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357

      瑰花苞链子,景华就知道她是谁了。
    “是阿胜吗?”景华起身迎上去。
    原本有些害羞的阿胜笑眯眯点头,福身行礼:“嫂嫂。嫂嫂劳累了,大哥叮嘱我给嫂嫂送些好克化的面食粥品,嫂嫂不嫌弃的话,多少用些。”
    景华从她手中接过食盒放在桌上,与原本摆着的福饼、喜糕相比,食盒里热气腾腾、清淡爽口的吃食更合她的心意。
    “谢谢阿胜,若不是你,我可要饿着肚子过一夜了,你也陪我用点儿吧。”景华从食盒里取出餐具,大喜日子,连餐具都成双成对,印刻着喜庆图样。
    “不,不,这是给大哥的。”阿胜连忙摆手,又不太好意思推拒不熟悉的嫂嫂,实在有些尴尬。
    “他去外面喝酒,哪儿管得了咱们姑嫂,来,只管吃。你也跟着闹了一天,累不累?”
    “不累的,都是母亲和大嫂子操持,我只凑个热闹。”阿生抿嘴轻笑,她口中的大嫂子是晋郡王妃,莱国公是先晋王庶子,先晋王去了之后,嫡子承袭郡王爵,莱国公得封国公爵位,奉养寡母和幼弟幼妹别府居住。
    听这说法,郡王府和莱国公府好像并不生疏。
    景华招呼着阿胜慢慢用饭,她刻意放松姿态,时不时讲一些笑话,逗得阿胜捧腹,从新房里出去的时候,脸都笑红了,眉眼间全是笑意。
    第二天一早,拜见舅姑。
    莱国公太夫人徐娘半老,是一位风韵犹存的贵妇人,待她非常和气。小叔子名唤曜,一身喜气的织金衣裳,富贵得很。小姑子阿胜昨晚已经见过,此时得了见面礼,笑得越发甜美了。
    “家里没那么多规矩,你也入座用饭吧。”只在莱国公太夫人身后布了一筷子菜,她就和气的叫景华坐下。
    “儿媳新入门,正该孝顺母亲呢。”
    “孝顺不在这些小事上,掌管中馈、诞育子嗣才是大孝。”
    “儿媳正要请母亲教诲呢~”
    “没什么要教诲的,你们褚家的门分我很放心,家里人的脾气慢慢就知道了,快坐下用饭吧。新婚三日无大小,不可累着了。”
    莱国公看着一旁母亲和妻子闲聊,也笑着打趣:“是啊,小时快坐下,菜都凉了,一会儿母妃该心疼了?”
    太夫人笑骂:“是心疼,心疼好好的儿媳妇,配你这么个大马猴可惜了!”
    一家子哄堂大笑,莱国公也跟着笑出了眼泪。
    在莱国公正堂用了早膳,又乘车去晋郡王府,拜见王太妃、晋郡王和郡王妃。同时还见了王太妃所出的桓国公、缮国公一家。按照常理,只有嫡出的王府公子才能封国公,莱国公却以庶子之身得封,再结合他们兄妹的名字,景华几乎可以想见,莱国公太夫人是如何受宠于先晋王,莱国公和他的弟妹们又是如何承欢于父王膝下,长在锦绣堆中。
    可出乎景华意料的是,王太妃和太夫人的关系并不差,两人携手坐在主位,受了晚辈们拜见。晋郡王对太夫人也十分尊重,兄弟姊妹间相谈甚欢。
    景华轻笑,自己也是话本子看多了,以为王府是什么吃人的地方吗?太夫人也是官宦人家的好姑娘,如何就不知道礼仪分寸了?
    当日,景华的名字就由晋郡王亲自写在了族谱上,虽然宗室成婚,都由宗人府刻印玉牒。可晋郡王如此重视,景华也心中温暖。日后晋王一系可能会慢慢成灰疏宗远宗,甚至五代之后只留“先祖皇室血脉”的荣誉,可这份族谱会随着后人的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新婚三月,莱国公刚参加完诗会回来,门房就笑眯眯迎上来:“爷,您可算回来了,大喜,大喜啊!”
    “什么喜事儿,值得你脸都笑出包子褶?”
    “这小的可不能说,得由太夫人亲自告诉您呢。”
    “还卖上关子了?”莱国公一路走来,见着他的小厮丫鬟、婆子管事个个喜笑颜开,问什么喜事儿又都摇头不说,莱国公都要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在的时候,宫里来了圣旨,升了自己的爵位,不然怎么都这么高兴。
    到了正厅,只见一家子围在厅里说话,也是个个眉眼含笑。“总算见着正主了,一回来人人恭喜我,连门房养的猫都喵喵叫了好几声,出了什么喜事儿,母亲也说出来,让我高兴高兴。”
    “可见蠢笨的,正主二字都说出来,却分不清正主是谁!”太夫人含笑打趣,只拿眼神示意景华。
    景华顶着红彤彤一张脸站起来,“敛之,你要当爹啦!”
    “爹?你有了?我要做儿子,不是,我有儿子啦!我有儿子啦!”莱国公上前一步就要抱景华,又顾忌着在目前更前,只得在景华面前狠狠跺脚,实在不知如何发泄喜悦之情,冲到门口大喊,“大喜事!大喜事!发月钱,多发月钱!”
    “大哥这是欢喜糊涂了!”阿胜捂嘴偷笑,和阿曜一起扶着母亲离开,让哥嫂独自庆祝。
    莱国公小心翼翼把景华扶回房里,看着她做针线皱眉:“这玩意儿费眼,让府里绣娘做吧。”
    景华看书,莱国公皱着眉头审视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