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71

      不是,是他误把王妃认成了土匪……
    县令眼前一黑,连忙带着人来找孟绾,以求将功赎罪,结果还没来得及说话,人就昏了过去。
    县令死的心都有了。
    =====
    孟绾在做梦。
    梦中,她想起了很多很多的事情。
    十六岁那年第一次遇见魏桓。他带着圣旨上门求亲。她随着他上京城。很快大婚。
    一桩桩一件件,都如此清晰。
    大婚之后的生活平平淡淡,没有多少波澜,没有原先预计中的内宅勾心斗角。婆婆是难缠了些,可一个月也见不了一次面,敷衍过去就算了,虎视眈眈的小表妹一早被订了亲,并无什么要操心的。
    魏桓也温柔体贴,处处以她为先,万事都考虑在她前面。
    两个人在一起,连争吵都不曾有过。
    可是,她不快乐,一点都不快乐。
    这桩婚事是皇帝赐婚。
    婚后他们没有过争吵,也没有过交流。魏桓忙的很,两人在一处,往往都是各做各的事情,唯有在床榻上才有些交流。
    他是个极好的人,世间的男儿郎,很少能比他更温柔体贴,更敬重她,疼宠她。
    喜欢上他,似乎是一件非常非常简单的事情。
    可她时常在想,魏桓真的喜欢她吗?魏桓真的想娶她吗?
    如果他愿意,何至于连说话的时间都抽不出来呢?如果他不愿意……陛下又如何能够逼迫他娶妻?
    她始终不懂魏桓的心思,经常会猜测他的意图。
    可是他那样的温柔,她便努力让自己变得配得上他,配得上这个摄政王妃的位置,不叫外人诟病他们。
    她知道,京城中时常有出身世家贵族的女子背地里议论她,说她出身边塞,规矩鄙陋至极,实在配不上气度高华,权势赫赫的摄政王。
    于是,她努力的端庄贤淑。
    这两年,她算不得多快活,只不过平平静静过着日子,不咸不淡的,不苦也不甜。
    直到去年,她又见到了云阑。
    云阑是她曾经定过亲的未婚夫,他们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很小的时候,孟家哥哥和云家哥哥一起,带着她们几个小姑娘上山遛马打猎,十几年相处,没有比云阑更知根知底的人了。
    云家的伯父伯母也是极好的,将她当作亲生女儿看待。
    所以,当父母给她定下这门亲事的时候,她并没有抗拒。
    那时候她年纪太小了,还不知什么是爱情。
    只是觉得若嫁给云二哥哥,便仍旧能够和未嫁时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能和云二哥哥一起继续起码打猎,连胡服都能肆无忌惮继续穿戴。
    那时候,大家都是满意的。
    魏桓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
    他手中握着圣旨。皇帝尚未亲政,如今的圣旨一律盖的是摄政王大印和小皇帝私印,他说皇帝一早就她赐了婚。
    接完圣旨,孟绾盯着看了许久,心里满是茫然无措。
    她连这世上有个摄政王的事情都不清楚,现在却要嫁给对方……哪有这般不讲道理的事情?
    而且,她分明已经与云二哥哥定亲了,怎么能悔婚呢?那云二哥哥该多么伤心啊?
    可是圣命不可违,父亲母亲纵然不舍得她,还是要依从圣命,将她送上进京的车轿。
    她记得离家之前,云阑来找她,一双眼睛泛着猩红的血色,其中全是戾气。
    他让她和他一起走。
    孟绾自是不愿意的,若是她逃婚,那便是抗旨而为,会牵连家人,她只能拒绝了云阑。
    那天云阑告诉她,“绾绾,你不要后悔。”
    那日,他的神情极为可怖,就像从地狱里爬上来一般。
    可就算如此,孟绾也没想到,他会偷偷潜入京城来见她。还让已经做了近两年王妃的她,和他私奔,离开京城。
    孟绾拒绝了他,没有忍心将他的行踪告诉魏桓,只劝他早些离开,不要再偏执了。
    她已嫁为旁人妇。而他,也在父母之命下,娶了别的女子。
    现在他这样做,如何对得起家中的妻子?
    孟绾耐心劝他离开,云阑答应了,只是离开前,赠给她一本书。
    他说的很伤心:“绾绾,你从小时候就喜欢话本子,如今我要走了,赠你别的东西怕有瓜田李下之嫌,只将这本书给你吧。”
    “好歹……”他苍白的脸色,带着些许苦涩,“好歹,你不要忘了我。”
    “绾绾,你若不收,我便不走了。”
    孟绾无奈之下,只能收下了这本书。
    后来又一日,她在藏书阁中看书,看到这本蒙尘的书册,鬼使神差一样打开来。
    那书上的内容胡编乱造,将她与魏桓写的犹如乱世暴君,其心可诛。云阑的心,分明不止是带她走。
    只怕所图不小。
    她从藏书阁出来,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