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难从命 第104部分阅读
庶难从命 作者:肉书屋
二太太顿时咬起牙来,既然吃了药怎么还不见好转?要么是容华太过娇气,要么是容华故意不松口,故意让她在这里等。陶容华以为她就只能坐在这里任他们摆布?薛明睿毕竟只是个黄毛小子,就算生气还能将她怎么样。二太太冷笑一声,她就是要进内室看一看,陶容华到底是不是在装病。
二太太刚摆好一副担忧的表情,正要起身,任妈妈靠上来道:“奴婢听说樊家人的折子已经写好了。”
二太太顿时一惊。
薛明睿插手了樊家的事,所以才会这样快得到消息。
平日里她让人来长房打听消息,总也打听不到,没想到这次倒是不费力气。二太太立即来了精神,身上的寒冷也能暂时忍受了,“还打听到什么?”
任妈妈道:“没有别的了……要不然,我再去听听。”
二太太点点头,“不管是什么事,都要仔仔细细地听了然后告诉我。”现在老爷养病在家里,打听来的事不一定会比明睿多,况且明睿站在樊家这边,樊家的动作就会知晓更多些。
二太太重新踏踏实实地坐下来。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
任妈妈又急急忙忙地进了屋,“侯爷说,樊家为求稳妥不会随便递折子,樊老爷和几个言官已经说好,明日几个言官一起在早朝上联名参奏夏家。”
二太太眼睛一亮看向任妈妈。
任妈妈接着道:“侯爷说,皇上最厌恶滛秽之事,尤其是这些年勋贵子弟滛秽成风,只要将事情说清楚,皇上必定会深究夏家。”
明日早朝是关键时刻,只要能想办法堵住几个言官的嘴……二太太顿时欣喜起来,知晓樊家要怎么做,想要对付就容易了。
任妈妈的话已经说完了,二太太依旧意犹未尽,想要站起身,却觉得腰上一酸,双腿也有些针刺般的疼痛,二太太不由地“哎呦”一声。
任妈妈忙上前搀扶,担忧地道:“太太进屋看看少夫人,若是少夫人没有大碍,我们就回去吧!”
不行,如果这样回去了,就再也打听不到有用的消息。二太太咬着牙坐下来,“你再去听听还有没有别的话。”这时候最要紧的是夏家和樊家的事,一时的疼痛她尚能忍受。
翻滚,求粉红票和圣诞礼物。都砸给我吧,我拿去虐二房还有好久不见的腰花。
推荐一本书:书名:《所遇非淑》作者:青莲乐府 书号:2074814广告语:走自己的路,看别人的戏,存多的私房,嫁个有情郎。
第三百七十九章 惊喜
任妈妈走了一会儿,二太太坐在屋子里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薛明睿在朝廷办过几次大案,向来心思缜密,这一次也不知道到底给樊家想了什么法子,万一牵连广了,会不会牵连到任家,若是任家不小心陷了进去,那她借着任家和夏家联姻会不会也……
二太太正胡乱想着,耳边传来三太太、四太太的声音,“容华怎么样了。御医的药吃下去怎么还不见好。”
二太太抬头一看,三太太和四太太边说话边进了屋,两个人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看到二太太,脸上俱是一怔,“二嫂也在。”
二太太勉强神情自若,“容华不舒服我就过来瞧瞧。”
容华到底是为什么不舒服,府里已经传开了,二太太在南院大闹了一场,容华身子就不舒服,侯爷回来立即让人请了御医。三太太心里冷笑,她就是要过来瞧瞧,二嫂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春尧从内室里出来。
三太太、四太太忙上前去问。
春尧道:“正在歇着,侯爷陪在里面。御医说让少夫人静养。”
一句静养就将人都挡在了外面。三太太有些不甘心。这时候不窥探些消息,等到事出再准备恐怕就来不及了,偏偏容华躲在里面谁也不见。明睿不在家里也就罢了,现在明睿陪着容华她也不好再说什么。
四太太先开了口,“难为容华了,”说着看向春尧,“跟侯爷和少夫人说,若是有什么事就吩咐人去前面找我们,让少夫人好好歇着,明天我再来看她。”
春尧应了一声。
三太太也只好讪讪地缩回头,“那我们就先回去。”说完话眼睛一亮看向二太太,“二嫂也和我们一起走?”
二太太脸上一僵,“我还是等一会儿。他们毕竟年轻,若是有什么不妥当,我也好帮衬着。”
三太太和四太太对视一眼,一起结伴出了门。
刚出了南院走到僻静处,三太太让身边的丫鬟走得远了些,这才低声问四太太,“看出什么来了?”
