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
妈仰起头看了眼自己的儿子,“赵……赵诗华?等等,你不是有个小学同学就叫赵诗华吗?”
赵诗华突然听见脑海里传来一阵尖锐的定时炸弹的倒数声,她呆在原地,不知所措地盯着脚下的地面,想要转身逃跑,结果腿却软得根本使不上劲。
“哎呀,你不记得啦?你们有一年班上去郊游,有个小姑娘差点摔断了腿的,当时我去接你才发现的……你忘了?我记得她好像是叫赵诗华来着,后来我们还陪她去人民医院了。”说罢她又转过头好奇地打量了一下赵诗华,“是你吗?而且刚才听你们在讲客家话,我应该没弄错吧?还是你们只是凑巧同名而已?”
来不及了。刺耳的警报声越来越密集,最后终于爆出一声巨响,她努力制造的假象轰然倒塌。
☆解铃人与系铃人 1
虚幻世界的幕布落下后,赵诗华恍惚看见了小时候的一幕。
小学时期的春游和秋游,大概是除了大扫除以外最令人期待的集体活动了。
赵诗华往往会提前几天开始准备零食,老早计划好要穿的衣服。郊游的当天,甚至一反往常地比闹钟起得还早,早饭恨不得一口就吃完,连跑带跳地飞奔去学校,仿佛晚到一秒都会减损一分快乐。
记得二年级那年的春游是去一座设有玩乐区域的公园。
尽管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去过那里不下十次,毕竟市里专供儿童的娱乐设施五根手指头就数得过来,在本地长大的小孩再怎么说都起码到此一游了一回。
但是跟整个班的同学一起再去那些地方,就好像是多了一个眼睛或一只耳朵似的,曾经熟悉的一切全都变成了崭新的体验,跷跷板不再由大人控制,秋千得靠自己掌握技巧,就算木制吊桥摇来晃去,也不能慢吞吞地走,因为身后就有追兵杀到……
在老师那如同按下了循环播放键的“你慢点!”“小心点!”的训斥声中,一帮孩子皮得就跟花果山里的猴子毫无二致,甚至连猴子都比他们安静些,精力也不如他们旺盛。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从早上持续到下午,根本就没有停息的一刻。
也许就是出于这种亢奋,才让赵诗华在蹦蹦床上不小心崴到脚时,也完全不觉得疼。
只记得那一刻,在一群上蹦下跳的同学中间,她隐约感觉有点不对劲,停下来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脚踝,还没来得及仔细想明白,就被旁边的朋友拉起手,继续又跳又叫的。
大抵由于学习武术的原因,赵诗华一直不把自己当成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况且在周末的武术课上,哪里磕了碰了也是家常便饭。
电视剧里的主角怎么说的来着?“这些淤青都是英雄成长的印记”——真不知道她从小到大接受的是哪门子的教育,要是搁在古代,赵大侠八成可以去竞选一下峨眉山的掌门人。
反正回家抹点什么红花油的就好了。
赵诗华这样想道,便又跟着王子童她们去坐了旋转木马、爬了充气城堡,最后在泡泡池里玩得不亦乐乎,到了集合时间还舍不得离开。
在回学校的大巴上,大伙儿才终于稍微消停下来,半小时不到的车程,班上的同学就睡倒了一大片。而赵诗华却被右脚上一阵一阵袭来的疼痛弄得如坐针毡,袜子底下的脚踝似乎也肿了起来。
她本来是想告诉老师的,但又想起出发前老师警告全班人要注意安全,否则下次郊游就不准参加之类的云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苦水都吞回到了肚子里。
待会儿回到家得赶紧让妈妈敷一敷才行了。
赵诗华一瘸一拐地从后门下车,老师忙着在前头整队,也没注意到她的异样。
平时都是她自己走回家的,春游这天也不例外,离家十来分钟的路程,她也不好意思再让老师打电话给家里人。装出一脸轻松的笑容跟同伴告别后,她便咬咬牙,把重心转移到左脚上,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动。
就算到了这种关头,她还在想象自己是个忍痛负伤的大英雄,一步一脚印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喂!那个小朋友!”
赵诗华听到有声音从背后传来,她生怕是有人抓住了自己的把柄,慌忙又跳了几步,直到有脚步追上来,按住她的肩膀:“你的脚怎么了?”
她回过头,只见一个阿姨蹲下身来,指一指明显大了一圈的脚踝问她:“疼吗?都肿成这样了。”
赵诗华只是点点头,什么都不说。
“你怎么弄的?”
从小到大被大人叮嘱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眼见对方朝自己伸过手来,犹如巫婆伸出利爪要将自己活捉,赵诗华正准备转身逃跑,忽然看到关一夫呼哧呼哧地从后面赶过来,大声喊着“妈妈!妈妈!等等我!”,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