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9

      己之人,每日给自己规定了读书的时间,就一定要按计划实行并认真完成。
    不论政务有多繁忙,人事有多冗杂,读书学习这件事,他都不会有丝毫马虎懈怠。
    简洁宽敞的房间内,裴玄正襟危坐,左手持书卷,右手执笔,读书写字的姿势端正优雅,神色专注认真。
    尽管他此刻一人独处,但却毫不贪图安逸,一举一动都规规矩矩,和平时在外人面前表现出的肃容严谨相对照,竟毫无二致。
    这样的自律行为,端肃举止,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养成的。
    往前追溯,就不得不提起裴玄此人的出身和经历。
    裴玄出身世家大族,幼承庭训,规行矩步,诗礼熏陶。
    小时候,他长得玉雪可爱,又聪颖好学,是家中备受宠爱的嫡幼子。
    但是,家族庇佑他的时间并不长久,在裴玄十一、二岁的时候,看上去枝繁叶茂钟鸣鼎食的裴氏,因为卷入党争,因为家族长辈的错误站队,而轰然倒塌,一夜间分崩离析。
    眼看他金玉满堂起朱楼,眼看他宾客散尽楼塌了。
    从那个时候起,裴玄的人生之路就转了个方向,他从一个奴婢环绕、金尊玉贵的小公子,变成了独自一人安葬父兄,奉养病母,承担家计的贫困少年。
    幸而,裴玄脑袋中的学问是货真价实的,并没有随着家族繁荣的衰退而一起消散。
    他也是真聪明,即便没有博学的先生当老师了,他也能自学成才,举一反三。曾经用来陶冶情操的书画才艺,反而成了他养家糊口的依仗。
    就这样,年少的裴玄一边照顾病弱的母亲,一边刻苦读书,等到他年少高中,生活终于要苦尽甘来的时候,缠绵病榻的母亲在报喜的炮竹声中,含笑闭目。
    从那以后,裴玄就真的成为孤家寡人了,家族凋敝,族人离散,至亲皆亡,裴玄年纪轻轻,就尝尽了世事无常,旦夕祸福。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裴玄在金榜题名的那一年,突然萌生了退居山野,求真悟道的心思,也是那一年,他在洛京城外的上云山上,认识了一个大和尚。
    大和尚那时候还不是上云寺主持,却佛法通透,为人风趣豁达,偶尔喜欢偷喝一点酒。
    他最喜欢偷喝的,是用他们上云寺松鹤碧波潭里的潭水酿成的松针酒。
    就为着能常常喝到这种佳酿,和酿酒的酒庄老板搞好关系,大和尚十分有进取心地盯着上云寺的主持方丈之位。
    他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和裴玄仅仅认识了几天的功夫,就在一次醉酒中,念叨出了自己的打算。
    不知怎么的,看着那样有“进取心”的大和尚,裴玄的心底就突然没了人生无常、福祸难料的萧瑟和怅惘。
    他陪着大和尚醉了一场后,便收起来闲云野鹤、云游四海的心思,重新研究起仕途经济学问来。
    父兄去世前的遗憾悔恨和殷切希望,到底束缚住了裴玄的人生选择。
    但是,那一年的心绪起伏,感悟死生,最后还是影响了裴玄的心态。
    他年少成名,按理说,该是自信进取,锐意昂扬的,该是花团锦簇,娇妻美妾的,可他却迅速进入了淡薄寡欲、沉稳持重的状态。
    年纪轻轻,却把日子过成了五十岁知天命的修身养性。
    后来,裴玄和大和尚的交情就那么延续了下来,他每年都会来上云寺住几天,同已经实现人生理想的大和尚——如今的上云寺主持方丈,下下棋,说说禅,喝喝茶或酒,放松身心的同时,顺便清空一下心中积压下来的冗余情绪。
    今年,裴玄依旧如约而至,住在大和尚特意给他预留的客院里,听风赏月烹茶,暂时不去思考朝堂上的尔虞我诈,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吧。
    此时,裴玄沉浸在先贤的妙语珠玑中,正看得入神,忽然听到后窗位置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动静,紧接着,一声甜软的娇呼声传入他的耳畔,又戛然而止。
    ☆、第八章
    室内突然响起陌生女人的轻呼声,裴玄微微皱眉,他撂下手中的书和笔,静静地侧耳倾听了一会儿,发现再无第二声响动,只是,细细微微的短促呼吸声,还是若有似无地传进了裴玄的耳畔。
    ——确实有人从后窗处闯进了屋子里!
    裴玄起身,不紧不慢地绕到屏风后的隔间,这里是他平时读书累了,临时休息的地方。
    此刻,在靠近窗边的软塌上,正蜷缩着一名衣衫凌乱的少女,她浑身湿漉漉的,头发散乱,看上去分外的恓惶狼狈。
    裴玄停在小隔间的门口,将狭小房间内的情形全部收进眼底,迅速判断出,他刚刚听到的响动和惊呼声,应该就是眼前这位姑娘弄出来的了。
    对于这位不请自来的“客人”,裴玄没有选择立刻斥责或者驱逐,反而因为对方的狼狈姿态,放缓了语调。
    “这位姑娘,可是遇到了什么为难或者危险的事情?让你不得不躲在这里?”
    裴玄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