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75章 373【步步紧逼】

      朱厚照按着剧本说台词:“哪位宋氏女?”
    王渊端正跪地,捧着笏板说:
    “启禀陛下,便是已故贵州右宣慰使宋然之女。臣幼时家贫,幸蒙宋氏女青睐,资助臣进学读书。此番救驾所乘宝马,亦为宋氏女馈赠之水西马。”
    “昔日,恩师守仁公被贬龙场驿,吾与宋氏女同在山上求学,非但青梅竹马,还兼有同窗之谊。”
    “宋氏女忠贞不二,她为了逃婚,曾千里追随守仁公去江西,又辗转来到京城。宋氏女曾发誓非臣不嫁,如今年龄二十许,仍旧孤身独处。”
    “宋氏女一番深情,臣此生难报,愿放弃封赏,请陛下赐宋氏女平妻名分。”
    朱厚照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猛拍大腿说:“便是那宋灵儿,朕也见过,还让她做了锦衣卫。我听说,贵州苗民叛乱,宋氏女亦立有大功,曾一战招抚乱民数千。二郎与宋氏女情投意合,此乃人间佳话,朕怎能枉做恶人?便准了!”
    君臣二人,一唱一和,把百官听得直愣神。
    同时,清流们也松了一口气,庆幸王二郎自动放弃封赏。
    至于跟土司之女有私情?
    跟救驾护国之功相比,跟王渊直接入阁相比,都是些不足挂齿的小事。只需赐婚之时,收回宋灵儿的锦衣卫职务,切断她与水东宋氏的直接来往便可。
    杨廷和偷偷瞧了王渊一眼,眼神当中竟带着些许感激。
    若王渊真的入阁,以杨廷和今日之反复,必为百官所鄙夷耻笑。文官们不能恨皇帝,也没法恨王渊这个当事人,只能把怨恨转移到内阁首辅头上。
    杨廷和是真的别无选择,因为他犯的是抄家灭族之大罪!
    “王渊听封!”
    朱厚照又在破坏规矩,不跟内阁、六科、六部打招呼,直接在朝堂上宣布大臣封赏:“升兵部右侍郎王渊,为礼部左侍郎,兼升詹事府詹事……”
    跟内阁商议出的方案有些不同,没有授予翰林学士的虚衔——这非常重要,因为翰林学士也能入阁,等于没给王渊任何入阁资格。
    另外,文官散阶没有升到二品,王渊的祖宗也未获得追封。只封了王渊的父母、妻妾和大哥,连王渊的侄子都没顾上。
    但是,朱厚照让王渊以礼部左侍郎的身份,直接执掌詹事府。此为教育太子的专属机构,虽然早就只剩个空架子,但依旧表明了朱厚照的强烈态度。
    今后王渊的官职和勋阶如下——
    礼部左侍郎(正三品),詹事府詹事(正三品),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嘉议大夫(正三品散阶),资治尹(正三品文勋)。
    王渊说自愿放弃封赏,可朝廷怎会一点都不给?
    而且朱厚照制定的封赏方案,让许多大臣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内阁认为王渊功劳太大,因此直接给吏部或兵部左侍郎。朱厚照让王渊担任礼部左侍郎,等于实质上降了一等,文官们非但无法反驳,而且还觉得似乎封得太少。如此,就平息了王渊年纪轻轻当左侍郎的非议。
    可是,礼部左侍郎兼掌詹事府,于情于理都顺理成章,又让王渊坐实了太子第一老师的位置。
    实际封赏不厚,象征意义巨大!
    朱厚照心满意足的下令:“吏部、礼部草拟封赏文书,交由吏科、礼科复核,朕要在三日之内见到内阁拟票。能办到吗?”
    吏科和礼科的一把手,下意识朝杨廷和望去,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吏部尚书陆完、礼部尚书李逊学,双双出列道:“臣领旨。”
    朱厚照突然又说:“转刑部尚书张子麟,为南京刑部尚书;转左都御史彭泽,为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转大理寺卿陈珂,为南京大理寺卿。”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其轰动效果不输给王渊要入阁。
    皇帝竟然在一天之内,把三法司主官全都扔去南京养老。
    “陛下三思!”
    这次,九成以上的文官,都跪下请求皇帝收回命令。
    朱厚照问杨廷和:“杨阁老,你觉得如何?”
