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七爷第2部分阅读

      七爷 作者:rouwenwu

    这个人的时候,那种爱恨交织、拿不起放不下的心思,好像忽悠一下便消散了似的,胸口空空荡荡的。

    赫连翊见他睁着一双被烧得水汪汪的大眼镜,迷茫的样子,忍不住伸手指在他额上点了点:“北渊?”

    景七眨眨眼睛:“啊……是,我知道。”

    “你知道什么?”赫连翊啼笑皆非,正好平安端着药碗进来,他顺手接过来,叫他侍立在一边,亲自把景七抱起来,要喂他喝。

    少年的身体贴过来时带着一股温热的气息,景七来不及细想,下意识地想要躲开,忍不住往后靠了一下,全身都崩了起来,抬起一只手臂挡在身前。

    做完这个动作,他才想起来,自己这时候和赫连翊还没有闹翻,正是年少亲厚的时候,这严加戒备的姿势实在过了,只觉得自己脑子烧得晕晕乎乎,里面一坨浆糊一样,前世的记忆和今生的情形乱作一团。

    赫连翊却没多想,见他白着一张脸往后缩,以为是他不愿意吃药,便强行拎过他的后颈,笑道:“躲什么?多大的人了,还怕喝药?”

    景七赶紧就坡下驴,忙做出怕苦不愿意吃药的样子,眼珠往黑乎乎的药碗里扫了一眼,又抬头看看赫连翊,继续往后缩。

    赫连翊低头尝了一小口他的药,回头对平安说道:“去给你家主子端些蜜饯来。”

    平安不知为什么,从心眼里怕这个和谁都和风细雨的太子殿下,不敢废话,忙应了一声,把小桌上的蜜饯端过来。

    赫连翊哄着景七道:“我尝过了,不苦的,就几口,喝完就给你蜜饯吃,好不好?”

    景七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顿时明白了何为“心为形役”,默默地抓住药丸的一个边,就着赫连翊的手喝了下去。

    和赫连翊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几句话,多半是赫连翊旁敲侧击地劝,景七心怀鬼胎地应付,药里有些助眠的东西,喝下去片刻,他就觉得眼皮有些沉,赫连翊坐在他床边,轻声道:“你睡吧,我看你睡着再走。”

    景七于是配合地合上眼,耳畔只听见那人一声叹息。

    他当然知道赫连翊为什么叹气,皇后早薨,皇上除了治国,对什么都感兴趣,大皇子和二皇子以狗咬狗为毕生乐趣和事业,大臣们内斗起来一个比一个精明强干,做事起来一个比一个烂泥糊不上墙,废物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如果赫连翊真的像他表现的那样,温文尔雅窝窝囊囊地也就罢了,可偏偏他不是。

    再没有谁比景七更清楚,这男人胸中是万里河山,是个生下来就注定登临绝顶振作乾坤的。有时候景七甚至怀疑,那一辈子最大的乐趣是听上书房的扁毛畜生把将相们都骂过一遭的皇上,是踩了多大的一坨狗屎,才立了这样一个太子。

    屋里寂静无声,赫连翊身上传来淡淡的熏香气息,景七迷糊了片刻,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就睡过去了,到傍晚时候才被平安推醒,发了身汗,烧已经退了,人也清醒了些。

    这是老王爷的头七夜,宾客都已经有人打点过了,眼下宾客都走了,孝子要守灵堂,景七草草地梳洗了一番,便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平安要伸手来扶,景七摆摆手:“不用,我没大碍了,带你的路吧。”

    灵堂里有一股子阴郁的气息,门口挂着大白灯笼,风吹一吹,便抖上一抖,直通幽冥似的,老管家早早地等在那里,备好了香、纸、大烛等物。

    见他过来,便叫人拿了狐裘来,让他晚间披着。

    景七投过狐胎,受过扒皮抽筋之苦,一件此物心里便膈应得很,又不好驳了老管家的面子,只微微皱皱眉,仍是老老实实地站住了,叫老管家哆嗦着一双手给他披好。

    然后伸出小手偷偷摸摸地在上面抓了几下,心说苦了这位兄弟了,今晚上烧纸多给你一份,叫你好拿去,地府中也打点打点,下辈子别顶着这样的皮囊过活了。

    老管家拉着景七的小手,把他带到灵位前,俯下身道:“小王爷,给老王爷磕个头吧,往后这王府里,便得您当家了。”

