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5
于是他没有直接回答赵祯的提问,而是把之前准备好的关于师父的腹稿直接提了上来。
“启禀陛下,大文豪所收录诗词中,《山园小梅》一篇的作者,乃是隐居杭州孤山的林逋,林君复,也正是臣的授业恩师。”
“……哦?
同样的,孙山所言也出乎了赵祯的预料。
他看过李咨的奏章,还特意去了解了林逋其人。于是也就知晓了林逋进宫死谏的那段往事,以及他曾经说过的话。
亡国之君?
赵祯是先帝赵恒的独子,从小就注定要继承大宋江山。所以他一直受着最严格的教导,扛着最殷切的期望。然而哪怕严厉如刘娥,对赵祯说过最重的话就是:
“官家难道想要做个昏君不成?”
每次听大娘娘当面说起昏君二字,赵祯都会整宿辗转反侧,难以安眠。
结果没想到,居然有这么一位“贤人”,早在自己出生当天就喊出了亡国之君四个字。呵呵,还真是忧国忧民啊!
为了做一个好皇帝,赵祯到底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知道。有大娘娘一人压在头上,对他的每一言每一行指手画脚,真的已经够了。
一个隐居避世,为国为民没有丝毫贡献的人,用一句最恶毒的诅咒来庆贺自己的降生,赵祯已经觉得恶心。现在得知,这些忽然现世的诗词居然是林逋弟子所献……赵祯也只能用最恶毒的想法去揣测对方的用意,就像那句亡国之君一样恶毒。
“令师写得一首好诗,却不以真名署之。还呼朋引伴,凑出了三十多首佳作,只献文字,不献忠诚。想来是觉得,朕不配吧?”
赵祯话语中的寒意,让刘从德都打了个哆嗦……却同时感到兴奋无比。
他很想看看孙山会如何应对,柳儿会作何反应。更是想亲眼见证一下,天子之怒,到底能有多大的杀伤力。
孙山没想到,赵祯对师父竟然如此反感。他很想立刻辩解一番,一抬眼,就瞄见陈庭柳在轻轻摇头,眼色翻飞。
……这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意思。
孙山相信陈庭柳的判断,于是他再一次无视了天子的话语,而是按照早就准备好的说辞继续讲了下去。
“家师的《山园小梅》便是其一生风骨的写照。孤高绝俗,洁身自好。‘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家师的境界,是臣难以企及的。昔日家师入宫,怒谏君上,是因为朝中有奸佞,蒙蔽圣听!其言或有夸大无礼之处,却也是盼着先帝能够及时惊醒,扫清朝堂上的污秽,重拾护国安民之圣明!”
护国安民,指的是真宗皇帝御驾亲征,北上抗辽,最终搏出了一个澶渊之盟。虽然每年缴纳岁币,却换取了北境和平,千万黎民不用再枕戈待旦,提心吊胆。
虽然听起来不够扬眉吐气,但这确实是真宗皇帝的一项功绩。也正是仪仗着它,如今的赵祯才能稳坐江山,有暇来操心这些诗词歌赋的事。
听孙山说到先帝的好,赵祯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这细微的变化,孙山看在眼里,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得以更加从容地继续讲下去。
“其实这些年来,家师一直在反思。凭着一腔激愤,以自己的生命去要挟君王,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建言方式呢?生性恬淡,不愿沾染世俗,却又放不下对家国的忧虑,这样的人,又该怎样报效国家呢?家师最后做出了选择,教书,育人,写诗词。臣本一乡野顽童,幸得恩师传道授业,才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考取功名。然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或许是臣太过顽劣,让家师不敢再收弟子。不过挥洒文采,吟咏诗词,起文风传世,助力教化,家师却能乐在其中。在大文豪中献上诗词的一众隐士,也都是跟家师抱着一样的想法。不为扬名,只愿以精巧文字筑我大宋文坛,以激励后人!”
其实林逋哪说过这些话?他连死谏的事情都瞒着孙山来着。
这一段表态,根本就是陈氏出品。
反正林逋做着他的隐士,一年到头也看不见几个活人,小徒弟替他消弭祸患,编上几句无伤大雅的瞎话,也是情有可原的嘛。
“原来如此。”
不管怎样,至少再开口的赵祯已经恢复了正常的温度。
“看来林君复的确有一颗赤诚之心,是朕有所误会了。那么就赏他……”
赵祯停顿下来思索合适的赏格,趁着这个空隙,孙山赶紧阻拦道:
“臣斗胆,敢请陛下莫要封赏家师。大文豪□□收录十数人的作品,只有家师得以封赏扬名,着实不公。甚至如有可能的话,希望陛下能保守秘密,勿将《山园小梅》的作者透露给天下人知晓。”
和陈庭柳当初的提议不同,孙山决定不给师父请封赏,甚至不得不推辞拒绝。
一是在赵祯心中进一步改善印象,这二嘛……师父隐居的地方就在杭州西湖,实在太好找了。真要受了赏出了名,日子就没法过了!
“唉!”赵祯叹一口气,“林君复也好,其他诗词的作者也好,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