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
大浪淘沙,剩下的,便是各自留在自己的地方,做好该做的事情,不要辜负了自己的身份便是了。浪已走,潮已退,或许每个人的去留,冥冥之中,其实早有注定。有的,不过是短暂交集。缘来缘去,就像外面的风一样,是留不住的。
西北的春末,风寒料峭,总能让人时刻清醒。
设西卫
先帝驾崩,新帝登基。
宁国外无战事,内无乱臣,举国上下仍与往常一样,稳定康泰。
只不过,对于康訾国一事,自去年西北大军凯旋以来,因着先帝病故的原因,一直迟迟未有定论。
康訾在西土境内也算是一大国,被灭之后,一直被周边别的国家觊觎,想要瓜分,但是在暗地里又十分畏惧宁国的势力。
毕竟有康訾这个前车之鉴,况且西土境内如今仅有的大国乌弥尔又与宁国结为姻亲,再加上耐宛城中一直留有一宁国士兵驻守。若是贸然行动,且不论乌弥尔国是否会有所行动,单论宁国的数十万西北大军,他们明里也不敢有任何的行动。
所以,康訾一事,如果还不捉紧时间处理,以稳定西土各国的野心,彰显宁国的大国威严,难保不会再引起一股轩然大波。
朝中的各位大臣们,有人提议直接派兵占领了康訾,将它纳入宁国国土,划归西北,统一管理。
但是,也有大臣对此表示反对:康訾余孽未除尽,加上中土与西土之间本就存在着语言文化上的区别,若是到时候治理不当,很容易出问题,甚至可能被有心之人借题发挥,引起整个西土二十余国对我宁国的不满。
面对朝堂之上两方大臣各执一词、句句在理的两难局面,皇帝心中不由得想起了当时白珣传回的奏折。
尽管自己心中并不是十分乐意,但是,作为堂堂宁国的皇帝,泱泱大国又何须在乎那一份功劳呢?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相处一个妥善解决之法。
不然,眼下局势瞬息万变,这个大好的机会很可能会变成一个累赘,甚至是宁国的一颗暗雷和毒瘤。
想来想去,思量再三,白景齐想到了一个折中之法。
毕竟,适当的‘舍’也许会换来自己如愿的‘得’。
皇帝最后提出:在攻打康訾一事上,乌弥尔国也出了不少的计谋,暗中对宁国的士兵做出了不少的帮助。又加上前有西原公主嫁往乌弥尔,两国如今算是姻亲。不如,就由两国各自派人,设立一个‘西卫府’,由宁国和西土大国乌弥尔两国共同管理,以方便中土和西土往来的商旅。
朝堂之上,有些大臣听闻后,仍是觉得此举略有不妥。
西土二十八国中,当属乌弥尔与康訾二国国土最广,实力最强。如今康訾既灭,那乌弥尔理所当然便成了西土二十七国中最强大的那一个。若是我们再给了它权力,难保它不会生出异心。
再说了,即便如今两国算是姻亲,谁又能保证哪一天这关系不会改变呢?
再者,西原公主嫁去乌弥尔已三年有余,仍未曾听闻生下孩子。想必,公主在乌弥尔也并不是十分受宠。
如此,也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乌弥尔当年主动提出与宁国和亲一事,是不是别有用心了。
皇帝听闻后,自是得知和亲一事背后的真正原因,奈何却无法道出背后之事。个中原委只有自己明白,自是不便与人说明。
一时间,白景齐的面色甚是微妙。
就这样,康訾一事迟迟未有定论。
……
直到半年后,豫章太守林复因政绩有嘉,被调回皇城,在朝堂上提出‘共治’一说,才顺利将康訾一事写上了一个看似圆满的结局。
他提出,既然大家担心乌弥尔居心不良,日后难免生出野心,加上本朝对于治理康訾一事略有束缚。不如,干脆我们把康訾这块大饼全部划出去。但是,该怎么划,得由我们宁国自己来决定。
既然康訾领土较大,恰好西土国家众多,他们彼此又文化相同,何不借力使力,物尽其用,干脆将‘西卫府’扩大,由西土各国都派出人手来充实这个‘西卫府’?
各国共同治理,各国之间互相督促、相互制衡。
这样,既方便了宁国对康訾这块大饼的治理和掌控,又避免了某一国暗自滋生的野心。如此,皇上只需派几名信得过的大臣前去统领管辖,确保咱们宁国能牢牢掌握西卫府的最终大权,不就好了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皇帝听了,觉得此提议确实有几分道理。
只不过,若是让其余各国都派人去‘西卫府’,此举,未免会造成局面混乱。
但一想到此举是目前能解决康訾这一难题的唯一看似可行之法,加上底下诸位大臣对此也并无异议,于是,只好先这样办了。
康訾一事不可继续拖下去,要尽管处理。眼下只能先这样,日后若是出现什么问题,再说。至少,眼下要确保再无第二个康訾冒出来的可能!
但是,为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