四太太茫然地摇摇头,“二嫂在这里,也许也是怕真的伤了容华不好交代。”
三太太轻笑一声,“不止是这个。二嫂是什么样的人,做事是再机巧不过,这次能大张旗鼓的在南院闹一场,就是早就想好了退路。”
四太太听三太太话里有话,“三嫂的意思是?”
三太太将四太太一把拉住走到假山石后面,“你和容华关系好,等这件事过了,你悄悄问问容华的意思。”
四太太不明就里。
三太太道:“我们不是长房,有些事必须要有个准备,否则将来说不定要如何……”
四太太心里一动,似是想到了什么,定定地去看三太太。
三太太嘴一开一合,“分家。”
四太太听得这两个字,腿顿时一软。若真的要分家,老爷不过是个庶出,将来要怎么办才好,四太太半晌才道:“容华不会的。”
三太太轻笑一声,“那可不一定。只要触到利益,谁还能管我们死活。”
……
三太太、四太太从容华院子里离开,二太太趁机将任妈妈叫到身边,“去我房里将我的披风取过来。”
任妈妈立即明白二太太的意思,二太太这是要她送消息回去。
任妈妈点点头,压低声音道:“我听得侯爷说到任家,说世子爷……平日里作风也不堪,这一次说不得要一起被揭出来。”
二太太一颗心顿时要跳出嗓子眼,和她猜想的一样,樊家的事弄不好就要烧到任家。明睿做事向来又狠又绝,不会顾念任何人,二太太让任妈妈搀扶着站在穿堂上,这才附到任妈妈耳边,“你和老爷说,这件事非同小可,让老爷将消息送出去,也好让亲家有个准备。”
眼看着任妈妈出了门。二太太重新坐回椅子上,只要想到整件事一触即发就难免心惊肉跳,脚底似有一股凉气顺着脚心窜上来,一直凉到头顶。
任妈妈这边向薛崇义将听来的话说了一遍,然后舒了口气,“侯爷那边看的严,奴婢也是想好了借口这才能回来的,二太太的意思是要老爷快些拿个主意。”
薛崇义早已经从床上坐起,任妈妈弯腰拿起靴子服侍薛崇义穿了。
这时候只能将消息送出去,现在朝堂上大多朝官都会看着庄亲王的意思行事,只要实现将一切布置好,樊家的事也就会一带而过。朝廷正是多事之秋,南方灾荒,边疆动荡皇上都顾不过来,怎么会注意这么一件小事。明睿如今休养在家不能上朝,这件事就更加好办了。
薛崇义匆匆忙忙去前面叫了贴身的小厮,又写了一封信函,让那小厮直接送去常宁伯府,一切安排妥当,薛崇义露出个满意的笑容。
……
常宁伯将薛崇义的书信仔仔细细地看了一边,然后扔在炭盆里烧了。
书信烧起一团火,将常宁伯的脸色映照的越来越阴沉。
瑶华从外面端了茶进屋,刚撩开侧室的帘子,只听“啪”的一声响,常宁伯一掌拍在桌子上,竖起眉毛看任延凤,“我早就让你收敛,你偏不肯听,现在好了,这件事传扬出去,你让任家的脸面摆在哪里?”