    老人的脸上带出一股子风烛残年的无奈来。景七随着他的手跪下来,规规矩矩地给那早忘了长得是圆是扁的便宜父王磕了几个头。

    头七是游魂回来辞灶之日,他不知道那一心追着亡妻去了的老头子还记不记得人间还有个儿子这件事,也不知道自己如今还了阳,还见不见得那阴间魑魅,心里倒怀着些许念想。

    虽说没什么感情,可如今重活一遭,见些故人,到底……也总是好的。

    正这当,有小厮进来报,说平西大将军来访,老管家便去看景七,景七一怔,忙道:“快请。”言语间竟有些激动。

    这位平西将军冯元吉还是老王爷活着的时候,不多的几个朋友之一,算起来景七还得叫他一声师父,那点半吊子的功夫就是冯大将军给启蒙的。

    片刻,一个精壮汉子大步流星地就走进来了,平安在后边一路小跑地跟着。

    景七知道他不拘惯了,见他也不行礼,只是略微有些惨淡地笑笑——他记得清清楚楚,冯元吉的寿数快到头了。

    冯元吉以为他是父亲新丧,叹了口气,蒲扇般的大手伸过来,摸摸他的头,道声:“苦了你了。”便也对着老王爷的灵位拜了拜,景七这才还礼,然后对平安说道:“再给大将军拿个蒲团过来。”

    老管家张张嘴:“这……”

    景七摆摆手:“不妨的,拿来就是了,你们都下去吧,我跟将军说说话。”

    老管家为王府尽忠了一辈子,自来最是规矩,虽然景七这年才不过十岁,在他心里,老王爷没了,小主子便是说一不二的,到底没多话,躬身退下了。

    灵堂里只剩了火盆和两个人,冯元吉一屁股坐在蒲团上,他是个粗人,只会打仗,想了半天,不知道怎么说,有些笨拙地道:“明哲这老小子,活着的时候也不济事,如今已经去了,你……你这纸糊一样的小身板,还得自己多珍重着。”

    景七挑起嘴角笑笑,伸长了腿,也放松着坐在地上,有一搭没一搭拽些纸钱丢到火盆里:“我好着呢,倒是将军你要离京了吧?”

    冯元吉一愣,抬眼看他:“你怎么知道?”

    第四章:浮生荣华

    前生这时候,景七还是个真真正正地小小少年,一夜间没了父亲,七分是怕前路茫茫无处可倚,三分是伤怀身世感极而悲,小孩子想不开的事情太多,积在一起,就病得一塌糊涂,连头七夜都没能为老王爷守成,所以不知道有冯大将军趁夜到访这么一出。

    冯元吉与老王爷是多年的交情,他又是个不拘俗礼的人,踏星而来祭奠故人,倒露了些许这虚情假意的年头里,难能一见的真情来。

    想不到这一世,倒是能见他离京前的最后一面。

    见问,景七倏地一笑:“我好歹是太子侍读,如今太子已经到了听朝的年纪,大大小小的事,虽不该我听,好歹也知道一些。”

    冯元吉“嘿”地一笑,叫景七一句话无意点中心事,那一刻脸上的悲愤之意,竟连收都收不住,只是他自来是个刚硬汉子,不愿在这稚子少年面前流露,当下只是扭过头去,望着灵堂外暗淡天色,沉默半晌,才控制住声音神色,压着嗓子,尽量平静地说道:“连你一个小娃子心里都记挂的事,该听的人却偏偏听不见。”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景七眉心一跳,还未来得及开口,却见冯元吉转过头来,沉声道:“这话我说出口本是不该,你便当做没听见,知道么?”

    灵堂里白烛随着微风微微闪烁,火盆里烧着半张纸钱,那少年的脸色也仿似凭空借了几分火气,静静地坐在那,一双眼睛点漆似的,深深地望过来,竟像是他什么都知道一样。冯元吉看得心下忍不住一软。

    他当景北渊是半个子侄,眼下景明哲撂了挑子,他又要远走南疆,这一去不知是生是死,只觉这早熟聪慧的少年披麻戴孝地在灵堂里的样子,分外单薄孤寂。

    于是放柔了嗓音:“南疆叛乱,皇上方下旨令我平乱,此去……此去恐怕天长路远,我不在京中,照应不得你,你好自为之。”顿了顿,到底不放心,又叮嘱道,“我知道你向来与太子亲厚,太子也是个好样的,只是……”

    冯元吉虽然书读得不多,到底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说这话时将吐未吐,景七却明白了他的意思,当今皇上看似春秋正盛,不过是个被声色掏空了身子的花架子,这江山尚不知谁来做主,到时候三位皇子有得好斗,冯大将军这是怕自己搅合进这摊烂泥里。

    景七轻轻一笑,往火盆里添了些许纸钱:“我不过靠着祖荫顶着虚名的一个闲散王爷,又是个黄口小儿,养在这帝都里,偶尔给皇伯父些承欢膝下的乐儿,在诸位大人眼里,跟上书房那‘督察御史’大人一路货色,好好儿的谁还把我当回事?大将军多虑了。”

    那“督察御史”大人便是眼下皇上最宠的、把文武百官都差不多骂过一遭的八哥鸟,可冯元吉听着这孩子似讥带讽言语,心里却一沉,心道他才多大的人,便有这般思虑?

