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52

      ,说得不像是会被打脸的样子。
    一群人相约要坚定信念,绝不动摇,什么大周诞辰,他们一群姜国的百姓过什么大周的诞辰!说着说着有人还即兴做了首诗,然后大家相约第二天一起去茶馆里坐一坐,买份报纸评析国家大事——
    今年因为晋江出的幺蛾子太多,又是话剧又是《三年科举,一年模拟》的,他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害得他们连最喜欢的这项娱乐活动都不得不放弃,每天不是做题就是对答案,累死累活一本练习题都没做完,考前焦虑到要死。
    如今终于考完了试,他们不用再去做那些个习题也不用再去排队预约到安城的旅游了,终于有了自己的自由时间可以做他们自己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了!
    然而很快,秦关之就用他的实际行动向这群人证明——所谓脸,就是用来打的,所谓誓言,就是用来破坏的!
    ……
    ……
    多年过双十一的经历让秦门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只要被附上一个节日,那么这个日子会瞬间变得充满了魔力,让人就算本来不打算买这个东西,也会最后不由自主的去买。
    比如说端午节。
    不是谁都喜欢吃粽子吃糯米的!
    但是一到了端午节,总会不由自主的买几个粽子回来,理由就是“今天毕竟是端午节嘛,端午节吃粽子”。
    再比如双十一!
    平时你买东西父母都会说你乱花钱,到了这一天,他们顶多说一句“不要花太多”,为什么呢?
    “毕竟是双十一嘛!哪有不花钱的?”
    所以当这群相约绝不参加大周国诞日的学子们第二天打开门一看外面的世界的时候,发现整个世界都在诱惑着他们。
    作为群居性动物,人类非常喜欢过节,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没个自己的节日?只要是个节日他们就会想过!
    虽然大周国诞日这个节日以前没过过,不知道要怎么过,但是没关系啊!晋江文学城早就准备好了全套操作,都城的百姓已经习惯了遇到这种情况就等晋江给个答案。
    很快,答案就出来了。
    在新一期的《雅俗》上面,头一次不再谈有关现实的事情,所有的专栏清一色的换成了“周朝”这个主题,美食栏在向众人科普周朝这个朝代的百姓都吃些什么,有什么神奇的食材搭配,时尚专栏则在考据党的努力之下还原了两套据说在大周时男女最时髦的衣服……
    周朝女人的化妆方式、周朝男人腰间的配饰、周朝小孩过年时受到的长辈祝福、周朝人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一切的一切应有尽有,整本杂志如同一本周朝礼节的趣味性科普说明文。
    好几章没出现的晋江文学城起家的元老说书先生们在这时候隆重登场,因为晋江大剧院如今的重头戏放在了大剧院本身和外面的舞台,对演员的需求远远超过说书人,艺人部已经有几年没有招过说书先生了,这也让整个艺人部的说书人年龄比起其他同行里的更偏长一些。
    年轻的说书人充满活力让人看了、听了他们你声音就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好几岁,而年长的说书人浑身都是人生的阅历,他们的声音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让人只一眼就乖巧地坐在角落,如同听长辈的教诲一样听着他们说话。
    说书人们又一次拿起《雅俗》这本杂志,一个个随便选了个茶馆就坐在那里,开始细心和周围人讲述着准备迎接大周国诞日要做的准备工作,一句一顿,让人听了就想要点头附和外加喝彩,原本还聚在茶馆相约讨论报纸上时政热点的学子们坐在那里只觉自己浑身尴尬格格不入。
    他们不想要知道这个大周国诞日要怎么过来着……
    ……可是听一听周朝人是怎么生活的好像也没什么,就当做是拓展阅历呀!毕竟人家说书先生讲的是真的生动又有趣!
    ……
    大周国诞日在秦门和晋江文学城其他人的设想里,真正参与到里面的受众应该是都城远比其他地方多数将近要十倍人数的读书人。
    要知道针对读书人和针对都城的普通百姓,所要做的宣传工作和宣传方向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道理就跟给一个演员当粉头和给一个歌手当粉头遇到的粉丝和经纪人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意思。
    晋江文学城以前的活动虽然也大面积针对读书人,或者说其实很多活动因为古代识字率和文化程度确实不高,导致有些活动明明是针对百姓,但最后还是读书人参与居多,可当初大家做策划的时候那是切切实实以老百姓的角度在考虑问题的。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