瑶华跨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转身将茶水交给丫鬟,然后轻轻地将隔扇关上。
屋子里已经传来任延凤辩驳的声音,“不过是一件小事,父亲何必大动肝火。再说查起来也是没有凭据,儿子不曾在外面做什么荒唐事……”
常宁伯冷笑一声,“你在外面做过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从前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今夏家出了事,你也收敛着些,将府里那些不干不净的东西趁早给我扔出去。”
不过就是几盒春丸,谁府里还能没有一些,这些东西他可舍不得丢掉,那可是他的财路,想到这里,任延凤笑起来,“父亲是被武穆侯吓坏了,就算是武穆侯帮着樊家又能怎么样,武穆侯不过是个普通人,又没有三头六臂,现在休养在家连朝也不能上,朝中的言官有谁是真的硬骨头,只要威吓几句就不敢随便说话,父亲只要和庄亲王说一声,必然就能解决了,到时候夏家、邱家、毛家还不是要念庄亲王的好处。武穆侯这样一来,可是帮了我们大忙。”
常宁伯思量了片刻,任延凤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任延凤道:“皇上最关切边疆的战情,明日只要我们的人开了这个头,皇上哪里还能顾得上别的。”
常宁伯的脸色渐渐舒缓下来。
武穆侯薛明睿想要借夏家的事将他们拉下水,却没想到让薛崇义提前传了消息。还未行棋就让人知晓了整盘棋的布局,薛明睿这盘棋注定是输了。
任延凤笑着道:“只要应付过去这两天,我就不信夏家翻遍京城不能将樊家大爷找出来,到时候将人处理掉,来个死无对证。夏家还能反过来参奏武穆侯和樊家合起来欺骗朝廷,诬陷忠良。”
瑶华握紧了手里的帕子,慢慢挪开了脚步。薛家今时今日居然只能依靠言官……不知道容华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这件事过后,人人都会知晓薛家彻底没了往日的风光。
瑶华刚走到院子里,湘竹一脸笑容地从外面进来,见到瑶华,湘竹低声道:“奶奶,八姑奶奶出事了。”
瑶华眼睛一亮抬起头来。
湘竹接着道:“去薛家打听的人回来说,八姑奶奶被薛二太太打了,不小心伤了胎气,薛家请了两位御医进府诊治,现在还没有消息放出来。不过听说薛老夫人气病了,二太太也是等在八姑奶奶那里不敢离开。”
若是容华没有事,薛二太太不可能一直等在容华那里,更何况还请了两位御医。薛二太太这次是帮了大忙,容华出了事,武穆侯更没有了心思帮樊家,薛家失了先机,之后只能任人摆布。
容华真不应该随随便便就答应帮樊家。
聪明反被聪明误。
瑶华正想着,任延凤从屋子里出来。湘竹上前行礼,任延凤径直走到瑶华身边拉起瑶华的手,“我帮你出了这口气,你可要好好谢我才是。”
瑶华不明所以地抬起头。
任延凤看着那双闪着水光的眼睛,“别看他们现在得意,早晚要家破人亡。”
瑶华惊讶地轻启嘴唇。
……
容华看一眼沙漏,这个时辰宫中已经快落锁了。
锦秀从外面端了热汤进来。
容华坐在炕上喝汤,听到外面有些声音抬起头看锦秀。
锦秀道:“都是奴婢们的疏忽,让二太太那屋的炭盆灭了,现在正忙着换炭盆呢。”
今天格外的冷,那屋里又空旷,容华看了锦秀一眼,“这么不小心。”
锦秀垂下头仿佛真的做错了事,强忍笑意,“我已经训斥了管炭火的小丫鬟。”
容华抬起头看薛明睿,微微一笑吩咐锦秀,“天色不早了,让人送二太太回去吧!”这出戏该收场了。
锦秀点点头,“马车已经准备好了,奴婢照少夫人的话吩咐下去,马车是要送御医回去的。”
第三百八十章 血书
任妈妈回到南院里,看到烧炭的小丫鬟在院子里哭个不停,雁翎站在一旁训斥,“下次就让你的老子、娘直接将你领了回去。”
那小丫鬟跪下来直哭,“奴婢再也不敢了。”
任妈妈见状,“这是怎么了。”
雁翎皱着眉头,怒气不消,抬起头看是任妈妈立即散了眉毛,上前规矩地行礼,“都是这蹄子没看好炭火,让侧室的炭灭了。”
那小丫鬟向任妈妈行了礼分辩,“奴婢给少夫人熬药,这才……这次的药御医嘱咐要看好了火,否则药效不能好的,奴婢一时没有照看过来。”
雁翎顿时竖起眉毛,“还顶嘴。”
小丫鬟不敢再说话,只在旁边呜呜咽咽地哭。
雁翎又责骂了小丫鬟两句,径直去了小厨房看药,任妈妈也悄悄跟着去瞧了,小厨房里丫鬟、婆子人人自危全都忙着手边的活计,煎药的药壶旁边守着一个小丫头,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那药壶。
雁翎将御医开的单子给厨娘们看一遍,“这几天少夫人的饭食尤其要小心,寒凉、泄气的不能吃,热性大的也不能吃。”
厨娘们不敢怠慢,忙将单子接了去。任妈妈看看厨房又看看倒掉的药渣,这才往侧室里去。
见到二太太,任妈妈将看到的仔仔细细地说了,“我看少夫人是真的惊了身子,不但要吃保胎的药,饮食上也要温补,下人都不敢怠慢,就连少夫人身边的丫头也是一脸的谨慎,”说着顿了顿,颇有顾及,“奴婢听说侯爷连饭食也不吃了,水也没喝一口。”
二太太本来因炭火的事要发作,听得任妈妈说这话,又紧张起来。
话刚说到这里,锦秀敲门进了屋。
二太太关切地看向锦秀,“少夫人怎么样?”
