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
“娘,哥哥今天怎么没来?”走在宫道上,颜思卿寻了个话题问道。
杨氏叹了口气,表情有些无奈。“他不想见吴家那小子,一早嚷着心绞痛要死不活的。”
吴家那小子又是谁……
“你哥哥这心眼儿比针孔还小,一点小事记恨十年不罢休。人家再过几日就要离京了,今儿践行他还不肯来。”杨氏的语气中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一说践行颜思卿就明白了,说的是定侯。
不过,听杨氏这话的意思,颜思齐和定侯之间还有点故事。
回到昭阳宫后颜思卿让苏静安做了一桌好菜招待杨氏,她是见识过御书房的‘手艺’的,晚些时候在宴会上吃不进什么东西,这会儿就得吃顿好的垫垫肚子。
杨氏第一次尝苏静安做的菜,才吃一口便露出惊艳的神色,连连赞叹。
“好吃吧?要不怎么说还得是我哥贴心,一早给我送来这么一位大厨。”颜思卿道。
“你哥也没别的能耐了,就是吃喝玩乐样样在行。”杨氏笑道。
寅时末,开元殿内许多大臣和公侯已经陆续入席,待到开宴的时辰,远处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高声唱道:
“太后娘娘驾到!”
“陛下、皇后娘娘驾到!”
方才喧闹嘈杂的大殿顿时安静下来,就是一根银针落在地上的声音也格外清晰。
众人起身朝刚刚进殿的三人行叩拜大礼,口中高呼万岁、千岁。
太后见惯了这般场面,目不斜视径自走上高位落座,待帝后二人紧随其后入席间,她才朗声道:“平身就座吧。”
对于第一次参加这种宴会的颜思卿来说眼前的形势似乎有些尴尬,帝后坐在正中间,太后坐在侧面的席位,然而皇帝坐在中间毫无存在感,仿佛只是一个吉祥物,cue流程的永远是太后。
顾平川以及殿内的众多宾客早已习 惯了眼前的局面,见怪不怪地动了筷子,意思意思吃两口。
“那个位置怎么空着?”颜思卿心不在焉地打量着席间宾客,忽然发现左手边一个较为醒目的位置空置着。
顾平川抬头看去,“那是定侯的位置,他今日心绞痛出不了门,临时告假了。”
颜思卿:???
颜思齐心绞痛,他也心绞痛,他和颜思齐共用同一颗心脏吗?
“可今日不是要给他饯行吗?”
“没关系,咱们饯咱们的,他行他的。”
……你倒是乐观。
不久之后,颜思卿见识了古代人的演戏天赋。先是太后开口让太监宣读了先帝遗诏,宣布定侯不日将前往关外戍边,随后端起酒杯隔空敬定侯一杯。
“哀家要感谢定侯,替先帝、替九州万民感谢定侯。京中纨绔子弟众多,唯独定侯年纪轻轻甘愿远赴边关驻守疆土。老侯爷一生为社稷安宁无私奉献,而今其子肖父,年少有为,哀家着实欣慰……得此忠臣良将,是社稷之幸!”
颜思卿:说的跟他自愿似的,还不是先帝临死不忘下旨把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太后一番慷慨致辞,引得众臣老泪纵横,连番敬酒,又大做文章称颂定侯几代戍边功德无量。
颜思卿看了看那个★公\众\号\阿遇的小日记☆空着的席位,又看了看两边慷慨激昂的大臣,突然理解了定侯为什么不来。
人要是在现场应该会被尬死。
“定侯去戍边就再也不回来了吗?”颜思卿小声问。
顾平川压低声音回道:“照理而言每年可以回京一次。不过老侯爷在边关守了二十余年从未回京,临死前才嘱咐亲信家仆扶他灵柩回京,图个落叶归根。”
听到这番话,颜思卿肃然起敬。
却不知小侯爷有没有他父亲那份气魄。
…
与此同时,宫外的某座酒楼内迎来了两位贵客。
本该在宫中赴宴的两位贵人不知为何聚在了酒楼的雅间内,气氛算不上剑拔弩张,却也不怎么和睦。店小二送了酒菜进门后就退下了。
“你怎么在这?”开口的男子正是定侯,他一身玄衣腰间束玉带,没有多余的装饰。若在人群之中,他这气质必定格外出众。
“这话该我问你,宫设宴给你饯行,你不在开元殿赴宴,跑这儿来吃什么酒?”颜思齐语气不善,打量一眼这人的衣着,心里更加嫌恶。
中秋佳节本是喜庆的日子,他穿这么一身黑,阴森森的好不晦气。
“你姑母好不容易把我撵出京城,恨不得把喜讯昭告天下,我去作甚?自讨没趣吗?”
“话不能这么说,老侯爷为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身为其子,理应子承父业继其遗志……如此光荣的事业,怎么能说是被撵出京城?”
定侯嗤笑一声,“这么光荣的事业让给你你要不要啊?”
第28章 咕咕咕
“ 我可不要。”颜思齐脸上立刻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