己感兴邀的地方找些乐子。
徐令宜又跟她说了些哪里准备栽树,哪里准备种花的事。
十一娘的兴致也来了。
两人说了半天,到听见更鼓的声音才歇下。
第二天,十一娘随意绾了个纂,带着琥珀和绿云,还有三、四妈妈去了外院族学。
因事先吩咐悄悄的去,一行人从后院进去,十一娘在屋后的窗棂下听。
屋子里鸦雀无声,先生正在讲《大学》里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他声音铿锵,语气严厉,学问也还可以。引经据典,触类旁通,洋洋洒洒讲下来,言之有序,详略得当。
不足之处是内容生硬、刻板,不大能引起人的兴趣。期间他点了几个学生回答问题。有的回答的好,有的
回答的差。回答的好的他保将沉默,回答的差的却当场就训斥了一顿,而且语气尖锐,语词激烈。
十一娘轻手轻脚地离开了族学。
吃了晚饭送谆哥回他住的地方,让他背《幼学》自己听。
他一口气背了六章,连停都没有停顿一下。
晚上十一娘问徐令宜:“您不是说要给谕哥他们换个先生的吗?换了吗?”
徐令宜摇头:“没找到合适的。这个虽然学问一般,但胜在为人正直端方。又不是要考状元。暂时先教着
吧!”
既然是看中了先生的人品,十一娘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第二天一早让人带信给罗振兴,让他无论如何都
抽空来一趟。
第一卷 第275章 三月(上)
早上等送信的人走后,十一娘又把常学智叫来:“去打听一下,中山侯唐家族学的请的先生现在的束修是
多少?”
她派出去送信的人中午才回来,同行的还有罗振兴。
“你大嫂说你有急事找我,差人把我从我馆里叫回来。”
十一妹做事一向好整以暇,很少这样急切,他的表情有些凝重,“可是出了什么事?”
十一娘请罗振兴到东次间说话。
把谆哥的情况告诉了他:“……想请大哥把赵先生推荐给侯爷!”
罗振兴有些犹豫:“我听说翰林院金大人等推荐了好几个先生侯爷都不满意……”
“赵先生的叔叔是柳大人的门生,想来家学渊源。”
十一娘道,“我们家誉哥那样的混世魔王都对赵先生推崇倍至,想来教学生也很有一套。谆哥耽搁不起
时间了。越拖他越没有信心,越拖侯爷越不满意。”
正说着,常学智转了回来。
十一娘也不避罗振兴,把他叫了进来。
他机敏地罗振兴行礼。
回十一娘的话:“……中山侯家请的先生一年的束修是十二两银子,四季衣裳各一套,配一个小厮。”
兄妹两人就对视了一眼。
赵先生原来在中山侯家的束修是一年十五两银子,现在是十二两。
以他们家对人的苛刻还愿意多出三两银子请那位赵先生……十一娘和罗振兴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淡淡的
坚持。
罗振兴更拍胸道:“这件事就交给我了!”
亲舅舅出面自然比她这个继母出面好。
“至于束修什么的,都好说。只要赵先生满意。”十一娘沉吟道,“至于侯爷那里……就说您很关心谆
哥的学业,我们兄妹碰到说起.您就起了心思!”
罗振兴心领神会:“放心吧,侯爷那里我知道怎么说的。”又道,“怎么没见侯爷?”
“他在外院,”十一娘把家里准备加盖厢房的事告诉了罗振兴,“……今天有木料运过来。”
“几个孩子要是跟你住,的确窄了些。”罗振兴点头,和十一娘说起谆哥来,“又不是不会背书,怎么
会怕先生?”十分不理解。
十一娘也没办法⺌理解:“是啊!”她小时候就盼着上学考⺌试,可以在父母面前炫耀一番,也让父母
可以炫耀一番。“以前只是听说……”
“以前听说过?”罗振兴诧异。
十一娘知道自己漏了口风。
忙含糊其辞地道:“以前好像听谁说过。说有的人特别害怕见到先生!只是没见过……”
正好有管事的妈妈来示下,她忙转移了话题,“……后天就是三月三,家里准备请了德音班,长生班和
结香社来唱堂会,事多如牛毛。”
罗振兴听了起身告辞:“那你忙你的。小心身⺌体!”
