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节

      谁知刚打开房门,对面的房门也开了。
    换了一身月白绣卷云纹长袍的程婴,站在门口,身姿清瘦而挺拔,腰间玉带紧束,细细勾勒出窄紧腰身线条,与昨晚的病弱模样,又有些区别。
    显得格外长身玉立。
    沈绛看见他,长眸微弯,透着晶亮,笑道:“程公子也要去用膳吗?”
    程婴负手而立,温和问道:“不知三姑娘可愿一起?”
    “恭敬不如从命。”
    于是两人并肩走在前面,阿鸢和清明二人,跟在身后。
    他们四人进去时,倒还真引起小小的轰动。
    沈绛每次在外露面时,便时常会引起回首相望的,更别说,今日身边还多了一个程婴。
    好在四人在大堂里坐下后,众人就收回了视线。
    好在这些驿站往来的客商,很多人只是在这里歇上一晚就走了。
    所以昨晚沈绛玉佩之事,当时围观的人,如今已离去。
    至于那枚玉佩,阿鸢倒是从那个商人手中买了回来。
    不管如何,这是沈绛母亲的东西。
    既然楚凛不要,就该还回来。
    此时大堂恢复了之前的热闹,中间几桌几位客商正在闲聊。
    其中一个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子道:“再过一个多月,便是浴佛节,我听闻今年的浴佛节极盛大,便是连宫里的太后娘娘都会亲自参加前往护国寺参加。
    “到时候肯定热闹的紧,说不定还能多做几笔生意。”
    此时另一桌的客人,却道:“怎么可能,不是说自从那件事后,太后已厌弃了护国寺。”
    “此话怎讲?”
    先前说话的,显然是经常往来京城,消息也比旁人灵通些。
    他故意伸手捏了捏胡子,拿乔道:“此事要真说起来,那可就说来话长。”
    “兄台是见多识广的,不如将其中的内情,说与我们听听。”
    这位美须中年,见有人这么问,笑道:“如今天色尚早,那我便说说。”
    “此事要说起来,还是与那位郢王世子有关系。”
    突然旁边一年轻男子朗声说:“郢王,莫非就是今上那位一母同胞的兄弟?”
    “正是。说起来郢王爷自今上登基后,便深受圣上偏宠,一直未前往自己的封地,而是留在京城中,也正是因为他是今上唯一的同胞弟弟。只不过这位王爷,子嗣不盛,膝下统共只有一位嫡子。”
    “所以这位世子爷,打出生就被太后和圣上疼爱。”
    民间有小儿子大孙子的说法,皇家也不例外。
    太后偏疼小儿子,自然对小儿子唯一的孩子格外偏宠。
    “郢王世子从三岁就被接入宫中,吃穿用度与皇子无异。直到世子爷五岁那年,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宫里的太医都束手无策。最后是郢王爷亲自请了护国寺当时的主持道远法师出手,才救的世子爷性命。”
    “世子痊愈之后,郢王爷感念法师的救命之恩,便让世子爷拜入法师门下,成了一名俗家弟子。”
    大晋皇室笃信佛教。
    后宫自太后起,带头吃斋念佛,每逢太后生辰,各宫嫔妃抄经献殷勤。
    而前朝的皇帝也不慌多让。
    得空便要与这些佛法精深的大法师们,参禅悟道。
    这位郢王爷让世子拜大和尚为师,倒也不算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
    “知恩图报,郢王爷倒是一片赤忱之心。”
    以郢王爷的尊贵地位,倒也不必这般,他这么做,倒是让人称赞。
    原本正讲到兴头上的中年男人,听到客人这句话,突然嗤笑了声。
    他说:“可事坏就在坏在这里。”
    坏在这里?
    大家的胃口一下被吊起。
    可对方却端起面前的茶杯,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水。
    等见众人脸上流露的急切神色,他才继续说:“去年是世子爷的加冠生辰,可就在行加冠礼那日,世子爷人却不见了。”
    旁人听到这里,恨不得耳朵都竖起来,他却又停下。
    好在这次,他及时开口说:“世子爷居然在这日离开家中,前往护国寺,竟声言要出家,从此斩破红尘,遁入空门。当时郢王爷带着人赶到时,剃度的大殿外头坐着满地的和尚,世子爷的头发都散开了,而剃度法师的刀子就差那么一寸,就落下了。”
    中年男子用手指间,比了比距离。
    他说的活灵活现,众人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这一幕画面,一身白衣的男子,清冷出尘的端坐在佛像前,身边站着的法师手持剃度戒刀。
    堂堂天潢贵胄,竟要遁入空门。
    还有比这荒唐出格的事吗?
