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
的,是以鸳鸯是什么来路,之后又是什么下场她是一概不知,所有对鸳鸯的印象皆来自于原身,但就跟袭人交好这一桩事,就觉得大大的不妥。
首先,袭人是贾母给宝玉的预备役丫鬟,可是她投奔了王夫人,这种两面三刀不忠不义的仆从是世家大忌,而鸳鸯作为贾母的得力干将居然还与袭人眉来眼去,这置贾母脸面于何地?实在不像个老太君身边第一可心的人能做得出来的;
其次,府中都传袭人已经与宝玉有了首位,也就是说,袭人已经是宝玉的通房丫头乃至未来的小妾了(以目前袭人的职场钻营度来说,袭人挣个姨娘是迟早的事),这时候鸳鸯还与其主动交好,可以解读为她提前与贾府的下一代主子搞好关系,也可以解读为她对宝玉有些心思。
不管是哪一点,都不是贾母乐见其成的,是以贾母这一番话,这算得上是敲打鸳鸯了,晴雯跪在地上默默吐槽:贾母啊,您老人家可不就是给我树敌了,焉知鸳鸯恼羞成怒不会把这件事算到我头上?
且不论晴雯怎么想,这一次她总算遂了心愿,跟随黛玉往扬州而去。
晴雯准备好行李,盘算下今后如何提醒黛玉与林如海,也开心上了路。这个恶朝代算得上是太平盛世,可是江南盘根错节,晴雯原本还担忧,幸好黛玉往傅家辞行时镇南候老夫人举荐了一位顺路赴任的朝廷命官,黛玉一行得以跟随上路,一路上的安全问题能够得以保障。
黛玉心里惦记父亲,一路风尘仆仆,昼夜兼程赶路,总算到了扬州。
林如海早收到了信件,前几天派了信任的家人在码头相迎,那管家待见到黛玉一行便快马加鞭去扬州官邸报信,林如海放下手中诸事急匆匆来迎黛玉。
“父亲!”黛玉瞧着林如海瘦骨嶙峋,居然比自己上京时又瘦了一圈,不由得泪盈于眶。
林如海看黛玉却很是满意:女儿离开扬州时还瘦弱尚小,如今袅袅婷婷,颇有些贾敏的模样,行为举止也似模似样,举动间气度从容,看得出来很是经过了一番教养。看来皇上赐下来的那两个老嬷嬷甚有用处。他满意的微微颔首,脸却板起来:“你这孩儿不甚听话,为父不是让你留在京城?”
见到了日思夜梦的父亲,黛玉这时候压根儿控制不住心中的感情,也没有听清父亲在说什么,一头扑进父亲怀里,眼泪滴滴答答流下来。
女儿这般伤心,林如海还有什么话说?忙收起严厉做派,将黛玉安抚一二,好在如今黛玉被教养得极有规矩,适才也不过是情难自已,哭完之后就擦拭眼泪,戴好帷帽,跟着父亲回了扬州官邸。
放下行李,伺候黛玉梳洗过,喜嬷嬷便叮嘱晴雯:“晴雯,姑娘原先在家里时的东西如今都收在库房里,如今我们便去理一理。”
这一路上晴雯跟着黛玉,几位嬷嬷初还提防着她,但冷眼瞧着她行事极为稳重妥帖,又不跟人掐尖争执,便是有时候黛玉跟她们几个表现得亲厚些晴雯也不为意,是个宽厚平和的人,是以老嬷嬷们对她也逐渐信任起来。
晴雯倒不在意这些小事,她前世去世的时候也五十岁了,年纪比几位嬷嬷们都大,这些个鸡零狗碎的小事情还真入不了她的眼。
她转世后便想救下林妹妹的性命,不让她枉死,可是自己没有看过红楼梦,其中的细节是一概不知,只能想着博取林家的信任,然后给黛玉调养身体,再提醒林如海多活几年,便是无力回天也苦劝林如海过继个嗣子,让黛玉不要白白被人欺辱了去。
晴雯是个会做人的,笑着跟几位留守在林家的丫鬟们打过招呼,又请她们陪着去清点,这尊重的态度摆得足足,倒叫几位丫鬟们心情甚好,没有冷脸相对。晴雯心里默念:职场生活第一步,就是不要得罪资历老的同事。
她们进的是黛玉的私库,里面放置些黛玉房中的摆件以及黛玉得的私房物品,自打黛玉去了京城有些贵重之物便收了起来,此时要住自然都要拿出来,晴雯由着她们在库房里翻翻捡捡,自己也忍不住打量一二,这一瞧,便瞧出了不对劲。
架子上隔着些摆件,而晴雯眼前的那一格灰尘厚厚,上面居然有浅浅的动物足迹!
作者有话要说: 鸳鸯用于抗争自己的命运是原著中的一大亮点,不过晴雯不爱好读红楼梦,对这本书的印象也就是个大概:宝黛悲剧。但是其他人的命运真心不怎么了解。所以她的看法是建立在自己已有印象的基础上。
原著里面,冬月里黛玉接到林如海病重的书信急忙去了扬州,而林如海是九月去世,也就是第二年九月才去世,路上一到两月,黛玉在家中待了七个月。
黛玉进府六岁多,待到十二岁左右才去了扬州。
为什么林黛玉要在亲戚家待这么多年有很多说法。
汤圆在书里把这一段都写成黛玉在扬州家中待着。
谢谢大家关心,我已经痊愈了,朋友开玩笑说我说不定是传说中的“自愈患者”,不管怎么样,谢谢老天爷。大家也要照顾好自己,多补充维生素。健康度过这次疫情。
小区已经把第4例拉走隔离了,不知道会不会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