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0

      ?”
    瑞王这下又不好意思回答了,犹犹豫豫地,不知是羞怯还是胆怯。
    太妃笑着替他答道:“不是一眼相中的,也不是旁人,陛下也熟悉,就是和玄庚一起长大的郡主。”
    茶水前一秒已咽下了喉咙,皇帝却觉得像吞了鱼刺一样,一时卡在某个地方喘不过气来,好不容易平复了,口中也尽是苦涩味道。
    “也不怪陛下意外,本宫和太后知道的时候也是意外,”太妃怜爱地数落起瑞王:“玄庚这孩子,就是个闷葫芦,这么多年,不声不响地,也不说,本宫这个做亲娘的竟都不知,太后和陛下也都被蒙在了鼓里。”
    太后道:“这两个孩子,是本宫亲眼看着长大的,青梅竹马,倒是般配,皇帝不若尽快为他们赐婚。“
    皇帝沉静回道:“不知太尉和郡主是何意见。”
    太后道:“本宫已差人问过了,太尉同意。容儿这丫头,本宫没问过,不过本宫听说,她笄礼那天,收到了一份非同寻常的礼物,可把她高兴坏了。玄庚,本宫今日倒是很想问问你,那玉盘大小的明珠,你是在哪里寻得的?”
    瑞王笑答:“此前在外游历,从一个胡人手中买来的。儿臣之前答应过容儿要在她及笄的时候送她一份大礼,那天在太尉府,儿臣问容儿想要什么礼物,她说她想要天上的月亮,儿臣思来想去,觉得送这颗明珠再合适不过了,这明珠大小似玉盘,夜里发光,若将其悬于窗前,夜里观之,岂不如月亮一样?”
    “你倒是聪明。”太后笑道。
    太妃亦笑:“看在容儿开心的份上,这回本宫也就不数落你不务正业了。”
    众人皆笑,唯独皇帝不吭声。
    太后同太妃道:“这真是一桩良缘,皇家好久没有办过这样的喜事了。”
    太妃附和。
    太后又问:“皇帝打算何时颁旨?”
    皇帝回过神,答:“容儿的脾气母后也知道,依朕之见,还是先问问她的意思,若是得到她亲口同意了,朕自然乐意赐婚。”
    瑞王道:“臣弟也是这样想的,此事还是听听容儿的意思。”
    寿康宫归来,皇帝入了明德殿开始批阅奏章,却不让任何太监宫女入殿随侍。
    赵伦便恭敬地候在殿外,时刻竖着耳朵倾听,殿外的蝉声嘶鸣不停,殿内却没有半点动静传出,不知不觉两个时辰过去,守在殿外的宫女太监们纷纷打起了盹儿,赵伦正要低声训斥两句,殿里却传出一阵瓷器、砚台、奏章等坠落在地的声音。
    赵伦闻声推门入内,没来得及开口,已听皇帝怒喝的声音:“太尉好大的胆子,没有朕的手谕竟敢私自调兵!”
    皇帝一向喜怒不形于色,这么多年,赵伦鲜少见他这样大声发脾气,时人都谓当今圣上温文尔雅,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谦谦君子。
    赵伦躬身弯下腰,慢慢收拾起地上的狼藉,摊开的奏章里,弹劾的字句赫然入目,心里顿时明白这是右相一党参太尉卫英的折子,而皇帝的盛怒也是因为此事。“陛下消消气,时辰不早了,是否要传膳?”
    “朕不饿。”皇帝丢下手中的折子,身体向后一倾,靠在龙椅上,整个人看上去十分疲惫。
    赵伦思虑片刻,说道:“陛下为国事操劳,也要保重龙体。静妃娘娘爱重陛下,这几日都来跟奴才询问陛下的情况,还叮嘱奴才一定要提醒陛下,千万不要过于操劳。”言罢见皇帝不说话,眼神却流露出些许不耐烦,又自己大着胆子编了两句话道:“静妃娘娘还说,之前不该如此沉不住气,在没查清事情真相之前就诬陷郡主。”
    皇帝冷笑道:“御花园那日撞见,朕就告诉她,天气炎热,呆在宫里少出门,没有朕的召见,不得来见朕,看来她是没将朕的话放在心上。”
    赵伦道:“娘娘也是心里惦记着陛下。\
    皇帝却一转话题,忽然问:“那日,让你将礼物送去给郡主,她可亲眼看过了?”
    ☆、第12章
    “看过了。”
    皇帝的眼睛紧紧盯着赵伦,似乎期待他再多说些什么。
    赵伦会意,接着道:“是郡主亲自打开的,不过在奴才看来,那日郡主许是身体不适,抑或是有其他心事,收了礼物,亦没有展露笑容。”每说一句,便留意着皇帝的神情,果然如自己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皇帝向来镇定自若,外人捉摸不透,可这么多年常伴君侧,他是懂皇帝的,他能在任何时刻从皇帝那张波澜不兴的脸上看出他真正的喜怒哀乐。殿内一时寂静无声,殿外还未歇去的蝉声就显得更加刺耳了。
    “奴才命人去将那些蝉都捉了。”
    “捉不尽,不必费那个工夫了。”皇帝轻声说,起身走到御案一侧的书架前,凝视了片刻,抬手翻起书架上的卷牍。
    赵伦静静伫立着,旁观着皇帝翻找,待皇帝翻的有些倦了,出声问:“陛下要找什么书?奴才愿为陛下代劳。”
    皇帝回答:“先皇临终