二太太完全没有了之前张牙舞爪的模样,仿佛在屋子里闹着要打少夫人的不是她。锦秀不动声色地上前行礼,“少夫人吃了药好些了,南院这边毕竟没有修葺好,屋子里没有加暖,少夫人听说二太太还在这边照应,忙让我来和二太太说了,二太太也好能安心回去休息。”
消息已经听的差不多了,没有必要再在南院停留。可恨的是容华倒用一句不知晓,将所有事推的干干净净。二太太心中冷笑,明睿不过是想要替容华出气,没想到却弄巧成拙让她打听到了消息。明睿是越来越有出息了,娶妻之后就学着和大伯一样儿女情长,本来是有一点的出息,现在都死在了容华的裙子里。她不过是在表面上吃了亏,日后她必定会加倍奉还,老夫人在意长子长孙,长子不得好死,长孙将来还不定如何。容华和容华肚子里的小孽障最好哪天一尸两命,好让她出了这口恶气。
今天在长房受的委屈她只当是为了自己积福,不敬长辈罪孽深重,明睿和陶氏早晚要得到报应。天理昭彰,报应不爽,看他们能得意到何时。
二太太听了锦秀的话,愁容满面地不肯走,又将体贴的话说了全,这才让任妈妈搀扶着走出了屋子。
锦秀这边安排好了,进屋和容华道:“二太太走了。”
容华微微一笑,她这里已经没有了便宜可占,二太太还担心这薛崇义那边是不是安排妥当,听了这话当然比谁走的都快。
锦秀道:“奴婢看着二太太有些疲累,想来二太太回到院子里,一时半刻也不会注意我们这边。”
容华点点头,她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
锦秀道:“少夫人穿哪件衣服?是那件松枝暗纹的还是秋香蔷薇暗纹玄青斓边素服。”
虽然素服比较不容易引人注意,可是这时候进宫到底是因为有要事要见太后,还是穿得正式一些才好。容华抬起头来吩咐锦秀,“将我的诰命服拿来,外面再罩一件秋香色素服,不要拿彩冠。”华妃的丧期没过,诰命妇要除冠和耳环。
锦秀和红玉下去准备衣服。
容华看向薛明睿。
英气的眉毛皱起来,面容微沉带着冷峻的气势。
容华微微一笑,“侯爷不用担心,御医都说了我和孩子都没事。进宫也不是第一次了,这次皇太后还格外开恩,让我带丫鬟,我只要将樊家的事说清楚了,再呈上这封血书,”说着站起身走到薛明睿身边,仰起头伸手整理薛明睿的长袍,“何况侯爷还要跟着我到宫外。”
薛明睿伸手将容华抱在怀里。
容华安静地靠上去,听着薛明睿平稳、有力的心跳,整个人觉得更加踏实,“我能照顾好自己。”
薛崇义将消息传出去,庄亲王和任家只会盯着樊家和言官,薛家有薛崇义传递消息,庄亲王就会对薛明睿放心的多。
薛明睿和她借着御医的马车从南院小门出府,应该不会有人注意到,等庄亲王身边的人发现她已经身在宫中了,庄亲王就算手再长也暂时伸不到皇太后宫中去。
她知道薛明睿要怎么对付夏家,于是早就有了准备,下午她让人用了一品诰命武穆侯夫人的手折递进了宫中,求见皇太后,为的就是要将樊家的血书递上去。皇太后让内侍传了消息召见她进宫,就是有心听她讲夏家和樊家的事。
容华的目光坚定,嘴角带着温暖的笑意,伸出手来环上薛明睿的腰,手掌心贴着温热的皮肤,“侯爷布置了那么久,一定会成功的。”
“不止是要成功,我还要你平安。”薛明睿细长的眼睛一扬,让容华抱的更紧了些。
她知道。想要在这份富贵荣华后再求个平安就必须要赢。
薛明睿轻声道:“你进宫之后我会和荣川去樊家。”
容华点点头,“我和皇太后说,樊家联系了言官明日会上奏折。”其实这奏折根本就递不到皇上手里,恐怕几个言官明日也很难去上朝。
