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缠银的锦绣玉冠。
另一边,尚书府弄玉小筑。
辛夷端坐于梨花木梳妆台前,案上铜镜清晰地映出镜前妙人儿。
只见她身着正红色喜袍,足蹬绣履。腰间一道金丝软烟罗的封带,长长垂坠着一条雕刻精致的玉佩禁步,霞帔是用上面绣着凤凰的碧霞罗织的,喜袍和霞帔尾摆宽大,逶迤拖地。
她云鬓低垂着,或着玉簪或带珠花,极隆重地插/了满头珠翠;最中央的,则是厚重庄严的凤冠,前头装了七支点翠彩凤、凤嘴上衔有滴珠;一步一曳,极显奢丽。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胭脂如夏,红妆明艳。
霜叶还在细细为辛夷描眉,她朱唇微抿着,眼波几番潋滟,竟生生比平日里多出许多妩媚之色。
宋氏端站于辛夷身后,手执玉篦梳,一脸慈爱地为即将出嫁的女儿梳发。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
“三梳儿孙满地,四梳四条银笋尽标齐。”
说着说着,宋氏又不禁红了眼眶。
该交代该嘱咐的,早些日子宋氏已经一一同女儿说了明白,如今吉时快至,她自然是万般不舍。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日后嫁去平南王府,还不知何年何月地才能勉强回趟家,宋氏膝下如今只有辛夷一个女儿,难免触景伤情。
辛夷从铜镜里看到,伸手去拉宋氏的,轻轻揉捏以示安慰:“娘亲别难过,女儿嫁了人,也会常回府看看爹爹和您的。”
一旁的霜叶也赶忙帮腔,“小姐说的对,夫人千万别伤怀,今日是大喜的日子,夫人该高高兴兴的,日后奴婢陪嫁到王府,也会好生照顾小姐的,夫人大可放心。”
宋氏点点头,抬手擦了眼角的泪,转头取过丫鬟捧的托盘上放的糕点小食,皆是小小一份,也全是辛夷平日里喜欢的。
“成亲之礼繁杂,且有的受呢。照着规矩,新娘子不得用早膳午膳的,倒可以用些口味清甜的糕点以作充饥,吃了这顿,下次可就是王府婚房里,你和姑爷的合卺(jin)酒了。”
宋氏言罢,递了银筷给辛夷,示意她稍稍吃些。
辛夷乖顺接过,地用了些吃食以后,宋氏又令人撤走小食。
正这时又有丫鬟匆匆进来,一脸喜意,“小姐,夫人,吉时快到了,外头迎亲的队伍马上就到,小姐快快准备妥当。”
果不其然,外头已经隐隐约约传来些喇叭唢呐的鼓乐敲打声,可谓是锣鼓喧天。
再后面的丫鬟就连忙捧了那珍珠流苏的红盖头来,由宋氏执起,轻轻覆在辛夷头上。
这红艳如血的盖头落下,遮住了辛夷的视线,亦遮住了面前温婉的母亲。
辛夷无法视物,只能任由身旁霜叶搀扶着,慢步走出房门。喜服尾摆曳动着,划扫过同样朱红喜庆的铺地红毯。
作者有话要说: 诗句来源:《水调歌头 贺人新娶,集曲名》,作者:宋.哀长吉
☆、第 64 章
好像有陌生的喜娘上前, 扶着辛夷另一边。
“辛娘子,您后头是府里寻来的两个稚童,皆是家庭美满、容貌端正的孩子, 意为金童玉女。他们两个会在后面跟着, 奴婢知会您一声,您莫慌怕就是,一应事宜, 夫人已经全都安排给我等了。”
这喜娘声音温和, 低低地嘱咐了辛夷,辛夷随即点头, 应道自己知道了。
过了大概有一盏茶的功夫,院子外面响起一嬷嬷高亢清亮的一声,“喜轿已至, 新郎亲迎,起!”
辛夷身边的喜娘随即就牵引着辛夷往前走, “娘子,吉时已到, 您当心着台阶。”
辛夷这时已经能听到外头熙熙攘攘的喧闹哄声, 甚是热闹。
又走了没多久, 辛夷听到身旁霜叶一声轻笑, “小姐, 世子爷今日穿了大红的喜服, 就在前头呢。”
辛夷听了心下一动,倒是很想瞧瞧元憬穿正红是何模样, 可惜盖头挡得严实,一分都看不见外头。
不过倒也可以想见,他那般如玉的少年郎, 穿什么颜色都是极好看的。
宴请来的宾客皆是京城中的高门大家,亦有许多女眷孩童,挤到人堆前头看新嫁娘,也有些窃窃私语,无一不是颇有艳羡之意。
“……金童玉女,郎才女貌啊……”
“……对对对,当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我从前是见过几次这尚书之女的,生的实在仙姿国色,而今又嫁了平南王府的世子爷,门当户对啊……”
“…………这般好的姻缘,的确少见……”
辛夷听着旁边来宾的话,脑海里又不自觉浮现出元憬的相貌出来,还有他平日拥在她身侧,对她说缱绻情话的模样。
只消一瞬,辛夷的脸就红了个彻底,只觉心头“扑通扑通”地乱跳,方才还甚是平静的心,也不能自已,竟如小鹿乱撞一般。
原来嫁给自己真心喜欢,又两情相悦的人,是这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