    端详着他低眉轻笑的模样,悠悠沉沉,竟没有半分少年模样。

    景七道:“我是不妨事,将军可知,南疆一战,乃是死局?”

    冯元吉心下一震,忍不住脱口问道:“怎讲?”

    “南疆虽小,可自当年太祖得天下,趟平九州而朝昔日同列时起,这块地方便如骨鲠在吼,太宗好武,在位三十六年,两回北征,叫那北漠蛮人俯首称臣,却到底饮恨南州,英雄末路。南疆之地多山多恶水,瘴气密林,行路不便先放在一边,但是我中原将士们水土不服便够喝一壶的,何况……”

    自然不用他讲史,冯元吉接到圣旨那刻开始,便抱了死志,只未想到被这少年说了出来,不由打断他道:“这话是谁教你的?”

    景七随口搪塞:“周太傅。”

    冯元吉摇摇头,太傅周自逸名字叫得飘逸,却是第一等古板的人,开口三句不离圣人言,断断不会和孩子妄议当朝之事,况且他一介书生,酸腐文人,也不见得就懂得这征战之中道理。

    景七但笑不语。

    冯元吉有心听他说,便道:“你继续说下去。”

    景七却有些费力地起身,一动,头还是有些昏沉,勉力稳住身形,站起来把灵堂的门合上,又坐回原位,像是干了重活似的长长舒出口气来,缓一缓,才压低声音道:“当今圣上耽于玩乐,看似荒唐,心里也不是不虚的……”

    话还没说完,冯元吉便厉声喝道:“当今圣上可是你妄议的?这话大逆不道!”

    景七伸出手,轻轻往下压了压,示意他稍安勿躁,素色长袖带起一缕清风,将军疾声厉色,少年却丝毫不为所动,继续说道:“……故此必要做出些事情来写进史书,也好显得他守着社稷有些功绩,将军不是外人,北渊直说,那些人——惦记着你手上那半块兵符已久,偏你是铜墙铁壁软硬不吃,你又拥兵自重,必然遭人忌讳,所以揣摩上意,要借此除了你去。冯大将军,这话可有错?”

    冯元吉寂然不语。

    景七叹了口气:“我不过是个不肖晚辈,说这些逾了矩,又大不敬,本万万不该的,可是……”他修长而显得过于纤秀的眉一挑,竟显出些许凌厉来,冷笑一声,“大将军,你不为自己,难道便眼看着皇上受小人蒙蔽,自毁长城么?”

    冯元吉看着他,脸上晦暗一片,神色看不分明,半晌,才幽幽地叹了口气:“明明是个孩子,却为什么总要操大人的心,说大人的话呢?”

    “若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我就是当一辈子孩子,也无妨的。”

    冯元吉不理会他这句尖锐到诛心的话,只是轻声问:“那依你的意思,我又该如何呢?”

    景七才要说话,却又被他竖起手掌打断。

    “不,你不必说了。”冯元吉打量着他,带着许多感叹,“北渊,你这样子像你母亲多些,唯有一双眼睛随了明哲,可性子却谁都不像。”

    他站起身来,负手身后,居高临下地看着那跪坐在那里的少年——身量尚未长足,经此大变,又形容瘦弱,眉目精致得像个女孩似的,可坐在那微微仰着脸回望自己的样子,却不知为什么,说不出的笃定,让他生出一种同辈论交似的错觉。

    不过是……错觉。冯元吉心里清楚,景北渊究竟只是个深宫里长大的孩子。

    “这些话,我本该过上两三年再告诉你,只是……恐怕来不及了,你心智早熟,想也听得懂,只是听进几分,我不强求。当初明哲将你送进宫去,我便不十分赞同,可他三魂已去了七魄,怕是难以照料你周全,看见你又想起你先王妃,只徒增伤心。我本想将你接到我那里,可我冯某,虽然名头响亮,人人巴结一句‘大人’‘将军’的,到底也不过是个行伍间出身的粗人,当年你不过周岁,我抱在怀里,都唯恐碰坏了你,南宁王府的小世子是何等金贵,落到我手里,恐怕养不活,便打消了念头,想着等你长大些……”

    冯元吉极少这样耐着性子长篇大论,景七一字不敢漏地听着,突然发现,失去这个长者时太早,早到自己其实根本不了解这个人。

    “却是等不到你长大了。”冯元吉自嘲地一笑,声音突然严厉起来,“你生于富贵乡中,长于妇人之手,都是因缘际会,本没什么,可你不能忘了,你生来是个男人!”

