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9
左十年太平,这样即便他离开朝廷,也暂且可以安心了。
自四月兴兵至今,他已离开建康七月有余,等回去见到沈西泠,大抵还要半月余。她从未和他分开过如此之久,也不知道小姑娘如今怎样了,是否将自己照顾得好。
他的案头整整齐齐地放着她送来的每一封书信,即便在战事最吃紧的时候,他也将每一封信都逐字读过,看着她事无巨细地说着她生活中的一切,譬如雪团儿长胖了,譬如望园中的荷花开满了又枯萎了,譬如她今日去忘室取了一本什么书读,诸如此类。他看着,便仿佛离她很近,这空荡冰冷的军营也因此显得柔和起来,令他在无限的疲惫之中得到宽慰。
现在他终于有时间能坐下来好好给她写一封书信了,不必再像之前那样潦草匆忙。
只是提笔之后小齐大人却又有些词穷,明明那样思念她,可一时竟写不出什么话来付诸纸笔。
甚至……有些近乡情怯的意味。
齐婴无奈,最终还是仅仅简要地对她说起自己的归期,又想起上回她来信时末尾附的那个句子: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她喜读《诗经》,这便是郑风中的句子,既表思念,又有小小的埋怨和嗔怒——即便我不去找你,你便可以不告诉我你的音信了么?
娇气又可爱。
他淡淡笑起来,想了想,又在信的末尾补了一句:子纵不来,我亦盼归去。
折返江左还需耗费一段时日,单是过江入淮州之地便耗去五六日工夫。
大军打了胜仗,又有两位高位的大人在军中,沿途所经之地的官员们自然免不了要逢迎巴结,每至一地必大兴宴席。
韩守邺自坐上大将军之位以来就没打过这么痛快的仗,回程之中自然志得意满,全然忘记了当初自己怯战欲逃之事,每场夜宴都是来者不拒、逢请必到,夜里喝至酩酊,次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周而复始。
小齐大人便没有那么好请了,每每邀约,这位大人都因故推辞,多是称公事劳碌不便赴宴,夜夜都随军住在军帐之中。韩大将军每每闻讯都是冷哼一声,似乎在讥诮枢相的规矩和板正,同时抒发着对这次退兵的不满,除此以外也没什么别的法子了。
这夜又是如此。
齐婴推辞了宴请回营中休息,沐浴过后便生了倦意,难得打算早些歇下,后来又叫青竹进了军帐,问他最近有无书信送来。
小齐大人说得笼统,实则却是想问沈西泠那边有没有送信来,他上一封信送出去已有小半月了,却还不见她回复,他有些不适应。
青竹这样的忠仆怎会听不出公子的意思?只是最近风荷苑那边的确并无书信送来,他也没法胡诌说有,于是只好摇了摇头。
齐婴挑了挑眉,没再说什么,摆了摆手让青竹退下了。
小丫头……怎么信也不知道回一封。
他叹了口气,又看了会儿书,便转进里面打算睡下,这时才瞧见床榻上被子是鼓的,里面竟躺了个人。
齐婴的眉头一下子皱紧了,立刻背过了身去。
这样的事近来倒时有发生,多是沿路的官员自作主张,想着大人们北伐辛劳,军营之中又无女眷,实在是不容易。原先仗没打完自然不好胡来,如今得了如此大胜,小小破个军纪也实在不是什么大事,遂一个个都心思活泛起来,开始往大人们床上塞人了。
齐婴之前就为此发过一次火了,没想到今天竟又冒出这样的事来。青竹和白松他们也是太过懒怠,一个大活人被送进他营帐里竟都发现不了。
他实在有些动怒,以至于声音都冷了下去,背着那床榻上的人沉声道:“我早已说过不要再送人进来——出去。”
小齐大人这句话说得如此冷淡,就算是不熟悉他的人听了也该知道他是动怒了,可那床榻上的人却似乎不晓得害怕,先是窸窸窣窣地下了床,随后还胆大包天地从身后抱住了小齐大人!
齐婴眉头皱得更紧,立刻就要把人拉开,手还没碰到人,便忽而听身后那人委委屈屈地说:“我好不容易才找来的,你怎么这就要赶我走?”
声音温柔,泠泠动听。
……竟是沈西泠的声音。
那人的确是沈西泠。
小姑娘实在是长了本事,早在齐婴给她去信之前便打听到了大梁要退兵的消息,当即便再也按捺不住,偷偷带了几个人就从建康跑了出来,一路北上来找他。
她实在太想念他了,又从未跟他分开过那么久,彼时一听说他要回返就一天也无法再多等,不管不顾地跑出来找他。
自然她也不是全然无谋,也一路打听着大军行进的路线,奔波了小半月,终于在淮州与人碰上了。
这小半月她十分辛劳,自建康至淮州有近五百里之遥,她怕错过他,就不得不赶路赶得急些,有时晚上都不休息,连夜奔波。冬日里那样苦寒,她在马车里冻得瑟瑟发抖,却也不肯去寻个客栈休息一下,宁愿受冻也要继续赶路。
着了魔似的。
所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