薛明睿道:“就是要皇上听到在朝堂上听不到的消息。”转头看一眼沙漏,“宫中有诰命留宿先例,你这个时辰进宫,今晚皇太后说不定会将你留在宫中。”
薛明睿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很少会将一件事说两遍。可见薛明睿是真的担心她。容华微微一笑也不说破,在薛明睿怀里颌首,“就算将我留下,我怀着身孕,皇太后也不会薄待我。”
听到锦秀的敲门声,薛明睿的手才松开。
容华换好了诰命服,冯立昌家的将外面安排妥当,薛明睿和容华一起上了马车。
……
马车行到宫门处,已经有内侍等在那里,容华下了车带上春尧、锦秀跟着内侍进了宫门。
慈宁宫里灯火辉煌,容华恭顺地向皇太后行了大礼,皇太后笑着让容华起身,“你身子重,快起来。”
女官搬来锦杌让容华坐下,又端来一杯热茶放在桌子上。
屋子里的女官陆续退了下去。
是该说到正题的时候了。
容华站起身来,一下子跪在皇太后身前,从怀里拿出了樊家的血书,“太后娘娘,妾也是受人所托,这才赶着进宫里来。”话一开口,容华心里更加安稳下来,“我们家九小姐投缳自尽,差点就……”说着掉了眼泪,“长公主支持不住病倒了。”
皇太后顿时一惊,“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太后面前一句话就要说到关键,只是关系到夏家一门的事,还是牵连整个朝局,就看她要怎么说。
容华半天才静下心来,“礼部言谏樊家的大爷几年前朝廷报了阵亡给了抚恤,谁知道樊家人发现樊家大爷被城门领夏季成囚禁在夏家,樊家知晓了此事如受奇耻大辱,本是大周朝的功臣如何就成了……樊家人送了血书,就准备以血诉冤,全家就死,以正清白。樊家人也是糊涂,樊言谏好歹是朝廷命官,怎么连折子也不递一个就要……妾只得让侯爷去劝说樊老爷,妾劝说樊大太太无论如何也不能轻生,樊家大爷虽然已经成了残疾,可是抱着这个声名死了,岂不是……死也难安……我们家九小姐本要和夏家结亲,知晓这件事当晚就投缳自尽了。”
皇太后听得心惊。武穆侯夫人言语中充满了悲戚,就像是和她在诉家常,一句没有提及朝廷。可就是这样一段话,不得不让她心惊肉跳。樊言谏既然是朝廷命官,如何能连折子也不写,就要全家就死?以血诉冤从前都是发生在无处伸冤的百姓身上,现在竟然会出现在大周朝的官员身上。
朝廷真的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
皇太后还没说话,内室里突然传出碎瓷的声响。
容华心里一凛,在皇太后的注视下道:“侯爷已经劝说樊言谏明日早朝和几位言官一起递折子。”
皇太后点了点头,声音平静却威严,“你将血书递上来。”
第三百八十一章 御前生疑
樊家的血书,不像是平民一样只歪歪曲曲写了个“冤”字,而是满篇的规整的小楷,让人看着触目惊心。樊家出身书香门第,樊言谏是进士,为人刚正不阿,在翰林院冲撞权臣被贬,现在只落得一个小小的言谏,樊言谏却没有因此改了性子,仍旧是硬脾气,在朝中整日与言官为伍,为官正派有几分的清骨。这封血书就是樊言谏所写,字迹刚劲中透着清高,字字句句透着气节,只要是读书识字的人看过之后都会震惊。
皇太后看这封血书,容华不敢抬头。
樊家的血书看了一半,皇太后闭上眼睛压制住越来越快的心跳,樊家没有怨言,句句子子都是忠君之词,这封血书是用流不尽的忠臣之血写成的。控告开国功臣之家欺上瞒下种种罪条。
樊家大爷在夏家支撑着不愿就死,为的就是气节,忠贞之士的气节。从古到今,受辱容易正节难……
皇太后看向跪在地上的武穆侯夫人,“你怎么看?”
