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92页

      正当他等客人上门之时,便见一伙穿着党项统服饰的男子掀开门帘进入,甫一进入,为首一人便大声高呼,“哎,掌柜的,你前两个是说没有的东西,可是进货啦?”
    掌柜满面笑容迎了上去与之寒暄,言明他们直到船运开之前是真的没货了,这位党校商人面色立刻就改了,“我听闻你们偷偷卖给了大辽?”
    “没有,真的没有。”掌柜好说歹说才将这位党向青年的火气安抚了下来,看此间他妙语如珠,各种精彩发挥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夏安然并没有看着他们那边。
    他的视线落点是这个团队位于后方的一个年轻人。
    这人长相稀松平常,身形在党项人之中亦是有些消瘦,但是面上肉却很多,圆乎乎的。
    此时他正拿了一把扇子,大冬天附庸风雅得耍耍,若是别人看到,一定会在这里嘲笑此人画虎不成反类犬。
    但夏安然不会,他的表情十分平静,甚至带着些淡漠。
    那个年轻人似是注意到他的视线,见夏安然一副主人家的模样,便友好得点了点头。
    呵呵!夏安然都不想跟这些换一张脸皮就跟换一个马甲一样方便的武林人士多说什么了。
    他垂下眸子暗自思忖此人为何会在此处,尤其是在白锦羲刚刚离京之后。
    不错,这个人夏安然认识,正是玉天宝。
    自去年中秋他被自己老爹带走,夏安然便以为这位不会再出现了呢。
    算起来,汴京城距离党项应当也有个两三月的路程,还是说因为武林人士,行路比较快?方才能让这人离开不过数月又再次光明正大得出现在了京城内?
    玉天宝当然是易容的,但是他身上的味道,夏安然不会认错。
    他没有再继续看那个人,夏安然不确定自己方才的直视是否已经让人意识到自己暴露,此事太过蹊跷,他得去找个能管事的人。
    若是白锦羲不在,他只要同白锦羲说上一句便可,如今……哎,要和官家解释的话便太复杂了,难道要直接同他个说自己有个比狗还灵敏的嗅觉吗?
    他掸了掸衣袖站了起来,示意掌柜的不用管他,便迈步踏出。
    待他经过那草包打扮的玉天宝身边时,不知为何,玉天宝忽然转头看他,笑道,“这位郎君,在下觉得与你一见如故,不如我们交个朋友。”
    他这么说的时候,夏安然正同他擦身,他步履丝毫不停,只淡淡说道“不必,你我不同道。”
    他这样堪称无情的回答立刻激怒了这几个党项人,立刻就有一个想要拉住他讨个说法,只是被“玉天宝”拦住。
    夏安然将后头叽叽咕咕的党项话丢在背后,直至走出店门步上大街,方才觉得胸口的□□感少了一些。
    他捏了捏自己的指尖,心想大意了。
    他许久没有发生这种情绪控制思维之事,竟直接就撕破了脸皮,应当虚与蛇委一番,最好是能够搞清楚此人究竟想要做甚,但是现在已经来不及。
    更麻烦的是……白锦羲不在,他宅院中的安保几近于无,若是玉天宝意识到他已经识破了想要来处理他便有些麻烦。
    他想了想,脚步一转,便走到了没多远的开封府府衙,百姓有难找警察,作为一个开封府好市民,夏安然表示为了开封府的和平健康发展,他要将一切不利因素全都扼杀在先。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去告官。
    开封府的诉讼流程在包拯上任之后有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同时,为了避免衙役私自压下诉状,开封府的新规矩是大门敞开,任何人都可投诉,根据包拯的时间安排和案件紧急程度开开堂。
    当然,这是民事案件,若是刑事自然是直接就开审的。
    但这毕竟是一整个开封汴京的确的行政机构,再简化也不至于简化到夏安然连状纸都都没有写,跑进来说要告官就可以告官的。
    开封府的小吏见夏安然一身华贵,看着也不像是不学无术之人,只以为他是太紧急,还未来得及书写状纸,于是便贴心得为他备了笔墨纸,示意他先书状。
    夏安然叹了一口气,左右看看,都是不认识的人,于是问道,“不知展护卫可在?”方才言行客客气气的衙役面上表情立刻就变了,看着夏安然的眼神,活像是在看一个疯狂追星族加私生饭。
    他非常谨慎的回答,“展护卫去巡街了。”
    “这样……”他想了想“那四大护卫在不在?”这小吏的眼神更加古怪了。
    “四位大人护送府尹去上朝了。”
    这么巧?
    夏安然愣了一下,不过对于一直告假偷懒在家的他来说,的确是不知道这几天过年时候有没有特殊的时令。
    这时,这位小吏已经觉得这不是一个正经人,而是直接断定他是来追星来的。
    实话说,自从展护卫入了开封府之后像夏安然这种情况与日俱增,开封府众人烦不胜烦,本来开封府的案卷就有很多,还要来占用他们的宝贵时间!
    别提有多愤怒啦!
    因北宋律法严明,基本能够做到“以”法治国。北宋的刑诉案件门槛较低,又没有清朝那样的杀威棒,所以宋朝民众相对于别的朝代来说,是非常喜欢告官的。
    不仅仅是民告民,民告官亦然。
    就像在各种探案小说中看到一样,宋朝大到房子被占了,小到自家的牛被偷了、门口的田地被占了,百姓们都会优先选择告官而不是私底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