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
业假象,为了生活,为了家庭在努力苟延残喘着,等认识到真相之后,往往他们已经走在了失业的路上。
年龄是增长了,但是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生活能力,可能依旧在原地踏步。
记得之前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最怕35岁的中年人有自信,关键是自信还没人要,成为了职场中的奢侈品,“贵”得不敢要,也没人要。
35岁之后的职场生涯,对于多数人来说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
“贵”“不听话”“扛不住加班”。
仗着自己自己年龄大,工作时间长,开口要的工资就很高,职场上都讲求价值决定价格,你对公司价值贡献越多,自然会给你同等的工资待遇。但是很多人错就错在于,把年龄等同于自己的价值,认为工作时间越长,年龄越大,必然自己也就越值钱。
那这个世界上就不会的有那么大的贫富差距了,只要大家认真干十几二十年,大家都能拿到高的工资,但是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很多时候,他们认为涨工资并不是因为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赚了多少钱,而仅仅是觉得自己的在这里相比于别的员工多干了几年而已,仅此而已。而且坚信我只要干得越久,工资一定会实现翻倍。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要是在一家公司干个20年,月薪12万绝对是没什么问题的,这种盲目自信的背后,也正是对于职场上价值贡献的错误认知,你的工作年限,你的年龄,永远不能为你的能力买单,最终能取决于每个与你口袋里有多少钱的,永远是你对公司创造的实实在在的利润。
“包装”自己,是中年变平庸后的“倔强”
在职场上混了十几二十年,我们身上总会有各样各样标签,大家会不会有这么一种感觉,每次在简历上看到什么负责人,什么带头人,什么总策划等等这些职业标签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这个人能力应该不错,哪怕是还没有面试,就对这个人产生了不错的印象。
这样的现象,尤其是在中年人求职简历当中很普遍,几乎人人从简历里面看上去都是社会精英,但是为什么总会有人在感叹中年不易,找工作难呢?说是什么带头人,其实可能就负责其中的一个环节,说是什么总监其实就是一个不大的管理层。
其实实际上这些“优秀的标签”背后,这些人的能力可能还不如一般的年轻人。
有些人说自己在一个行业和领域深耕了10年,但是他真正对于公司的能力和价值,可能也就停留在12年的专业领域,10年的工作时间,对于多数人来说,完全不等于你积累了10年的工作经验,也不意味着你的能力从0到1 的变化。
我们所说的工作经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工作之内的,更包括整个行业和领域内,但是事实是对于大部分中年人来说,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能做到明白人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为什么这么做?
还不是因为年纪大了比不上现在的年轻人了,包装自己的职业标签,其实也是中年人自救的一种方式,职场年轻化越来越明显,走上社会找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要比加班比不上,要比执行和创新也比不上,感觉相比于年轻人,除了多吃了几年饭,越来越没有明显的优势,能跟他们在同一屋檐下竞争了。
面对越来越平庸的事实,很多中年人不愿意承认也无法接受,这么做也是对现实最后倔强。
确实,中年实在是太难了。
有人说,这个世界对于中年人极度不公平,上有老下有小,还要面临被裁员的风险,有没有替员工着想过?
相信经历过裁员降薪的中年同志们对此深有体会,觉得不好的事情为什么总是轮到我们中年人,年轻人辞职了无所谓,反正有大好光阴,但是中年人不行啊,连辞职的勇气都没有。
为什么大家觉得中年这么难?
因为大家总是站在自己困难的处境看问题,总是站在自己是中年的角度立场上去看问题,觉得我已经成家立业,我的压力来自方方面面,我既要看老板的脸色,回家还得给老婆孩子装笑脸,每天努力工作省吃俭用就是为了给孩子买奶粉,公司就不应该裁掉我,应该体谅我一下,这是你的思考角度。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公司会怎么样?公司活下去的根本就是盈利,让员工创造价值,那些说裁员没人性,降薪不合理的那些员工,往往是那些个人能力不怎么样,想混日子拿工资的人。因为需要兼顾到家庭的方方面面,一些人开始对于工作慢慢放松,但是如果你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老板又凭什么花钱白养你呢?
企业的未来,永远需要年轻人引领
IBM,戴尔,诺基亚这些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都在3537左右,谷歌只有29岁,facebook只有28岁,而平均年龄最大的公司惠普,员工平均年龄是41岁。越是优秀的公司,都在加速企业的换血,就足以说明,年轻人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记得有一句话叫做:如果你懂了现在的年轻人,那么未来一定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