容华的头又低了几分,“这封血书妾不敢看。”听着皇太后冰冷的声音,容华的指尖一凉。这封血书能触动皇上和太后,却不是一般人能看得的,她能将血书送进来,却不能沾上半点政事。
皇上和太后都知晓,曾经的长公主和驸马是如何插手政事,这些年皇上和太后对长公主诸多提防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这一次薛老夫人故意病着不见任何人,为的就是要皇上对薛家放下疑心,整件事薛家没有搀和其中,只是被樊家求上门这才应允。
这样突如其来的事,她既要说到政事上,又不能让太后觉得她是有意为之,否则她就和薛老夫人没有区别。
觊觎政事,其心可诛。
女子无才便是德。因为无才的女子更好控制,所以勋贵娶妻要听女子的名声看才德,这样就不会一内一外互相帮衬引出事端来,朝堂上皇上能控制臣子,臣子的内宅如何,皇上就不知晓了。
她要让皇上和太后相信,薛家没那份思量和野心。
容华整个人抖起来,脸上也有了恐惧,“太后娘娘您不知晓。樊大太太差点就死在我们家里。还好妾发现的早,可是樊大太太说什么也要将血书留在我们家,求我以诰命夫人的身份将血书呈给太后和皇上。”
皇太后的目光没有从容华身上挪开。樊家人是无路可走,这才登门以死相逼。樊家能看上薛家也是难怪,现在勋贵、宗室都各有各的立场,只有武穆侯薛明睿是有名的孤臣。皇太后想到这里,重新审视薛陶氏。只见薛陶氏纤弱的身子有些微微的抖动,肩膀不自然地拱起,有些害怕。毕竟是十几岁的年龄,又是家里的庶女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见了樊家人个个要赴死,心里必然慌张,将血书送进宫已是勉强。皇太后挪开审视目光,是她想多了,竟然觉得薛陶氏比长公主还要聪慧、锋锐。
“你辛苦了,双身子的人还要这样奔波。”皇太后脸上露出些慈爱来。
容华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看到皇太后关切的目光,鼻子一酸眼圈不争气的红了,“妾惶恐。”
薛陶氏嘴里说着惶恐,却是真的有些委屈,否则眼泪从哪里来。毕竟整件事薛家是无辜受了牵连。话说回来,武穆侯夫人还是年纪小没见过世面,嫁进大家族的女子还不就是这样,什么事都能遇见到。
“好了,好了,”皇太后的声音更加柔和,“快起来吧!跪坏了身子那可怎么好。”
容华这才扶着地慢慢起身,然后坐回锦杌上去。
容华送上了这份血书,整个人都略微轻松起来,话题也就不再围着这封血书,而是说起了家常。
皇太后问起武穆侯的腿。
容华道:“侯爷的腿好多了,就是牵连了旧患,不过这样也算是因祸得福呢。”
皇太后有些微微的惊讶。
容华接着说:“侯爷的腿总不好,家里上下都急坏了,出去遍寻名医,总算找到了一个擅长治疗伤患的名医,说了好几次,那位先生才答应看侯爷的伤,不过老先生的规矩是不能出诊,要侯爷亲自过去才行。我们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思,让侯爷去看了那先生,那先生说侯爷的新伤牵连了膝盖上的旧患,这才严重起来。侯爷之前从戎的时候身上受过不少的伤,只是军中条件不好,那些伤都是草草处理,也就留下了病根。侯爷又好强,就算疼也不说的,要不是这次坠马受伤,我们还不知道原来侯爷这些年,膝盖一直疼个不停。”说着眼睛里露出心疼来,“侯爷开始还不听先生的,先生说若是治不得当将来别说骑马,连走路也难了,侯爷这才相信了,肯天天登门去治伤。”她故意提了薛明睿在边疆从戎的事,薛明睿这些年没少为朝廷出力。
皇太后果然点了点头,“真是因祸得福了。侯爷小小年纪不该留下这些旧患。”
容华又笑了,“长公主也说,这次既然有了条件,就不要再疏忽了。”
两个人说了会儿话,又有女官进来换茶。
皇太后转头看看沙漏,“时辰不早了,哀家让人收拾了后面的偏殿,你今天晚上就住在宫里吧!”
容华顿时受宠若惊,“妾怎么敢住在皇太后这里。”
皇太后笑了,“有什么不敢的,别说还有长公主这层关系,就是你,哀家也看着喜欢,小小年纪知书达礼懂事的很。”
得到皇太后的夸奖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虽然知书达礼这几个字容华听着刺耳,脸上却不敢表露半分,只红了脸。
女官进来将容华领了出去。
皇太后拿起茶来喝,内室的帘子撩开,明黄|色的朝靴先迈了出来,然后是波浪翻滚的水角下摆。
脸色阴沉的皇帝坐在皇太后对面的大炕上,皇太后伸手将樊家的血书递了过去,“皇帝看看,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后宫不得干政,皇太后也不好说太多。
皇帝将血书拿了并不打开,只是叫了身边的内侍将血书拿了过去。
皇上不提樊家,反而抬起细长的眼睛看皇太后,“太后觉得武穆侯夫人薛陶氏如何?”
