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02

      ,她每天吃2~3次,每次1颗,后来越来越痛,药量也不断增加,从每4小时吃1颗,到每2小时吃1颗,再到每1小时吃1颗。而大量吃止痛药有很多副作用,比如便秘、嗜睡、恶心、呕吐,等等。没过多久,萧雯就受不了,她不希望在自己离开的时候,竟然是这样一副鬼样子!再三思考后,萧雯决定自我了结,之前想好的各种死法,她都没有选择,而是来到医院,办好住院手续,然后挑了一个好天气,从医院天台上一跃而下……
    就这样,萧雯以一种悲壮的方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人迟早都是会死的,于她而言,活着是一种折磨,活着是一种受罪,死亡才是最好的安排。
    第二天,S市的报纸上出现了这样一则社会新闻:XX区警方18日晚发布的调查通报显示,18日6时21分,S市公安局XX区分局接到报警称:XX医院有人坠楼。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处置,并会同120急救中心对伤者进行抢救。现经现场勘验、尸表检查和走访调查查明:萧某(女,33岁,G市人,家住G市G县车水乡云下村XX号)患癌症晚期,6月18日6时许从医院18楼坠下,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死者系自杀身亡。其家属对死因无异议,现自行处理后事。
    ☆、讨论/怎样才算活出人生价值?
    叶嘉莹:怎样活出有价值的一生?
    95岁的著名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又捐出了1711万元。再加上去年捐出的1857万元,这位一生清贫的老先生,已经捐出了3568万!
    捐那么多钱干什么?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她的钱是从哪儿来的?是把自己在北京的祖宅卖了,得回来的钱,一分不剩全捐出去了。
    而她自己,生活上却还一箪食一瓢饮,足矣。她说:“我有中国诗词作伴,我不孤单。”
    何为国之重器,何为中国脊梁?
    这就是。
    很多人的婚姻是因为爱情,而叶嘉莹的婚姻纯粹是出于义气。
    出于义气的叶嘉莹答应了当时的国民党文员赵钟荪的求婚。
    然而就是这个不是主动选择的选择,打开了她生命中的“潘多拉之盒”。
    解放战争以后,国民党败退台湾。叶嘉莹无奈跟着先生也去了台湾,从此离开了大陆。
    没想到,白色恐怖不久就来了。
    叶嘉莹回忆:当时在台湾的情形,任何人说话不小心,就给扣一顶帽子!
    不幸的是,赵钟荪被抓进了监狱。
    丈夫在监狱,不知何时重逢;工作丢了,女儿还嗷嗷待哺,在台湾又别无一人可以倾诉。叶嘉莹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她回忆起这段岁月时说:“这都是命运的播弄啊。我大概就是小时候受了《论语》的影响,所以还是可以承受一些苦难吧。”
    儒家不屈不饶的士大夫精神,在她身上发生了作用。
    她投奔了生活也比较困难的远方亲属,在家门口的走廊上铺着毯子和女儿住。她还要给到处打听丈夫的消息,但从来得不到答复。
    三年以后,丈夫终于出狱,但性情大变,经常对着叶嘉莹咆哮、甚至动手家暴。
    她多次在梦里看到自己遍体鳞伤,或者看到自己的母亲站在北京的四合院里,向她招手。等她跑过去,母亲和四合院都没了。
    她从梦中挣扎醒来,双手还在虚空中挥舞,却什么都抓不住。一代诗词大家,就这样被逼到了生命的死角。
    生死时刻,王安石的一首诗突然迸进了她的脑际。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世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丈夫就是瓦片,他对妻子的打击其实也是被生生逼成这样的。每个人生命中的宿世业缘,不都像瓦片一样,无法琢磨吗?
    可是人又不同于瓦片,因为人可以抵御命运的无常。
    如果困于愁绪中无法自拔,这就浪费了自己的生命。人,都是自己将自己解放出来的。
    至此,叶嘉莹真正体会到《论语》中的两个词:知命,无忧。
    她的人生境界,终于又上了一层。
    经常有人问她:读中国诗词有什么用,坚守中国文化有什么用。
    叶嘉莹的回答很简单:“诗歌,能让你的心灵不死。”
    学诗词无法让人赚大钱,但如果你真的读进去,就能品味诗歌的味道。那是生命中微微喜乐的味道,而且不需要价钱,你要就给你,源源不断。
    会读诗的人,永远不会失去对生命的希望。
    在这段艰苦的岁月中,支撑叶嘉莹走下去的,始终是这种诗歌的力量,以及恩师对自己的期盼。
    她喜欢教诗词,而且热情始终很高涨:在台北,她受聘于女子中学。由于实在教得太好,许多高校中文系都请她做讲师,还受邀在电台、电视台上开讲古诗。
    台湾文学史后来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