    景七一愣……这从何说来?

    冯元吉转过身来,目光如炬地看过来:“景北渊,男儿生于世间,不求闻达诸侯,但求顶天立地,不求富贵荣华,但求生死无愧。我冯元吉食君之禄,愧应人一声平西大将军,做的乃是攘夷平内,守关镇贼之事,你于宫中所见的那些鬼蜮伎俩、乌糟腌赞之事,嘿,我冯元吉非不能,只是不屑!”

    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掷地有声,景七却久久不肯接话,灵堂内只有火盆里偶尔发出的“噼啪”声,两人一大一小,一坐一立,沉默良久。

    景七才幽幽地接道:“大将军,过刚易折。”

    冯元吉一哂:“宁折不弯。”

    景七恍然觉得,这站在那里的男人,比记忆中的还要高大,向来刚愎自用,不听劝,不纳言,一条路哪怕通的是黄泉也走到黑,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见了棺材也不落泪,分明是茅坑里的一块臭石头。

    却……也当得起一句铁骨铮铮。

    英雄末路也仍是英雄,景七自嘲一笑,倒是自己不舍得这样的人才,出言无状,唐突了他。

    冯元吉叹了口气,神色柔和下来,蒲扇一般的手伸过来,摸摸他的头发:“你小小年纪,别学那些人……”

    别学那些人什么?他呆了呆,竟不知该如何把这话往下接,别学他们满腹机关算计、阴鸷人行阴鸷事么?

    可这孩子……和自己到底是不一样的。

    “大将军。”孩子一声带着奶气的轻唤叫回了他的神智,冯元吉心里一软,心想难为他小小年纪便知道忠j贤愚,又是为自己着想,一番话是重了,倒怕这本就思虑过重的孩子多想,于是放柔了神色应了一声。

    景七想了想,知道这冯大将军到底和自己不是一路的人,于是到了嘴边的话,便咽了回去,只轻声道:“大将军,南疆路远,多多保重。”

    这世道就如那残红遍地的暮春,局中人叫乱花眯了眼,看不见那张牙舞爪而来的苦夏。上无明君,下无贤臣,而他纵然转世而来,也不过无权无势的一个毛孩子,一声南宁王爷加身,却和那穿金戴银的伶人木偶没什么区别。

    具是无可奈何。

    拦不住他慷慨赴死,拦不住这摇摇欲坠的大庆江山——

    这年年底,南疆大捷的消息传来,冯元吉不愧绝世名将——南疆大巫师议和,同意将自己的继任者巫童送上帝都为质,举国欢庆。

    唯一所憾,便是大将军冯元吉战死,大庆官兵四十万,精锐几乎尽数折在南疆。

    然而对于帝都高堂大殿里坐着那个最最金贵的男人来说,这也不过是胜利背后的小小阴影,四十万人和一个将军,买他一个虚名留青史,也算死得其所了。况且没了那男人横眉立目地上谏挑他的毛病,日子也舒爽起来。

    大皇子赫连钊终于有机会在那如铜墙铁壁的军权中插上一手,更是得意非凡。

    年关将近,皆大欢喜。

    都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可也有千里之堤,溃于蚁|岤。

    不过一个外力风波,一个从心上烂起罢了。

    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帝都依旧歌舞升平。

    第五章:虚以委蛇

    也不知道是不是做惯了一缕游魂,或是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比较嗜睡,连续好几个月,景七总觉得身上懒得很。

    平安觉得他们家这位爷简直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在冬三月,人模狗样地过着猪一样的日子。

    在皇上那告声病,除去偶尔例行请安,基本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比那别家小姐还“规矩”几分。

    上一世为人,景七心里挂念着赫连翊,从懂事开始,就习惯了凡事为他多想几分,先太子之忧而忧,后太子之乐而乐,劳心费力鞠躬尽瘁,简直把没机会孝顺自己亲爹的心气儿全用在了太子殿下赫连翊一个人身上。

