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01

      出关了,连忙向其请安。
    “明儿,这些日子,真是辛苦你了。”
    太上皇伸出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然后将手中的锦盒放在案桌上。
    “父皇知道,现在的局势对我北齐不利。我北齐五十万大军已经北上,如果冯广带人从东面突击,东面的那些城池,根本毫无抵抗之力。不过我北齐也绝非只能束手就擒,这盒子,你先打开看看。”
    李天明听着自己父皇的一番话,有些疑惑的打开了那个锦盒,里面躺着的是一枚雕刻有九条龙纹的玉玺。
    这个东西就是父皇曾经说过的,他北齐国的底蕴吗?能解他北齐当下的燃眉之急?
    仿佛看出自家儿子的疑惑,太上皇淡定的捋着自己的小胡须道,“你可不要小看这枚玉玺,当初不知有多少强者想要抢夺此物,却未能如愿。此宝乃是数千年前大唐皇朝用来镇压国运之物,堪称‘国之重器’!昔日,大唐英才豪杰辈出,诗仙、诗圣、诗豪、诗魔、诗佛、诗鬼……这样的英雄人物,层出不穷,是以那时天地间另开辟了一条修行大道,名曰文道!”
    “文道?”李天明若有所思道,“我记得那似乎是能让读书人能够提笔杀敌的力量。”
    “不错,文人饱读诗书后,靠沟通文曲星宿,借星光洗炼,积攒文气,凝聚文宫。这样就能化诗词歌赋为力量,诛灭罪徒、为国杀敌。”
    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也能有这样的力量?
    李天明有些惊诧,如果父皇所言属实,那么文道的力量要比他想得还要强大。
    接下来,太上皇又给他讲了许多关于大唐皇朝的辛秘。
    李天明一边听着,一边联想到昔日大唐的皇族也姓李,整个人的心便忍不住开始扑通扑通乱跳了。
    太上皇似乎看出了什么,但是他却忽然转口不谈这些往事了。
    “我北齐最东边,和昭国接壤的是洪城,那里有为父多年前埋下的一颗文道种子。等下,你只需按照我所言,写下敕令,用九龙玺盖章,洪城便能够守住了。”
    事到如今,李天明焉有不信自己的父皇之理?
    他立即开始提笔,按照太上皇口述,写下一封敕令,然后用九龙玺盖章。
    就在印章离开纸面的那一刻,远在洪城的风老翰林,只觉得自己体内突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这股力量无比的温和,却也无比的磅礴,让他忍不住想要开口吟诗,将其释放出来。
    他知道,这是许多年前的国君陛下,也就是如今的****经叮嘱过他的时机到了。
    洪城之外,秦军已派出了十万大军出动,正要攻城,准备一举拿下这座小城。
    墙头之上,风城主正了正自己的衣物,他不禁回想起自己昔日少年时,也曾有过的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热血理想,顿时豪情从中而来,张口便吟道: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银光。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点贼。
    初春二三月,北地多风霜。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此诗刚吟完,本是温和的春风瞬时化作一把把无形的利刃,狠狠刺在攻城的秦军身上,惊得他们连连后退,不知发生了何事。
    这些利刃所化的风越聚越多,将整个洪城都护在其中,秦军顶着刺骨疼的大风攻城,却是难以寸进。
    攻城遇阻的消息很快传到秦军主帅那里。
    冯广听闻洪城城主忽然使出了妖法,立即点兵带人上前查看情况。
    洪城的城楼之上,风老翰林看着自己所吟的诗句,果真化作了实打实的力量,保护了自己所在的城池和自己身后的百姓,心中的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秦军未退,依然在前虎视眈眈,如此看来,只用他自己的诗词怕是不够的。
    风老翰林思索了片刻,又张口吟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
    此诗乃是诗仙所做的《侠客行》,他才吟诵了不到一半,忽然胸口一窒,有血气上涌,显然是自己体内的力量,还不足以让他吟诵出整首诗来。
    老翰林暂时缓了缓,然而就在他停下之后,洪城门口,从虚空中走出来一个骑着银鞍白马的少年侠客,他的头上系着代表侠士的武缨,腰间佩带一柄闪亮的弯刀。
    侠士驱马前行,没有人看到他是如何出刀的。
    只是在他走过的地方,倒下了一具又一具尸体。
    此时已经骑马赶到前方的冯广,见此情况,瞳孔顿时一缩。见多识广的他,自然能够认出那个骑马而来的少年侠客乃是文道力量所化。
    但是这怎么可能?
    大唐皇朝都已经覆灭上千年了,怎么可能还有人能掌握文道的力量?
    冯广心中不解,但是没有人能为他解开这疑惑。
    眼见自己麾下的士兵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