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99

      子就此开始。
    大人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家里所有好东西总是弟弟独占一份,而智英和姐姐则必须共享一份。姐姐们除了要帮妈妈做家务,还要辅导弟弟功课。每每愤愤不平都会遭到奶奶的痛骂,让智英感到十分沮丧。
    重男轻女的事儿还少吗?今年三月热播的《都挺好》里乖巧的苏明玉因为是女孩,从小不受家里待见,爸妈把愿意卖房子供哥哥们读书,却不愿意给明玉买一本练习册,这电视剧看得让人咬牙切齿,也让许多人感同身受!
    苏明玉和金智英的悲剧是千千万受“重男轻女”思想压迫的女孩生活的缩影,对于她们而言,家会吃人,家庭里的恶意早已远远超过了外界的敌意。或许唯有自强,自己去努力争取权益,才能够好好活下去。
    于是,她们迫不及待地长大,迫不及待地要脱离家的束缚,迫不及待地投身于职场之中,以为可以打下一片只属于自己的天地,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似乎也好不到哪儿去。
    二、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女孩们往往更加艰辛
    找工作处处碰壁,对于女孩儿而言是家常便饭。
    2005年,金智英大学毕业,韩国百大企业的女性录取率只有29.6%。许多大企业的人事部门主管在面对相同资质的面试者时都倾向于优先选拔女性,可想而知,金智英们要面对的是整个职场对于女性的偏见。
    跌跌撞撞进入职场,想要真正立足却并非易事。女孩往往要比男孩付出得更多才会被上级发现,而发现却未必就是重视,有可能还会成为被厌恶的原因。
    《82年生的金智英》里有这样一句话:
    女孩子太聪明了,公司也会有压力。
    这句话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呢?是因为优秀的女性碾压了平庸男性的智商么?公司不愿录取女性是为了保护一群蠢蛋脆弱的自尊吗?这样的公司又确定真的能长久吗?
    女孩的优秀竟然成为了她受歧视的原罪,何其可笑!但这样的事却绝非只存在于书中,在生活里这样的例子多了去了。
    女孩成绩优异年轻女孩开宝马车上街,总有人会说她是被包养的小三,却看不到她拼死拼活创业的艰辛;年轻女上司上任的第一天,就有人会说她是借身体上位,却全然不顾她的高学历和深阅历;农村女孩挣了钱拿回家,若是比七大姑八大姨的儿子多了不少,就会被质疑这钱来路不明……
    女孩在一些人眼里似乎永远也配不上“优秀”二字,根植于这些人内心的偏见让他们总能鸡蛋里挑骨头,找各式各样的理由贬低女性。
    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甚至在大会上说出“女性的堕落导致国家的堕落”这样荒谬话来。
    试问,我们女性到底做错的什么能让一个男性公众人物在大庭广众之下肆无忌惮地诋毁?
    到底又是为什么,这个社会对女性如此咄咄逼人?
    三、生理的原因是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波伏娃在她的著作《第二性》中写道:
    女人吗?这很简单,喜欢简化公式的人这样说“女性就是一个子宫,一个卵巢,她是雌的,这个词足以界定她。”
    “雌的”在男人嘴里带着满满恶意,他们用这两个字将女性钉在了软弱无力,只会屈服,不会反抗的耻辱柱上。
    诚然,女性在生理上就是雌的。她们肩负着生育的使命,但也正是这使命让许多女人变得脆弱,变得无力支撑自己的人生。生育是一场可怕的冒险,纪录片《生门》让我们看到了身怀六甲的女性的幸福时刻,也看到了她们的无助和痛苦。
    因为生育,多少人沦为行走的子宫。
    因为生育,又有多少女性被物化成男人的私有财产。
    或许你会觉得“物化”这次过于上纲上线,那么请你看看芝加哥大学教授玛莎·努斯鲍姆对“物化”的定义:
    1995年玛莎在《哲学与公共事务》期刊中发表了《物化》一文,把物化一词从字面上的解读深挖为七个维度:工具化、取缔自主权、惰化、可替代、可侵犯、确认所有权、否认主体性。
    “女人只有生孩子才有价值”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就是将女人“工具化”,它否认了女人的主体性,侵犯了女人自主意识,取缔女人的自主权,这难道不是“物化”吗?
    女人的价值不仅仅只是生孩子,女人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是社会劳动的创造者。没有女人哪里还有全人类的延续呢?
    如果仅仅把女人看做是一个行走的子宫,那么这样的社会连兽性都没有,更别说什么文明了!
    四、打破偏见的壁垒,还需要千千万万女同胞的共同努力
    一曲《花木兰》唱出了女权第一腔:“谁说女子不如男!”,敢于防抗,敢于直面偏见,敢于用自己的努力让世人看到女子不一样的风采,这正是花木兰流传千古的原因所在。
    花木兰受欢迎的背后,隐藏着千千万万女性的不服气,凭什么女人就不如男人呢?这种暗地里的较劲让许多女人默默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