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81章 稳定军心

      西苑里发生的未成功的刺杀,使得朱由校认识到,自己还是小看了国内的反对力量,而且自己的想法太过于简单,以为对这个时代有用的大家就会接受,却没有想到根深蒂固的思想已经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叶向高他们的睿智,自己的每一步都有可能会受到各种势力的反对。
    不过这次刺杀案,倒也有两个好处。一是借机清理了一批与自己的看法大相径庭的顽固守旧派官员,二是张惟贤的下场给勋贵们敲响了警钟。让大家知道,平日里很好说话的皇帝终究是皇帝,天子一怒,虽然不至于流血漂杵,但让很多人头落地还是很容易的。
    魏忠贤将宫中暂时没有职司的年轻太监集中起来,请来了晦明的师兄进行训练,同时请了十几个师范学院的学生在内书堂兼职。宫里便时常可以听到一二三四的操练声和一一得一,一二得二的读书声。
    而客氏接到了给宫女做媒的重任后,立即投身到媒婆这个极有前途的事业中。在朱由校的指点下,她让人搜集了近卫军局长以上的军官婚姻情况,从未婚者中挑出了有婚配宫女意向的,然后让他们一个个将择偶条件写了出来,同时将自已的情况也写了出来,编成了档案。
    她将宫中到了年龄而未能出宫的宫女召集起来,先进行了一番动员,将这些未婚军官的仕途夸到了天上,然后收集了宫女的自身情况和择偶标准。
    两份资料到手,她将资料交给魏忠贤,魏忠贤召集了东厂中的识字番子,开始进行纸上配对。几天之后,终于得到了一份初步配对意向。
    这些军官基本上都在军校中,客氏大手笔,在皇城的一角专门开了一个现场婚配会,当然和现代的不同,是一个小房间,由一个宫中的老嬷嬷带着有婚嫁要求的宫女在房间内,根据以前的配对资料适合的军官在房间外,双方不见面,而是由嬷嬷进行传话,两方就各种问题进行相互了解。如果双方都满意,那就见一面,真的只是一面,而且是在嬷嬷的监督下,到这一步如果还是满意,那军官就可以回去准备结婚了。
    军官不是回老家,而是回到王恭厂新建的军官新村里,这是朱由校专门给军官们修的房子。上下两层,前后两进,左右两间,后面还有厨房厕所,家具齐全,足够一家十来口人居住。
    军官新村的房子并不是免费发给军官们的,而是要出钱买的,不过很便宜,一幢楼房首付五百元,可以居住十年,然后从第十一年起,每年是五十元。但你从军中退役后,就不能再住这里了。
    对于局长以上的军官,想要拿五百元出来也是不容易的,但是没有关系,可以找大明皇家银行贷款呀。只要付一百元,就可以住入,然后每年还给银行五十元,十年还完就行了。当然如果你立功受赏了,想一次性还完也可以,反正有利率在那里,算一下就知道要出多少钱了。
    现在近卫军军官的薪水并不高,象局长的话,和平时期是一个月十五元,但如果是战时,各种津贴加起来可以达到三十元,如果立个功劳,说不定就是几百元到手,所以虽然房子确实有些小贵,但真要是住,还是住得起的。
    有了结婚对象的军官们,回到军官新村后,就只需要给家里人写信报告喜讯了。因为这次是皇帝赐婚,父母之命都不用要了,媒妁之言是宫里的奉圣夫人,这样的排场,家里人喜欢都来不及,自然不会有人来触皇帝的霉头反对。
    宫里的老嬷嬷可算是大发了一笔利是,相亲时双方都会给喜钱,后面的婚事准备又收了男方的喜钱,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帮着布置婚房,传授礼仪。
    六月初一,大吉,利嫁娶。皇帝赐婚的两百三十二名军官和宫女在这一天同时举行婚礼。朱由校本来想办个集体婚礼的,但是在客氏和皇后她们的反对下才作罢。
    这样的大事,在国朝也算是头一遭。周报专门为这次的婚礼出了一个专刊,详细地记述了整个过程。特别指出,每一对新人在婚前都是见过一面的,当然是在老嬷嬷的陪同下。结婚时每一对新人都得到了皇帝送的贺礼:一对同心结。而且新人们都在拜天地时加了一个拜皇帝的程序,对着皇宫的方向拜了三拜。
    而最劲爆的新闻则是,每个结婚的军官都自愿签订了一个婚前协议:新婚五年内,除非无子嗣,不得纳妾。五年后如果纳妾,不得超过两人。婚后所生女子,不可以出现抛弃,溺毙等行为。
    这个协议确实比较奇怪,在大明朝对于男人的限制是极少的,纳妾买婢都是很寻常的事。现在竟然会出现这样对男方不利的协议,当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大家都觉得,所谓的自愿显然是不可能的,这种干涉人家私事的作法很不好。
    但是在下一期的周报中,专门就此事做了说明。军官签署协议确实是自愿的,在最早的时候,宫中就已经说明了必须签署这样的协议才能进行后续的征婚过程,并不是在后面强迫的。而且皇帝陛下现在都只有一后二妃,所以军官们都觉得签署这样的协议很正常。甚至有人还主动提出不纳妾。
    而在编者按中,特意对有些地方,有些人在生了女孩子后,就将其抛弃,转卖,甚至直接杀死的情形进行了严厉谴责,认为这是禽兽不如的作法。
    这件事是朱由校早就想要做的,大明的人口增长是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