皇上的眼睛中有一丝锋利,说完话伸手端起面前的茶来喝。
皇太后略微沉吟,“有些蕙质。”
皇上似是不经意,“太后见过那么多内命妇、外命妇,说起武穆侯夫人也要思量。”
经皇上这样提醒,皇太后才发觉,说起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她却要在心底盘算一刻。武穆侯夫人薛陶氏确实和一般妇人不一样。薛陶氏进宫那么多次避开了华妃,避开了静妃,难得和武穆侯一样有孤臣性子,不和任何人有太多牵连。静妃是薛陶氏的娘家人,却也不见薛陶氏和静妃来往,唯一一次就是华妃薨逝,静妃将薛陶氏叫过去说话,结果薛陶氏差点中了毒。
这么多事都没有压倒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这一次更是怀着身孕连夜进宫将血书送来。皇太后沉默了片刻,皇上已经站起身,“太后早些歇着吧!”
皇太后皱起眉头,“皇帝是听谁说了什么?”
皇上将手里的玉牌摩挲了一下,“没有什么,只是觉得薛陶氏过于聪慧,难怪长公主很喜欢她。”
皇帝虽然不是她亲生,可是皇帝心里在想什么,她还是清楚的。听了这些话,太后立即明白,定是静妃在皇帝耳边吹了风。按理说静妃的娘家和薛陶氏的娘家很亲近才对,静妃却怎么会跟皇帝说这种话。
皇上从慈宁宫出来,进了养心殿。
望着整洁的书桌,皇帝坐下来随手翻了翻桌子上的奏折。
皇上身边的内侍张德元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过了一会儿找到机会小心地劝慰皇上,“皇上难得这么早就处理完奏折,不如好好休息休息。”
皇帝听了这句话,眼睛一扬,将手边的奏折打翻在地。
张德元脸色巨变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忙跪下来磕头,“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皇帝冷笑一声,“朕登基这么多年,每次见到堆积如山的奏折,都想着本朝何时才能出现盛世景象,百姓人人富足,边疆安定,真正的国富民强。到时候这些奏折也会少一些。现在奏折果然少了,可并不是因为盛世才会如此,而是有人觊觎朕的权利。”
张德元听着大殿中皇上怒吼的回音,吓得浑身颤抖。
“朕看不到奏折,因为已经有人提前帮朕做好了。”皇帝眯起眼睛。好个庄亲王,不止有能力网罗群臣,还能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将来真的做了天子,大周朝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皇子将手边的奏折又狠狠地摔在书桌上,“不是朕不选他做储君,不是朕不想让权,”说着用手指着张德元,“你,你给我说,他真的是贤王,真的能治理好国家吗?他真的能做到比朕强?”
张德元整个人缩在角落里,什么话也不敢说,只是被皇上逼得一点点地后退,“皇上英明,无论是谁都及不上皇上。”
“不对,”皇帝目光阴鸷,“你们都在想,如果是宣王继位,也许大周朝会比现在要兴盛。”
张德元不停地磕头,“别人不知道,老奴却清楚的很,皇上从登基之后一直励精图治,皇上奏折上的朱批比臣子还要多,如今咱们大周朝是真的兴盛,皇上只要保重龙体,就是奴才们之幸,天下人之幸,皇上是真龙天子,那些乱臣贼子怎么能和皇上相比。”
虽然是一派阿谀奉承之词,却能缓和皇帝的怒气。皇帝冷笑一声,重新坐回御座上,半晌才又看向张德元,“去将李忱叫来。”
张德元匆忙去传。
不一会儿领侍卫李忱跪在大殿里。
皇帝将血书扔给李忱看了。
李忱战战兢兢将血书看完。
皇帝道:“去吧,让人盯紧了,不要打草惊蛇。”
李忱将血书捧给张德元,然后行礼一步步后退离开大殿。
容华带着春尧、锦秀来到慈宁宫后面的侧殿,宫中女官已经收拾好房间,容华进到内室,春尧、锦秀忙去端茶水来。
容华坐在内室的椅子上,皇太后身边的女官引了两个宫人来给容华行礼,“武穆侯夫人在这里住着,有什么需要就吩咐她们去办,皇太后已经吩咐厨房给武穆侯夫人准备吃食并让内侍端过来。”
经过内侍手的饭菜,那就是试过毒的了。