十一娘留他吃饭:“……也不急这一时。”
罗振兴听到消息就赶了过来,想着下午还要去馆里上学,也不推辞。
十一娘早吃了午饭,让厨房里做了四个荤两个素一个汤过来招待罗振兴。
罗振兴刚坐下来,徐令宜来了。
“什么时候来的?”他责怪十一娘,“怎么也不让人喊我一声?”
“是我让十一妹别喊的。”罗正声怕徐令宜误会,忙笑道,“听说你正为家里加盖厢房的事忙着,所以
没让叫。”
徐令宜听了嘱咐十一娘:“把上次宫里赏的那个太白露拿来。给我添双筷子。”
罗扳兴忙道:“我下午还要去馆里,酒就免了!”
徐令宜也不勉强,接了筷子陪着罗振兴吃了小半碗饭.然后去了西次间喝⺌茶。
“谆哥上学都有大半个月了,我特意过来看看。”摘日不如撞日,罗振兴索性道,“可听十一妹那口气
,好像不太妥当?”
徐令宜看了十一娘一眼,苦笑道:“也不知道随了谁!你姐姐聪明伶俐不在话下,我也不是这种胆小懦
弱之人。”
罗振兴趁机提了赵先生:“……要不,我帮着问问赵先生的意思?”
徐令宜却没有太大的兴致:“到时候再说吧!”
罗振兴心里暗暗着急,却又不好多说,闲谈了几句现在最热门的朝政——开诲禁的事,看着时候不早,
起身告辞了。
徐令宜不免说十一娘:“谆哥只是一时不适应,时候长了就好了。也不用说给振兴听吧!”
“妾身这不是着急吗?”十一娘把谆哥当着她能流利地背诵《幼学》的事告诉了徐令宜,又嘟噜道,“侯
爷板了脸连妾身心里都害怕.别说是谆哥了!”
徐令宜一时无语。
而十一娘见他没有做声,顺势劝道:“侯爷,大哥也是为谆哥好。侯爷好歹把人kan了再说。也免得辜负
了大哥的一片好心。”
说着,微微叹了口气,“何况这也只是大哥一家之言。人家赵先生愿不愿意来还是两说。”
徐令宜听了不免挑眉。
十一娘为赵先生造势:“赵先生离京的时候就有人慕名请去做西席。他当时以受三婶之托送五弟、六弟
回山西为由推了。所以大哥听我说谆哥怕先生,又想起五弟、六弟的顽劣来,这才动了请赵先生的心思。”
徐令宜果然有了兴趣,微微颔首:“那就见到了人再说。”
有机会试一试总是好!十一娘松了口气。
徐令宜的目光却落在了炕桌上她写了一半的信。
“给甘家七小⺌姐的!”十一娘笑着解释,“她后来邀请我去家里做客……这次想请她过来热闹热闹…
…三月二十六是出阁的日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来!”语气却透着几分帐然。
是那年三月三初女儿节认识的吧!徐令宜想到那年发生的事,眼神微暗。
安慰十一娘:“梁家在燕京。以后有的是机会!”
十一娘见他神色不虞,笑着转移了话题:“我也是这么想。所以写封信给她。kan她能不能来。”
徐令宜不想多提,问起十一娘准备的怎样了:“……要是实在忙不过来,就让照影来帮帮你。他原是回
事处的,我kan着机敏,这才带在身边的。平常跟着我也没少见识。”
是怕她能力不足没办法撑这么大的场面吧?
十一娘笑道:“都是按着旧例办,管事的妈妈们也都有经验,想来不会出什么大事!”
心里虽然十分感激,却不敢接受一一把照波带在身边肯定是事半功倍。
可落在有心人眼里,会成为攻讦她的理由。
徐令宜见她目光⺌明亮,精神饱满,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不好多说,只是事⺌后叮嘱照影到时候多kan
点,有什么事帮着跑跑腿。
下午,五爷把三家戏班的曲目送了过来。德音班唱《绣襦记》,长生班唱《綄纱记》,结香社唱《破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