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6
眼中的柔情如水一般,又怜又爱。
一直没有说话的冯尚书这才开口,“你如今看着在眼前的爱儿自然如珠似宝,恨不得把心肝捧给他。可你的长子还在外做官,冯家还是要交给他的,等你到了我这个位置,就知道艰难了。我知道你娘和你们兄弟都怪我偏心老三,可我又哪里偏心过呢?不过是父母疼憨儿,他本事最弱,又没有母族帮衬,我多拉他一把罢了。你们两兄弟读书做官,我又何尝不是尽心尽力?”
“父亲教训的是。”大老爷一副“你说的都对”的模样,言语虽然恭敬,可眼神根本没有离开自己的两个爱儿。心里反驳冯尚书:没本事就该受优待,那世上就不该有乞儿和犯人。多大的本事端多大的碗,德不配位反而连累全家,自己是倒了八辈子霉才修来这么个弟弟。关键不是一母同胞,也并非手足情深,受他连累多冤枉?冯尚书看大儿子的模样就知道他听不进去,也是,大儿子也是照着家主的模子培养出来的,只是性情与自己并不相类。加上老妻在一旁教唆,别说嫡庶之间的隔阂,恐怕父子之情也不剩多少了。之前自己是尚书,身份尊贵,还能压得住人,如今不知道怎么腹诽自己呢!一样米养百样人,虽是父子,终究也不过是长得相像的陌生人。
冯尚书换了个策略,轻声道:“没有旨意立刻抄斩,想来还有转圜的余地,朝中自有同僚援手,你也不必太担心。”
“陛下圣明、太子贤德,儿子相信三司会还无辜者一个公道的。”公道是属于无辜之人的,罪魁祸首该下地狱还是下地狱吧。
冯尚书有心指点儿子几句,“太子殿下监国日久,往日对我这老臣也是优容的,我这也算为殿下分忧了。”
他的意思是,老三阴差阳错敬献了一个娼门女子给皇帝,把陛下搞的得病重,反而是给太子分忧。太子已经监国许多年了,陛下却总不放权,太子难道不着急吗?往日太子也曾流露出这样的情绪被冯尚书捕捉到,因此他才有底气被抄家都不慌张。
大老爷机警得看了一眼栅栏外,厉声道:“我等为官,自当效忠君父。”冯尚书说的隐晦,可配合着语气神情,大老爷如何听不出来他是什么意思。
可大老爷的想法和冯尚书刚好相反,有谁能证明陛下病重是太子希望的吗?为了摆脱这种嫌疑,太子殿下更要重处冯家,以示孝道。大老爷现在唯一希望的是陛下赶紧好起来,冯家才有希望死里逃生。
父亲现在是越来越偏执了,一心只想着从龙之功、跻身上位,做了尚书还不够,总想着入阁,无人援引推荐,还是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再也没有当年教导自己效忠君父、整顿朝纲、爱护百姓的样子了。
“父亲,夜深了,您休息吧,景秀和景明经不起吵闹。”看冯尚书还想说什么,大老爷连忙打断他,深怕他再说些把全家往诛九族方向坑的妄语。
女监这边就显得温情脉脉了,祖孙三代其乐融融,没有血缘,却更亲厚。
开饭之前,才三岁的景芳还奶声奶气背了一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景秀鼓掌赞叹:“芳儿好棒!”
“芳儿知道锦城在哪里吗?”大太太笑着问她。
“知道,在蜀中,大哥哥就在那里。”景芳认真答道,大大的眼睛里有种天真的执拗。
“是啊,你大哥哥在锦官城,会随着春雨回来的。”大太太感叹道。
原本面带笑容看着她们的老太太沉默一瞬,又重新扬起笑容:“芳儿真聪明,诗背得多好啊,祖母再给你讲一讲诗的意思,好不好啊?”
“开饭了,开饭了!”不等景芳答话,女狱卒已经过来放饭了。
景华连忙敛裙走过去,不顾狱卒冷眼,接过从栏杆里递过来的碗筷,“多谢。”
那壮硕的女狱卒嗤笑一声:“你倒舍得下脸面,肯与我这粗人道谢。”
“什么粗人细人,都是一样的寻常人。”景华点头致意,端着大碗过来。
牢里并没有亏待这些犯官家眷,一个碗里有四个大馒头,另一个碗里是咸菜,牢房里除了矮床还有一个矮桌,上面摆着一壶冷水和四个粗陶碗,摔碎都不够锋利,无法割腕那种。
景华把馒头和咸菜放在矮桌上,又倒了四碗水,才道:“祖母、母亲,吃饭了。”
老太太和大太太沉默的挪到桌边,默默吃起了馒头。大人忍得住,小孩子却忍不了,景芳不高兴道:“我不想吃馒头,我要吃肉糜蛋羹。”
“景芳乖,今天的馒头也很好吃,景芳试试?”景华把馒头递到景芳嘴边,引诱她咬一口。
“不吃,就要蛋羹,就要蛋羹!”景芳却没有那么强大的理解能力,她只知道自己委屈极了,不能出玩儿,不能吃好吃的。她太小了,情绪上来,直接把景华手里的馒头打掉了。
“景芳!”大太太大吼一声,吓得本就委屈的景芳嚎啕大哭起来。
景华默默捡起地上的馒头,把外面那层脏了的皮撕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