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9
景华看大公主立刻活泼起来,心中好笑,她这表现和大皇子如出一辙,果真是亲兄妹。
“别忙,别忙,不累、不渴也不饿,你的小侄儿只盼着姑姑笑口常开,平安顺遂。”
第114章 荒唐皇室和亲公主17
大皇子回府的时候,看着侧门处排了长队,都带着礼盒过来,笑道:“送礼的人这么快就到了?”他今日在慈宁宫中正式宣布景华有孕的消息,没想到消息跑得比他本人还快。当然,老太后是不满意景华挺着个大肚子到处跑的。可谁让景华忙碌的是自己孙女儿的事情,有多少不满也暂时开不了口。只能嘟囔几句,要给大皇子赏妾室,怕景华怀孕期间,不能照顾大皇子。
早与景华有约定在先,大皇子自然没答应,就算直男思维如大皇子也知道,若是把他和景华的约定说出来,两个人都没好果子吃,景华少不得被骂善妒,大皇子也跑不了惧内的恶名。
大皇子只能用兵部事务繁忙来推辞,又列举了几件老太后听不懂,但一听就觉得莫名厉害的事情。老太后自来不参与朝政,听孙子这么说也就放弃了。只是她看着大皇子已经有了妻儿,眼看孙子都要有了,南边女人生的孩子她要不要放下身段喜欢?老太后盼着抱孙子,遂向皇帝道:“孩子们也该把婚事操办起来了,家里冷冷清清,孩子多了才热闹。赶在年前把媳妇娶进门,明年我就有大孙子抱了。”
老太后这样说,皇帝自然无有不可,当即下了旨意,把原先就有意向的事情,正式落在纸面上。二皇子娶妻齐国公府孙女,三皇子娶妻平国公府赵五娘,四皇子的妻族暂时没有定下来,五皇子也只能先压着与礼部尚书孙女的婚事。
等大皇子回来,景华笑着把今天在夕照寺的事情事无巨细和大皇子说了一遍,最后总结道:“我看大妹妹的意思,大约还是想和离的,不论大妹妹想如何,我们做兄嫂的总要帮她一把。赵兰修大约是想投靠大郎,以徒破局,我也让他改日登门,大郎亲自检校他的才干。”
“行,这些杂事你就不要操心了,好好养胎。”大皇子很认真听景华说完,笑着叮嘱她。景华做妻子,虽然有不得老太后喜欢这些缺点,可也她带给了大皇子巨大的好处足以弥补。景华从大盛带来的藏书已经全部整理存放好,藏书楼已经竣工,不日就要正式对外开放。为此,礼部尚书今日下朝特意拦着他说话来着。大皇子知道自己在文臣中并不受待见,这很正常,武将都是这样。可今天礼部尚书迈出的一步,让大皇子看到了希望。
还有大盛和大梁边境上的那三座城,源源不断为大皇子提供了钱财、人才、物资上的支持。北梁立国不久,皇子们都没有分封,各位皇子的钱要么是母族、要么是妻子支持,像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这样上过战场的还有一笔战争财,其他人全都穷嗖嗖的,全靠皇帝赏赐。
而边境上那三座城还在慢慢扩大,西羌那些受异族压迫的汉人慢慢向三城逃逸。不得不说,景华麾下的人在民政上有长才,手段不见得轰轰烈烈,可就这么细水长流、温温柔柔的把流民安置成百姓,很有景华的风格。
这些都成了大皇子的势力,如今大皇子称皇子中第一人,不仅因为他的军功,更因为他麾下有民政上的人才。两条腿走路,那些曾经怕大皇子只重武勋,自己做文臣在大皇子麾下不好生存的臣子也慢慢放下心来。
而这些好处,都景华带来的。大皇子只要一想到这些,就无比感叹当时选择的正确。“对了,舅舅时候来大都一趟。父皇今日还说起,也该给舅舅一个知府的位置,方便他牧守一方。”
“为父皇办事,有没有名分都不在意。”景华微微一笑,“父皇隆恩,我代舅舅谢过了。我私心想着,再押后一点儿,等我生产之后,舅舅刚好来见见外甥、外甥女。”
“也行,你看着办就是,都是自家亲戚,早来点儿晚来点儿说一声就行。”大皇子全然往了当初景华一拖再拖,大皇子在兄弟们面前说的那些难听话。嗨!今时不同往日,以前是弟妹,现在是自家媳妇儿,哪能一样啊。
“你怀孕的消息放出去,肯定有不少人来送礼,你安心养着,让身边女官和府里管事处理就行。二弟妹和三弟妹眼看着就要进门,咱们家合适代表皇室去看看的也只有你,等你身子舒坦的时候,抽空去两家看看。”
宫里没有皇后,两位皇子母妃家里能出人去看,可真正能代表皇室的还是景华这个大皇子妃。所以,排行老大,不仅仅是排着好看的。嫡庶长幼的规矩,刻在每个人骨子里也不是一天、一刀刻成的。
“自然,你放心。”
“你把大妹妹照顾得很好,我从来都是放心的。”大皇子如今也不每句话都噎人了,对怀孕的景华充满了耐心和包容。
景华抚摸着还未凸起的小腹,和大皇子说些家常话,畅想日后孩子该如何抚育教导,温情脉脉。宫中,李元妃却把人都打发干净了,和四皇子密谈。
“老大娶一国公主,老二、老三的岳家都是国公府,你可知道你的婚事,递上来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