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46

      来的灾民,只会说晋江的家乡话。可既然他们都下定决心要留在都城了,学习都城的官话就成了必要之事,官话学不好出门买个东西都不方便。所谓学好普通话,走遍中国都不怕,这个道理放在古代一样适用。
    最后一门识字课为的则是让几个徒弟看得懂文字,会念会读。
    不需要像这个时代的文人士子那样能够引经据典吟诗作对,但起码能够把自己说出口的每句话都写下来,能够看得懂街上每一个牌匾上的字,看得懂别人写的话本。
    三门课程都不是一日之功,秦门的计划是让他这五个徒弟学上半年把这些技能学会,当然中途肯定会有人提前学会,也一定会有人学的很慢,他可以从他们的学习中分辨五人的本性和天赋。
    而培训费指的就是这其中注定要花的笔墨纸砚钱、鞋钱(练习走路磨破的)、衣服钱等。
    所以等一个月结束,秦门按照这一个月的花销计算后很是绝望的发现,按照这种花钱程度,等到冬天,大多数人不高兴出门了的时候,方氏菜馆营业额减少,他和徒弟大冬天就得吃糠咽菜了!
    责任和享受的心促使秦门又开始抓破脑袋想着该从哪里去开源——
    秦门瞬间想到的还是当初他为了推销方氏菜馆的新菜打出的那个现场硬广。
    然后他就决定把现代看电视剧插播广告赚广告费的那一套给学过来,在他的说书环节插播广告!并找那些商家收取广告费!
    当然他不会直白地去打广告,那个容易流失观众。秦门打广告的方式就是在说书内容里面不露痕迹地穿插广告。比如他想要给一款胭脂打广告,他就会安排其中一个案件或者一个出场的美女,声称她用的就是这款胭脂,然后描述一下这姑娘长得有多美……既不会影响整个故事的剧情,也会让食客们记住这个胭脂的牌子,这就足够了。
    于是秦门就花了两天的时间扒拉了一遍自己接下来要讲的故事稿件,往里面找出了大概十二处可以往里面插播广告的地方和可能出现的商品。他罗列完后便开始打听并联系都城里相关的知名品牌,运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对方掏钱,开始了自己收取广告费的大业。
    期间刚好有个乞巧节,秦门为了乞巧节特地写了个《少年包三天》的番外,番外里不讲杀人破案,只讲几个少年男女之间的嬉笑怒骂,讲一行人乞巧节逛街市遇到的各色人物和商品(这是广告),其中还把之前几个破案故事里出场的有意思的人物都拉出来晃了一遍,交代了他们在案件结束后的各自发展,有情人终成眷属,有误会的父母子女欢聚一堂,让听故事的食客们很是感动和满足,也让秦门在当天赚了个满盆钵。
    ……
    ……
    时间就在秦门打广告的过程中溜过去了,一转眼,盛夏已过,秋季来临。
    晋江的瘟疫在高温结束之后也终于消停了,虽然据说死了很多人,但起码没有到必须下令屠村的地步,不需要举起屠刀对着自己的同类,这是件值得令人暗自庆幸的事。
    好消息一直接连不断。
    宋氏兄弟送来消息说,之前聚集在都城外的灾民在朝廷的看护和各路人马的帮助下最后有六成都活了下来,这个数据对比往年要高出四成,让大家对这个新的朝廷有了更足的信心。
    晋江的灾后重建工作也在朝廷的领导下开始进行,徘徊在都城外的灾民们都被官府的人引导着带回再去重建去了,他们会在新建的家园里被分配到新的户籍,找到新的家人,并拥有新的田地,未来可期。
    秦门开始筹划自己的下一个故事。
    他的《少年包三天》从晚春开讲,如今已过立秋,以每天讲一集的速度,其实早在夏至的时候就应该要讲完了,是秦门自己舍不得这只会下蛋的母鸡,一而再再而三的往里面添加各种案件,坐实了主人公“走到哪里死到哪里”的名号,这才一直到立秋都没能把故事讲完。
    但再长的故事也要有讲完的一天,不然不是他自己讲累了,就是听故事的人累了,相看两厌,不如见好就收。
    按照秦门的设想,《少年包三天》的故事会在立冬左右结束,包拯会以一名受人尊敬的大宋提刑官的身份与观众告别,也就是说他给自己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去准备一个新的故事。
    秦门在犹豫新的故事他是继续给食客们讲推理探案的故事,还是换点新鲜点的东西?
    如果继续现在的故事类型,他可以“固粉”,如果换新的题材,他则可以“吸粉”,两者听上去都很诱人,秦门对此举棋不定。
    为此,在收了一轮广告费之后,秦门开始减少外出的时间,平日里除了去方氏菜馆说书、到端王府说书外,就是呆在自己家里,教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