    到了这一世,心里执念一样的人突然没有了,空落落的,可是也轻松了很多。

    反正景七想得开,眼下他还小,这大庆虽然说是打根儿里烂了,毕竟外面还有个光鲜繁荣的壳子在,一时半会倒不了牌子散不了伙,真等内忧外患开始露出苗头的时候,太子党也差不多翅膀硬了,到那天,就算天塌下来,还有他们扛着呢。

    他忽然就明白了皇上为什么二十年不早朝,人生最适宜不过,不过清欢二字——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起来草草吃两口东西,练练字,兴致来了题几首歪诗,摆摆棋谱,翻翻闲书,从山水地理志到民间话本市井传说无所不读,看一会眼酸了就歪在塌上接着睡上一会。

    据平安计算,自家王爷虽然“读书”的时间很长,看起来像是小小年纪就知道用功的样子,可每回进来添茶水的时候,至少十之七八,他都是闭着眼拿眼皮“看书”的。

    实在是将混吃等死发挥到了极致。

    进了王府,好像时间都被拖长了似的。

    越懒越睡,越睡越懒。

    到最后,赫连翊得了闲出宫看他时,都觉得不对了。

    可怜殚精竭虑的少年太子,每每到了南宁王府随口问一句“你家主子呢?”得到的答复总是无外乎几样:“已经歇下了。”“还未起身。”“在书房小憩。”“在后院养神。”

    地点随到访时间不同而时有变动,做的事情却只有一个主题——睡觉。

    时间长了赫连翊还以为他生了什么毛病,特意带了太医来看,诊脉的时候太子殿下紧张兮兮地在旁边守着,不时问一句:“怎么样了?”

    “这……”太医顿了顿,其实一进门,不用诊脉,光是观察面色,就知道这南宁王爷好吃好睡屁事没有,不过总不能这么说出口,因为会显得他比较没水平,于是胡太医装模作样地摩挲了一下自己的下巴,拖长了音,慢腾腾地说道,“《素问》中曾言,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人之七情六欲无不生气,生气则肺腑不调……”

    他絮絮叨叨引经据典个没完,赫连翊虽然不明白他说了什么,却明白景七这“病”的水分实在是有点大,于是面色不善地瞟了他一眼。

    等客客气气地叫人将老太医送了出去,赫连翊才回过头来,意味深长地问道:“病得不轻?”

    景七一本正经地说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臣这病症虽然要不了命,可也治不好,太医东拉西扯,其实是因为力所不及。”

    赫连翊挑起眉看着他:“是什么病?”

    “前朝曾有《问石》一书,相传是一位姓杜的神医毕生所着绝学,其中第九篇专门记载疑难杂症,上面记载了一种病症,叫做嗜睡症。这病罕见得很,世上百年也不过遇到几例,胡太医年纪轻,没见过其实也正常。”

    赫连翊似笑非笑地听他掰,看着这小孩摇头晃脑像个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也不打断。

    景七连草稿都不打,侃侃道:“患上嗜睡病的人,开始和常人无异,就是贪睡懒散些,随后终日昏昏,一闭眼,就能睡上一天一宿,雷打不动,等再过些年,就可落入长眠,不食不饮,少则三五十年,多么……”

    “多了有多少?”赫连翊端了碗茶,坐在一边听他不着边际地扯。

    景七眼珠一转,笑道:“听说最长的,能睡上六十三年不醒。”

    赫连翊觉得这漂亮少年那一瞬间,脸上好像闪过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色,似讥似讽、又带了几分玩笑的意思,然而只是一纵即逝,快得叫他觉得眼花看错了,眨眨眼,就剩下小骗子一张惫懒不堪的脸,怎么看怎么憋气,于是顺手将他放在一边的书卷起来,伸手便去敲他的头:“嗜睡症?我看是懒病吧?”

    景七边笑边躲。

    他已经从一开始的抗拒和不适应,慢慢地习惯了这少年间无所顾忌的亲昵打闹,只是偶尔会生出某种类似于“曾经我和这人还有这样心无芥蒂的时候”之类的感慨。

    无常鬼办事太无常,眼前这人,将来怎么经天纬地、怎么心狠手辣翻脸无情,现在在景七眼里,也不过是个咬着牙不肯甘心、不肯低头的倔强孩子。

    赫连翊毕竟比他大几岁,没一会就逮到了他,按在怀里好一阵揉搓,把景七一张小脸都给掐红了才放开,恨恨地说道:“你跟父皇别的没学会,倒学会了一条,神龙见首不见尾。”

