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
是那副“who cares”的表情。
无视一切,唯我独尊。
只是当时,以为刚认识的人就是那副样子,以为独生子女就是那个样子,以为G市人就是那个样子,以为久了便会熟悉适应,朋友之间,会互相影响着慢慢变好。
是的,当时凌柒以为,认识了就是朋友的开端了。
甚至当时还天真地以为,所谓正确的道路只有一条,而自己会一直在那条路上。
很久之后才意识到,当时隐隐的不对的感觉,指的是后来那些非常不愉快的事情。
若早知如此,她宁可待这个人如其他的点头之交,彼此互不相扰,安静而冷漠地,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第 3 章
【这进度也太慢了】
……可是,才开学第一天。
不。不是开学,是开始。正式的开学是军训之后、九月初。
拜小学语文老师的严谨的教学态度和严格要求所赐,凌柒习惯纠正自己的用词,力求准确而真实。
其实这是个好习惯,只是她太过于在意这些小事情了。
于是消耗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忽略了一些事情。
不过这些事情,是她很久以后、变得随随便便得过且过的时候才意识到的,在那之前她依然是死脑筋,显得刻板无趣又笨拙,同时被人羡慕她认真细致。
现在,认真细致的凌柒同学,在纠结“初中开始遇见的第一个人我到底要不要和她交朋友?看起来不好相处,可是如果一旦放弃开始就不会开始了吧?问题是她也不接受我的帮忙甚至忽略了我的存在那我要怎么开始啊!”这样的问题。
绕着绕着把自己绕了进去。如果是未来的凌柒,面对这样的人一定会微笑打招呼然后走开,如果再考虑上文尔亭之后对她做了什么事情的话,凌柒会翻个白眼扭头就走,甚至她再也没进过602宿舍。
但她是过去的凌柒。
所以她随着阿姨的话有问必答,在阿姨的连线下,两个人简略介绍了家乡和过往,凌柒在一旁等着阿姨帮文尔亭铺好被子,想伸手帮忙抖被子却被挤开,尴尬地继续安静围观。直到文尔亭开始自顾自收拾东西的时候,凌柒才松了口气,跟着阿姨的脚步出了602的门。
再次微笑送阿姨下楼,凌柒彻底放弃和文尔亭交流,回到自己宿舍平躺,望着上铺床板,脑海自动重播影子出现之后的内容。
整个过程就像是“毫无用处呆头呆脑的同学被阿姨领着串门”,尤其是加上文尔亭是“自己来学校的”而凌柒是“父母陪同来的”这个对比之后。
当时初初涉世的凌柒,把“自己来学校”与“独立”这样的褒义词画了等号。
在凌柒的世界里,“褒义词”是个美好的东西,与它有关,那么人也是好的。
由此,她把文尔亭的撒娇认为是能和阿姨处理好关系、变得更亲密的办法。
自己就学不会。
从小到大,凌柒就被父母认为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类型,与人交流时不看对方的眼睛,和人打招呼的时候声音太小甚至不打招呼,在长辈面前木讷,不会交流。
凌柒自己对此的解释是,我看了,我叫了(是你刚好在说话所以没听到,按道理来说长辈在说话的时候晚辈怎么能大声说话,就算是打招呼也不行。而你一旦寒暄就很久,回过头来又责骂我不懂礼貌不打招呼是怎么回事?),我回答“嗯”了(长辈们的话要怎么接?不熟的都是寒暄的千篇一律的提点,相熟的也就是见得多却不交心,我多说两句是不懂事还顶嘴,我简单回答嗯就又成了木讷,相比之下,不如少说几句)。
括号里的那部分,是凌柒从来没有完整地说过的。
因为在大人的世界里,说了你就听着,听进去,照做,就是好孩子。
如果不听,不做,那就是坏孩子。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而你有他们想让你成为的样子。
你不需要自己想什么。至少十八岁前不需要。你还小,你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你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是不会听完的,可能在前两句就打断你,告诉你这不对,你应该怎么样,你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你以同样的方式,在他们说两句的时候就想打断,那可不行。首先他们不会被你打断,他们会继续说,你的声音会被淹没,最后当然是你放弃挣扎。其次,你的行为被定为顶嘴,如果只是一两次,那就还有救,你还能变好,如果次数太多屡教不改,那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坏孩子。
在凌柒的认知里,人被简单地分成两类,好的和坏的。
那时候的凌柒有最基本的世界观,是非黑白对错的界限明显而简单。
文尔亭,因为有“独立”这样的褒义词作修饰,就这样被轻易划入了“好”的那一部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凌柒决定要与她打交道,学习与人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