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6
她从前缺了近二十年的亲情,如今都尽数在朱大娘身上找补回来了。这份情,她想她会一辈子都牢记在心。
“丫头,你出了京,可想好了去处?”
徐杏早前还在风月楼做姑娘时,就收到过牡丹和海棠寄回来给她的信。她们都说,此生若有机会,定要下趟江南,江南风景人情,皆不是长安可比。
徐杏不知道自己能逃多久,所以,如今既有机会,她想先去江南看看。
“打算去江南。”徐杏说。
“江南?”朱大娘双眼亮了亮,她笑着道,“你若真去了,我可有桩事要拜托于你。”
“您请说。”徐杏道,“您于我有恩,不管有任何差遣,我定会照做。”
朱大娘这才说:“小怜亲生父母家就在扬州城,她自走了后,再没送过信回来。我想,若是你去了,顺路的话,可帮忙打探打探她过得可好。”
“她姓什么?”徐杏问。
“姓祁,叫祁怜。”朱大娘说。
徐杏正要应下,就听外面忽然传来阵阵“得得得”的马蹄声。似是来了很多人,围在外面,一时间人流更是拥挤起来,十分哄闹。
徐杏不敢伸手撩开侧帘去看,但即便她不去看,光用耳朵听,也能感知到外面的阵仗肯定不会小。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功夫,便有一道略粗粝洪亮的声音响在耳畔:“郑三公子且留步,太子殿下召见。”
徐杏蓦地听到这样一句,抓着包袱的手倏的缩紧,她连呼吸都不敢动静太大。
而此刻外面,郑三郎一身湖蓝锦缎圆领袍,身上斜挂个包袱,他人则骑在高高大马上,闻声不卑不亢问那将军:“殿下可说召唤何事?”
第96章 第96朵杏花
徐杏不在东宫一事,太子瞒不了雁奴,同样也瞒不住郑四。郑四和徐杏交情好,常会去丽正殿找徐杏说话谈天。
若徐杏病了,郑四是势必要去探病的。若是太子阻拦,她自会心起疑虑。
太子知道徐杏和齐王妃交情深厚,所以,有关徐杏一事,太子也没有瞒着郑四。郑四虽是亲王妃,但她行事颇有些我行我素,不遵礼数。得知徐杏竟从太子眼皮底下成功逃走了后,她大惊之余,做出的第一个决定便是出京去寻人。
郑四突然不在京中,齐王瞒得了郑家一时,却瞒不了一世。所以无奈之下,并且在征求得太子同意的情况下,齐王把实情向郑家如实相告了。
郑三也是最近才得到这个消息的,所以,他一得到消息后,即刻就选择先放下学业,他打算出去找妹妹回家。
自因徐杏嫁入东宫,他无能为力生了一场久病后,再重新振作起来时,就似是脱胎换骨了一般。一改从前内敛腼腆的性子,如今一言一行倒渐有他父兄的风范。
哪怕是此刻面对当朝太子的心腹大将,郑三也丝毫不现惧意。
在这太子心腹大将跟前不卑不亢,则也相当是在太子面前如此稳重。
那将军回道:“郑三公子去了便知。”说罢,他作了个“请”的手势,“公子请。”
纵然郑三心中对太子再有成见,但从小的教养让他始终不会做出离经叛道之事来。面上的礼数和规矩,他都是要守住的。
太子召见,他不能不见。
所以,郑三直接勒缰调转马头,跟在那将军身后往太子所在方向去。
而这边,城门守将听说太子突然造访,立马放堵在城门口的人和车通行。城门口堵着这些人,不但严重影响了秩序和形象,他自还怕这些三教九流之人其中会混迹秦王党余孽。
届时,若是要对太子行刺,太子龙体受恙,他怕是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
本来城门守卫是很森严的,出入必会严查。所以徐杏还紧张着,这一关是否能过。如今可倒好,太子的突然造访,倒算是变相帮了她一个大忙。
还在城内时,徐杏静坐车内丝毫不敢乱动。但出了城,马车朝官道驶去,渐渐离身后的长安城远了,徐杏这才颇有些不舍的撩开侧帘,朝身后的那座巍峨的城池望去。
这一走,她想,若是顺利的话,这辈子可能就都不会再回来。
城门口,来来往往的三教九流之人都有,嘈杂哄闹。
郑三被方将军一路请着去了不远处的一座茶楼,而太子,此刻就等候在茶楼内。
郑三到后,就见窗下正负手立着个身着月白锦缎圆领袍的男子。男子虽背对他,但看这翩然若谪仙般的身影,他一眼就认出了是谁。
稳步走近后,郑三弯腰抱手:“拜见太子殿下。”
早在郑三出现在茶楼楼下时,太子就已经看到他人了。看着他那身打扮,不出他所料,他怕也是要离开京城去远方的。
太子有静默一瞬,之后才侧转过身来看向郑三。
“三郎不必多礼。”太子朝他伸出一只手,“坐吧。”
说罢,太子率先于桌边坐下后,郑三这才道了声:“谢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