    子不言父过,何况他老爹再不着调,也是张张嘴就能砍人脑袋的皇上,景七叫他突如其来的口无遮拦惊了一下。

    赫连翊人前向来稳妥谨慎,是个一步不肯多走,一句话不肯多说的主,一句话要不是在腹中九曲十八弯地滚上一番,绝不肯轻易说出来。

    可他现在毕竟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胸中城府还没完全建成,景七不在宫里,他就连个能说句真心话的人都没有,不是憋得紧了,也不至于这么口不择言。

    赫连翊一出口就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心想幸亏北渊也不是外人,于是叹了口气,把话题揭过:“我看你在王府里倒是快活得很。”

    景七沉默了半晌,这才说:“太子,本朝皇子伴读,大多是世家子弟,还没有袭了位的先例。父王早逝,如今……我便是读书,按规矩,也应该是王府里自请西席……”

    他顿住话音,看了赫连翊一眼,大庆世家不讲年龄,一直是父子相承,父亲去世,爵位就传给嫡长子,不管那孩子是十岁是五岁,承了位,也就算是成|人了。

    可是景七毕竟从小就是在宫里长大的,他要真是想继续把这太子侍读做下去,也顺理成章,不算大事——就像上一世。

    除非是他自己不乐意,才找这么个借口,赫连翊心里明白,不由得凉了半截:“北渊……”

    景七自己觉得早不是什么少年人,没那个少年心气,不想再和他们这群人劳心费力——当然更主要的是,不想再和这位未来的九五之尊有太多牵扯,可是不牵扯是不牵扯,也不能得罪了他,心里转了转,于是说道:“太子可知,我父王头七那夜,什么人来过?”

    赫连翊一怔。

    “是冯元吉冯大将军。”景七低低地说,手指轻轻地在桌沿上敲了敲,垂了眼。

    赫连翊这才回过神来,脸上沉痛、惋惜的神色一一闪过,半晌,才冷笑一声:“我大皇兄……真是好样的。别的本事没有,栽赃嫁祸,祸国殃民真是他认了第二,没人好意思说第一。”

    他猛地站起身来,负手在房中走了几步:“眠龙不醒,虎落平阳,豺狼横行,要是我……嘿!”

    要是什么,他没说,少年所有的悲愤都化在那一声咬牙切齿的冷笑里,一张侧脸绷得紧紧的。

    景七说道:“你无权无势,只能听之任之。所以那天我突然觉得,如果我不进宫,留在王府,起码能让你有个回的地方。以后宫外会有更多的地方能让你放心进去说话,有那一天……”

    赫连翊扭过头去,很多年以后他都记得,那一身显得有些黯淡的月白长袍的少年吊着腿坐在那里,双手捧着一碗茶,眉目弯弯笑眼灵动的模样。没有多余的敬语,没有老气横秋的装模作样,只是轻描淡写地你我相称,闲聊似的口气说出——起码能让你有个回的地方。

    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心里没那么多的猜忌,少年还不知道大权在握生杀予夺的滋味。

    只可惜韶华不为少年留,但那是后话了。

    景七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门见人,是又六个月以后了,皇上特意宣旨到王府宣他进宫——因为南疆质子到了。

    当然皇帝陛下的想法其实很质朴,听说大巫师的巫童才不过十一二岁,还是个孩子,大老远地从南疆来京城,道阻且长的,水土服不服两说,起码语言就不通,也怪可怜见的,大庆向来以仁义治国,人家远道而来,总要让他觉得宾至如归……当然,仁义治国和攻打南疆这两件事,一码是一码。

    正好景北渊是他看着长大的,这孩子会耍无赖会偷懒,还会玩,很对他的胃口,觉得是个难得的好孩子,也能凑个伴。

    于是景七一大早就被里三层外三层地裹上袖珍版的朝服,眼睛半睁半闭地一路飘着进了宫,见到了那个注定和他纠缠一辈子的人。

    第六章:南疆巫童

    乌溪在车子进了京城城门的时候,就忍不住偷偷地掀起了帘子。

    从南疆到中原,整整走了几个月,他才知道,原来传说中的中原竟然有那么大的地方,那么多的人。

    城郭相连,车水马龙,路长得好像一辈子也走不完似的。

    南疆那些终年弥漫着雾瘴而不见天日的密林,和大山里撑起来的寨子,在这样绵延万里的大好河山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乃至于竟有些寒酸了,又是什么地方吸引了中原人的军队,非要攻打他们的族人不可呢?

