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319

      起头来。父亲身上的伤,一家子的前程,大嫂说起大哥的处境每每垂泪……即便流放,父亲还要带着弟弟们去侍奉,才算不违背孝道!世事就这么黑白不分吗?犯错的人只因年高就能得到优待,无辜之人却……”
    大老爷一把捂住女儿的嘴,恶声恶气道:“这话也是你能说的。”大老爷左右看看,生怕突然冒出个人来指责女儿的大逆不道。这也是大老爷疼女儿了,换做别的父亲,一个大嘴巴子就过去了。君臣父子,天下至理,这话透着天生的反骨,简直是公然推翻父子伦理啊。
    景华拉下父亲的手,轻声道:“女儿曾听说过陛下年轻时带兵平乱的事迹,七败七战,每一次都比上一次进步一点,直到完全击败敌人,陛下肯定也欣赏这样敢闯敢干、迎难而上的英才。”
    “越发口无遮拦了,陛下也是你能妄议的!”大老爷呵斥一句,赶走了景华。
    外面是男人的世界,让他们这些大人操心,小女儿家家守在家里绣花扑蝶、斗茶焚香就行了。
    可女儿的话还是入了大老爷的心,他也慢慢思索起留京的可能性。
    而促使大老爷下定决心的,是一封举荐折子。老太爷在狱中,却不知从哪儿听说了消息,朝廷要选官宦之女封公主,下嫁给东海王。东海王祖辈乃是海上大豪出身,麾下船队众多、船员过万,一步步蚕食陆上土地,慢慢成了东南沿海一代的无冕之王。后来上一代东海王抗击倭寇有功,又献上巨额财富,先帝便封了东海王的郡王爵位。
    当今陛下指派冯老三到泉州,本就有制衡东海王的意思,没想到冯老三却勾结海盗、倭寇,挖朝廷等到墙角,变相帮助了东海王。如今沿海倭寇、海盗频发,想要解决匪患,还要依靠东海王。朝廷为了笼络东海王,正准备从官宦女子中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闺秀封做公主嫁过去。
    冯老太爷不知从哪儿听说了这个消息,直接上了折子举荐自家孙女儿,在折子里把孙女儿夸成了一朵花儿,从往日的娴静多才,到这次的临危不乱,一一列举。不知哪一点引起了宫中注意,今日内官来宣召入宫的时候,冯家人才知道监牢也挡不住老太爷蠢蠢欲动的手。
    第141章 抄家现场5
    这突如其来的宣召,惊得一家人面面相觑、震惊无言,还是老太太见多识广,见机得快,立刻拉着景华的手嘱咐道:“你不过一寻常小女子,有幸得慕天颜,只要不慌张礼节不出错就好。”言下之意是,其他家里也不指望,能礼节周全拜见回来就行。
    老太太重重握了握景华的手,天使当面,不能说的太明白,但老太太相信景华听得懂。
    来宣召的公公微笑道:“老太太放心,是太子妃召见。”
    老太太更不放心了好吗?太子妃是辅佐太子由皇子到亲王再到太子的厉害人物,冯尚书昔年都赞过一句王佐之才。冯尚书人品不行,但他的才华眼力老太太还是相信的。若是陛下召见,男女有别,自然是随便说几句客套话就打发了,若是太子妃召见,这才不好应对。
    宫中皇后早逝,陛下一直没有立新后,太子殿下母妃已被追封皇后,以前陛下后宫掌权的是两位贵妃,偏偏两位贵妃的儿子都不是太子。听闻太子妃已经接过了宫权,那相看外臣子女的事,当然要由太子妃来操持。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什么都能看清楚,事涉自家人,就慌张的不知如何是好。
    景华轻笑道:“祖母放心,孙女儿必不坠我冯家门楣。”
    不用!家族荣光是男儿的事情,何须你一个女子操心!老太太不能说,但眼睛里都是劝阻的意思。
    景华只当没看见,跟着宣旨公公进宫了,太子妃召见也有意思,连换衣裳的机会都没给。
    大老爷看着女儿的背影,双拳紧紧攥着,短指甲掐进肉里,他对父亲最后的孝顺与濡慕,他内心得过且过的懦弱,他人到中年不愿再吃苦上进的念头统统不见了,眼前只有女儿遥遥远去的单薄背影。不能再这样了,不能再这样了,连女儿都护不住,这一辈子,又有什么意思?
    景华被领到东宫偏殿,殿中已经有两位贵女等着了,见不是自己一个人,景华也微微放松下来。
    “两位姐姐好,我叫冯景华,不知两位是?”公公把人领到就走了,也没有宫人来招呼,景华干脆自己上前结交。“我姓杨,家父户部员外郎,讳善。”
    “我姓石,小字蕊馨,家父太仆寺丞,冯姐姐不认识我,我却是认识你的。昔年在长公主牡丹花宴上,见过一次,想必冯姐姐不记得了。”石蕊馨有些感慨,昔年高高在上的尚书孙女,如今和她们这些低阶官宦之女同处一室,事世当真无常。想起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仅有的一点儿感慨也被悲伤冲淡,再没有争强好胜的念头。
    “记得的,石妹妹偏爱豆绿,什么都不看,守着豆绿看了一天,听闻还为它做了好几幅画儿。可惜我们那时候不熟,未曾得见大作。”这时候景华就要骄傲自己的记忆力了。
    “你居然记得?”石蕊馨惊喜又羞涩:“这么丢人的事情,还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