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一小撮“奇装异服”的年轻男人占据了小酒馆里最大的一张桌子,桌上已经有了一些酒瓶,每个人都至少喝了两杯苦艾酒。酒喝多了上头之后,就开始胡说八道,针砭时弊,也包括评价他人诗文作品。
奥斯卡·王尔德秋天入读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他是爱尔兰人,之前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就读,家境富裕,父亲是医生,几年前获封“爵士Sir”,自此,他也就是贵族阶层的一员了。
但这个新学期,莫德林学院最出风头的学生不是爱尔兰新贵子弟,也不是英格兰旧贵族的少爷,而是一个来自法国边境小城的俊美青年。
今年3月,阿瑟·兰波的诗集《地狱一季》在法国巴黎出版,首印1000本。
这本诗集在刚出现在书店里的时候就来势汹汹声势浩大,封面用了凸版印刷,书名烫压金粉,还有一个非常新鲜的附属物:腰封。腰封的两面印着非常夸张的宣传语,封底还列了一排知名文学家的推荐语:
少年的澎湃激情跃然纸上——维克多·雨果。
精彩的文字,宛如身临其境——勒孔特·德·李勒。
星辰倾落在人世间——苏利·普吕多姆。
*
对这种新鲜的营销形式,法国群众纷纷表示:没见过,太洗脑了。
一时间,巴黎纸贵,不论是帕尔纳斯派的小团体,还是其他固守浪漫主义的诗人,以及广大读者都对这本薄薄的诗集表示了兴趣。巴黎人紧追流行,唯恐不够时髦,要是有人问到这位新诗人而你不知道,那你可能就有点落伍了;
诗人的小团体纷纷开始《地狱一季》,还在报纸上发表关于这些充满了少年蓬勃激情的诗篇的各种解读,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不到1个月,1000本诗集销售一空。这在一本诗集来说,就是非常之好的销量了。甚至在海峡对岸的伦敦,那些流亡的法国贵族们也开始讨论阿瑟·兰波和他的诗集。
他年轻、俊美、聪明,出身很低,但又十分有趣,这种人会是很好的客人,不会对他们的地位有什么影响或损害,还会让他们显得十分时髦。
阿瑟很快有了新的资助人,提供他大学四年的生活费;出版了诗集的申请人在牛津大学顺利入学,他选了愿意给他奖学金的莫德林学院。
于是,阿瑟·兰波和奥斯卡·王尔德成了同学。
*
奥斯卡·王尔德对这位同学的诗集表示:庸俗、浮夸、市侩!
但诗集的装帧极好,摆在书店里十分醒目,里面的插画也非常有品位,虽然因为是版画,印刷的不够精良,但10月《地狱一季》插画展在牛津展出的时候,他还是专程去看了插画展。
插画展在巴黎、伦敦、牛津展出,维塔丽找到了慷慨的赞助人,精打细算的举办了三座城市的画展,展期分别为巴黎4天、伦敦3天、牛津2天。
王尔德在画展上注意到了兰波同学的妹妹,一个身材娇小的美丽少女。
对他来说,女性的“美”是最容易被发掘的,他的美学观念让他只关注那些美丽的人,兰波兄妹都非常符合他审美:柔弱、美丽、有趣;哥哥可能稍微逊色一点,原因是他穿得一本正经;妹妹是学绘画的未来的艺术家,服装配色非常符合他的审美,简直可以说是他挑剔眼光下唯一幸存的16岁少女。
阿瑟·兰波个子不高,只有5英尺7英寸;维塔丽·兰波不到5英尺4英寸;而王尔德有6英尺3英寸高,这使得他几乎比阿瑟高了一个头。
这么一个高个子年轻男人,又穿得跟个花孔雀似的,在展厅里很醒目。
很快,就有人为兰波兄妹与王尔德互相介绍。
鉴于王尔德此时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牛津学生,维塔丽很淡定的与他寒暄了几句,没有过多的表示好奇,或兴趣。
*
兰波同学有个聪明的妹妹为他打理出版事务,利不知道有多少,但“名气”是实实在在的飞涨了,牛津大学有一半学生和教授都知道这个外国学生。
作为一个出身贫穷的外国学生,兰波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相当励志。
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阴霾:有人在巴黎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刻薄的文章,指出这位诗歌界的新宠之前跟帕尔纳斯派的诗人保罗·魏尔伦有不可描述的肉体关系,魏尔伦至今仍然关在上诺曼底的某所监狱里。
阿瑟的“天才诗人”之名后面,跟上了不名誉的男男关系,这反而奇怪的让他更有名气了。
也因此,阿瑟在学院里颇是被人嘲讽,并且差点被人狠狠揍了一顿。
*
加百列的人救了阿瑟,加百列随即在之后的信中说到这事,说大概只有阿瑟订婚才能消除这个危险的同性恋传闻。
道理是这样没错,只有订婚才能最快消除这种传闻,但一时之间,上哪儿去找个愿意火速订婚的女孩?
于是,她决定尽快出版阿瑟的第二本诗集,《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