    杨廷和硬着头皮说:“臣,并无异议。”
    杨廷和已经猜到什么情况,之前那份密封中诉,已然递到皇帝那里,中央三法司却还不清楚宁王要谋反。举报宁王谋反的消息,定然是被三法司官员联手压下,皇帝因此愤怒到极点。
    杨廷和只能同意这些调兵,而且还不敢把话说穿。
    一旦说出来,严肃追究的话,杨家可以满门抄斩了!
    张子麟、彭泽、陈珂三位当事人,此刻集体处于懵逼状态。说好的封赏王渊呢?关我们毛事啊,莫名其妙就被扔去南京养老。
    梁储痛心疾首道:“陛下,济物(彭泽)、元瑞(张子麟)、希白(陈珂)皆为重臣,素怀众望。三人并无错漏之处,缘何要一起改迁南京?即便陛下乾纲独断,至少也该给个合理的理由啊!”
    张子麟和彭泽,都是杨廷和的心腹,而陈珂则是梁储提拔的。
    朱厚照又问杨廷和:“杨阁老,你认为朕的安排合理吗?”
    杨廷和硬着头皮说:“此事合理。”
    “介夫兄,你今日是怎么了?”梁储气得不行。
    杨廷和一脸痛苦:“叔厚,莫要再问。”
    这件事情太过严重,而且牵扯到的官员太多。法不责众是一回事儿,谋反大逆又是另一回事儿。朱厚照有足够理由追查到底,甚至兴大狱弄死几万人,满朝文武扔一半进锦衣卫大牢,都肯定还有漏网之鱼。
    朱厚照又说:“令右都御史李充嗣,总督南直隶;令右都御史魏英,总督湖广。杨阁老,你认为如此安排合理吗?”
    这是皇帝在防备宁王谋反,堵住宁王的进攻路线。
    杨廷和犹如提线木偶一般回答:“陛下圣明。”
    王渊突然说:“陛下,臣请元宵之后,告假归乡与宋氏女完婚。”
    “准!”朱厚照笑道。
    这也是君臣二人商量好的,皇帝不但要处理三法司主官,还要处理司礼监和制敕房。这两个部门,但凡有一个不配合,宁王卫队都没法恢复。
    与此同时,还要处理锦衣卫钱宁,因为钱宁必然跟宁王勾结。都不用调查,宁王满京城贿赂官员,锦衣卫指挥使居然不闻不问!
    以前这些动作,多半会引起宁王怀疑,从而导致宁王提前造反。
    朱厚照派李充嗣总督南直隶,派魏英总督湖广,又有王阳明在江西,等于把宁王团团堵住。王渊再回家跟宋灵儿完婚,拜堂之后就秘密去湖广,只等着宁王过来送死。
    朱厚照和王渊,都没想过派人调查宁王,也没想过兵不血刃解决。
    朱厚照是想把宁王堵住,然后御驾亲征。王渊是认为调查无用,宁王必反,准备那么多年怎肯束手就缚?
    朱厚照又说:“右通政严嵩此番有功,擢升为左通政。”
    右通政有功?
    右通政就是个受理奏章的,而且还对奏章没有处置权,平白无故立哪门子功?
    心思活络之辈,已经猜出必有大案。而且肯定是右通政严嵩,接了哪位官员的密封中诉,送到皇帝那里引来龙颜大怒。
    再联想到南直隶和湖广的安排,以及杨廷和的唯唯诺诺,此事矛头直指江西。
    好多收过宁王贿赂的官员,一时间脸色煞白,那龟孙子竟真要造反!
    看破真相的官员不少,但没人敢把事情说穿,只祈求皇帝千万不要一查到底。
    朱厚照说:“此番调动,牵扯到不少官员,也空出一些职位,吏部会同诸部廷推任命。退朝!”
    并非选用阁臣才廷推,重要官职都可以廷推,而且视情况不同,参加廷推的官员也不同。比如刑部尚书人选,吏部尚书可召集吏部、刑部、刑科官员一起推选。又比如地方督抚,吏部尚书可以召集兵部、兵科、都督府官员一起推选。
    朱厚照昂首阔步离开大殿,文武百官各自打着眼色,都准备回去讨论今天朝会之事——信息量太大,他们得消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