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
的知觉判断,从而增强对挫折的感受性,降低对挫折的耐受性;反之,一个人具备了较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就能充满信心地迎接挫折的挑战,直至完全战胜它。
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要努力学习,正确看待挫折相,信没有过不去的河;勇敢地面对挫折,绝不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行动;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毅力,在哪里遇到挫折,就在哪里爬起来,这是你面对挫折的最好办法。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讲未必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合理而恰当的惩罚教育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非常不要的。”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然而,有些家长盲目追捧“挫折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会故意给小朋友制造一些小小的麻烦,装作不经意让孩子经受挫折,这样一来,就曲解了“挫折教育”的教育意义了!
其实,刻意制造麻烦并没有起到教育作用,更多的是一种惩罚;对于挫折教育,其最根本的源头,不是制造,而是面对。
那么,作为家长,要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呢?
1、适当让孩子体验失败
不要要求孩子事事都赢,比如在陪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不要刻意地迁就孩子,要让孩子感受一下输的滋味,适当的失败也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在孩子遭受失败,心情低落时,可以趁机告诉孩子,输赢本就是人生常态,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做一个内心坚强的人。
2、鼓励而非无底线的帮助
作为父母,要改掉凡事包办的习惯,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孩子一有要求,就立刻帮他达到。比如孩子被子叠不好,不要马上说,我帮你叠,而是要告诉孩子,多尝试几次就好了,可以给提供指导和示范。当孩子把被子叠好时,也不要忘记赞美孩子,让孩子体会到成长的喜悦。
3、父母要以身作则
很多父母在遇到工作不顺心的时候,回到家就会不停地抱怨,这样对孩子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父母自己本身也要有抗挫折的能力,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父母乐观坚强,孩子的受挫力自然强。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也要给孩子足够的爱、理解和鼓励,并引导孩子用积极的策略去面对挫折,并最终跨越挫折。
总而言之,家长是孩子的依靠,给予孩子温暖的臂弯,让孩子相信家是最坚实的避风港,希望孩子在经历无数个黑暗的夜晚以及多少次泪流满面之后,心里依然还有一股温暖的力量,可以一直坚定的走下去。
☆、爱与痛的大学时光
2006年9月,萧雯鼓起足够大的勇气,重新走进了高中的校园,开启了所谓的高四生涯。一直以来,她都自认为是个优秀的女孩,虽然内心时常会感到自卑,但至少还会假装出自信满满的样子。直到走上复读之路,她才发现一个天大的事实,原来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优秀,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的缺陷也日渐暴露出来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她的性格。
以前的萧雯,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会这样安慰自己:没事的,不好的事情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如今,她却告诉自己:就这样得过且过吧,不要再拼命挣扎了,要知道,你越是挣扎,死得就越快。这种敢于直面残酷现实的做法,其实并不是强大的表现,而是一种示弱的姿态。
向困难低下高贵的头颅,也就意味着,她的自卑从内心深处溢出来了,从里到外都透着不自信的气息。萧雯甚至一度想过要放弃复读,放弃高考,她悲观地认为,自己很有可能考不上大学了,就算有幸考上了,也没钱上大学,等于白费力气。直到有一天,班主任的话突然点醒了她:考上大学之后,家庭困难的同学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似乎从那一刻开始,萧雯的眼里便有了光,仿佛看到了一丝丝希望。
在那段重拾自信的日子里,萧雯遇到了乐观开朗的林琳,并和她成为了同桌,她们互相陪伴,互相鼓励,一起度过了最最艰难的高四生涯。人在艰难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慢,但也总算熬过去了。2007年的夏天如期而至,高三高四的同学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考。萧雯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考场,最终考出了一本的成绩,也如愿考上了自己的第一志愿——G大。
2007年的那个暑假,萧雯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原本想陪在奶奶身边,和她一起好好享受假期。但是,现实并不允许她好好享受假期,她还得去别人家里当家教,挣大学需要的生活费。这次家教的对象,是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准确地说,这次陪伴的对象,是一个是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因为小女孩年纪还小,不用教她读书写字,萧雯只需陪她吃喝玩乐即可。这份工作看起来很简单,操作起来就没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