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30

      这人的腰……
    从背后看,更加挺拔惑人。
    孟绾小脸绯红,慢慢拉起被子遮住自己的脸,鬼鬼祟祟翻了个身,也背对着魏桓。
    不知为何,有种羞耻感,在她心头慢慢汇聚。
    ========
    翌日。
    魏桓下朝后没去衙门,回了府中,从书房中拿出那话本子,迅速翻看起来。
    今日忙碌,他没能抽出时间仔细看一看,当真想不通绾绾是在做什么,只能从话本中找一找线索。
    他先翻找这有关“佛堂”的剧情,但翻了一遍,也未曾找到。
    沉吟片刻,他的目光落在书目上。
    这是一本,编年体的话本子。
    其中故事,俱按照时间写的清清楚楚。
    魏桓将书翻到“晋嘉六年十月”。
    开篇便是明欣长公主设宴,陷害孟姬,再往后孟姬被“摄政王”囚禁,提起她的部分,便不太多了。
    至于佛堂,话本中从未提到过只言片语。
    魏桓只得朝前翻看,想寻一寻蛛丝马迹。
    半晌,才看到佛堂二字。
    那是明欣长公主与鲁国公的一段对话,两人在京城的街巷中碰面,共商大计。
    “本宫欲取她性命,还望国公相助。”
    “不知长公主有何办法?”
    “其法有五,一则私通,二则渎佛,三则……”
    每一条计策,都针对“摄政王”的喜好而来,将摄政王描述成残暴之徒,孟姬妖姬祸国,明欣长公主心机深沉,势必要将孟姬除之而后快。
    他的肱骨大臣鲁国公,更成了明欣的狗腿子,毫无主见的墙头草。
    总之,短短一段话,将所有人抹黑了一遍。
    魏桓将书册放在桌案上,脸色难看。
    话本子流传的范围,比正史更为广泛,若能唱成戏曲,更是可以流传后世。
    若听之任之,后世之人只怕真将他当成残暴/奸王,将他的绾绾当成妖妃。
    就如那陈世美一般,本不是负心薄幸人,只因一出戏就被辱骂千百年。
    再如武大郎,本是夫妻恩爱一对良人,在世人心中却丑陋无比,连如花似玉的妻子,都被西门庆占了去。
    如今他和绾绾还是作恶的普通人,只怕将来他就成了屠戮人间的魔王,绾绾变成妲己那般的狐妖!
    而且……
    更让魏桓忌惮的,还不是此事。
    若臣民以为他是残暴的主君,会如何看待朝廷?只怕会导致民心不稳。
    此人明面上只是写了个话本子,背地里的心思却不浅。否则,何必冒着得罪摄政王的风险,写出这样的剧情?
    大梁民风开放,不以言治罪,京都中以他主角的话本子数不胜数,其中有好有坏。
    还有人写他和皇帝有一腿的,和太后有一腿的,和先帝有一腿的……
    男男女女,各种各样,不一而足。
    他一般不大放在心上。
    像文字狱那样的事情,大梁从未做过,皇家也不在乎成为百姓的谈资。
    但像这本一般,竭力抹黑皇室所有人,拼了老命将他写成暴虐摄政王的,还是独此一家。
    他冷冷吩咐下去:“将这书生查出来,投入刑部大狱。”
    他的侍卫按律办事,绝不会冤枉人。
    这人若无别的罪证,只是单纯想写话本子,哪怕再过分,也不会被抓走。但若有二心,便不会只做过这一桩事情。
    魏桓抬眼看他:“不可错杀,不可放过。”
    “是。”侍卫凛然领命。
    心中恍然大悟。
    难怪王爷之前命他们去到处查看话本子,恨不得将市面上所有的话本子找来。
    原来是早就接到了情报,知道有人意欲谋逆,在查找证据。
    侍卫崇拜地盯着魏桓。
    王爷就是王爷,总是能想到他们前头去。
    侍卫没忍住拍马屁:“王爷英明!”
    魏桓手一顿,悠悠然道:“还不快去!”
    英明……
    你的误会可真深!
    魏桓深深叹口气,又盯着那话本子看了半晌,起身从书架上拿出一个盒子,招来书房侍奉的随从。
    “将这里面的东西,埋进小佛堂的香炉里。”
    随从惊讶极了,“王爷……”
    那小佛堂只有王妃会去,难道王爷在怀疑王妃吗?
    魏桓冷肃声音:“快去。”
    怀疑……只是不可说罢了。
    那盒子里,是他从江南得的催情香。
    不需焚烧,只要从黄纸中拿出来,放在没有阳光的空气中,一盏茶时间就能发挥出效果。
    既然绾绾要看他失态,那就失态给她看吧。
    若是今日不能解决问题,说不定,他明日还得陪着绾绾念经。
    魏桓快要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