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3
工去了,我回来乃孩子。嗨,你来就来了,还带啥东西,自家亲戚,不兴头这些,拿回去拿回去。”
“三嫂帮我照顾小七,我怎么也得谢啊。就是自家亲戚,雪中送炭帮扶一把也是情分。”
“实在是我们小七招人疼,我当亲三伯娘的,疼疼我侄女儿怎么了。”
“我也疼我侄儿侄女呢,没多少,给孩子们甜甜嘴。你可别推迟了,农忙的时候给三哥冲一碗糖水也顶大用呢!”
在农村送礼就是这样,不经过“三辞三让”,把双方的心意剖白清楚、情义表达淋漓,是不能收下的。如此又过招几回,三嫂终于却不过盛情,“勉为其难”收下了。
把礼安稳送出去了景华才敢放心大胆提要求,“三嫂啊,我再求你个事儿,你帮我把小七带到满月,等我出了月子,我再大大谢你。你知道的,我现在恶露还没停,孩子跟我住一块儿容易过病气。我明儿去县里百货商场给我小侄儿带麦乳精,你让小七吃你几口奶。我是个没本事的,一口奶都挤不出来。”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多喝两口水的事情,要啥麦乳精。小七就留我这儿了,你安安心心养病,别操心她。听说你上山去了,夜里露水多,你正受不得凉,干啥去了?”三嫂随口问道。
“没那享福的命,再不忙活起来,家里就没米下锅了。”景华诉苦掩饰真实目的,她不想说自己干什么去了,山上野菜谁采到是谁的,如此境遇,景华可不觉得斤斤计较有失风度,都是生活所迫啊。还有,整个公社的人都不愿意和曹爷爷搭话,自己冒尖出头不好。
“不是说你背了一大背篓吗?”三嫂下意识反驳。
“谁说的?一背篓金子和一背篓草可不一样。”景华问道,“我一大早就上山了,谁眼睛这么尖,还到处说?”
“能有谁?李腊梅呗,上回去你家编小七没成,我还真以为她要给拐弯亲戚招个孩子呢。没想到她那亲戚是后面十几座山外的,给家里儿子找童养媳的。我以前觉着咱们这里够山了,没想到还有更山的呢,到县城得走两天,路都没有,全在野林子里钻。现在谁不想下山,疯了才往山里跑。多亏你耐得住,没让那做耗的大嘴巴给骗了。不知她拿了人家什么好处,你把她闪半空里,她自然要造你的谣。”三嫂也是个消息灵通的,巴拉巴拉嘴不停,到豆子一样把前因后果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景华却只点头附和:“是啊,是啊、”心思完全被灵光一闪的发财大计占据。刚不是说“一背篓草”吗?景华突然意识到,山上不仅有野菜蘑菇,还有药草啊。现在中医被打成迷信,要看病只能去人民医院。可明面上的事情能糊弄,大家心里还是信中医的。那些好的大夫被流放了、被批斗了,可都是乡里乡亲的,做事都留着一线呢。老街上有几家收草药的,景华准备过几天去瞧瞧,如果谈的拢,也是一笔收入。在这之前,要先炮制几种常见的药草,给人家看看真本事才行。
景华在心里盘算,被三嫂推了两下才回过神来。
“回去歇着吧,看你坐着都能睡着,小七放我这儿,你放放心心的。”三嫂抱着小七送景华出门,连连叮嘱她注意身体。
景华回去补眠,等听到钟响,才起来给孩子们做晚饭。
四姐妹学校放学准时可以理解,小五小六却像脑子里装了钟表一样,一到饭点准时回来,其他时候,鬼影都见不着。不是在小水沟旁边玩儿过家家,就是和村里孩子疯跑,也不知他俩怎么办到的。
“妈,今天有包子啊!”小五又要伸手,被景华一筷子打在手上,手背都红了。
“看你的乌鸡爪子,还不洗手。”
小五扭捏着不肯去,眼睛落在包子上移不开。
“去不去?再不去就没你的份儿了?”景华威胁道。
小五这才一溜烟跑去洗手,小六不用催促,巴巴跟在哥哥后面,也要洗手。根本不明白吃包子的好,还以为哥哥在和他玩儿呢。
几个女孩子就文静多了,早洗了手坐在桌边等着,一样眼睛落到碗里。
等人齐了,景华才让他们拿包子。小五刚想第一个伸手,却见大家都不动,他也不敢动了。
“妈先吃。”大姐儿和二姐儿异口同声道。
“妈吃过了,你们吃。”
“那小五、小六先拿。”建君又道。
“大姐儿是在学孔融让梨吗?咱家从大到小排,不用特意照顾小五小六。”
“大姐,你就拿吧,都是一样大小的包子,不用让来让去。”三姐儿建红催促道,她已经闻到热包子发出的肉香了,这是肉包子!
大姐儿这才拿了面上第一个,几个兄弟姐妹依次拿,景华笑着看他们排排坐分果果,自己端着油水寡淡的菜汤喝。
“肉包子真好吃,真想天天吃肉包子。”孩子们吃得满嘴流油,一向胆小的二姐儿都说了句:“肥肉好吃,包子里居然有瘦肉,真是奸商。”
“天天吃肉包子是不可能的,不过天天吃糖谁都有机会。”景华从房里拿出个小盒子,里面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