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69

      是不是一定会创伤,但我们可以从人们的感受和事后的反应中得到答案。
    彼得·莱文博士在他的著作描绘了一位来访者的自我报告,她生动地描绘了当自己的儿子被汽车撞飞之后的主观感受:
    我的脸瞬间失色,我开始向街上人群聚集的地方狂奔。我的心抽得很紧,缩到了一块儿,而恐惧充满了我整个胸腔。
    我推开人群,瘫倒在乔伊一动不动的身体上。汽车把他的身体拖行了几尺后才停下来。他浑身是血,衣服被撕破了。他一动不动。
    我失魂落魄,茫然无措。
    我发疯般地试图把他的身体拼凑到一起。我试图擦掉他身上的血,但是却把血弄得到处都是。
    我不停地在想,“不,不可能。呼吸啊,乔伊,呼吸。”好像我的生命力能注入他静止不动的身体中一样。
    我不停地趴在他身上,把自己的心脏贴近他的心。我觉得自己仿佛抽离了现场。我的身体渐渐麻木。
    我只是一遍遍重复刚才的动作。我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这一段非常生动地描述了创伤当下,我们可能出现的感受和反应——浑身发紧、愤怒、茫然无措、发疯、歇斯底里、否认、解离(仿佛抽离现场)、身体麻木等等。
    这一系列反应都是创伤当下正常的身心过程。
    从这段中我们看到,创伤带来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也是生理上的反应。
    就如《问题餐厅》的五月一样。
    “我一点也不想生气,我就觉得厌恶。厌恶那个希望他们被雷劈死的自己。”
    02
    “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一生。”
    ——创伤是如何发生的?
    本质上创伤和记忆相关。
    人的记忆浩瀚无穷,从出生记事起,我们每一天的经历,学习的知识、认识的人、路过的风景,所有的一切都以某种方式存储在我们的记忆系统中。
    我们常常说能够忘记是一种幸福,可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是,糟糕的事情在记忆中往往十分突出,而美好的回忆却容易淡忘。
    林奕含用房思琪的故事告诉我们,她一直记得过去的创伤,甚至创伤故事中的种种细节都历历在目。她生前接受采访曾说:“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一生。”
    在一个多世纪前,心理治疗的鼻祖弗洛伊德就认为创伤是我们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来源。
    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报告了一篇经典的案例:
    一位患有鼻炎的30岁女性患者。她因为严重的鼻炎而在生理上完全丧失了嗅觉。但是每当她感到抑郁或疲惫时,却能够主观上闻到一种气味——她称那是“一种烧焦的布丁味”。所以弗洛伊德假设这种特殊的气味是在她的经历中发生过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是具有创伤性的。
    弗洛伊德问她是否记得第一次闻到烧焦布丁气味的情境。
    “噢,是的,我完全记得。那是几个月前,我生日的前一天。我正在教室里给孩子们上烹饪课。正好我收到一封信,那是来自我母亲的信。我正想打开来看,孩子们冲到我旁边,从我手中夺走了它并嚷嚷着:“你不能看,你必须等到生日才能看”。这时突然出现了强烈的气味,是他们做的布丁烤焦了。从那以后,这种奇怪的味道一直纠缠着我。”
    从这个情境出发,患者进一步讲述了自己和母亲关系的纠缠,以及当时所教的两个孩子带给自己的压力。两个孩子是患者母亲过世的朋友的孩子,母亲答应朋友一定会照顾好她的孩子。
    长久以来,患者都想“逃跑”,逃离母亲的压迫和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照顾两个孩子的巨大压力与责任”。可是患者又无法承认自己有这种想法,巨大的压力压垮了她——那封信的到来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烧焦的布丁味”成为“创伤扳机点”——在患者日后的经历中,任何感到压力和应激的场景,都会引发这种奇怪味道的出现。
    在创伤治疗中,这叫“创伤耦合”——一个特定的线索(可以是气味、图片、声音、语言、想法等等任何与创伤事件发生时有关联的方面)与创伤整体感觉自动化的过度联系。
    当五月看到自己曾经的老板时,浑身发抖,恐惧和愤怒,厌恶和绝望纷纷袭来,她不禁走向他,问他“你还认识我吗?”。
    看似平常的一句话,里面是无尽的悲伤和压抑。
    大多数创伤记忆都存在这样的“创伤扳机点”。那些细微的点,连接的是背后巨大的创伤故事。
    03
    “最终,要靠自己成就自己。”
    ——怎样可以修复创伤?
    有研究者做过这样的统计,超过80%的人在其一生中会遭遇至少一次的创伤。可是依然有很多人不仅很快走了出来,还能够带着这段创伤记忆,幸福生活。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1)首先,关系治愈创伤
    不论是在大样本的研究中,还是在临床的个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