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6

      连一个可以仰仗的儿子都没有。
    这一辈子她明白了,面对命运,痛哭是没有用的,她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利用好父皇对她的宠爱和愧疚,对未来早做打算。
    至少她还拥有前世的记忆,能够帮她在重要节点做出选择,想到这里她忽然想起了什么,立刻从床上坐起来。
    她掀开了纱帐,叫醒了侍女照雨:“明日是什么日子?”
    “腊八节呀。”照雨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答道。
    “明日我们一早就去骠骑大将军的府上。”
    “好的,公主快休息吧。”
    暮月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她忽然想起了上一辈子她和他的相遇。
    大名鼎鼎的怀信可汗,那时候还不是可汗。
    他不过是多逻斯王子身边的一个那可儿。
    第3章 第三章
    咸安公主对着面前的花鸟虫鱼青铜镜,照了又照,对于今天穿的这件圆领窄袖绯色锦服,十分满意。唐人尚武,连女子也喜欢做男子装扮。
    照雨给她搭配了一条黑色的腰带,暮月本来在女子里就高且苗条,穿上男装之后更是飒爽英姿,照雨忍不住感叹道:“公主可真好看呀!”
    今天是去国子监读书的日子,暮月当然不能错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这可是她苦苦哀求皇上才得到的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这是她上一辈子一直想要却没有争取的事。
    这不愧是曾经出了一个女皇帝的盛世王朝,即使它的辉煌因安史之乱而遭受重创,但是她的父皇依然受到了大唐盛世精神的滋养。
    他像他在马上夺得天下的祖先一样,开明睿智,为人大度又不拘小节,更像是世间每一个普通父亲一样,愿意把最好的一切送给自己的掌上明珠。
    这一段堪称神奇的求学经历,让李暮月再一次打开了新世界。她本来就天资聪慧,甚至可以说是后来居上,她的每一次诗歌的习作,或是策论的对答,甚至要超过她那些比她学习《四书》、《五经》更早的哥哥们。
    然而她的才学,并未引起哥哥们,甚至太子的嫉妒,因为她的女子身份,所以不足以构成威胁。他们就像是她的父皇一样,用宠溺又无奈地眼光看待这个年纪尚小的妹妹,甚至不乏有找她考试帮忙作弊的。
    对于咸安公主而言,来国子监学习让她最开心的莫过于,她认识了一群非常不一样的朋友。
    吐蕃国小王子赤德松赞,箭术一流,但是沉迷于花街柳巷,纸醉金迷的生活,名声极为不好,尉迟锐几次三番地警告她不要和他多接触,但越是禁止,就越在暮月的心里帮他增添了一丝神秘感,更为好奇。
    今日的诗学课老师国子监祭酒来的很早,大家在夫子的带领下摇头晃脑的读书。
    国子监祭酒是大名鼎鼎的韩昌黎韩愈,李暮月不由自主地对着眼前这个看起来又瘦又干瘪的老人,用景仰崇拜的目光看了好几眼。
    这时,从外面进来了两个人,暮月抬眼一看,正是回纥族的多逻斯王子和他那个衷心的那可儿。两人都入乡随俗地穿上了汉人服装,但是高鼻深目的胡人特征依然非常明显。
    昌黎先生道:“在座的既然都是国子监共同读书的同门,大家以后要和睦相处,互相照拂,不要因一点小事就引发争端,耽误学业得不偿失。”
    说罢,他特别往尉迟锐的方向看了眼,看来之前的事先生也有所耳闻了。
    先生把多逻斯的位子安排在了赤德松赞的后面,尔恪的位子却被安排在了暮月的旁边,而暮月前面坐的正是尉迟锐。
    暮月对尔恪笑了一笑,但是他正襟危坐,只是用余光看了她一眼,并未回应,暮月没想到自讨没趣了。
    今天的诗学夫子讲的是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在座的学子都齐声朗读了几遍这首诗。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先生说到这里,望向窗外,他目光所及的方向正是大唐长安的西面。
    暮月瞥到尉迟锐的眼睛里已经闪着泪光,她很想小声安慰他几句,她很明白他究竟为何难过,他的家乡于阗国,是在大唐西域离楼兰非常近的一个小国。
    他父亲尉迟胜在安史之乱发生的那一年,那时他才不过二十岁,就带着五千精兵来到中原帮助唐朝平定战乱,三十多年过去了,从此之后再没有回去过家乡。
    他的儿子尉迟锐更是从来没有见过于阗国的一山一水,他只能在中原人描写边塞的诗句里,通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诗句来缅怀家乡,想象家乡的样子。
    想到这里,暮月轻轻捏了捏尉迟锐的肩膀。尉迟锐回头示意自己无事。
    不仅仅是尉迟锐,在座的所有汉人子弟包括太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