    “据说当日,要不是太子派人及时拦着,郢王爷差点就砸了那百年护国寺的庙门。”
    这位中年男子倒有几分说书的本事。
    这段讲的精彩纷呈,让大堂里议论的越发激烈起来。
    有客人激动一拍桌:“要我说,要不是这些和尚怂恿,世子爷这样的身份,何至于如此。”
    “就是,郢王爷膝下只有一子,这岂不是要让人……”
    虽说这驿站是在荒山野岭,没有什么探子。
    可‘断子绝孙’四个字,还是没人敢说出来。
    不过有此想法的,显然不止在场众人。
    此事后,圣上和太后都震怒不已。
    太后虽喜欢礼佛,可她却不会想亲眼看到自己的亲孙子遁入空门。
    “所以自此之后,圣上再未宣过护国寺的大师们进宫参禅悟道。”
    这帮和尚憋着要让自己亲弟弟的儿子出家。
    皇上总要顾忌郢王爷的颜面。
    这些人说的眉飞色舞,沈绛和阿鸢听的入神。
    反而是坐在对面的清明,脸色却不对,几次都欲开口的样子。
    阿鸢也听的两眼放光,忍不住问沈绛:“小姐,你说这位世子爷真的是被怂恿的吗?”
    “市井之言,你也相信。”对面清明终于抓住机会开口。
    阿鸢看着他说:“那你说,为何这位世子殿下放着好好的爵位不要,非要出家。”
    见清明不反驳了,阿鸢又笑道:“你看,你也不知道了吧。”
    清明:“……”
    我知道,但我就是不告诉你。
    沈绛对这件事也挺感兴趣。
    因为作为曾经的批命受害者。
    就沈绛个人而言,她对这些光头是绝无好感。
    当年给她批命的就是个大和尚,几句似是而非的话,就让她被养在衢州。
    沈绛开口道:“反正秃驴都不是好人。”
    此时一直沉默的程婴,淡笑问道:“三姑娘,何出此言?”
    一旁的阿鸢捂嘴一笑。
    她替沈绛回道:“我家姑娘,最是不喜欢僧人,以前在衢…老家时,每次凡家中来了化缘的僧人,小姐就只让给半碗饭。”
    程婴倒是对这个做法挺感兴趣。
    他一双清眸,透着淡淡不解:“为何?”
    沈绛倒也不避讳说起这个,她双手托着腮,扬眉道:“因为半碗饭,不至于让他们饿死,但也不会吃的太饱。就因为吃太饱了,这些人才会闲得慌,多管闲事。”
    正值少艾的小姑娘,眉宇间光华绽放,透着狡黠的飞扬。
    倒有点儿像得逞的聪明小狐狸。
    若说沈绛有什么心愿,大概就是愿天下从此再无这些吃饱了撑的没事爱给人批命的光头。
    清明听着这样的话,觉得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整个大晋朝,都是尚佛的风俗。
    京城年轻的贵族小姐们,哪个不是虔诚以待,甚至还渴望得到有名望法师一句半句的夸赞。
    这样与自己的婚事上,也有些利处。
    谁曾像眼前这位姑娘,居然因为嫌和尚们吃饱饭会多管闲事,只给半碗饭。
    他转头看向自家公子,等着公子脸上浮起不赞同的神色。
    可等了许久,程婴终于含笑点头说:“这个法子,倒是好。”
    好?!
    好在哪儿。
    大堂里的热闹还未散去,沈绛思绪却飘的有些远了。
    在她的梦里,曾梦到在太子和三皇子落败后,有个男人不是皇子,却深受皇帝信任。
    自此手掌生杀大权,杀伐决断,权倾朝野。
    偏偏这个男人在梦里,没有一丝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