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08章:祭天退水

      在华夏古代,祭天是非常正式的礼仪活动,而且历史源远流长,据说始传于黄帝,或是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甚至比用兵还重要。
    在古代,祭天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合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大祀”、“仲夏大雩大祀”、“冬至祭天大祀”等,又有“升配”、“告祭”等典礼活动。每次祭天,都极尽奢华,仪式繁复,仪器考究。
    眼下汴都遭了水患,只要能将大水退去,只要能用上的手段就尽管用上,包括祭天似退水方案。
    徽宗赵佶命太子、郓王二人登南薰门上城墙降御香四拜退水,消息迅速在汴都城传扬开来。
    文武百官知徽宗子嗣众多,然仅有郓王与太子上城门降御香四拜退水,便令人无限暇想起来,心中想归想,但没有人敢在此上言语什么。
    当然祭天也不是说祭就祭的,在祭祀前三日,主祭之人或是君王要开始斋戒沐浴,然而有前两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要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
    然汴都大水,事情紧急,无法做的那般细致,但徽宗赵佶也通知太子赵桓与郓王赵楷二人沐浴更衣,斋戒食素。
    第二日一早,文武百官与汴都百姓齐聚于南薰门,齐齐观望这场史上极为罕见的退水大典。
    不止汴都城内低洼之地受了水患,此时汴都南薰门外等低洼之地也尽数被大水淹没,以致于洪水将汴都城团团围住,南薰门百姓民宅被洪水冲倒无数,更不知有多少百姓来不及逃散而命丧水中,在原本的平地之上,己经行驶大船。
    太子与郓王长幼有序,祭天退水,自然要分个先后。只见太子上场,降御香四拜。
    似这类典礼要包括“择吉日”、“题请”、“涤牲”、“省牲”、“演礼”、“斋戒”、“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庆成”等多项仪程,正式祭祀时,更需完成迎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等九个步骤,过程冗长,礼仪繁缛,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甚至在礼术上还要有相应的舞蹈与音乐和奏。
    然而这一次祭天退水,过多的繁缛礼节可以舍去,但“涤牲”、“省牲”、“演礼”、“斋戒”、“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等内容却是少不了。
    见太子于城楼上行礼,郓王赵楷借机命人将乐天唤到近前,待乐天作过礼后,郓王赵楷说道:“乐卿,本王怎么觉得靠这祭典退水,似乎并不靠谱……”
    “嘘……”乐天摇了摇头,故做神秘道:“殿下举头三尺有神明,殿下勿需有不敬之言,臣昨日曾为殿下卜过一卦,今日殿下祭天定可将大水安退去!”
    自乐天还京,未曾去过郓王赵楷府上,郓王也未曾召见过乐天,究其原因是大宋有王爷不得结交大臣,更不得干政,所以赵楷与乐天之间始终保持着距离,免得被别有用心之人或是御使拿来做文章。
    虽然乐天是郓王亲信之事,是举朝皆知的事情,但这事只能背地里说说,明面上是无人能提的。
    “乐卿就莫拿本王开心了!”郓王赵楷摇头,望着在南薰门上大拜苍天的太子赵桓,又叹道:“大哥身为国之储君,地位尊崇,从上城墙祭拜到现在,己经过去了一个时辰的光景,城外大水未有丝毫退去迹像,我只是一个闲王又岂能退去大水。”
    “王爷,您没听说过一句话,唤做万事皆有可能?”乐天在旁边道。
    “乐卿,你就莫拿本王开心了!”赵楷摇头道。
    乐天与赵楷二人说话随和的像似朋友一般,使得侍候在赵楷身后的史勾当官心中生出几分嫉妒,眼中更是生出几分忌惮。在与赵楷叙话间,乐天也看到了史勾当官,二人很是友好的点头示意做为见礼。
    二人间看上去如同多年老友一般,但谁都清楚对方心底在想什么。
    前次西北之行,派许将随乐天同行,明上是为保护乐天,实则是史勾当官派去监视乐天的,这足以说明史勾当官对乐天的忌惮,至少说明以前史勾当官并没有将乐天当为对手来看待,然到了这个时候不得不留意乐天。
    自从知晓这个内情后,乐天开始留意皇城司了,不得不承认除了皇城司驻所大内的那些兵马侍卫外,那些潜伏分布于汴都还有全国各地的暗探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乐天更知道自己若是将这支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更意味着什么。
    只是让乐天现在还头痛的是,如何将皇城司的实权从史勾当官的手里抢过来。若是往日史勾当官与自己关系尚为密切时,自己倒也不在意皇城司的作用,但现在却不得不注意了,史勾当官对自己的敌意,而且史勾当官还是属于阉人一系,这更不得不让人忌惮与注意。
    太子赵桓前前后后在南薰门祭拜了近一个时辰,城外大水没有丝毫退去迹像,随即郓王赵楷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向城墙上行去,接着举行退水祭天仪式。
    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之前的仪式己经被太子赵桓做过了,郓王赵楷只需再重重一次“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等几个程式化的闻骤便可以了。
    时间过去了一刻钟的时候,乐天抬头看天,口中喃喃道:“差不多到进辰了!”