    乌溪问过大巫师,大巫师是部落里最有权威也最有智慧的人,说的话代表了伽曦大神的意志,乌溪将来也会是大巫师,可他还是个孩子,还有很多不懂的东西。

    大巫师告诉他说:“这是伽曦大神的考验,伽曦大神无处不在,冥冥中看着所有人所做的一切,今天埋下原因,以后就会收获结果。只是凡人的生命太短,所以像是地上冒出来、马上就会死去的小虫子一样,浑浑噩噩,不理解神的意志,等你长大,等你见过很多很多人,知道很多很多的事情的时候,你才会隐隐约约地明白一点。”

    大巫师说这话的时候,眼角的皱纹被牵动起来,他的眼神平静地望着远方雾蒙蒙的山,黑漆漆的,像是有一潭不会动的死水。

    乌溪看着他的眼睛,突然就觉得特别难过。大巫师拍着他的头,对他说:“你已经十岁了,开始有自己的心思想法,很多事情,我教给你,你也不一定会记得,也该是让你出去看看的时候了。”

    乌溪伸手死死地抓住大巫师长长的袍子,紧抿着嘴不说话,大巫师叹了口气:“中原是个陷阱一样的地方,有你想象不到的热闹和富贵,有最好看的人,最精致的东西,你也许会觉得,比起中原,南疆就是被大山隔绝的破落的地方,你会舍不得离开那里,会忘了你是谁。”

    “我不会的。”乌溪养着脸看着他,郑重地举起一只白净的小手,“我向神起誓,我一定会回来的,我一辈子也不会忘了我的族人。我会带着我的族人打回去,我会记得谁欺负过我们,会让那些人都不得好死!”

    大巫师就笑起来,他笑起来的样子不像是居高临下的神使,也不像说一不二的头人,只像是个普通的老人那样,带着一点慈祥和疲惫,看着那一天一天长大的孩子,有说不出的期盼,又因为那期盼太过殷勤,而渐渐地冒出忧心来:“记着你今天说的话,记着你的家乡,不管走多远,记得你的族人还在等着你。”

    中原让他眼花缭乱,乌溪心里好奇,走过一个地方,都恨不得多生出一双眼睛看个仔细,可是好奇中,又夹杂着一份惶恐不安,每天睡前的时候,他都要把大巫师临走的嘱咐在心里默默地重复一遍。可是那么多的地方,没有一个像京城这样繁华,繁华到让他觉得不真实。

    透过掀开的车帘,一股特别的气味扑面而来,乌溪仔细地辨认着,那是摩肩接踵的人和马车发出的味道,粘稠得很,中间夹杂了一抹很淡很淡的香气,带着某种蛊惑一样。

    他抬头,道路两边站满了人,有拎着鸟笼的,有提着篮子的,大家像是围观着什么奇异的动物一样津津有味地目送着他们一队人。

    车子慢慢地平稳起来,在大块平整的青石路上走过,城中还经过一条弯弯曲曲的河,几条特别大、也特别花哨的船静悄悄地停泊在上面,流水哗哗地轻响着走过,河岸边上杨柳垂下来的纸条,好像一直要伸到乌溪面前似的,他伸手去抓,却又没抓到。

    这时候车子停了,有人的脚步声接近,乌溪放下帘子,坐正身体,车门从前边打开,他看见随行的族人阿伈莱和自己一样,腰板挺得直直地站在一边,努力想让自己看起来显得高大一些似的,身后是一个满脸堆笑的老男人,老男人带着奇怪的高帽子,宽大的衣袖垂下来,一直垂到膝盖附近,手也被遮在里面,一张嘴声音又尖又细:“哟,这就是那位巫童大人不是?杂家有礼了。”

    随行的鲁百川赶紧用南疆蛮语对他解释说:“这位是皇上身边的喜公公,是第一等的红人,皇上特意派了喜公公到宣德门外迎着您,还要在宫里设宴为您洗尘,是天大的抬举啦。”

    鲁百川是南疆边境上的一个汉人,打仗的时候是被冯元吉征收的向导之一,他官话和蛮语都十分精通,人又机灵会往上爬,在军中混成了半个红人,南疆来客一行对汉语都只限于简单的对话,稍微复杂一点就半懂不懂的,所以被特别指派过来做巫童的译侍。

    乌溪的脸被黑布蒙着,只露出一双极黑的眼睛,扫过鲁百川。鲁百川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他总觉的这孩子的眼睛不像个孩子,那么黑,那么野,和那神神叨叨的老不死巫师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冷冷地看过来的样子,总让人心里凉飕飕的。

