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3
”
淑妃笑了笑,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饮了一口,“我听人说,你自小在姚关长大?”
阿箬一惊,不明白为何淑妃会忽然问起这事,但她还是立即答道:“正是,我自小随母亲迁居姚关,所以一直认姚关为故乡。”
“母亲?”淑妃手一抖,手中的茶汤差点淌出来,“你自小长在生母之旁?”
阿箬眼皮一沉,不知这淑妃究竟什么意思,于是亦试探道:“元青生母曹氏,将元青自小养大,前年因九郢山匪患,而自尽于绝壁之下……母亲若在,定也同元青一样,感谢娘娘大恩。”
淑妃放下手中茶盏,表情却始终有些不自然,“唉,我也是道听途说,只莫名觉得你着女装的样子,与我的一位故友有些相似,在东宫选妃那日,我便惊讶不能自已,只因当时以为你是男子,故而也没在意。可是,延清宫一事,我才知晓,原来你竟是女儿身,所以,便不自觉往那样去猜想,没想到,还当真闹了个笑话。”
阿箬顿了顿,想起前几日司马笠无意间提起,贺兰旌曾将诸葛有我打得鼻青脸肿,如此看来,说不定她真的与这淑妃相识。淑妃之感,本质上是完全正确的。她心头不禁一颤,只感,眼前这个表面上与世无争的诸葛芯鸳,倒是让她越发看不透。而且,她背后那个神秘莫测的诸葛家,也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娘娘多虑了!”阿箬作揖道。
淑妃顿了顿,又问:“听说早间陛下钦定了太子率兵去平东海倭患?”
“是的,娘娘,陛下同时也定了容隐之二人前去相协。”
淑妃嗯了一声,“前朝之事何如,那是陛下的事,此番本宫只担心你和太子殿下的状况。”
她抬眸看了一眼阿箬,“你既是女儿身,行军打仗多有不便,你要千万当心。”
阿箬拱手,“谢娘娘叮嘱,阿箬谨记于心。”
“军中虽有军医,但毕竟战事复杂,不知当时具体情况,本宫这里有两剂特效药,你千万捡好,已被不时之需。”
说罢,淑妃将桌上托盘往前推了推,“这白瓷瓶里是止血药,用时之需将药粉洒于伤处,便可当即止血,”而后她将另一只黑陶瓶拿在手中,对阿箬道:“至于这黑陶瓶中装的,乃是不死草之毒,若你们遇上十分紧要的关头,便可将它拿出来。”
然而,淑妃的话刚说完,她却赶紧拽紧了拳头,道:“我但愿……你们永远也用不上这些。”
阿箬心头一紧,一时之间,只觉这个淑妃是真的十分关心司马笠。
第320章 询问
司马竺将阿箬带出禁宫之后,阿箬火速回到原先那个偏殿,换回了自己的官服。
这一天剩下的时间,阿箬都在兵部官衙进行公务交接,待到她将一应事宜全都安排妥当过后,天色也已向晚。
她骑着老马不舍,慢慢悠悠穿城而过,不知为何,今日自淑妃处回来后,她便一直无精打采的。下午事忙,她尚可勉强不为所扰,然而到了这会儿,人一旦闲下来,她的心中便又开始躁动不安起来。
淑妃为什么会开口就问姚关的事?为什么会惊愕于她口中的生母?为什么会那么快便知晓陛下钦定司马笠出征之事?
这个淑妃,究竟有何目的,又究竟是敌是友?
阿箬一直走神,没有注意周遭情况,当她猛然转醒之际,发觉自己竟已来到璟山书院之外。
书院外的那两棵银杏树已经冒出了嫩芽,大门半掩着,似乎并无人去管。
落日斜晖中,阿箬不禁生出一种感慨,来帝都数月,她经历了种种惊心动魄之事,但一切的根由都好像源自于这座古朴而沉静的书院。
她翻身下马,将不舍系于银杏树下,而后很有礼貌的三叩木门,可是,门内似无人回应。
“怎么回事?”她在心中狐疑,但还是大起胆子,轻轻将门推开。
璟山书院一切如常,只是比起那死寂的冬日,处处之景仿佛更添几许活力一般。
阿箬迈开步子,已不自觉地上到了第三阶,平台之右,传来朗朗书声,阿箬不忍打扰,便下意识地往左走去。左边是书院的讲经道场,此时此刻,其中几乎空无一人,阿箬信步走去,心中甚至可以想象当代大儒来此讲经的模样。
她绕过了一个礼堂模样的场所,转角便见到了一座独立的四合院。
“书院之中,竟有如此一个四合院?”阿箬惊叹道,不自觉便朝着四合院的大门走去。
谁知,还未等她叩门,那四合院的双扇木门便由里打开了。
见状,阿箬只得站在原地,以看清其中来人,没想到,映入她眼帘的竟是一位身着素袍的老人,待看清老人面貌后,阿箬赶紧作揖道:“学生元青拜见杨老。”
杨老脸上明显一怔,原本放在另一扇木门上的手,也在同一时间放了下来。
“真是稀客呀!”他摸摸胡须,淡淡道。
阿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元青奉陛下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