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
下了两天贵如油的春雨后,春阳从云朵后露出了脸。
雨后初霁,天阔气清。
阳光照进院子里,薛巧儿将她父亲留下的书一一摊开来晒太阳。这些书都有岁月的印痕,有的书页已经泛黄,甚至被虫嗫啃过。
她的动作轻细,将书上的积尘一一擦拭。
……
“咚咚咚。”有人敲门。
小竹前去开门,只见周坤手里端着一簸箕饺子,“小竹,这是我娘刚包好的荠菜饺子,你们尝尝。”
“谢谢周大娘,谢谢周大哥。”小竹看到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咧嘴直乐。
这个时节,荠菜破土而出,绿意葱茏。用荠菜和着肉作馅包饺子,清香鲜嫩,这是独属于春日的美味。
周坤送完饺子,可以转身回家了,却没有挪步,他朝院中看去,寻到了一抹纤丽的身影。
薛巧儿此刻坐在院中一角看书。她穿着天青色的衣裙,一手拿着书卷,另一只手随意搭在身前,如同婀娜青柳临湖照水,说不出的娴静清雅。
“薛姑娘,这是在晒书?”
周坤走了过去,他放低声音,生怕打破了眼前的画面,但是不出声他便没有上前的理由。
薛巧儿抬头。她眼中的凝思散开,浮起轻微的笑意。
眼前的男子一身竹青色长衫,磊磊如林中修竹,他的神色诚挚,笑容清湛。
“正是,趁着日头好便拿出来晒晒。”
“这是薛姑娘的书?”看着陈旧的书页,周坤好奇地问。
“是家父留下的。”
周坤颔首,心中了然,他拿起离自己较近的一本书翻开看。
细看之下,周坤心中涌出震惊。
他手上这本典籍是参加科考学子的必读书目,这本书的内容集合了先哲的思想精髓,想要将其融会贯通不是一件易事。
这本书的侧页上写下了密密麻麻的训释和小注,无疑是阅者自己的理解和见地。
周坤已将这本书温习了数遍,书自然是常温常新,而这其中的批注内容,有
的是他还未曾思及的,一看顿生耳目一新的明悟之感。
妙,真是高妙!
“薛姑娘,敢问这是令尊的笔迹?”周坤语气难掩激动。
得到薛巧儿的肯定回答,周坤敬佩不已,“令尊的学识过人,某不如矣。”
“周大哥过谦了。”
“薛姑娘,我是诚心之言。敢问令尊可有求取功名?”
周坤只知薛巧儿失了怙恃,并不知道她父亲的任何情况,莫非是爱山水不羡朝堂的隐者?!
“未曾。”两个字的浅言短语,说得却是百感交集。
她的父亲薛辰意,高大俊逸,谦和韧性,是极好极好的父亲。从小,父亲便教她和哥哥读书习字,那时的她,便觉得父亲和村里那些邻里是不同的。
父亲说话温文有礼,遇事不争不抢。而那些人却是常说粗鄙之言,他们嘲笑父亲是个“酸秀才”。薛巧儿心中憋气,想回他们几句,她的父亲却是无所谓地笑笑。
薛巧儿的母亲也是个恬静温柔的女子,她把粗陋的生活变得诗意温馨。他们的小院里,一年四季盈着花香,还有糕点香、炊米香、酒香……
薛巧儿知道父亲和向阳村格格不入,却不懂他为何安居一隅。直到有一次,她无意中听到了父亲和哥哥的对话。
哥哥薛丛说要参加科举,父亲却阻止了他。
“为什么?”薛丛不理解父亲的决定。
“阿丛”,父亲的声音透着无奈和苍凉,“从你祖父那辈起,我们薛家宗族不能科举应试,不能入朝为官。”
什么?!
那日,哥哥薛丛久久坐在院中出神,直到日暮降临。
后来,哥哥薛丛便投笔从戎,上了战场。
……
薛巧儿收回思绪,起伏的心潮归于平静。
周坤本来等着薛巧儿的下文,见她说了两个字就沉默不言,料想她不想说,便没再深究。
“薛姑娘,这本书能否借我一看?”
还是刚才那本书。
“当然没问题,周大哥拿去看吧。”
周坤拿着书转身走了,他脑中浮现刚才的画面,心中微沉:薛姑娘好像在想心事。
*
过了几日,徐管事送食材到铺子来。
“薛姑娘,这是做的蜜酱和豆瓣酱,拿给你尝尝。”
“徐叔,您客气了。”
徐管事接过薛巧儿给的银钱,点了点,“薛姑娘,你给多了,那些蜜酱和豆瓣酱是送给你的,不用给银子的。”
“徐叔,多的钱麻烦您想办法给庄子上的水生添置些新衣服吧,不要让他知道是我的意思。”
“行,薛姑娘放心,包在我身上,我知道怎么办。”
上次在庄子上,薛巧儿看到水生穿的衣服都有破洞,以前他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