    乌溪慢慢地站起来,鲁百川谄媚地伸手去扶,被阿伈莱一巴掌拍在手上。

    鲁百川大怒,转头,却看见凶悍的南人正怒气冲冲地瞪着他,裸露的上身露出的色彩鲜艳的纹身,让年轻的武士看起来有些狰狞,刹那间,鲁百川的怒气就凉在了肚子里,讪讪地退在一边,看着阿伈莱弯下腰,用一个极谦卑的动作让乌溪抓住他的小臂,小心地扶他下车。

    乌溪抬起眼,看了看那尖声尖气的喜公公,犹豫了一下,想起大巫师嘱咐他说,到了中原要收敛自己,就当是为了保护全族的人,于是终于还是微微低了低头。

    喜公公立刻一侧身,表示不敢受礼:“这可折杀老奴了,万万不敢!”

    皇城在京城中心,宫殿连着宫殿,稍微一不小心就要迷失在这样的金碧辉煌里,像是一直罗到了云里一样,乌溪仰头看见,心想,真是高啊……

    他有那么一点害怕了,可是不能表现出来,因为身后还有阿伈莱他们,还有那些仇人的兵将们在看着,他不能丢了族人的脸面。

    乌溪悄悄地深吸一口气,整整自己的衣服,随着喜公公往里走去。

    南疆的武士们到了大殿的时候,交头接耳的文武百官都安静了下来,看着这一队南蛮气势汹汹得列队进来,常年的野外生活让他们看起来肩膀特别的宽阔,男人们的肩膀上都有图腾似的纹身,蜜色的皮肤露在外面,披头散发。

    景七承皇上赫连沛恩典,坐在这尊大佛身边,正趁人不注意,偷偷摸摸地打哈欠,才打到一半,听见报,又憋了回去,又使劲把眼睛里的泛起的泪花眨巴出去。

    他依稀记得上一世只听说南蛮俯首称臣,皇上满足了虚荣心,也就没别的幺蛾子了,没有什么质子进京这码事,果然重活一遭,还是有些事情不一样了。

    也忍不住有些好奇,远远地望去,想看看把大庆四十万精锐全都折进去的彪悍的南蛮究竟长是什么样子。

    却一眼看见了被那些武士们簇拥着的一个孩子。小小的身体裹着乌黑的袍子,连脸都看不见,只露出一双眼睛,显得鬼气森森的,腰板挺得很直,看似毫不畏惧地接受着所有人的打量。

    可是景七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孩子有些可怜。

    大庆的武官们跪下,高呼万岁万万岁,南蛮的武士们彼此看了一眼,也齐刷刷地跪下,只有那黑袍子的巫童还站在那里,显得孤零零的。

    礼部简尚书横眉立目,重重地清清嗓子,怒道:“大胆,尔等既臣服我大庆,当以圣上为尊,既见君父,当行三跪九叩之礼,因何不跪?!”

    阿伈莱高声说道:“大庆的皇帝,我们打了败仗,向你称臣,下跪也是应该的,可巫童是将来的大巫师,是伽曦大神的使者,不向任何人下跪!”

    阿伈莱嗓门很大,一嗓子叫出来,整个大殿都回荡着他的声音。

    景七眯起眼睛看过去,这人看着膀大腰圆的,可是听着说话的这个音儿,恐怕还是个孩子,有那么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牛劲儿。

    简尚书脸色一寒,吹胡子瞪眼:“吾皇乃真命天子、九五之尊,便是你们蛮族边境小神亲自降临也造次不得,何况只是个顶着什么名号的三尺孩童!”

    阿伈莱拿一双铜陵一样的眼睛瞪着他,简尚书却不是鲁百川那上不得台面的货色,老头子虽然看上去峨冠博带弱不禁风,虽然身在礼部最讲规矩,却是实实在在的一头老倔驴,平生最擅长两件事,一个是骂人,一个人骂完人和人比瞪眼,连赫连沛都躲他几分,跟阿伈莱一老一小,大眼瞪小眼,谁都不让谁。

    景七微微低了头,把翘起来的嘴角压了回去。

    乌溪却突然伸出手来,在阿伈莱肩上压了一下,随后往前走了一步,端端正正地跪下:“南疆巫童乌溪,拜见大庆皇帝陛下。”

    他还没变声,声音却清清亮亮的,一点奶味都不带,双手撑在地上,露出有些苍白的指尖,然后俯下身,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景七注意到,他身后的南蛮武士们的拳头那一瞬间都攥紧了,刚刚和简尚书叫板的小伙儿像是被霜打了一样,眼圈都红了。

    赫连沛“啧”一声,摆摆手:“快都平身。”又转过头瞪了简尚书一眼?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