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2
了,这时屋里就父女俩,夏健锋坐在她身边半阖着眼,像是睡了,其实只是在闭目养神。
“这都是上海华商北洋玻璃厂出品的。这几年我专收这家厂的玻璃。都有厂铭标识,很多还有生产模具编号。你可以翻到底部看一下。”
夏健锋忽然睁开眼睛说。原来他看夏至一会儿看照片一会儿盯着桌上的实物,以为她产生了兴趣。
夏至点头表示明白,但没有去翻那个花瓶。这相当于品牌是吧?她多口问了句:“也有其他工厂出产的吧?好像都差不多。”
这几年才开始收这个品牌,那么就是说以前是杂七杂八都收一点吧,可是夏至印象中,现在这架子上的玻璃瓶和从前被摔碎了的那一柜,似乎没什么差别。
夏至随意的一问,打开了夏健锋的话匣子,他说:“这当然有区别。大的玻璃厂,像耀华玻璃、良友玻璃,都很有名气。华商是当年上海法租界里的一个小工厂,生产规模很小,但品类丰富,小巧精致。”
夏健锋侃侃而谈,从民国实业家的实业救国,谈到玻璃工业的崛起。
“玻璃易碎,不易运输,所以民国时期的玻璃制品都是供应给租界洋人和国内富商的,被认为是中产阶级的用品。慢慢才演变为普罗大众能消费得起的日常生活器物。民国玻璃的发展历史,从侧面反应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也是一部普通老百姓的消费史……”
五月的微风从阳台徐徐送入,父女两人,一个坐在轮椅上,似在半梦半醒之间,一个抱着相机坐在小板凳上,托腮凝神。
夏至印象中,父女间从没有这样静谧的时刻。
她一直以为夏健锋就是看着漂亮买着玩玩这些玻璃,没想到他还认认真真去图书馆查阅过大量的图书,在了网上收集了不少资料。
出书也不是心血来潮的,早在几年前,他就和几个朋友有计划地开始了分类收藏不同厂家的玻璃,他写了五本的笔记,就差把手稿输入电脑了。
“爸,笔记本给我看一下好吗?”夏至说道。
第310章 就来一下下
夏健锋虽然也会基本的电脑操作,但他还是更惯于用纸笔这样的传统工具作记录。五本笔记本,三本是摘抄、收集的初始资料,两本是整理的书稿。
夏健锋的字体工整而方正,力度均匀,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都仿若他的人生那般严谨。
夏至大致翻了下书稿的纲目,不得不承认,以夏健锋的业余水准来说,体例做得很漂亮,资料的分门别类都很讲究,确实下了一番苦功。
她思索了一阵子,说道:“爸,我把这书稿带回去输入电脑,再帮你整理一下,应该可以找到出版机会。”
“你?你行吗?”夏健锋歪着眼看夏至,满是怀疑。
夏至真想笑,他这是得多自信啊,不怀疑自己的书稿能不能达到出版水平,却怀疑她的专业水准。
不过夏至也没有和他抬杠,而是说:“为什么不行?我就是干这个的啊。”
夏健锋嘴角微微一扬:“你看着办吧。不用勉强。”
夏至心里暗叹,确实是勉强,只是她也做好决定了。
书稿内容不算太多,以夏至的手速,打了三天就把夏健锋写了两年的稿子全部打完了。她将初稿发给了郭树沣,并表示会进一步编校、润色稿件。
郭树沣没在微信上回她,而是直接打来了电话:“夏至,你真要出这个?考虑清楚了?”
夏至知道他顾虑的是什么,说道:“考虑清楚了,书号费、排版费、印刷费、运营费,该收多少就多少,你别客气。责编我自己负责。你就当送上门的冤大头好了。”
像翰艺这样的图书公司,偶然也会帮一些想出书镀金的专业人士做点卖不出的专业书,私底下,他们把这种自己花钱出书的作者叫“冤大头”,但是这样的冤大头不多。
“钱是其次,我觉得你是有点不太惜羽毛。你在这行这些年,多多少少有点成绩,现在搞‘有知’也打开了局面,这会儿做个这样的,让我有点意外。”
“这书没那么差啊!稿子你看了吗?”稿件发过去也就十分钟左右,夏至怀疑他到底看过没有。
“看了一点。你就实话告诉我,你觉得这么小众的书,能卖出多少本?”郭树沣每次否决选题,都用这个终极发问。
“我没准备让你亏钱啊!”夏至想着帮夏健锋出版这本书,就没想过赚钱,权当是帮他完成一个心愿吧。
“行吧,我就是提醒一下你而已。我知道你是有这个想法才会发给我的。排版运营算送你了,其他的就收成本费。”
夏至说好,两人又就书稿以及有知七月份配合书香节的活动方案聊了几句才挂了电话。
手机刚放下,不到一分钟又响了,夏至以为又是郭树沣,一看屏幕,却是个陌生的号码。
接了电话,话筒里传来一个男孩的声音:“夏至,是你吗?”
夏至奇道:“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