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0
人员后,赵青昭按照指使进了贡院。
京城贡院的规模比乡试的规模大了几倍。因着此时天色尚暗,其边界目力不能触及。
赵青昭接过号码牌子,开始寻找自己的号房。
他这次的运气不太好,离臭号很近。
好在这个时节气温低,又是第一场考试,倒也不算难捱。
赵青昭面色不变,弯腰进了号房。
号房的条件算是他科举考试以来最好的。至少不漏雨,不漏风。
“哐当”一声号房上锁了,赵青昭放下考箱,开始打扫他这三天要住的地方。
两刻钟之后,号房就打扫干净了。
他撑着上半身,将腿搁在隔板上,闭目养神。
这个号房很逼仄,只能稍稍转身。再加上这几年他身高猛长,连躺下将腿伸直都不能。
还好赵青昭早就有心里准备,更何况比起号房的舒适度来,他觉得身高更重要。
在这几年坚持不懈的锻炼中,他已经有一米八二了,今年他十八,还有上升空间。
辰时,更声响起。
赵青昭刚刚做一组了屈膝运动,算着时间差不多了。开始调节呼吸,敛目坐等。
不多时试卷发下来了,赵青昭自号房前如果试卷,开始认真审题。
第一场考的是史论,有五篇,题目分别为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看到题目饶是赵青昭这个自觉见多识广的老人家都不免恍惚了一会。
考场随后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也印证了这一点。
考场里除了极少数,大部分都慌了。
今年的考题不是一般的难,是非常以及特别的难。
他们拿着试题。提笔手甚至还在微微的颤抖。
瞧瞧这些题目说的什么?藩镇?平戎?变法?举贤?以夷制夷?
妈呀,救救孩子吧!这已经不单单是做文章那么简单了,这一个不好那是要命的呀!
不敢动!不敢动!
这边,审好题后的赵青昭微微勾了勾唇,有点意思。
穆斯朝啊!赵青昭轻轻感叹了一下!他这手将赵青昭之前的猜测和谋划全部推翻了。
这招釜底抽薪用的不错!
赵青昭将试题轻叩在桌面。他之前以为出题的会是李铭李大人。
按照李铭李大人一贯的作风,他已经预料到了这次出题肯定不会太简单。
李大人不喜欢说假大空话的文章,是以赵青昭决定这次会试实事求是,针砭时弊,措辞严谨。
没想到,会试的时候突然来了一手。出题人突然换成了穆斯朝,风格也格外的犀利刁钻。
真是一言难尽!
赵青昭眸色深深,有条不紊的开始准备工作。
这也许是他的机会也说不定!
下定决心后,赵青昭没有犹豫,既然稳打稳扎不现实,那还不如剑走偏锋。
反正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看在白鹭书院的份上,他应该不会沦落到三甲。
如此一琢磨,赵青昭心里也就有底了。
藩镇、平戎、变法、举贤、以夷制夷
仔细的浏览了这些题目之后,赵青昭开始破题。
因为不知道这次考试官偏爱那种风格,是以赵青昭打算就用自己的风格。
思考了一刻钟之后,赵青昭提笔开始书写。
他决定从江山社稷出发,立足于人民,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目的,足一献策。
只要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好的。赵青昭就愿意,就敢写。
当然他也不会写的太超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从封建制度过度到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现在封建制度正兴起,他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去干涉社会的进程。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天下之患无常处也、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之所趋、揆时度务、有以制其偏倚之端、则不至于变起而不可救。夫立国之初、每鉴前代得失、以定一朝之制、时势所迫、出於不得不然、非能使子孙世守以维万世之安也。……如因四朝之乱弱、而归咎其祖宗立国初制之不善、则天下岂有无弊之法哉”
撤藩是一定要撤的,若是放任藩王做大,魏国必有内乱。
将第一题之后,赵青昭轻吐了一口气。
痛快!他写的太痛快了!
他搁下笔,才发现时辰已经不早了。
赵青昭见状,收好试题便开始做午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