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02

      揖了一礼,“陛下,如今大势已定,请您顺应民心,让位吧。”
    “放肆!”皇帝冲冠眦裂,“禁卫军的人呢,还不赶快给朕把这些大逆不道的东西拖出去斩了!”
    皇帝手下的亲兵大部分都被他派出去对付外面的散布流言者,还未来得及召回,现在能用的也就只有时时驻守宫廷的禁卫军。
    然而并没有人听从他的指令,殿外守卫的禁军已被另一批突然闯进宫的精兵一一制服,皇帝寥寥数个拥护者也被康王和周大将军安排的人看守住,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们更是恨不得将脑袋缩进脖子里假装自己不在场。
    都说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大臣,只要不影响到他们的项上人头和官帽,这些朝臣们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坐在皇位上的到底是谁。现在的皇帝行事太不靠谱,那就换个靠谱的人来做,反正也不需要他们出力。
    对这些大臣们来说,今上已经有日暮西山之势,康王也是正正经经的皇室血脉,甚至还是他们很多人从小看着长大的,看着也不是心狠手辣之辈,现在睁只眼闭只眼顺势而为,以后也不怕被新帝打击报复。
    就这样,堂堂天子在金銮殿上竟然落得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被康王和周大将军联手逼迫,签下了屈辱的退位诏书。
    等皇帝的亲兵们得令回京,一切早已尘埃落定,连禅让大典的日期和流程都已经定下来。
    皇帝虽在位多年,但是他近些年行事过于骄奢荒唐,残暴无道,把绝大部分精力都用来打击和排除异己,对手下器重官员的不正之风又诸多包庇,早已经丧失民心与大半朝臣的拥护,愿意继续支持他的,也不过是些奸佞谄媚之辈,大难临头各自飞,根本做不得指望。
    而这些年康王虽然以纨绔面目示人,暗中却早就培养了不少自己的人手,又和周大将军等人有所联系和合作,一朝发难,就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这场政权交替并未造成多大的声势,甚至许多偏远地方的百姓还是在新帝的登基大典之后大赦天下时才知道,龙椅上的那位已经换了个人。
    康王登基之后并未对百官作出太大的调整,只是给了那些早就德不配位、却因为皇帝一己之私执意保下来的官员应有的惩罚。
    又立即让周大将军挂帅,派遣出一只精锐兵队,打破先前屈辱的和谈,将边城从蛮军手中抢夺回来。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红山堡青木寨那些“山匪”仍然在各处行动,只不过现在已经更名为正规官兵,规模也扩大了好几倍,清剿在各地作威作福的真正山匪和贪官污吏、平定天下四处乱起的暴动之余,还承接了本该是由官府负责的救助安抚灾民难民的工作,倒是很为新帝拉了一波民心。
    新帝不动朝堂百官,却对下方贪腐无能的地方官吏进行了一番大清洗,对各地起义军能招安的招安,不能招安的用武力镇压,又宣布减免田稅,倡导商业,在他一番果决的举措之下,动荡不安的天下局势慢慢平定下来。
    林潇身居京城,将这些天的变化一一看在眼里,甚至还亲自参与了某些行动。
    比如利用舆论造势,传播流言煽动或者争取民心,不少都是她的手笔;又比如起事当天从天而降制服禁卫军的那些精兵,当中许多都是她亲手培养训练过的。
    虽然一早就说和康王只是单纯收钱办事的生意关系,但知晓了她的能力,康王当然会尽其所用。
    如今康王事成顺利登基为帝,林潇并无任何立下从龙之功的欣喜,现在她需要担心的,反而是会不会沦落到飞鸟尽良弓藏的境地。
    毕竟看到她的那些行动之后,不会有任何君王愿意为自己留下一个如此之大的祸患,除非,这个人能带给他更大的利益。
    赶在康王,不对,现在已经是新帝,赶在新帝对她“论功行赏”之前,林潇先发出一道密信约他相见。
    会面约在京城一家不起眼的肖记速食铺分店,新帝带着随从便装而来,虽然为了掩人耳目换上了一袭布衣,举手投足比起周围其他人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周身那股上位者的气势终归无法完全遮掩。
    虽然对着林潇时,他还是从前那副亲近而自然的神态,但偶尔眉眼里透露出的那股神态都让林潇警觉,此人已是天下之主,切勿麻痹大意。
    两人坐在店铺角落,随从隔着一桌在旁边遮挡住其他人的视线。
    “这段时间劳烦肖小兄弟左右周旋,辛苦了。”
    林潇仍然保持着从前那副公事公办的态度,“在下只是尽了一个商人的本分,既然收了钱,就要办好该办的事。”
    “肖小兄弟不必如此谦虚,朕……我不是小家子气的人,该论功行赏的,自然一个也不会落下。”
    林潇略作沉吟,“既然如此,在下确实有一事相求。”
    “肖小兄弟不用客气,尽管直说。”
    “赵公子可曾听说过西洋诸国?”
    对方不解其意,做出一个困惑的表情。
    “先父在世时曾与在下说起,远在重洋之外,还有大大小小许多国家,那里有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