容华微微一笑,“劳烦姑姑了。”
女官客气了两句,“我去回了皇太后。”
女官走了,内侍果然端了吃食。锦秀、春尧两个还是放心不下,拿银簪子试了。
容华见两个丫头小心翼翼的模样,“真的有毒用银的也不一定试出来。”
春尧急道:“那怎么办才好?少夫人总不能等到出宫再用饭。”
就算不用饭,她总要喝水吧!何况现在她是真的饿了,容华拿起块点心咬了一口,酥脆的点心,入口即化,比宫中赏下来的吃食还要好吃。
春尧、锦秀两个盯着容华一颗心总是放不下。
容华看看两个丫头,“快去端水来给我梳洗。”上次她在宫中差点中毒的事,宫外已经传开了,这次入宫住在慈宁宫皇太后应该会保她周全,再说慈宁宫和后妃住的地方相隔甚远,静妃一时半刻也算计不到这里。除了皇上猜忌她应该没有别的危险。
她若是太过小心,反而会让皇太后觉得她心里有别的思量。既然将樊家的血书呈给了皇太后,她就该一身轻松才合乎常理。
容华梳洗干净脱掉外面的素服和诰命服,躺在床上。
春尧捧来汤婆子送到容华脚下。
容华放松下来,深深地吸了口气。
春尧、锦秀在屋子里留了一盏灯,又拉上了幔帐这才到外面去值夜。
容华闭上眼睛。这还是她第一次在宫中住下。这里不是后三宫,太后、太妃为了排解寂寞,经常会让外命妇进宫说话,有时候也会将外命妇留在宫中居住。她就是想到这个,才会求见皇太后。
皇太后能见她,也是因为这段时日和长公主走的又近了些,镇国将军周夫人是皇太后身边的常客,周夫人给安亲王世子做保山也是皇太后的意思,亦双和安亲王世子的婚事定下来,皇太后对薛家多了些信任,所以她今晚进宫才会这样顺利。
宫里比薛家要安静很多,外面没有一丁点的声音,这里面到底藏了多少凶险谁也不知道。容华撩开幔帐,将最后一盏灯吹灭。
“武穆侯夫人已经歇下了。”女官低声向皇太后禀告。
皇太后从女官手中接过手炉,然后靠在迎枕上,“武穆侯夫人有没有向你们打听什么?”
女官摇摇头,“没有。御膳房送去的点心武穆侯夫人也吃了。”
皇帝说的话没错,武穆侯夫人是太聪慧了些,可是要说这份聪慧是在谋求什么,又让人看不出端倪来。
皇太后又问身边的嬷嬷,“皇帝那边怎么样?”
嬷嬷道:“皇上一直在养心殿,领侍卫李忱大人来回出入。”
皇太后点点头,皇帝是要人注意外面的情形吧。
嬷嬷将女官遣了下去,这才接着道:“听内侍说,武穆侯在樊家。”
皇太后道:“武穆侯休养在家,皇帝还没有准他上朝吧?”
嬷嬷道:“没有,不过武穆侯和樊言谏都认得不少言官,总有几个会帮忙的,明日朝廷里该是会说起这件事,就看言官们怎么说了。”
本朝的言官还是有几个伶牙俐齿的。
嬷嬷又拿了茶让皇太后漱了口,“您放心吧,武穆侯还是办过几次大事的,这次既然帮了樊家就不会无功而返。”
皇太后表情松开了一些,抬起头看向嬷嬷,“你也觉得樊家可怜?”
那嬷嬷道:“奴婢倒是不知道,奴婢是知晓太后的心事,太后希望皇上在前朝顺顺利利的。”
皇太后叹口气,“毕竟是父子。晏宁小时候又常常到哀家这里来,哀家很喜欢晏宁。晏宁是个聪明的孩子,”说着顿了顿,“皇家的孩子,面对那一张座位都会迷了心智,哀家是不忍心眼看着他们父子到那一步。”
嬷嬷道:“太后是用心良苦。”
皇太后让嬷嬷扶着躺下来,“这时候除了我能劝皇帝,也没有旁人了。”宣王圈禁而死,长公主和皇帝因宣王的事闹的生分,皇后早早又没了,皇帝心里没有谁可以相信。
嬷嬷道:“明日要不要安排武穆侯夫人出宫?”
皇太后想了半晌,“还是等皇帝下朝吧,我瞧着皇帝像是有什么话没有说完,”说着抬眼看向嬷嬷,“武穆侯夫人进宫的事没有传出去吧?”
嬷嬷摇摇头,“没有。”
皇太后道:“记得,明日早朝之前不许让旁人知晓。”
嬷嬷道:“您放心吧,咱们宫里已经落锁,宫里没有人能出去。”
皇太后放下心来,闭上眼睛轻轻地捻着手里的佛珠,但愿明日一切顺利
第三百八十二章 面临危机
容华早早就起床穿戴整齐向皇太后请安。
皇太后靠在临窗的大炕上,手握着佛珠笑着看容华,“快起来吧!”
容华恭谨地坐下,抬眼看向旁边的矮桌,昨日太后宫里点了檀香,今天就让人撤了下去,可见是因她身孕才做的安排。
容华坐了一会儿,就有嬷嬷来向皇太后禀告,“早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