    轰隆隆……
    就在乐天话音落下未有盏茶的功夫,只听到城北汴河的方向忽传来如同惊雷般的轰鸣剧响,甚至那声势丝毫不次于惊雷,将整个汴都百姓都吓的一惊。
    “这水应该下去了!”听到这声轰鸣,乐天微微一笑,随即悄然离去。
    正在四面祭拜的郓王赵楷显然被那突如其来的剧响惊的一呆,醒转过来之后继续四下拜祭天地,当一个礼仪程序走下来之后,耳边就听到有守城的兵士指着城外的大水叫道:“大水退了,大水退了……”
    听到那守城兵士口中叫喊,城墙上的文武百官连同在城墙上避难的百姓纷纷向城外观看,果然可以看城外的大水正在缓缓退去,至此时己经退了一丈有余。
    要知道那日降雨之后,汴都城外大水最高有五、六丈,使的汴都成为泽国里的一座孤城。
    且说水势渐渐退去,至当日夜里,围困汴都半朋的大水尽数退去,京城中人皆言是郓王之德也,是郓王心诚感动天地,使天神降下神雷,决开堤口泄洪,而使汴都水退。
    但也有人言是太子在称祭天,郓王只是恰逢其时罢了。
    听闻坊间议论,乐天只是一笑,并未理会。
    “此番辛苦你们几人了!”乐天宅院前厅,乐天端起茶杯与十几个军汉说道。
    猫九将碗里的酒一口饮尽,笑道:“乐大人您真是神机妙算,没想到炸了那汴河在城北的下游堤坝,使洪水由城北入五丈河,最后注入到梁山泺,汴都大水就这样平了。”
    又有个军汉操|着浓重的陕甘口音说道:“汴都百姓一个个都说是太子与郓王殿下祭天,才使得汴都大水退去,哪里知晓真正将大水退去之人是乐大人,还有咱位这些军中莽汉……”
    ……
    不光是猫九,便是一同随去的尺七等人口中也是这般说。
    待所有人说完之后,乐天目光扫过一众人,敛色道:“你等勿要将此事外传,只需永远烂在心底尽是!”
    猫九几人见乐天这般神色,立时应承下来。
    原来自那日暴雨之后,不止是汴都城内四条河水暴涨,汴都城西索河更是溃堤,使得汴都城被大水所围,乐天在灾民营中曾仔察看过汴都地图连同水势,断定只要将汴河堤坝炸开,将水引入五丈河,再注入下游梁山泺,汴都水患自然平息。
    为了省事,乐天让猫九等人带着火药将汴河堤坝炸开,于是就有了郓王祭天时有的那道轰天巨响。
    当然,乐天是为了给郓王赵楷造势才使了这种手段,毕竟太子赵桓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大宋到了他的手上会继续上演靖康之耻,所以乐天极尽自己可以动用的一切办法,来阻止太子赵桓登临那个位置。
    若不是乐天炸了汴河大堤,就算是徽宗赵佶将埋进坟里的祖宗太祖太宗抬到南薰门,这场罕见的大水也不会退去。
    大水退去,城中积水也渐渐退去,京中难民开始返家重建,乐天这个救灾大使的临时差遣便也算是到此为止。
    然就在乐天回朝复命时,却听到林灵素上奏乞骸骨的奏疏。
    按理来说一个神棍上奏离去,只会令人觉的大快人心,然而这篇奏疏被传出来之后,却是令大宋朝堂上如同发生场地震一般,使的大宋官员对林灵素这个神棍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甚至有不少坊间士子百姓读了林灵素这篇奏疏,不禁拍案叫好。
    只见林灵素上奏与徽宗赵佶云:臣初奉天命而来,为陛下去阴魔,断妖异,兴神霄,建宝箓,崇大道,赞忠贤。今蔡京鬼之首,任之以重权,虽此鬼己去,然朝中余党奸佞甚多,不可不防也;童贯国之贼,付之以兵卫。国事不修,奢华太甚。
    彗星所临,陛下不能积行以禳之;太乙离宫,陛下不能迁都以避之。人心则天之舍。皇天虽高,人心易感也,故修人事可应天心。
    斗玺一,大数不可逃,岂知有过期之历。臣今拟暂别龙颜,无复再瞻天表。切忌丙午、丁未甲兵长驱,血腥万里,天眷两宫不能保守。陛下岂不见袁天罡《推背图》诗云:两朝天子笑欣欣,引领群臣渡孟津。拱手自然难进退,欲去不去愁杀人。臣灵素疾苦在身,乞骸骨归乡。
    字数不多,只有二百七十余字,但却字字珠玑,可谓是震耳聩聋,将大宋当前弊端说了个清清楚楚,但后半部分却令人觉的颇不可思议,林灵素将推背图都拿来说事,这分明就是林灵素的神棍本色。
    后半部分暂且可以不担,但林灵素奏疏的前半部分却是值得令人尊重与褒扬的。
    就在汴都人人拍手为林灵素叫好时,童贯与致仕在家的蔡京二人只气的七窍生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